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化学探究 第1课时 课件(共16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1课时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 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 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学习目标
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能说出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能用事实来验证猜 想与假设。
实验现象: 火焰外侧部位被烧焦
新知学习 3.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视察烧杯内壁上的现象; 再将烧杯迅速颠倒,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震荡,视察现象。
【注】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新知学习
实验现象: 现象1.烧杯内壁上有水珠产生。 现象2.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新知学习
2.提出问题
1.石蜡的形状、颜色、气味、硬度、密度? 2.石蜡能溶于水么? 3.石蜡的熔点高低? 4.石蜡点燃后有什么现象? 5.吹灭蜡烛瞬间能看到什么现象?立即用火柴去点有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知学习
6.蜡烛火焰分为几层?竹签放入几秒后取出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 什么问题? 7.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问题? 8.向8中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9.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10.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变成了什么能量?
新知学习
一、从问题开始
1.视察现象
1.取一支蜡烛点燃,仔细视察记录刚点燃时、燃烧过程中、 熄灭时、熄灭一分钟后的现象。
刚点燃时 燃烧过程中 熄灭时 熄灭一分钟后
实验现象 只有灯芯燃烧,火焰较小。
火焰增大,蜡烛融化,火焰分层。 产生一缕白烟 蜡油凝固
新知学习
2.取一根火柴梗沿着灯芯将其迅速横向插入,约1秒后取出,视 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
当堂检测
3.点燃蜡烛,视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
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选填
“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温度最高。
当堂检测
4.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这说 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水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 生成了 二氧化碳 。
新知学习
敏锐视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如果做到仔细视察, 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不相信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权威观点,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新知学习
3.科学探究的步骤
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交流
课堂小结Leabharlann 点燃前对蜡烛及燃 烧的探究
点燃中 点燃后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交流
当堂检测
1. 通过视察蜡烛燃烧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
是( D )
A. 燃烧时发光、放热 C. 火焰的温度最高处外焰
B. 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 D. 熄灭时蜡烛冒白雾
当堂检测
2.点燃一支蜡烛,在其燃烧的火焰中平放入一根火柴梗,约1秒后取出
,可视察到的现象是火柴梗上( A )
A.接触外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B.接触内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C.接触焰心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D.被均匀地烧黑
第1课时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 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 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学习目标
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能说出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能用事实来验证猜 想与假设。
实验现象: 火焰外侧部位被烧焦
新知学习 3.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视察烧杯内壁上的现象; 再将烧杯迅速颠倒,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震荡,视察现象。
【注】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新知学习
实验现象: 现象1.烧杯内壁上有水珠产生。 现象2.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新知学习
2.提出问题
1.石蜡的形状、颜色、气味、硬度、密度? 2.石蜡能溶于水么? 3.石蜡的熔点高低? 4.石蜡点燃后有什么现象? 5.吹灭蜡烛瞬间能看到什么现象?立即用火柴去点有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知学习
6.蜡烛火焰分为几层?竹签放入几秒后取出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 什么问题? 7.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问题? 8.向8中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9.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10.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变成了什么能量?
新知学习
一、从问题开始
1.视察现象
1.取一支蜡烛点燃,仔细视察记录刚点燃时、燃烧过程中、 熄灭时、熄灭一分钟后的现象。
刚点燃时 燃烧过程中 熄灭时 熄灭一分钟后
实验现象 只有灯芯燃烧,火焰较小。
火焰增大,蜡烛融化,火焰分层。 产生一缕白烟 蜡油凝固
新知学习
2.取一根火柴梗沿着灯芯将其迅速横向插入,约1秒后取出,视 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
当堂检测
3.点燃蜡烛,视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
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选填
“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外焰 温度最高。
当堂检测
4.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这说 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水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 生成了 二氧化碳 。
新知学习
敏锐视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如果做到仔细视察, 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不相信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权威观点,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新知学习
3.科学探究的步骤
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交流
课堂小结Leabharlann 点燃前对蜡烛及燃 烧的探究
点燃中 点燃后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交流
当堂检测
1. 通过视察蜡烛燃烧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
是( D )
A. 燃烧时发光、放热 C. 火焰的温度最高处外焰
B. 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 D. 熄灭时蜡烛冒白雾
当堂检测
2.点燃一支蜡烛,在其燃烧的火焰中平放入一根火柴梗,约1秒后取出
,可视察到的现象是火柴梗上( A )
A.接触外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B.接触内焰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C.接触焰心的部分被烧得最黑 D.被均匀地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