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金融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金融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金融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对本选题参考的讲明:1、以下选题仅提供了写作的方向,请学生自己依据写作重点确定论文题目。

题目应该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反映出论文的要紧内容。

2、本参考选题仅列出局部要紧的研究主题,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他的题目。

一、国际金融咨询题6.亚洲〔欧洲〕区域金融合作二、宏瞧金融调控咨询题3.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不5.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效率分析三、我国的利率政策咨询题研究6.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碍事四、金融工程11.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碍事12.权证与其标的资产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五、商业银行六、货币市场咨询题七、资本市场咨询题5.我国风险投资开展现状,咨询题及对策分析八、上市公司咨询题5.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评述、分析及相关研究8.xx市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10.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理论评述、分析及相关研究九、保险学论题11.某地区机动车保险市场研究十、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十一、农村金融咨询题研究2.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制度创新5.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十二、其它金融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金融学院发表时刻:2010-10-20 阅读:2196]1、保险企业对区域性商业银行银保渠道评价初探2、大型运动会保险安排体系及评估3、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平台设计与评估初探4、基于移动性的金融保险电子平台产品概念设计与评估5、专业养老〔健康〕保险机构经营与盈利模式初探6、专业农业保险机构经营与盈利模式初探7、寿〔产〕险公司内部客户综合评级模型研究8、保险经纪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系设计与评估9、中小型保险代理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系设计与评估10、江苏区域性保险生态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初探11、基于理财标准的寿险效劳深化研究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瓶颈和出路2、兴盛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及启发3、后危机时代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战略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开展路径选择6、商业银行**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7、浅析商业银行内部操纵制度8、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国际经验比立与借鉴9、***私人银行开展对我国的启发10、我国金融租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咨询题的研究11、开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12、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开展的现状、咨询题及对策〕1、中国社会保险咨询题研究2、中国产品责任保险开展瓶颈咨询题研究3、中国抵押房地产保险咨询题研究4、中国巨灾保险咨询题研究5、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咨询题研究6、中国农业保险咨询题研究7、中国保险法存在的咨询题及缺陷研究8、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咨询题研究9、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咨询题研究10、中国保险业投资咨询题研究1、农村经济开展对小额农贷提出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2、农村金融效劳供求现状、咨询题及对策建议3、农村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4、农户金融需求行为的差异和农村金融的分层提供5、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深层缘故及其碍事分析6、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路径7、试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国外农村金融开展中的政府支持经验与启发9、关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析与考虑10、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进与农民收进增长有效性研究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金融平安咨询题研究1、我国地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与研究2、区域金融开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XX地区为例3、地点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效劳的咨询题及对策研究4、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选择5、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咨询题研究6、创业板对主板市场的碍事分析7、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研究8、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治理研究9、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研究10、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治理研究1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咨询题研究12、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咨询题研究13、我国通货膨胀率碍事因素的实证研究14、XX市场价格动摇对我国XX市场收益率的碍事研究15、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XX效应研究1、关于某一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与诊断;2、关于某一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3、关于某一上市公司股票〔或某指数〕风险评估;4、行业间系统风险的评估及比立分析;5、基金投资〔行业〕风险的评估及比立研究;6、中国房地产业经济周期分析;7、中国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比立分析;8、物业税对我国房地产业开展的利弊分析;9、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模式选择;10、中国金融效劳外包产业开展的风险分析;11、金融效劳外包产业开展的国际比立与中国的选择;12、中国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的现状及评估模型选择;13、中国证券市场的跳跃性特征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例
.力四A个ll方面R进i行gh分t析s:选Re取s总e资r产ve利d润.率和权益净利率衡量其盈
利性;选取存贷比率和流动资 产比 率作 为流动性指标;以不良贷款 率和资产充足率作为银行安全性的衡量指标;将非利息收入占比作 为另一个衡量成长性的指标。
2.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依据其特性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 部因素: (1)内部因素 考虑各种因素对经营绩效影响的重要性,本文从银行经营规模、 股权结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外部因素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 政策监管两个方面。这两个因素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系统性风 险,是银行所不能控制的外部变量。 3.模型构建 本 文 是 分 析 商 业 银 行 经 营 绩 效 与 银 行 规 模 、资 本 结 构 、创 新 能 力、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面板数据模 型建立以下的式子进行分析:
动比率 -0.0793* 不良贷款率 -0.0773* 资本充足率 +0.0700* 资本充 足率 +0.2242* 非利息收入占比 +0.1387* 存款增长率
(2)解释变量 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总资产、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总和、存款占总负债比例、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营 业收入比重;外部影响因素包括 GDP 增长率、CPI、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定期存款利率。 3.检验结果 将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带入回归模型得到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银行业的重点问 题。刘信群、刘江涛(2013)利用权益净利率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DemirgueKunt and HusZsnga(2000)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 80 多 个国家的银行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对银行绩效有着显 著影响。随着商业银行经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越 来越重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现有文献建立的经营绩效衡量体系未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 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只分析了单个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采用 主成分分析法从资产利润率、流动比率、资本充足率等 8 项因子中提 取的公因子,能够作为评价经营绩效的直观指标;将银行规模、资本结 构、创新能力、货币政策等因素引入研究模型将使经营绩效影响指标 的研究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建模依据与模型设计 1.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本 文 从 盈 利 性 指 标 、流 动 性 指 标 、安 全 性 指 标 以 及 未 来 增 长 潜

