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文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固河联校刘飞
兴趣就是喜欢好的情绪,就是使知识者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欲望的心理,想去探个究竟,弄个明白,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动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除了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外活动外,我从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总结以下几点:
一、着装,语言,思想行为对学生兴趣的影响
1、教师仪表大方,得体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观,他们会私底下自觉或不自觉的去评价老师,当你和学生接触,首先面对的就是仪表问题,你要从外表上吸引学生,让学生接受你。

大方得体的仪表易于被学生接受,如果你打扮得花枝招展,甚至妖里妖气,与老师形象不符的话,学生是不会喜欢你,不会接受你的,从而就不会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正所谓爱屋及乌吧,如果不爱屋,何谈及乌呢?我知道的一个学校的四年级,在此之前,是一位年青的女教师任语文,当时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不及格,在片区学校同年级中排名倒数,因教师调动,这位女教师被调离了这所学校。

另外一个老师到校后,领导就安排她上四年级的语文并当班主任。

当她第一次来到班上自我介绍后,就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经过她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期末考试中平均成绩上升到了十几分,同年级中排名第二,其中本年级的最高分还在本班呢。

后来有一次她从和同学们的闲聊中得知,他们很不喜欢以前的那位女老师,所以就不学她所上的课。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位女教师太爱打扮了,一天换几套衣服,这样的老师我们一看就心烦,还有心思跟她学习?由此,教师形象不可小看。

2、注重语言表达,多表扬,少批评,更不要无理批评。

俗话说“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言易化敌为友,恶语易干戈相向。

由此可见,老师的言语表达确实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注重语言表达,多表扬学生,少打击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3、教师的思想行为表现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是必要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什么样的将军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士兵,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做表率,从而潜移默化地去感动学生。

如果前面两项你都做得比较好,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
错,语言表达也能安抚学生,但是你的个人思想行为与一名教师大相径庭的话,学生定会从骨子里不佩服你的,从而认为你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师,他们会从更深层次去反感你的,会对你的思想行为感到耻辱,那么兴趣又从何而来呢?因为小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观,会用公正的观点去判定一个教师的好与差,正与邪。

有一次,当他正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给学生上课时,突然室外冒出了一位妖艳女子到课堂上来找他的麻烦。

从此,他就在学生当中抬不起头了,学生开始厌恶他,学生在课堂上有事没事指桑骂槐乱起哄,后来多数学生联名要求学校更换语文老师。

由此可见,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多大的影响。

为人师表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是尤为重要的。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息息相关。

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谊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可以证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他担任两班的语文兼2(1)班的班主任。

由于他是2(1)班的班主任,经常与2(1)班学生谈话,谈心,拉家常,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较之2(2)班学生与其关系就没那么亲密。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一班语文平均成绩高出二班10多分,原因何在?就是师生关系的疏于密。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隐起学,则疾其师”。

如何让学生能亲其师,而不隐其学呢?关键还在于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展,鼓励他们创新。

可见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二者的关系是多么紧密。

“激发兴趣”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好新鲜事物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充分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贯穿在生活与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蕴含着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使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讲授和训练,而成为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