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
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
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
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3.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
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B.理性C.法律D.宗教
4.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基础
B.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
C.确立的途径都相同
D.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5.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宣布拍卖中国圆明园的流失文物——兔首和鼠首,引起了国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要求停止拍卖,将其归还中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兔首和鼠首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②兔首和鼠首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重要见证
③只有收回兔首和鼠首才能证明新中国的强大
④海内外华人提出的要求是符合道义的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8.“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9.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

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史实,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抗日战争
④维新变法运动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⑥辛亥革命
A.①②④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⑤
11.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美国政府这一行径导致的恶果是
①台湾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
②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
③台湾问题自此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④我国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统一的转折点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12.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
二、综合题
1.(25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
材料四: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

为什么要让
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2分)形成图2这种机构的理论来源是什么?(2分)
(2)图2中的国会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2分)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请说明理由。

(4分)
(3)材料三中图(1)、图(2)显示的权力机构在产生方式上有何不同?(4分)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始处于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地位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4)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4分)
(5)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3分)
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一组反映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二: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
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

“和谐世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
外交对世界的贡献。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图2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和谐世界的可能性。

(4分)
3.历史选修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耳其“字母革命”进程简表
——摘编自昝涛《“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材料二:不过正如亨廷顿所指出,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规定土耳英语的书写必须用拉丁字母,而不准用传统的阿拉伯字母书写,这一语言文字革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导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实际上不再能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具有从文化上彻底断根的效果。

——甘阳《如何避免“自宫式”的现代化?》
材料三:“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
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耳其“字母改革”的特点。

(4分)
(2)综合材料一、二,简要评价凯末尔的“字母革命”。

(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的原因。

(5分)
云南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
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
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
【答案】B
【解析】略
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
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答案】B
【解析】略
3.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
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B.理性C.法律D.宗教
【答案】C
【解析】略
4.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基础
B.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
C.确立的途径都相同
D.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答案】C
【解析】略
5.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公司宣布拍卖中国圆明园的流失文物——兔首和鼠首,引起了国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要求停止拍卖,将其归还中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兔首和鼠首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②兔首和鼠首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重要见证
③只有收回兔首和鼠首才能证明新中国的强大
④海内外华人提出的要求是符合道义的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略
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解析】略
7.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B
【解析】略
8.“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空想”即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指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然后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确立的发展的描述,这都是属于社会主义运动的范畴,所以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9.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

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略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史实,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运动③抗日战争
④维新变法运动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⑥辛亥革命
A.①②④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略
11.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美国政府这一行径导致的恶果是
①台湾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
②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
③台湾问题自此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④我国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统一的转折点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答案】C
【解析】略
12.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
【解析】略
二、综合题
1.(25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
材料四: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

为什么要让
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2分)形成图2这种机构的理论来源是什么?(2分)
(2)图2中的国会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2分)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
请说明理由。

(4分)
(3)材料三中图(1)、图(2)显示的权力机构在产生方式上有何不同?(4分)英国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开
始处于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地位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4)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构建的政治体系
的基本框架还包含哪些内容?(4分)
(5)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3分)
【答案】(1) 工部。

(2分)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分)
(2) 公民大会。

(2分)
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而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4分) (3)雅典的公民大会由雅典所有的公民自动组成;英国的议会下院由选举产生。

(4分)
标志性事件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分)
(4)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2分)
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分)
(5)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任答一点即得3分)
【解析】略
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一组反映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二: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
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

“和谐世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
外交对世界的贡献。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图2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和谐世界的可能性。

(4分)
【答案】(1)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和正在出现的多极化国际格局的趋势。

(4分)
(2)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解体;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和扩展。

(4分任答
两点即可)
【解析】略
3.历史选修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耳其“字母革命”进程简表
——摘编自昝涛《“字母革命”与土耳其现代化》
材料二:不过正如亨廷顿所指出,最重要的改革莫过于规定土耳英语的书写必须用拉丁字母,而不准用传统的阿拉伯字母书写,这一语言文字革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导致日后受教育的土耳其新生代实际上不再能阅读传统的经典文献,具有从文化上彻底断根的效果。

——甘阳《如何避免“自宫式”的现代化?》
材料三:“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
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土耳其“字母改革”的特点。

(4分)
(2)综合材料一、二,简要评价凯末尔的“字母革命”。

(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的原因。

(5分)
【答案】(1)特点:政府强力推行(依靠行政、立法手段);领导人亲身示范;时间短促。

(4分,答出两点即
可满分)
(2)积极作用:提高识字率,有利于普及教育;更容易接受欧洲文明,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

(4分,每点2分)消极影响:割裂传统文化;准备不足。

(2分,答出一点即可满分)
(3)原因:领导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建立共和国;主持全面彻底改革,使土耳其由
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民族复兴道路;其立国原则长期成为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

(5分)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