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模型实证研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角度的检验

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模型实证研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角度的检验

巴 塞 尔 资 本 协 议 是 国 际 银 行 界 的 业 务 运 作 规 范 , 直 在 争 议 中 不 断 地 调 整 一 和 规 范 。2 0世 纪 9 年 代 后 期 , 着 银 行 业 务 复 杂 程 度 的 不 断 增 加 和 风 险 管 理 0 随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9 8年 的 资 本 协 议 已 经 越 来 越 滞 后 于 风 险 监 管 的 现 实 需 求 。 18 于 是 , 巴塞 尔 资 本 协 议 经 过 长 达 5年 的 修 订 , 2 0 新 于 0 6年 1 2月 底 在 西 方 发 达 国 家商业 银行 正式 实施 。 新 巴 塞 尔 资 本 协 议 认 为 , 业 银 行 的 本 质 活 动 在 于 风 险 控 制 , 且 , 着 全 商 并 随 球 金 融 创 新 的发 展 , 作 风 险 正 日益 上 升 为 商 业 银 行 所 面 临 的 首 要 风 险 J 操 操 。 作 风 险 第 一 次 被 业 界 和 学 术 界 正 式 提 起 是 在 19 9 5年 巴林 银 行 事 件 发 生 之 后 。
摘要 : 巴塞 尔银行 监 管委 员会 发布 的新 巴塞 尔资本协议 框 架 已进入 实施 阶段 。 不仅 是对 全球 范 围内金 融监 这 管 准则 的新 发展 , 更是 对 监 管机构 和金 融机 构 的 风 险管理提 出的 更 高要 求。20 0 6年 。 协议 将 风险控 制 确 新
立 为银 行 经 营的核 心 内容 , 而操 作 风险控制 正 变为 国 际银 行 业风 险控 制 的首要 目标 。在 新 巴塞 尔协 议 风 险
业银 行 主要 侧 重 于 x 信 用 风 险 和市 场 风 险 的 管 理 , l ,
操作 风 险控制 效率 。 并 形 成 一 套 完 善 的 管 理 机 制 。尽 管 操 作 风 险 也 是 银 二 、 有 商 业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控 制 绩 效 模 型 的 国 行 业 经 营 的 一 种 古 老 风 险 , 一 直 未 引 起 足 够 的 重 设 计 但 视 。 直 至 巴 林 事 件 发 生 之 后 , 作 风 险 控 制 问 题 才 操 ( ) 有 商 业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的 现 实特 征 一 国 引 起 国 内 #- 行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 多 大 型 金 融 监 管 f 银 许 20 0 5年 是 中 国 金 融 机 构 风 险 年 , 4家 国 有 商 业 机 构 和 银 行 管 理 机 构 开 始 把 工 作 重 点 转 移 到 操 作 风 银 行 竞 相 股 改 上 市 , 作 风 险 事 件 潜 藏 着 多 发 的 势 操

