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月月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月月考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 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2.如图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C.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将相同木块G1和G2,匀速上提相同高度。

所用滑轮质量相等,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 ,η1<η2B.F1>F2 ,η1=η2
C.F1<F2 ,η1<η2D.F1<F2 ,η1>η2
4.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5.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做的功,下落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物体运动快的,做功较多 D.两次做功一样多
6.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A. B. C. D.
7.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先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的速度提升,再将乙集装箱以的速度提升,那么起重机()
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8.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的小车,在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在这一过程中()
A.车受到的阻力是 B.拉力对车做功是
C.车受到的阻力是 D.重力对车做功是
9.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P=W/t可知,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
C.机器功率大,则做功快,做功一定多
D.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做功可能多
10.某人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100 N重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5 m,则
A.拉力对物体做功是50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B.拉力对物体做功是250 J,重力对物体做功是500 J
C.拉力对物体做功是25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D.拉力对物体做功是75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1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
A.右端下沉B.左端下沉C.杠杆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拉力F=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6m B.物体重是375N
C.拉力F做的功是250JD.拉力F的功率为25W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渡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满载时排水量达22.8万吨,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20名游客,则满载时水对船底的压强为______Pa,此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当客人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10N/kg,ρ海水=1×103kg/m3)
14.如图所示,小青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到h=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m。

推力做的总功为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功为______。

15.物理学是一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就拿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来说,它侧面的钳口接触面积很小是为了_____;剪断铁丝时,它是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橡胶皮套上有粗糙突起是因为可以_____.
16.如图,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释放前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 ;刚释放时,氢气球上浮,而空气球却浮不起来,这是因为氢气球所受浮力 ______ 它所受重力,空气球所受浮力 ______ 它所受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深桶中,溢出90g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取10N/kg);这个物体在水中将会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悬浮”),放入物体后水对桶底的压强_________放入物体前水对桶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8.一颗子弹从枪膛里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气体作用力为600 N,枪膛长为60 cm,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了50 m,则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为______J.
19.如下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则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20.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它: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中加有大量的(填“酒精”或“盐”),任何人进入池中都会漂浮起来.还可以通过锻炼来释放压力,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1.5W,跑步的时候这个功率为3W,那么跑步10分钟心脏做功 J,这些功可以把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匀速举高 m.
21.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 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_____后变_____,重力势能_____.
22.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_______N,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______kg。

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_____________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如图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此时手推车是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售货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_____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_____(填“A”、“B”或“C”)为支点.
24.如图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________N。

请你提出使用的提高手摇晾衣架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25.图中的物体分别处于上浮、悬浮和下沉状态,请画出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
(_____)
26.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线。

2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上挂着一重物,O点是支点,画出杠杆受到阻力F2的示意图,使
杠杆在此位置平衡时所需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其动力臂L1。

(_______)
28.(1)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2)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吊桥所受动力的力臂L1.
(3)重为10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请作出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9.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方向为_____,圆柱体的体积是
_____m3.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kg/m3.30.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
乙、丙三次实验。

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31.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4)纸盒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纸盒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0,纸盒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为了方便测量力臂,调节时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F、L数据,画出F和L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F与L成________比。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___。

33.小亮同学用以下方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此时花生米受到水的浮力______________花生米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悬浮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F 浮______________G ;(选填“﹥”“﹤”或“=”)
(3)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g(如图丙);
(4)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59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如图丁);
(5)用以上测得的数据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 3。

因本实验用的花生米在此盐水中悬浮,根据______________,可知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盐水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知,A 漂浮,
B 悬浮,则
A A V V <排,
B B V V <排
因为A 、B 体积相同,则
A B V V <排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可知
A B F F <
故A 错误;
B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A A A F F F =-下上,
B B B F F F =-下上
由图可知:
A 0F =上,
B 0F >上

A A F F =下,
B B B F F F =+下上

A B F F <下下
故错误;
C .因B 悬浮,C 沉底,故
B B F G =,
C C F G <
因B 、C 质量相等,则
B C G G =

B C F F >
故C 正确;
D .因
A B F F <,B C F F >
故A 、C 的浮力无法比较,故D 错误。

故选C 。

2.D
解析:D
【详解】
A .两实验中,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研究要求,故A 正确;
B .甲实验中,如果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B 正确;
C .图乙让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同),发现钢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击的越远,说明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C 正确;
D .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因为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 错误。

故选D 。

3.B
解析:B
【详解】
不计绳重及摩擦,
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F1=1
2
(G1+G轮)
F2=1
3
(G2+G轮)
G1和G2相等,故F1>F2;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
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
W
W
η=有用

可知,机械效率相同,η1=η2;故
选B。

4.C
解析:C
【详解】
由图可知车厢绕着点C转动,所以点C为支点;
当物体放在车厢的后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省力,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答案为 C.
5.D
解析:D
【解析】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木箱,即拉力相等;
又前进相同的距离.即力和距离都相等,根据可知,做功相等。

