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影像学诊断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
02
定期影像检查可以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
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评估治疗效果
03
影像检查可以对比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为后
续治疗提供参考。
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放疗靶区勾画
01
影像检查可以辅助放疗靶区的勾画,提高放疗的准确
PET-CT在肺癌中的应用
主要用于肺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估等方 面。
03
肺癌影像特征分析
肺部肿块影像特征
01
肿块形态
多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 毛糙,可有短细毛刺。
02
肿块密度
密度多不均匀,内部可出现偏 心性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
凹凸不平。
03
肿块周围改变
肿块周围有时可见血管集束征 、胸膜凹陷征等继发性改变。
评估手术可行性及风险
影像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心脏功能等,判断手术可行性及风险,有助于医生制 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辅助术前定位
对于较小的肺结节或肿瘤,影像检查可以辅助术前定位,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随访及复发监测
术后恢复情况评估
01
通过影像检查可以观察术后肺部恢复情况,如肺部炎症、积液
MRI检查
肺部MRI
对于肺部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 要价值,尤其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与 血管关系的判断更为准确。
功能MRI
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 成像(PWI)等,可提供肿瘤代谢、 血流灌注等信息,有助于肺癌的早期 诊断和疗效评估。
PET-CT检查
PET-CT融合图像
将PET的功能代谢信息与CT的解剖结构信息融合在一起,可 更准确地判断肺部病变的良恶性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 转移到胸膜会出现胸腔积液 ➢ 转移到胸部骨骼可见到骨质破坏和病理骨折 ➢ 转移到淋巴管可出现网状结节影
周围型肺癌(空洞型) 肋骨、胸膜、淋巴、肾上腺转移
2、肺转移瘤:
肺外恶性肿瘤经血行、淋巴或临近器官直接蔓 延转移到肺。 约30%的恶性肿瘤可发生肺的转移。
• X线表现: • 血行转移: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结节状
横“S”征(反“S”征)(重点)
发生于右肺上叶的支气管肺癌,肺门部 的肿块和右肺上叶不张连在一起,下缘可 形成横“S”状,称横“S”征。
横“S”征
高脚杯征
阻塞肺气肿、炎症
右中叶中央型肺癌伴炎症
周围型肺癌
• 发生于肺段以下较小支气管的肺癌。
X线表现
• 气管壁薄弱------易侵入肺内 • 局部淋巴管播散------小叶内生长
形成肿块
• 早期病变较小,-----密度较高、边缘模糊结 节状或球状,甚至表现为肺炎样的的小片 浸润影,密度不均匀。
• 分叶状肿块
------ 肿瘤生长速度不均衡 局部淋巴管播散灶融合
• 边缘光滑的肿块 ------ 病灶生长均衡
• 边缘毛糙或短毛刺------ 浸润性生长、癌性淋巴管炎
• 偏心空洞
概况
• 发病例数:
1912年- 394例, 1981年-14万新发病例数, 1993年-16万9千9百例。 现在全球每年约77万男性及26.5万女性
• 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范围内普遍升高,是35-59岁患者的第一死因。 • 中国抗癌协会: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已居恶性肿瘤首位;居世界第一位, 新发病
例数90年代比70年代分别增加了181-213.%,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近16 年以每年11.9%递增。 • 病因:主动还是被动吸烟、大气污染、室内微小环境受污染、职业危害。