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如何指导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来提升其经营绩效,是目前我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亟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对上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

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对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绩效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作用,且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绩效产生异质性影响。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银行绩效;系统GMM估计1 引言后疫情时代下,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支持,对我国经济复苏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服务主要供给方之一,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对其绩效的影响,进而指导其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学术界有限的研究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宏观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大部分学者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多用于衡量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京东金融、阿里金融等)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程度,如郭峰(2020)[[1]]编制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而从商业银行角度测度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水平并研究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较少。

本研究选择商业银行自身业务指标构建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从而避免了直接选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难以适应商业银行的局限,将上市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绩效联系起来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具有较好的视角创新性,而且提高了实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在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早期,由于回报周期存在,商业银行前期固定投资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预期收益,影响业务效益发挥;同时国内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基础发展体系(如信用体系等)尚未建立或完善,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会扩宽自身风险敞口,累加业务风险。

虽然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会促进商业银行实现长远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早期成本增加和风险产出等占据主效应,盈利的减低以及业务风险的增加会导致商业银行绩效降低,此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负面影响强于正面影响,故该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不利于商业银行绩效提升,该结论与范存英(2021)[[2]]等学者研究相符。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改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之一,其经营绩效受到利率市场化影响的程度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和数据,本文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实证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和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机制,风险引言: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再由政府进行干预和控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许多国家已经进行,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绩效的变化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1. 利率竞争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使银行间的存贷款利率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决定,并增加了银行的经营压力。

利率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流入。

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了商业银行的活力,提高了经营绩效。

2. 资金成本优化机制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利率的浮动进行资金成本的优化。

市场利率的变动使得商业银行更灵活地进行资金配置,降低了融资成本。

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金进行经营和投资,提高经营绩效。

3. 风险管理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入了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控制。

利率的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以保证经营绩效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我国上市银行金融创新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金融创新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金融创新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摘要】本文以1991年-2011年间16家上市商业银行披露的金融创新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金融创新事件信息披露对上市银行股价的影响。

从实证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能够对金融创新信息的披露做出了显著的正反应。

证券市场的反应时及时的甚至是超前的,并且在信息披露之前,正的异常收益已经出现,显然金融创新的信息已经被提前泄露了。

【关键词】金融创新;市场反应;事件研究法;累计超额收益率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we choose 16 commercial banks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events as research samples, do research about the reaction of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disclosure to reach a conclusion for relevant investors and government as refere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daily and ac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ratio before and after releas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we analyze the market effec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key words: financial innovation; market reaction; event study; ac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ratio金融创新在银行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公认为推动银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中间业务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中间业务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研究多元化中间业务收入对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中间业务收入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
研究背景:金融 科技对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收入的 影响
研究内容:金融 科技在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中的应 用和影响
研究方法:实证 研究和案例分析
研究意义:为商 业银行中间业务 收入的提升提供 参考和指导
中间业务收入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
风险控制:中 间业务收入可 以降低商业银 行的风险暴露
风险管理:中 间业务收入可 以增强商业银 行的风险管理
能力
风险转移:中 间业务收入可 以转移商业银
行的风险
风险控制策略: 中间业务收入 可以影响商业 银行的风险控
制策略
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添加标题
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和创新 能力。
中间业务收入的种类
手续费收入:包括银行卡、汇款、 结算等业务
佣金收入:包括代理买卖证券、保 险、信托等业务
咨询费收入:包括财务顾问、投资 咨询等业务
投资收益:包括证券投资、股权投 资等业务
其他收入:包括租赁、担保、托管 等业务
结论与建议
中间业务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 绩效有显著影响
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可以提升商 业银行绩效
商业银行应加强中间业务创新, 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商 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
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高服务效率 拓展多元化业务领域,满足客户需求 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共享资源,降低成本 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成为了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更是受到了很多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