故D正确,ABC错误。

6.B
解析:B
【解析】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
甲球漂浮,乙球悬浮,由浮沉条件知,,
丙球在液体中处于容器底部,如果是正常造成的,则,,也可能处于悬浮,则,综合可得:,
所以三球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判断浮力大小时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二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即浮沉条件直接可以比较浮力和重的大小。

7.A
解析:A
【解析】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等于重力,质量相等,则重力即拉力相等,第一次提升高
度大,根据可知,第一次做功多;
拉力相等,第一次的速度快,根据可知,第一次的做功的功率大。

故A正确,BCD错误。

8.D
解析:D
【解析】匀速向前移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阻力与拉力是平衡的,阻力与重力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C错误;
因为不知小车移动的距离,所以条件不足,无法计算拉力做的功,故B错误;
小车在水平方向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

选D。

点睛:关键是平衡力和是否做功的判断,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判断是否做功,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

9.D
解析:D
【解析】A、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选项A缺少“相同时间”这一条件.故A说法不正确.
B、据可知,做相同的功,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故B说法不正确.
C、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与功的多少与做功时间共同决定的,机器的功率大,说明机器做的功快.时间不确定,不能说明做的功一定多.故C说法不正确.
D、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时间不确定,做的功可能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C
【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50N,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5m,拉力做物体做了功:W=Fs=50N×5m=250J;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故选C.
11.A
解析:A
【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1L1=F2L2,由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观察图示可得
3×2=2×3,
若在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可得:
F1L1=4×2=8,
F2L2=3×3=9,

F1L1<F2L2,
故杠杆不会平衡,右端会下沉,故应选A.
12.A
解析:A
【详解】
A.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2m=6m,故A正确.
B.W总=F×S=125N×3×2m=750J,W有用=W总×80%=600J,G物===300N,故B不
正确.
C.W总=F×S=125N×3×2m=750J,故C不正确.
D.P===75W,故D不正确.
二、填空题
13.3×105 2.28×109 变小
【分析】
根据p=ρgh计算满载时受到海水的压强;然后根据最大排水量求出浮力的大小;最后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分析出浮力的变化情况。

【详解】
解析:3×105 2.28×109变小
【分析】
根据p=ρgh计算满载时受到海水的压强;然后根据最大排水量求出浮力的大小;最后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分析出浮力的变化情况。

【详解】
[1]满载时船底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p=ρ水gh=1×103kg/m3×10N/kg×30m=3×105Pa
[2]船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22.8×104×103kg×10N/kg=2.28×109N
[3]当客人下船后,船的总重力减小,但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总重力,总重力减小,因此船受到的浮力变小。

14.400J 75% 100J
【详解】
[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
W有=Gh=300N×1m=300J
所做总功为
W总=Fs=200N×2m=400J
[2]故机械效率为
[3
解析:400J 75% 100J 【详解】
[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
W 有=Gh =300N ×1m =300J
所做总功为
W 总=Fs =200N ×2m =400J
[2]故机械效率为
300J
100%100%75%400J
W W η=
⨯=⨯=有总 [3]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
W 额=W 总﹣W 有=400J ﹣300J =100J
即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功为100J 。

