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审美三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审美三原则
书法审美有原则,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分辨出书法的美、丑、俗。
书法审美的原则,不能否定书法特有的属性。
书法的属性就是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文字书写史。
书法审美原则,不能停留在客观形态上论理,否则是永远说不清,我们要考虑到书法审美的过程也是主客观互动的过程。
书法审美原则,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书法的创作过程是始终受到书家思想、意志支配的一种书写过程。
时下,书法审美存在两派,一是实用主义,二是理想主义。
何为实用主义?就是以文字为本,坚持文化传统至上,坚持书法
有法,凡是与传统书体不相容的,就很可能被认定为丑、俗之书。
何为理想主义,由心发出,主观为上,凡是与传统书体相容的书体统统被认定为写字。
这派人主张纯艺术论,否定实用主义书法是艺术,甚至认为王羲之的书法也是非艺术,仅仅是文人写字。
两派的主张、争议焦点在于:一个是坚持文化为本、文字底线,书法有法;另一个是艺术唯一论,为了艺术,什么都可以无原则、无底线。
我们必须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必须坚守,祖国的文字传统有序传承,不能葬送在我们手里;
我们必须强调,以王羲之为首开创的今体书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的“书圣”地位是书法史上板上钉钉的事实,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否定;
我们必须强调,书法有书有法,先书后法,法是历史,法是原则,法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我们必须继承,任何藐视法度、法则和书写的
约定俗成,书法历史不答应,社会不答应,人民大众不答应。
这不是喊口号,不是说的好听。
这是书法历史老人的呼声!
这是历朝历代书法积蓄的力量!
这是书法走向明天的必然!
我们不否认
今天的书法,多元化发展是趋势,然而,我们面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趋势,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要有定力,要有警觉,要有危机感,要有一双识别好孬、丑俗的眼力。
第一,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坚守传统书法就是艺术,王羲之的书法就是艺术。
写字与书法有区别吗?根本上讲没有区别,我们不能说,古人的随手而就、生活琐事的记事,并非有意为之就不是书法,而正是这种巧妙绝伦,才是书法的高境界。
第二,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捍卫传统书法之法,王羲之笔法的那种精妙绝伦,虽然有些文字的内容不足观,但书写之法如火纯青,绝非偶然一显,他们也不是在炫技,而是借生活玩书法,玩心情。
第三,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否定西方文化进入书法。
书法容不得西方的图式审美,它不像绘画,可以中西融合,这是中国书法特有的属性,是走向全世界的硬通货,根本不需要接纳西方文化,才能走向全世界,那是画蛇添足。
第四,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书法传统审美原则。
这不是死抱传统,而是书法特有属性决定的。
作为书法专业人士,首先自己要练就像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在书法走向多元的大环境下,要看得透,看得懂。
有人认为杨维桢的书法丑,那真不是丑,而是我们没具备识别丑的能力,我们要看得懂杨维桢书法美的点在哪。
就像说徐渭、傅山、何绍基、“扬州八怪”书法,大众说丑情有可原,但作为书法专业人士或者书法爱好者,我们都要有这个分辨能力,因为,他们的书法并不丑,是精气神满满的那种美,需要我们用
专业的眼光去分辨。
就像说赵孟頫、沈尹默的书法俗媚一样,他们的书法是一种极致的美,而并不是俗媚。
的确,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主观的反映。
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修炼,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审美有了原则,我们就不会被美丑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