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解析:D
【详解】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故A 选项错误;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故B 选项错误;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1s ,故C 选项错误;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故D 选项错误。

故选D 。

2.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刻度尺
B .天平
C .量筒
D .弹簧测力计A
解析:A
【详解】
A .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天平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大小。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 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 .一位同学按选项 A 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 .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 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A
解析:A
【详解】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故A 符合题意;
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误差大,故B 不符合题意;
CD .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
B.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
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B
解析: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即10m/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青岛属于沿海城市,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
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
C.列车在飞速奔驰
D.飞机在蓝天翱翔B
解析:B
【详解】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运动员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属于思想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列车在飞速奔驰,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蓝天翱翔,相对于天空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3s 时乙的速度比甲快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甲、乙相遇时,他们速度相等C
解析:C
【详解】
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 ,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 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 .2~4s 内,乙是静止状态,故A 错误;
B .第3s 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甲的速度快,故B 错误;
C .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 ,时间是4s ,平均速度为 4m =2m/s 2s
s v t =
= 故C 正确; D .4s 时甲乙相遇, 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甲的速度快,故D 错误。

故选C 。

7.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 s 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 s 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 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 s ,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B
解析:B
(1)在s ﹣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详解】
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B。

8.观察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卡车和轿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A
解析:A
【详解】
由图可知,以站牌为参照物,卡车与站牌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由图可知,以站牌为参照物,轿车与站牌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轿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下列情况不属于
...机械运动的是()
A.空中飞行的小鸟B.月亮升上了天空C.水中游动的鱼D.铁生锈了D
解析:D
【详解】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中飞行的小鸟、升空的月亮、水中游动的鱼其位置都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而铁生铁其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
C.两物体在t=15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度相等C
解析:C
~
【详解】
AB.由图可知,两物体的s﹣t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当t=0时,一条图线在50m处从0时刻开始运动,另一条图线0~5s内物体静止,第5s开始运动,说明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出发故AB项错误;
C.图线的交点表示在同一时刻,且位置相同,则两物体在t=15s时刻相遇,故C项正确;
D.由图可知,上面图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1 1
1100m50m
3.3m
15s
s v
t -
==≈下面图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2 2
2100m
10m s 10s
s
v
t
==≈
故D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16m=_____nm;
(2)5400s=_____h;
(3)200mL=_____m3。

6×107152×10﹣4【详解】(1)根据1m=109nm0016m=0016×1m=0016×109nm=16×107nm(2)根据1h=3600s5400s=5400×1s=5400×h=15
解析:6×107 1.52×10﹣4
【详解】
(1)根据1m=109nm
0.016m=0.016×1m=0.016×109nm=1.6×107nm
(2)根据1h=3600s
5400s=5400×1s=5400×
1
3600
h=1.5h
(3)根据1cm3=10-6m3
200mL=200cm3=200×1cm3=200×10-6m3=2×10-4m3
12.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 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 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 m/s的速度跑开,他______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 m的安全地区(选填“能”或“不能”).能【详解】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因为t2<t1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解析:能
【详解】
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
1 1
1
100cm
=200s 0.5cm/s
s
t
v
==,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
2 2
2600m
=150s 4m/s
s
t
v
==,
因为 t2<t1,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1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向右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甲同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m,6s时,若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0运动
解析:10运动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s—t运动图象的理解和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当时间t=5s时,甲同学运动的路程为s=25m,所以甲同学运动的速度是
v=s
t
=
25m
5s
=5m/s
[2]由图可知,甲同学的路程为0时,乙同学的路程为10m,所以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m。

[3]由图分析可知,两个同学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所以 6s时,若以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运动的。

14.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甲与一个跑步的人乙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根据图
象回答下列问题;跑步者前进的速度是_____米/秒。

骑车者的行驶的路程为500米时,所用的时间为_____秒。

25
解析:25
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分别计算出甲、乙的速度;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骑车者所需时间。

【详解】
[1]由图可知,跑步者乙在5s 内通过的路程为60m ,则乙的速度 60m 12m/s 5s s v t ===乙乙乙 [2]骑车者甲在3s 内通过的路程为60m ,则甲的速度:甲在3s 内通过的路程为60m ,则甲的速度
60m 20m/s 3s
s v t ===甲甲甲 骑车者甲行驶的路程为500米时,由s v t =
可得所用的时间 500m 25s 20m/s
s t v ''===甲甲甲 15.小航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航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

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km /h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

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______km ;平均速度为______km /h 。

4080
解析:40 80
本题考查:结合图表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
[1]如图所示,汽车行驶速度为80km/h 。