15.增大压强 省力 增大摩擦 【解析】 【详解】
钳口接触面积很小,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剪断物体;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使用钢丝钳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
解析:增大压强 省力 增大摩擦 【解析】 【详解】
钳口接触面积很小,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剪断物体;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使用钢丝钳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钳柄橡胶皮套上有粗糙突起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易滑落.
16.相等 大于 小于 【解析】
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根据,排开的空气体积相等,则受到的浮力相等;
因为氢气密度小,所以,则氢气球上升; 空气球虽然其中也为空气,但压强大,所以密
解析:相等 大于 小于 【解析】
体积相同的氢气球和空气球,根据F G gV ρ==浮排空气排,排开的空气体积相等,则受到的浮力相等;
因为氢气密度小,所以G F 浮排,则氢气球上升;
空气球虽然其中也为空气,但压强大,所以密度要大于外界空气的密度,即空气球的重大于受到的浮力.
答案: (1). 相等 (2). 大于 (3). 小于
17.9 下沉 等于
【解析】(1)把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排开的水重: G 排=mg=0.09kg×10N/kg=0.9N, 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F 浮=G 排=0.9N . (2)物体的重力G=
解析:9 下沉 等于
【解析】(1)把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排开的水重:
G 排=mg =0.09kg×10N/kg=0.9N,
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F 浮=G 排=0.9N . (2)物体的重力G =mg =0.1kg×10N/kg=1N, 因为物体重1N ,G 物>F 浮,所以松手后物体将下沉.
(3)因为原来深桶中装满了水,放入物体后,水溢出,桶中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 =ρgh 可知,水对桶底的压强不变.放入物体后水对桶底的压强等于放入物体前水对桶底的压强.
故答案为:0.9;下沉;等于.
18.360J 【解析】
已知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气体作用力为600N ,枪膛长为60cm=0.6m ,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W=Fs=600N×0.6m=360J ; 故答案为360.
解析:360J 【解析】
已知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气体作用力为600N ,枪膛长为60cm=0.6m ,气体在枪膛里对子弹做的功:W =Fs =600N×0.6m=360J ; 故答案为360.
19.100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由题意知:W 总=Fs=75N×4m=300J ,W 有=Gh=200N×1m=200J,由得:.故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00J .答案:100 考点:功的计
解析:100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由题意知:W 总=Fs=75N×4m=300J ,W 有
=Gh=200N×1m=200J,由=+W W W 总有额得:=-=300-200=100W W W J J J 额总有.故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00J .答案:100
考点:功的计算;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式=+W W W 总有额应用.
20.盐;1800;3 【解析】
试题分析:(1)人在清水中是下沉的,由此可以获取两个信息:
①人排开的液体体积V 排等于人的体积V ,即V 排=V ;②人受到的浮力F 浮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即F 浮<G . 当人在水中
解析:盐;1800;3 【解析】
试题分析:(1)人在清水中是下沉的,由此可以获取两个信息:
①人排开的液体体积V 排等于人的体积V ,即V 排=V ;②人受到的浮力F 浮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即F 浮<G .
当人在水中下沉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
要使人漂浮起来,即,在减小人排开液体体积的同时,还要增大人受到的浮力.因此只能增大液体的密度,故加盐.
(2)做功W=Pt=3W ×10×60s=1800J , 人的重力G=mg=60kg ×10N/kg=600N , 由W=Gh 得: 举高的高度h==
=3m ;
21.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 【详解】
(1)小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在运动到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变大; (2)在小球由最低点
解析: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 【详解】
(1)小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在运动到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变大;
(2)在小球由最低点滚动到Q 点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高度变高,重力势能变大,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变小.
22.50 大于
【解析】两个较小鸡蛋的重力约为1N ; 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
如图甲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
如图乙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

所以。

解析:50 大于
【解析】两个较小鸡蛋的重力约为1N ; 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
如图甲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12G G F +=物滑轮
; 如图乙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23
G G F +=物滑轮。

所以12F F <。

23.费力 300 B 【解析】 】解:
(1)将手推车看作杠杆,手推车和货物的总重力为阻力;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人对车的力作用在车把上,方向是竖直向下,动力臂
解析:费力 300 B 【解析】
】解:
(1)将手推车看作杠杆,手推车和货物的总重力为阻力;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人对车的力作用在车把上,方向是竖直向下,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此时手推车是费力杠杆.已知G =200N ,L 动:L 阻=2: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 动=GL 阻,所以3
200N 300N 2
GL F L =
=⨯=阻动; (2)当小推车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车体是绕着B 点转动的,故B 点就是支点.
故答案为费力; 300; B .
24.B 30 减小晾衣架重量
【解析】(1)A 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B 滑轮的轴与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
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4,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静止时绳的拉
解析: B 30 减小晾衣架重量
【解析】(1)A 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B 滑轮的轴与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
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 =4,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静止时绳的拉力:120N
30N 4
G
F
n
===
总,
提高手摇晾衣架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提升的物重或减小晾衣架重等.
(2)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1最大.
当以D为支点,在A点施加垂直AD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L1=AD=1m,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
此时阻力F2=420N,阻力臂L2=CD=0.15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
22
1
1
420N0.15m
63N
1m
F L
F
L

===.
故答案是:(1)B;30;增大提升的物重或减小晾衣架重;(2)63.
(1)杠杆;(2)减小压强;(3)摩擦
【解析】
试题分析:
(1)动力作用在压柄上,压柄可以绕轴转动,所以订书机是以转轴为支点的杠杆;
(2)压柄做得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
(3)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
三、作图题
25.作图要求,上浮F>G;悬浮F=G;下沉F<G
【解析】
浸没在液体中的三个物体都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
直向上.对于上浮的物体,向上的浮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所以物体向上运动;
对于悬浮的物体,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对于下沉的物体,向下的重力大于向上的浮力,合力向下,所以物体向下运
动.故答案为
26.
【详解】
由题意知,此滑轮组要最省力且人要站在A处拉绳子,所以拉力方向向上,绳端应从动滑轮绕起,然后顺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27.
【解析】
【详解】
如图的杠杆,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故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即F2竖直向下;在杠杆右端端点施加力,并且垂直于点O与此端点的连线(即为动力臂L1)时,动力臂最大,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时,此时F1最省力,方向斜向上,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