首先,股权结构对于银行的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指银行的股份分配情况,而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股东利益冲突。

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或较高时,银行绩效较好,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中等时,银行绩效相对较差。

其次,信贷行为也是影响银行绩效的因素之一。

信贷行为指的是银行的信贷业务规模与质量,以及信贷利率和结构等方面。

在实际运营中,银行应当合理平衡风险和利润,控制不良贷款风险,并适当提高信贷利率,以保证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信贷质量与银行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信贷利率与银行绩效呈现“U型”关系:当信贷利率过高或过低时,银行绩效较差。

最后,银行绩效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除了股权结构和信贷行为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会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包括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管理效率、人员素质、公司治理等方面。

因此,银行在提高绩效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在总体上,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探究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银行的绩效和竞争力。

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在探究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仅限于大股东持股比例,还包括大股东控制程度、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

金融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金融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证 券 业 经 营 界 限 被 打 破 ,发 展 全 能 银 行 成 为 方 向 ;二 是 金 融 服 务 业 市 场 准 入 限 制 得 以放 宽 ,外 国金 融 机 构 可 以来 本 国 开 展 业 务 ;三 是 国 内金 融 机 构 将 进 行 海 外 投资 、 跨 国经 营 四是 表 外 业务 将 成 为银 行 经 营 的 重点 。 目前 ,我 国 已允 许 外 资 银 行 向 中 资 企 业 和 居 民 开 办 外 汇 业 务 和 人 民币 业 务 。 同 时 ,外 资 银 行 正 逐 步 向外 国客 户 提 供 所 有 外 汇 业 务 ,并 获 准 经 营 金 融 零 售 业 务 。从 国外 的研 究 来 看 ,一 方 面 ,外 资 银 行 进 入 所 引 起 的竞 争 会 给 东 道 国银 行业 带 来 较 大 的收 益 ,主要 体 现 在 :一 是 外 资 银 行 进 入 对 东 道 国银 行 业 产 生 竞 争 压 力 ,进 入 程 度 的 上 升 显 著 降 低 内 资 银 行 的 利 差 收 入 、利 润 和 总成 本 等 ,并 促 使 国 内银 行 提 高 经 营 效 率 ( Cl a e s s e n s e t a 1 . ,2 0 0 1 ) ;二 是 外 资 银 行 的进 人 能 够 激 励 东 道 国银 行 提 高 效 率 和 提 供 多 元 化 金 融 服 务 , 以及 引 进 先 进 的 金 融 服 务 和 管 理 技 术 ;三 是 放 宽 对 外 资 银
中间业务 和交易品种 ,从而提高其盈 利能力。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商业银行 ;经营绩效 ;影 响
中图分类号 :F 8 3 2 . 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o 0 7 — 9 0 4 1 — 2 O 1 3 ( 0 2 ) 一 0 0 3 0 — 0 4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价 , 忽视 了银 行的成 长性及可持 续发展 的需求 。 而

6 7 8 9 1 0
O.9 0 66 8 97 4
0.62 0 97 7 89 0.6 5 59 3 01 8 0.76 6 2 2 0 83 0.5 6 23 I 09 6 0O4 3 5 . 9 62
为中 心 。
因 而不 能通 过对 各指 标进 行简 单 的加权 平均 来计 算 商业 银行 的 绩效 状况 。 文拟采用 因子分 析的方 法 . 本 结合 样本数 据 . 将各 指标 构造 成少数 几个综合 的评价 指标来 评价 商业银行 的绩效状 况 。 对各指 标标 量进 行 K MO检验 后 。 MO等于 06 3 此 值大 于 K .1 ,
余管理 的现 象进行研 究 。 究发现 , 研 随着公 司计提 ( 回) 转 的减值 准
备 在 利 润 总 额 中 比例 的 提 高 , 司 的 所 得 税 税 负也 将 提 高 公 关键 词 : 产减值 准备 : 余管理 : 得税 税 负 资 盈 所
引 言
通过盈余 管理增 加利润 时 , 往需要 为此 多支付所 得税 。 往