[2]甲图中汽车行驶了728km ,半小时后乙图中汽车行驶了768km ,这半小时中,汽车行驶了40km 。

[3]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40km 80km/h 0.5h
s v t === 16.某同学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即每秒钟振针上下振动50次),下图是其中的一条纸带,取O 、A 、B 、C 、D 五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点没有画出,如图所示CD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 ,CD 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秒,纸带在OA 段运动比CD 运动的______。

(选填快或慢) 43008慢
解析:43 0.08 慢
(1)使用刻度尺时,应该首先了解它的分度值、量程;接着将被测物体紧贴有刻度的一面,且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最后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

记录数据时应记录到分度值下一位;
(2)频率即指物体振动的快慢,振针振动一次打下一个点;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通过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大小比价。

【详解】
[1]由图可知,C 点在4.80cm 处,D 点在7.23cm 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7.23cm-4.80cm=2.43cm
[2]由题可知所用电源1s 振动次数为50次,即两点之间时间间隔为
10.02s 50
t == 图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点没有画出,则CD 间的时间间隔
440.02s 0.08s t t '==⨯=
[3]由图可知,OA 段和CD 段的时间间隔相同,但CD 段的距离比OA 段大,所以纸带在OA 段运动比CD 运动的慢。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 ,10s 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 ;若乙和丙运动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两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30【详解】1甲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
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车的速度;2乙的图像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乙车的速度;甲乙两辆小车同时
解析:30 8:3
【详解】
[1]甲的s t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车的速度
8m 4m/s 2s
v ==甲; [2]乙的s t -图像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乙车的速度
4m 1m/s 4s
v ==乙;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10s 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4m /s 1m /s)10s 30m s v t v t v v t =-=-⨯===-甲乙甲乙;
[3]丙的v t -图像中,速度不随时间变,是一个定值,其速度大小4m/s v =丙;则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24m /s 8=31m /s 3
s t v s v s t s v v =⨯=⨯=乙
乙乙乙乙丙丙丙丙丙
. 18.地球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这里的“后退”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

地球车【详解】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解析:地球 车
【详解】
[1]地球的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而言,卫星没有位置的变化,即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所以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

[2]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即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19.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这次阅兵展现了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的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阅兵中有六个新机型尤为瞩
目,其中有海军的“歼﹣15”。

假设该飞机在航母跑道上滑行大约0.16km 后起飞升空,用时约10s ,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 ,合_____km/h 。

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576运动【详解】12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3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解析:57.6 运动
【详解】
[1][2]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30.1610m 16m/s 16 3.6km/h 57.6km/h 10s
s v t ⨯====⨯= [3]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20.李伟军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采用了如下方法:剪下一段导线,紧密的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3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

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mm ,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cm ,该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mm 。

50017【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 长度分成10
等份每份为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导线圈的长度:;3导线的直径:
解析:5.00 1.7
【详解】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 长度分成10等份,每份为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2]导线圈的长度:
15.00cm 10.00cm 5.00cm L =﹣=;
[3]导线的直径:
5.00cm 0.17cm 1.7mm 30
L d n ==≈=。

三、解答题
21.章明同学从安福驾车去羊狮慕游玩,车的速度表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表上的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羊狮慕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该车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行驶,到达羊狮慕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解析:(1)60km/h ;(2)9min ;(3)135s
【详解】
(1)由速度表知:该车速度为v =60Km/h ;
(2)该车以速度表上的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羊狮慕至少需要的时间
119km =0.15h=9min 60km/h
s t v == (3)如果以最快速度行驶,所需的时间
229km 9=h=6.75min 80km/h 80
s t v =
= 节约时间 12=min-6.75min=2.25min ==15s 93t t t -
答:(1)该车的速度是60km/h ;
(2)该车以速度表上的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羊狮慕至少需要9min ;
(3)该车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行驶,到达羊狮慕可以节约135s 。

22.暑假期间,小罗同学在手机地图上筹划全家自驾游回南昌老家的路线,搜索到以下信息:
(1)深圳到南昌最近的距离是方案1(如图),走粤赣高速G45,全程约830km ,限速100km/h (不考虑中途变速、休息等其他因素干扰,下同),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
(2)后来小明又发现京珠高速G4和韶赣高速G4E 的限速是120km/h ,于是始筹划方案2(如图),即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 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距离会远一些,请通过计算判断小明选择哪个方案更省时?
解析:(1)8.3h;(2)见解析【详解】
(1)以最高速度v=100km/h行驶,由
s
v
t
=可得至少用时间为
830km
=8.3h
100km/h
s
t
v
==
(2)深圳到赣州的路程为
s1=920km-380km=540km
赣州到南昌的距离为380km,从深圳走G4到韶关、再从G4E转赣州、然后沿G45北上回南昌所用的时间为
1 1
1
540km
=4.5h 120km/h
s
t
v ==
2 2
2
380km
=3.8h 100km/h
s
t
v
==
124.5h 3.8h8.3h
t t t
'=+=+=
计算可知,两种方案所用时间相同。

