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开展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现实背景
1.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阶段,特别是长期以来工业化形成的产业结构正在快速转型升级.现阶段我国社会大分工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跨专业、跨领域、跨岗位的职业变更变得十分频繁.在欧美国家的教育实践中,自小学阶段就开始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认知,熟悉社会的专业化现实,帮助他们慢慢形成职业生涯的思维.从实践效果来看,尽早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够避免教育资源和个人职业生涯的浪费,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和国家人才需求的结构匹配.
2. 就业形势的倒逼.一方面,尽管目前高考录取率已经过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每年仍然有几百万的高中毕业生将会直接踏上求职之路.如果其接受了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那么必然能够有效参与到社会大分工中,很快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鲜力量.另一方面,高校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在少数.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陷入了这样那样的择业困境,这根源还是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接受充分的生涯规划,造成自我认识模糊,缺乏择业辨识力和决策力.
3.高考改革的要求.据笔者了解,绝大多数高中生都忙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疲于应付各类考试,对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人特质普遍认识不清.即便填写高考志愿时,他们对于自己今后决定学习何种专业也是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而充分的生涯规划,不但造成很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更加造成了国家人才供需结构上的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良性发展.
二、目前高中生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各方重视程度不高.实际上从学校管理层、普通教师再到学生,都认为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然而大多数高中由于面对较强的升学率竞争压力,将整体工作的重心倾斜在了智力教育方面.
学校对于学生优秀与否的判定标准就是其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广大教师往往把自己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知识传授上,对于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同时,绝大多数家长更加注重的是“看得见”的成绩,对于生涯规划教育热情较低.这三方面因素都造成了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阶段重视程度不够的现实情况.
2.教师理论水平不足.目前,国内高中生涯教育基本上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就没有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没有接受充分的生涯规划理论培训,缺乏开展生涯教育的能力和手段,只是偶尔向学生们主观化地描述社会职业世界,或者是在高考志愿时提供一些简单粗糙的建议.这些都与高中生的现实需求和生涯教育的基本原则不相适应.
3.学生自身观念存在误区.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影响下,绝大多数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思维都高度趋同,即只要学习成绩好那么未来的个人生涯也一定不会差.然而,现实却是每年各省的高考状元在进入社会后却“辉煌不
再”“泯然众人”,最后成为各领域内的拔尖人物的却是早早认清自我特征,并且执着于个人专业特长的学生.这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涯规划认识存在很大误区,如果不能给予准确引导,很容易在毕业后陷入迷茫.
三、开展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相关建议
1.正确认识意义.目前的高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的同时却又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对于个人未来发展更是很少顾及.高中阶段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蜕变的重要时期,开展必要而充分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
自我,及早谋划个人的生涯,会使得广大高中生终生受益,也会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和谐.
2.侧重于学业规划.生涯规划涉及的范围很广,针对高中教育内容的特点必须要有所侧重.高中生的身体、心理、知识、价值观都处于全面发展时期,但是最为关键的依然是学业问题.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时,应当将学业规划和其今后发展之间的联系凸显出来,增强他们学习的能动性,积极寻找个人兴趣爱好和知识学习之间的共振点,奠定好未来发展的基础.
3.尊重教育的差异性.高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每个人的天赋和爱好各有不同.因此,在对其开展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激发他们在尊重别人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自主的想法和观点.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引领学生充分进行自我认识,形成规划意识,从而推动他们生涯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