我国现行 的商业 银行绩效 评价体 系
行 、中信 银行 和 宁波 银行 。样 本 数据 均来 源 于新 浪 财 经 (t : ht / p/ i n es aem. ) f ac .n .o cd 上各银 行公 布的年报 数据 。 n i r ( ) 二 因子 分 析
由于 构 成 商 业 银 行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的 指 标 是 从 不 同 角 度 对 商 业银 行经 营效率 的衡量 .各指标 之 间可能存 在 信息重 叠的情 况 ,
0.36 9 69 1 84

论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论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论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的创新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提高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和加强金融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挑战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innov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elaborates the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s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Keywords: Commercial bank;financial products;innovation;challenge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金融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金融产品的创新成为银行竞争的最主要方式。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1年5期总第938期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资本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推动了包括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除银行传统融资形式的融资方式的发展,进一步使得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

此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在日趋复杂。

国民经济整体增速逐渐放缓,银行业务不能再只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大力发展,银行业受到了强势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冲击。

互联网金融依靠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采用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与传统银行业务竞争市场份额,在影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倒逼传统银行业务进行创新改革。

为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国家监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法律法规参与设立中小型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加强整治管理,控制金融风险。

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银行经营绩效是衡量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需在治理过程中制定目标,合理配置各项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

而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公司业绩。

因此,分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丰富以往学者作出相关研究,完善公司治理理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同时,维护、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文献研究综述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关注较早,并展开了很多研究。

在股权集中度方面,Meckling 、Jensen (1976)在实证研究中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企业财务绩效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Perrini (2008)引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在研究中设立回归模型,发现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越高,则公司经营绩效越高。

Massis (2013)在对家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财务绩效存在“U ”型关系。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已逐渐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它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服务融合,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业务形态带来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二、金融科技的理论基础金融科技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改善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金融业务创新的过程。

这一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理论影响(一)业务模式创新金融科技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业创新。

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客户画像、风险评估和产品设计,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同时,通过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

(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科技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银行可以实时监控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此外,区块链技术也可以用于建立去中心化的交易和审计系统,提高交易安全性和透明度。

(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金融科技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

同时,通过数字化和线上化的方式,提高了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四、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近几年的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银行年报、监管部门公开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

(二)实证分析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选取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金融科技投入、业务创新、风险管理能力等指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2. 数据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研究结果: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投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具体表现为:金融科技投入越高,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越强,风险管理能力越高,经营绩效也越好。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定位的银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金融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创新不仅能
够对现有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改善和优化,还能够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满足市
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研究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分析金融创新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提出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城市商业银行的
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
1.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2.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分析金融创新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包括金融创新类型、市场需求、企业文化等因素。

4.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金融创新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及其机制。

5.提出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产品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五、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制定金融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于促进城市商业
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行业整体效益具有积极的推
动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选题的背景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金融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运动。

加入WTO以后,金融业逐渐实行全面的对外开放,给外资银行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外资金融机构的广泛介入、竞争的加剧、金融管制的放松,所有这一切将使我国金融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更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在多年行政管理效果不是非常显著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银行信贷预期,通过信贷审核过程中对于环境风险的评估,以达到消除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此,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提出以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机制为主要手段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概念的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此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

(二)选题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根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商业银行在引导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促进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推行和发展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

实施绿色金融战略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良性发展,因此实施绿色金融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相关研究关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即绿色信贷的研究,国外学者共有以下观点:(1)对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绿色金融作为自成体系的立法最早出现于美国《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简称CERCLA)。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绿色金融业务在美国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而世界其他各主要经济体也相继通过具体的金融管理方案支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表现对整个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揭示不同收入来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提升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上市银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面临着日益繁重的经营挑战。