答:(1)选此方案理论上至少要行驶8.3h;
(2)两种方案所用时间相同。

23.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32艘战舰威武列阵,潜艇编队新型核潜艇亮相。

向海而兴,中国正迈向建设海洋强国的崭新征
程,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正逐步变为现实。

如图所示,在某次军事演练中,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其正前方1860m 处有一不明潜艇驶来。

已知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2.4s 听到回声,海水中声音的速度是1500m/s ,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解析:50m/s
【详解】
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与不明潜艇相遇,不明潜艇与声呐的距离为 11500m/s 2.4s 1800m 2
s v t ==⨯⨯
=声 这段时间不明潜艇行驶的路程为 1860m 1860m 1800m 60m s s =-=-=潜
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为
60m 50m/s 12.4s 2s v t ===⨯潜潜 答: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为50m/s 。

24.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

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若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行驶了14m ;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2.3s ,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

求:
(1)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2)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析:(1)0.7s ;(2)3.96m/s ;(3)10m/s
【详解】
(1)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72km/h=20m/s ,行驶路程为s 反应=14m ,由v =s t
可得t =s v ,所以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 t 反应=s v
反应=14m 20m/s =0.7s (2)制动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距离为
s制动=30m-14m=16m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v´=
16m
2.3s
s
t
=
'
制动=3.96m/s
(3)紧急停车全过程通过的总距离s=30m,所用时间等于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之和,所以
t=t反应+t制动=0.7s+2.3s=3s
因此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v=
30m
3s
s
t
==10m/s
答:(1)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0.7s;
(2)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96m/s;
(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

25.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

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衡阳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多少分钟才能到达衡阳。

解析:(1)68m;(2);(3)66min
【详解】
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340m/s 0.4s=136m s vt ==⨯
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
111136m=68m 22s s ==⨯ (2)在乙图中,物体运动3s 时,通过路程为90m 。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90m =30m/s 3s
s v t == 则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3)交通标志牌上的100表示限速(最快不能超过)100km/h ,衡阳110km 表示从标志牌到衡阳的距离为110km ,所以由s v t =
得需要的时间 110km =1.1h=66min 100km/h
s t v == 答:(1)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68m ;
(2)汽车运动的速度()v -时间()t 图像见解析;
(3)从标志牌到衡阳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66分钟。

26.“国庆”期间,小强一家开车到太湖五千年文博园旅游,接近文博园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

求:
(1)小车以速度表中的速度行驶还需多长时间到达目的地?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能够到达目的地?
解析:(1) 0.3h ;(2) 0.2h
【详解】
(1)小车以速度表中的速度行驶需要时间为
1118km =0.3h 60km/h
s t v ==
(2)小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需要的时间为
2218km =0.2h 90km/h
s t v == 答:(1)小车以速度表中的速度行驶还需0.3h 到达目的地;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快需要0.2h 能够到达目的地。

27.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
(1)若汽车以72km/h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20min 行驶的距离是多少km ?
(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4m ,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3)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醉酒后司机反应时间至少增加一倍,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已知此时汽车制动距离为20m ,假如前方45m 处有行人,有危险吗?试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解析:(1)24km ;(2)0.7s ;(3)有危险,见解析
【详解】
(1)由s v t
=可知,经过20min 行驶的距离为 1112072km/h h 24km 60s v t ==⨯
= (2)汽车运动速度为72km/h 即20m/s ,由s v t
=可知反应时间为 114m 0.7s 20m/s
s t v =
== (3)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t ′=2t =2×0.7s=1.4s
酒后的反应距离为
120m/s 1.4s 28m s v t ''==⨯=
从发现行人到车停止的距离为
s 总=28m+20m=48m>45m
即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会有危险。

答:(1)经过20mi n 行驶的距离是24千米;
(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7秒;
(3)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前方45m 处有行人,有危险。

28.如图所示,轿车从百色开往南宁的方向匀速行驶,途中从A 地到达B 地用时0.5h ,请根据图中信息。

求:
(1)轿车从A 地到达B 地的速度;
(2)轿车到达B 地后,一直保持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则轿车从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1)100km/s ;(2) 0.875h
【详解】
解:(1)由图示知,AB 间的距离
s AB =120km-70km=50km
则轿车从A 到B 之间匀速行驶,则速度
150km 100km/h 0.5h
AB AB s v t =
== (2)由图示知,B 地到南宁的距离 s =70km
则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70km 0.875h 80km/s
s t v === 答:(1)轿车从A 地到达B 地速度为100km/h 。

(2)轿车从B 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是0.875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