肺癌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肺癌临床表现:
1、痰中带血或咯血 2、刺激性咳嗽 3、胸痛胸闷气短 4、声音嘶哑
5、发热
6、消瘦、恶液质
7分类:
原发性肺癌 (>98%为 原发性支气管 肺癌)
中央型 周围型 弥漫型
继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
肺癌的分类
根据肺肿瘤病理分型:
肺癌
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癌 腺癌 大细胞型 混合型肺癌
直接征象肺门肿块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诊断间接征象1局限性阻塞性气肿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诊断间接征象2阻塞性肺丌张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诊断间接征象3阻塞性炎症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中央型肺癌ct表现ct检查可见除肺门肿块及远端阻塞性征象外对支气管管腔形态变化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显示更为清晰
肺癌的影像诊断
主支气管癌(管内型)
多排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诊断
气管分叉
腔内肿瘤
仿真支气管内镜(CTVB)
多排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诊断
三维表面重建(SSD)示病灶表面形态 凹凸不平,与支气管关系密切。 多平面重建(MPR)显示病灶位于小支 气管之间,并起源于其中一支支气管 壁,不均匀性环形生长,病变向腔外 生长,推挤邻近支气管,并形成一小 结节,向腔内生长,导致管腔狭窄和 阻塞。
冼炜斌
肺癌的临床及分类 中央型肺癌的影像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
肺癌的临床及分类
肺癌的概述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 :支气管肺癌 近50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男性>女性 男:女 3~5:1 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 50~70岁最多见 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75%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肺癌的病因
2019/5/21
2019/5/21
• 考虑:左上肺中央型肺癌伴两侧肺门及纵隔内多 发淋巴结转移、左侧斜裂胸膜转移、左侧肾上腺 转移、左侧股骨头颈部转移,左上肺局部阻塞性 肺炎。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CT表现:
④中央型肺癌可直接侵犯纵隔,表现为与肺 门肿瘤相连的纵隔肿块,增强检查不但有 助于鉴别肺门肿块与血管,且可显示肺门 及与之相连的纵隔肿块呈同样程度强化。
增强显示肿块略有强化,密度不均,强化程度明 显低于邻近的增强后明显。
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后明显的对比。
2.管壁型:癌瘤沿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管壁 轻度增厚或明显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 梗阻。
3.管外型:癌瘤穿过支气管外膜,在支气管壁 外形成肿块,支气管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肺癌生长方式示意图
[临床表现]
1、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见。 2、血痰:多为血丝痰,间断性,也可咯血。 3、胸痛:一般较轻。 4、发热:热度多不高,为癌组织坏死、毒
⑧双原发肺癌少见。同时发生的双 原发者更为少见。可以同型,亦 可不同型。
周围型肺癌CT表现模式图
分叶状、 棘状突起、 凹脐征、 短毛刺、 小泡征、 癌性空洞、 胸膜凹陷征等。
CT表现:
1、孤立性结节及肿块:
素吸收所致。
[临床表现]
5、转移症状:
转移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 如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颈静脉怒 张;喉返神经受侵导致声带麻痹、声音 嘶哑;颅内转移出现恶心、头痛、呕吐 等颅内高压症状等。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1)间接征象—支气管阻塞征象
• 阻塞性肺气肿 • 阻塞性肺炎 • 阻塞性肺不张
④癌瘤致支气管阻塞则出现阻塞性肺不张。 癌瘤向支气管外蔓延,形成肺门区肿块。 右上叶肺癌出现典型横“S”征。
当右上肺支气管肿瘤伴右上肺不张时,不张的右上肺下 缘形成横行的“S”形,外侧为不张向上收缩的水平裂, 内侧弧形向下的为肿瘤的下缘
右上叶肺不张横“S”征象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病因:主动还是被动吸烟、大气污染、室内微小环境受污染、职业危害。
检查方法
• 平片:胸部X线平片是首选的方法。高千伏
(120~150KV)
• CT: 已成为肺部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 低剂量CT筛查在局部地区开展
• MR:胸廓、纵隔及一些定性诊断困难的胸部 占位病变.
恶性 原发性 良性(临床少见) 肺肿瘤 继发性
• X线表现: • 血行转移: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结节状 高密度影,密度均匀。中下肺野分布较多。
(少数单发、粟粒或小片)
• 淋巴转移:肺门或纵膈淋巴结增大; 癌性淋巴管炎:受侵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逆行转 移至肺内淋巴管,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放射的索 条影,有时可见伴随的串珠状点样阴影。 • 邻近侵犯 如纵隔、胸壁肿瘤侵犯
周围型肺癌
• 发生于肺段以下较小支气管的肺癌。
X线表现
• 气管壁薄弱------易侵入肺内 • 局部淋巴管播散------小叶内生长 形成肿块 • 早期病变较小,-----密度较高、边缘模糊结 节状或球状,甚至表现为肺炎样的的小片 浸润影,密度不均匀。
• 分叶状肿块
------
肿瘤生长速度不均衡 局部淋巴管播散灶融合 病灶生长均衡
恶性肺肿瘤中约98%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重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典型X线表现。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简称肺癌(lung cancer),
• 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 •组织学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等
•根据肺癌发生部位:中心型、周围型弥漫型
平扫
肺癌强化-内有坏死区
4、肺癌转移 X线表现:
转移到肺门、纵隔淋巴结后可见到肺门影 增大,纵隔增宽 转移到胸膜会出现胸腔积液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需与肺炎相鉴别,肺炎临床有典型炎症表现。如抗炎治疗病变不 吸收,及出现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有助于弥漫型肺癌诊断。
影象上弥漫型肺癌与淋巴瘤肺浸润的鉴别较困难。
13
肺癌的CT诊断
中央型肺癌
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肺门肿块和支气管改变。 间接征象:支气管阻塞征象 其他表现: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胸腔积液和肺内
16
肺癌的CT诊断
支气管阻塞征象
阻塞性肺气肿:受累肺叶密度减低,纹理稀疏,呼气相明显。 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狭窄,远端肺组织因分泌物引流不畅而发生
感染,致肺炎或肺脓肿。CT常表现为小片状模糊影,按叶、段分 布。 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且逐渐加重。 阻塞性肺不张: 支气管严重狭窄,受累支气管完全阻塞形成肺不 张。 CT平扫见不张肺组织向肺门、纵隔移位。肿块较大时,肿块 处不张肺缘凸出,远端不张肺缘处叶间胸膜内陷,致使叶间胸膜 呈曲线状或“S” 状,也被称之为“S”征 。
9
肺癌的X线诊断
患者,女,62岁,咳嗽、胸闷2周 右肺上叶后段类圆形肿块影,密度浅淡均匀,边界较光整,侧位病变边缘稍 模糊。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
10
肺癌的X线诊断
患者,男,79岁,咳嗽, 胸痛2月余。
左肺肿块呈分叶状,周围伴毛 刺影,局部胸膜牵拉,出现胸 膜凹陷征。病理:鳞癌。
11
肺癌的X线诊断
4
肺癌的X线诊断
肺不张
支气管通气完全受阻产生肺不张
肺门肿块
中央型肺癌癌肿本身及转移淋巴结都可以在肺门形成软组织肿块 影,病变晚期往往是两者并存
X线上表现为肺门影增浓、增大,继而形成明显异常的肿块影向 肺野
5
肺癌的X线诊断
M,49。右肺门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右肺阻塞性肺不张呈尖端向外 的三角形阴影。病理活检示右肺中叶中央型肺癌。