银行绩效作为衡量银行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银行的收入结构作为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收入结构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银行收入结构对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不同收入来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但对于我国上市银行这一特定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学者研究了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投资收益等,对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可以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其次,有学者关注了净息差和利息净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净息差是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其水平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利息净收入则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净息差和利息净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较大,对银行的盈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最后,还有学者研究了其他收入来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如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

这些收入来源虽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是银行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银行收入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业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科技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高效性,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结构。

尤其在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建议。

二、金融科技概述金融科技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盈利模式。

三、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降低信贷风险;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跨渠道的金融服务整合,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

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创新业务模式与产品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空间。

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开展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新型业务;通过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拓宽客户群体,增加业务收入。

这些创新业务和产品将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

例如,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人力成本;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实证分析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这些银行在金融科技应用前后的盈利能力变化,发现金融科技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这些银行的盈利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二是创新业务和产品不断涌现,拓宽了收入来源;三是运营成本降低,提升了盈利能力。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引言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1. 提升客户体验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商业银行的客户体验。

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客户可以实现线上开户、快速放款、智能投顾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金融科技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2. 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智能化的风控系统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率,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损失;在线金融交易、移动支付等方式可以减少实体渠道的运营成本;智能化的客户服务系统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等。

3. 改善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善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及时地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 推动创新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可以提供更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P2P借贷、虚拟货币等;也可以实现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共赢,推动金融行业的生态圈发展。

三、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收集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的相关数据,包括客户体验、运营成本、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数据。

2. 构建模型:建立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联模型,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机制。

3.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具体影响情况。

4. 结论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影响,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建议。

四、研究展望通过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对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和分析。

研究成果可以为商业银行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子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子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子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绩效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子,以期为银行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前人关于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管理、外部环境、技术创新等方面。

内部管理包括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竞争等;技术创新则主要关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科技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大银行的年度报告、金融市场数据库以及相关政策文件。

四、影响因子分析1. 内部管理因子内部管理是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

其中,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是三个重要的子因子。

风险管理能力强的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保持稳定的经营业绩。

组织架构的优化能够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和决策效率。

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则关系到银行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对于银行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2. 外部环境因子外部环境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竞争和市场需求是三个主要的外部环境因子。

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环境。

行业竞争则决定了银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市场份额。

市场需求的变化则要求银行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和产品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3. 技术创新因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日益显著。

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科技的应用,能够提高银行的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科技创新也能够为银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和增长点,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五、实证研究结果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和技术创新是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因子。

论金融创新对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影响

论金融创新对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影响

论金融创新对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影响刘石小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CFA专业16级摘要:本文运用了Eviews软件分析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影响,加入了GDP增长率等控制变量因素,分析了2012年~2017年国内商业银行的数据,得到了以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毫无疑问是给商业银行盈利带来促进作用,但效果的高低受到银行自身资本规模限制。

二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承受能力有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如银行规模足够大),金融创新还能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这将为商业银行的转型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金融创新;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抗风险能力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1-0310-04一、理论分析我们都知道,收益必然伴随着风险,而风险也常常伴随着收益。

银行抵御风险承受能力是其受到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负面影响的缓冲作用的大小,同时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强弱,一直以来这两者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

在相同的条件下,风险承受能力若的银行一旦碰到极端事件,就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如果一家银行这么容易破产,谈何金融创新以及依靠创新获得利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商业银行更利于扩张业务,同时也更有效率地使用资金,盈利能力越强。

(一)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略有好转,盈利状况有所改善。

非息收入仍然是支撑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传统手续费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投资收益和综合化经营的贡献增加。

由于银行本身就影响着经济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金融市场调控作用。

因此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在充分合理地运用社会资源的情况下,连接了各类市场的资金流通。

