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9课三峡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句式灵活,充满生气。 《三峡》全文仅一百多字,作者却以准确凝练的文 字为我们描画了三峡的雄浑险拔,也描画了三峡 的清幽秀丽。叙写三峡全景,作者虽以平实的语 言状物写景,但每句用词无不精确、凝练、贴 切、形象。且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 章读起来收敛有致,富有节奏感。
三峡工程十大世界之最 1.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防洪库容
注释: ⑧襄:上。 ⑨沿:顺流而下。 ⑩或:有时。 ⑪宣:宣布,传达。 ⑫虽:即使。 ⑬奔:飞奔的马。 ⑭疾:快。
原文: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⑮绿潭,回清⑯倒影, 绝 ⑰多生怪柏,悬⑱泉瀑布,飞漱⑲其间,清 荣峻茂⑳,良21多趣味。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 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上的山色,在极高的 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 常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 实有很多趣味。
重难点小结
21教育网
这一段文字写三峡秋季之景,突出林寒涧肃、 猿鸣凄凉。写出了三峡秋季的凄异美。这一层和上 一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到处笼罩 着悲寂、凄凉的气氛。用渔歌作结,“泪沾裳”把 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 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21教育网
1.【难点探究】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答案】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所以写峡必 定要从山写起,三峡风景特征之一即为山高岭连, 所以从山起笔,符合特征。另外,先写山势能揭示 水流疾速的原因:山高,水的落差大;山连,水不 外泄;峡窄,单位面积里水的流量大。又能使急流 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画面。
注释: ①连山:连绵的高山。②略无:毫无。 ③阙:通“缺”,空缺。 ④嶂: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⑤自:如果。⑥夜分:半夜。 ⑦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原文: ②至于夏水襄⑧陵,沿⑨溯阻绝。或⑩王 命急宣⑪,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⑫乘奔⑬御风,不以疾⑭也。
译文: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上 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 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 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1教育网
3.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赏析这句话。 【答案】八个字总结全段,“清”字写水,“峻” 字写山,“荣”“茂”写树、草。“良多趣味”, 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景、情融为一体。 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凝练。
重点品析第4段
21教育网
4. 本段文字写三峡什么季节的风光?试分析。 【答案】秋季。以“霜旦”的“霜”暗指秋 季,写林寒涧肃、猿鸣凄凉,让人更加感受 到深秋萧瑟的气氛。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晴初霜旦 名词作动词,下霜
21教育网
21教育网
(五)文言句式 省略句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白帝, 暮到江陵)
21教育网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①,略无② 阙③处。重岩叠嶂④,隐天蔽日,自⑤非亭午夜 分⑥,不见曦⑦月。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 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 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2.7万立方 米每秒——3.3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2.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 量846.8亿千瓦时。 3.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4.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 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钢筋 46.30万吨。
注释: ⑮素湍:白色的急流。⑯回清:回旋的清波。 ⑰绝 :极高的山峰。⑱悬泉:瀑布。 ⑲飞漱:急流冲荡。⑳清荣峻茂:水清,树荣 (茂盛),山高,草盛。21 良:实在,的确。
原文: ④每至晴初22 霜旦 23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 24凄异 25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6 。故27 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 1.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2.到了夏天, 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断了。 3.即使是骑着奔腾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是趣 味无穷。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译。同学们 要先从整体上把握句意,然后分析重点字词的意思,注 意语句要通顺。
(六)名句积累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三峡》朗读。
21教育网
1.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何种方法来写“山”? 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答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山的 连绵、高峻,侧面借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 太阳和月亮进一步写山的雄伟。全段突出了山的连 绵高峻、雄伟峭拔的特点。
21教育网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赏析这句话的含义。
引,延长。 25.凄异:凄凉怪异。 26.哀转久绝:悲伤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停止,消失。 27.故:所以。
21教育网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 【答案】是从山和水两方面来写的。
21教育网
2.文章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答案】水——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高峻美)。 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奔放美)。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凄婉美)。
游记
21教育网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情势,取材范围极 广,可以描画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也可以记录不同地区的 风土人情,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文笔轻松,语言生 动,记述较为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水经》
21教育网
《水经》是一部记载我国水系的地理书,经清代学 者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 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遂成《水经 注》一书。
山:连续不断、高大险峻
三
峡
夏:水流湍急
四季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 猿鸣凄凉
热爱 祖国 山河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 险峻、清幽秀丽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 山的热爱之情。
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文章紧扣三峡雄伟秀丽 的总特征和四季风景的不同特点下笔。写山,突 出连续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画不 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 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1教育网
5.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这句话从什么角度写秋景?试分析。
【答案】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 肃杀的气氛。其描画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 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一个“凄” 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林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 久绝”足够凄凉。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说道:“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 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三 峡风光吧。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 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 些有关三峡的诗文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 元的《三峡》,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译文: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 显出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 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伤 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22.晴初:天刚晴。 23.霜旦:下霜的早晨。 24.属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
【答案】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 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 异,相映成趣。“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 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 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 顿觉生意盎然。
5.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6.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7.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8.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9.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10.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
工程。
一、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 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 迅疾,最有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点拨: 文章构思是由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决定 的。
21教育网
(三)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绝: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21教育网
介词,在 连词,如果 动词,隔绝 形容词,极高的 动词,消失
21教育网
3.清: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4.属: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词,清波 形容词,清澈 zhǔ,动词,连接 shǔ,名词,类
2.布局通情达理,层次过渡自然。作者先写七百里山势,再写夏 水暴涨,继写春冬美景,后写寒秋肃杀之景。因为,三峡的山 不同平常,不但多、连、高,而且峡很窄。可想而知,江水通 过这样的峡谷必然比其他处更急,更壮观。水涨总有水落时, 一年四季,涨落有素。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 枯谷空。由此,水成了串连全文的一根线。文章层次过渡自 然。全文写出四个层次,作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全文天衣无 缝地连接在一起。用“至于”自然导出夏水,一个“则”字, 奇妙地过渡到春冬,用“每至”引出肃杀之秋,用“故”总束 第四段,引出渔者歌谣。
三、1.如果不是。2.日月。xī3.极高的山峰。yǎn4.连续 不断。zhǔ5.悲伤婉转。6.泪水沾湿了衣裳。cháng7.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zhàng8.正午半夜9.白 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tuān10.空荡的山谷里传来 回声。
19 三 峡
游 记
1. 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 读理解能力。(重点)
2. 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 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难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 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1教育网
郦道元(469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著名 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 述严谨,以《水经注》最著名。
一 读一读字音
quē
阙
tuān
素湍
zhàng
叠嶂
xiào
长啸
21教育网
xī
曦月
二 写一写字形
21教育网
xiāng( 襄 )陵 沿sù( 溯 ) jùn( 峻 )茂
zhǔ( 属 )引
飞shù( 漱) zhāo( 朝)发
三 文言知识积累
21教育网
(一)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
(二)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即使;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21教育网
2.【难点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 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第一写夏季,并将春冬 二季合为一体? 【答案】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 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 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 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乐趣,故而合 为一体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