肺癌影像学表现PPT

肺癌影像学表现PPT
肿块或结节
支气管阻塞
胸腔积液
淋巴结转移
肺癌可能引起支气管阻塞,在MRI上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或阻塞,信号不均匀。
肺癌可能引起胸腔积液,在MRI上表现为胸腔内液体聚集,信号较低。
肺癌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在MRI上表现为淋巴结增大,信号不均匀。
肺癌的MRI表现
准确性
MRI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发现早期肺癌和肺内小病灶。
全面评估
MRI能够全面评估肺癌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鉴别诊断
MRI有助于鉴别肺部良性和恶性病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MRI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03
02
01
05
CHAPTER
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03
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SUV值等参数,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
形态不规则
肺癌可引起胸腔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代谢增高。
胸腔淋巴结转移
肺癌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如脑、骨、肝等部位的转移灶。
远处转移
肺癌的PET-CT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通过SUV值等参数,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避免误诊和漏诊。
鉴别良恶性肿瘤
指导治疗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
01
02
04
03
通过PET-CT复查,监测肺癌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1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通过追踪人体内葡萄糖代谢水平,发现异常的葡萄糖代谢增高区域,从而辅助诊断肿瘤等疾病。
02
融合成像
将PET代谢功能图像与CT解剖图像进行融合,提供病灶的精确位置、形态和代谢信息。
PET-CT检查技术

肺癌影像诊断讲课.pptx

肺癌影像诊断讲课.pptx
2、继发征象 局限性阻塞性表现(彗星尾征)、胸膜牵拉
周围型肺癌-彗星尾征
周围型肺癌-胸膜牵拉
周围型肺癌-胸膜牵拉
结核钙化
其它征象
1、血管受侵 2、淋巴结肿大 3、胸腔积液 4、骨质破坏
血管受侵
左肺癌左肺动脉受侵
淋巴结
淋巴结
胸腔积液
弥漫型肺癌
正常胸片
弥漫型肺癌
转移瘤
转移瘤
结核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1月1日星期五下午5时43分54秒17:43:5421.1.1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下午5时43分21.1.117:43January 1, 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1月1日星期五5时43分54秒17:43:541 January 2021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5时43分54秒下午5时43分17:43:5421.1.1
反S征
中心型肺癌-阻塞性肺不张
肺门肿块加肺不张
二、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分叶
有分叶
无分叶
周围型肺癌-分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边缘模糊
周围型肺癌-毛刺
毛刺
TB,长毛刺+钙化
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小泡征
周围型肺癌-空洞
周围型肺癌
1、瘤体征象 分叶、边缘模糊、毛刺、血管聚集、小泡征、空洞