于是越是创新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越是刻意吸引大批受众着的眼光,投资者在银行创新产品中选择自身需要的产品,这种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条件是商业银行独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份因子1因子2因子3正式书面交流程度0.809-0.090-0.038创新产品相关的规章制度0.7000.2050.115创新频率0.6290.0770.353思想来源-0.0940.7610.113创新受限程度0.2870.611-0.063正式会议频率0.4430.515-0.321各部门参与度-0.0130.4810.296创新产生途径-0.009-0.0070.766创新指导思想0.2440.1490.616表1旋转成份矩阵注: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转法:具有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创新是事物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的创新文化、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模式等都可能会导致事物走上不同的发展方向,主动创新、自主创新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以及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挑战。

一般来说,创新有利于事物稳健发展。

金融体系快速发展、逐步完善的现实以及大量关于金融创新的文献已经证明,金融创新是整个金融体系健康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金融创新有助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1.数据收集途径。

本文用来进行金融创新绩效研究的数据均来自于调查问卷。

具体编制和修改步骤如下:(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了解有关金融创新、创新动因、创新绩效以及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参考其中权威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得到普遍推广的实证性研究文献中的量表。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商业银行数年的从业经验形成问卷的题项,设计出问卷初稿。

(2)通过与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进行讨论,就所需要研究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测度题项的设计向研究团队中的各位教授征询意见。

通过不断的推敲和改进,形成了问卷的第二稿。

(3)笔者运用业界的调查与访谈结果进一步完善问卷。

笔者将问卷发给多位商业银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以征求他们对该调查问卷的意见:所设计的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相关变量的测度是否可以准确衡量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真实情况。

根据各位管理人员的初步测试结果对调查问卷做最后的修改完善,形成问卷的终稿。

2.问卷对象概况。

整个问卷调查过程用时5个月,一共发出300份问卷,收回10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6份,问卷的实际回收率为36.3%。

调查对象所在的银行主要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共有78位;另外26位从业人员分别供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包含邮政储蓄银行。

(1)调查对象在公司服务年限的分布特征。

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公司服务年限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服务年限最长的为17年,最短的为1年,平均服务年限为5.85年。

被调查者服务年限在3年以上的占94.3%,有40.6%的被调查者在自己公司服务了6年以上。

这说明问卷填写人大部分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自己所在银行比较了解,因此答案的准备度相对可靠。

(2)调查对象工作职位及年龄分布特征。

106位调查对象中基层管理人员有55位,所占比例为52%;中高层管理者有49位,所占比例为46%;还包含2个普通员工。

我们发现问卷填写人的职位分布十分均匀,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各占50%。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管理人员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看法,有利于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二、实证研究本部分主要使用因子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具有解释性的因子后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对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1.变量设计。

问卷采用封闭式问题设计,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特定问题给出若干定性陈述供选择或请问卷回答者填空;另一类是问卷回答者需根据自己所在银行的现实情况与问卷陈述的吻合程度进行选择。

问卷共有三个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戴国强罗宣东摘要: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最好利器便是金融产品创新,文章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具有解释性的因子后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对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创新规范性对创新绩效有显著作用,而领导的支持程度和创新的专业化程度对创新绩效没有明显的影响,是否是上市商业银行或者国有控股也对创新绩效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金融创新;创新绩效;因子分析27--■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5期P1P2D10.321***(3.46)D10.375***(4.11)D20.120(1.29)D20.137(1.49)D3-0.0483(-0.52)D30.0129(0.14)lis 0.339(1.25)lis0.151(0.57)_cons -0.291(-1.17)_cons-0.130(-0.53)N106N 106P1P2D10.315**(3.38)D10.370***(4.06)D20.136(1.46)D20.147(1.62)D3-0.0679(-0.73)D30.0119(0.13)Own -0.127(-0.68)own 0.0949(0.52)_cons 0.0709(0.51)_cons -0.0528(-0.39)N106N106表3回归结果注: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0.05,**p<0.01,***p<0.001成份因子1因子2客户占有率0.8650.018产品服务和质量0.7670.148管理层的满意度0.6890.351成本降低比率-0.0890.821会计利润增长率0.2950.683投资回报率0.2860.644表2旋转成份矩阵提取方法:主成份;旋转法:具有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3次迭代后收敛。

我们想了解的关于创新的特征: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实施程度、创新的实施动因以及创新的微观绩效,分别对应于正式问卷中的一至三部分。

每一个部分中设有若干问题从不同角度衡量每个特征的现实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些与控制变量相关的问题,被安排在第四部分的企业背景和第五部分的问卷填写人资料中。

以下对各个构念及控制变量分别做出说明。

(1)产品创新的实施动因。

正如前文所述,在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新的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将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转型压力,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佳绩。

本问卷从五个方面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动力:交易成本、理财需要、规避监管、科技推动以及风险控制。

显然,这些推动因素中既有外部环境的压力,也包含自身的需求。

(2)产品创新的实施程度。

本问卷考察产品创新在某一银行的实施程度时,考虑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即从创意来源、创意讨论、创新决定、创新规则以及创新频率等创新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来衡量实施程度。

(3)产品创新的绩效。

正如文献综述中所提到的,关于金融创新的微观绩效衡量有很多可用的指标。

本问卷主要考察六个项目:成本降低比率、会计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增长、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管理层的满意度。

(4)控制变量。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些问题用以提取控制变量,从而使定量分析更精确、更稳健。

①是否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下属公司。

这是一个虚拟变量,当公司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下属公司时,设定变量值为1;否则为0。

②所有制性质。

这同样是一个虚拟变量,当公司属于国有银行(国有独资银行或国有控股银行)时,设定其变量值为1;否则为0。

③企业规模。

根据企业规模变量的性质为其选择了三个可替代变量,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上年末总资产和员工人数,统计分析中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呈报的基础,其他指标用于敏感性测试。

2.因子分析结果。

本节将会对银行产品创新实施程度以及创新绩效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判断这些问卷中的变量是否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对此我们将使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

然后对因子分析的结果做出具体的解释,为后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银行产品创新实施程度分析。

本问卷从创意来源、创意讨论、创新决定、创新规则以及创新频率等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特征出发,分析创新在银行部门的实施情况。

对问卷中的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旋转,检验结果显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93.927,相应的概率p 十分接近零,此时应拒绝零假设,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同时,KMO 值约为0.7,根据Kaiser 给出的KMO 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1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第1个因子反映了创新规范性(用D1表示),即我国商业银行对即将面世的正式的创新产品都会通过书面文件进行充分地信息传递并出台相关的管理规范;第2个因素可反映了领导支持程度(用D2表示),即领导对创新活动的支持会提高各个部门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各级员工积极思考,也会针对创新产品进行讨论。

第3个因子反映了创新的专业化程度(用D3表示),即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否深入,产生途径是否多样化。

显然,我们不能只以创新频率这一个指标衡量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领导大力支持并且创新机制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创新实施程度相对较高。

(2)银行产品创新绩效分析。

本问卷中包含六个用以衡量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项目,即成本降低比率、会计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增长、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管理层的满意度。

对这些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旋转,检验结果显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32.047,相应的概率p 十分接近零,则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太可能是单位矩阵,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同时,KMO 值约为0.7,根据Ka-iser 给出的KMO 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因子■名家观察28--分析的结果可知,第1个因子反映了客户占有率及管理层态度,可以视为非财务业绩(用P1表示);第2个因素可反映了各种会计指标,可以看作财务绩效(用P2表示)。

这和前述文献中所提到的已有金融创新微观绩效的衡量指标相一致。

3.回归分析结果。

利用上一部分中因子分析所提取的因子对创新绩效和创新实施程度进行回归分析,主要考察创新的绩效,自变量为创新的实施程度和前述的控制变量。

具体模型如下:P1=a+bD1+cD2+dD3+control variableP2=a+bD1+cD2+dD3+control variable其中,控制变量如前文所述:我们设lis为虚拟变量,一个虚拟变量,当公司为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下属公司时,设定变量值为1,否则为0;设own为另一虚拟变量,当公司属于国有银行(国有独资银行或国有控股银行)时,设定变量值为1,否则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