肺癌的影像诊断课件

肺癌的影像诊断课件

31
5.空洞CT表现
学习交流PPT
32
5.空洞CT表现
左上叶下舌段肺癌—空洞
学习交流PPT
33
5.空洞X线表现空气半月征

曲菌球与洞壁间形成半月形空气影
学习交流PPT
34
5.多发空洞
学习交流PPT
35
与⑵ 空空腔 腔:
:肺









学习交流PPT
36
5.空腔
学习交流PPT
37
2.空腔
学习交流PPT
38
5.空腔
学习交流PPT
39
5.空腔
学习交流PPT
40
殖 性 病 变 结节状、肿块、大片状边缘清晰,动态观察变化
慢。
学习交流PPT
41
增殖
学习交流PPT
42
7.肺气肿
(1) 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2)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3) 间质性肺气肿 (4) 代偿性肺气肿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1.实变:
学习交流PPT
5
慢性过程的实变影
学习交流PPT
6
空气支气管征
学习交流PPT
7
空气支气管征
学习交流PPT
8
空气支气管征
学习交流PPT
9
2.纤维化:
肺实质破坏后的机体修复过程,常为急、 慢性肺部炎症的后果和愈合表现。
①局限性索条状僵直的密度增高影,其 走行及分布与正常纹理明显不同。局部肺纹 理增多、紊乱。
④裸区征:肝的后部直接附着后腹壁而没有腹膜覆盖属 于裸区。
学习交流PPT

(医学课件)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课件)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课件》肺癌的影像学诊断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肺癌的影像学概述•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肺癌的影像学鉴别诊断•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流程•肺癌的影像学发展趋势与展望•典型病例分享与讨论01肺癌的影像学概述肺癌是发生在肺部的疾病,其细胞类型可分为支气管癌、肺泡癌和混合型等。

影像学上,肺癌在胸片和CT等影像检查中常表现为局灶性圆形或类圆形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常伴随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征象。

分类根据影像学特征,肺癌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中央型肺癌指发生在段及以上支气管的肺癌,CT表现常为肺门区肿块,支气管管腔狭窄闭塞,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周围型肺癌指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CT表现常为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边缘常呈分叶状,有毛刺、胸膜凹陷征等。

定义肺癌的影像学定义及分类VSX线胸片常规胸部X线平片是筛查和诊断肺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但分辨率较低,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检查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发现直径约1cm的早期肺癌病变。

对于高度怀疑肺癌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以明确病变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判断肺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也有一定的价值,但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诊断肺癌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肺癌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监测疗效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疗效,评估治疗是否有效、是否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等,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发现转移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肺癌的远处转移情况,如脑、肝、骨等部位的转移,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病情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变是否侵犯了临近器官、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02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早期肺癌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肺内结节或肿块,直径通常小于2cm,边缘通常不清晰。

2024版肺癌影像学表现课件

2024版肺癌影像学表现课件
生存时间
观察患者从确诊到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 的生存情况,评估预后效果。
肿瘤标志物
动态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预 测肺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生活质量
采用相关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后的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影像学检查
定期行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 肿瘤的消退情况和有无新发病灶。
06
总结与展望
肺癌影像学表现总结
影像学在分期中的应用
胸部X线片
初步筛查肺部病变,对肺癌的诊断 和分期有一定提示作用。
CT检查
显示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 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评估淋巴结
转移情况。
MRI检查
对肺癌的脑转移、骨转移等远处转 移灶有较高敏感性。
PET-CT检查
评估肺癌的全身转移情况,为临床 分期提供重要依据。
预后评估指标及方法
影像学表现 肺部感染在X线或CT上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阴影,密度均 匀或不均匀,边界模糊;肺癌则表现为肿块或结节状阴影, 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晰或有毛刺。
实验室检查 肺部感染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 高;肺癌患者血常规检查多无异常。
肺部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01
生长速度
肺部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年不变;而肺癌生长快,短期内可明显增大。
影。
多发生于细支气管肺泡癌, 病变融合后呈大片状的实变
影。
融合病灶呈多发性、散在性 分布,以中下肺叶较多见。
病灶周围炎性浸润较少,纤 维索条影较少见,癌性空洞
较少。
01
02
03
04
05
04
肺癌的鉴别诊断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03
病变部位
肺结核多发生在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和 后基底段,呈多态性改变;而肺癌多发生 在上叶前段,呈肿块或结节状改变。

医学-肺癌的ct诊断课件

医学-肺癌的ct诊断课件
肿块的内部结构:可见空泡征(多见于3cm以下的肿块)、 结节征和伴有壁结节之偏心空洞
肿瘤密度:病灶较小时(直径≦2cm ),密度淡而不均匀;直 径>3mm时,密度较浓而均匀
肿瘤邻近的胸膜改变:可见胸膜凹陷征。如癌肿靠近肺叶间 胸膜,贴于胸膜面的一侧较扁平。当周围型肺癌阻塞小支气
30 管,癌肿的胸膜方向肺组织可出现小节段性肺炎、肺医学不-肺张癌的等ct诊断
密度是用以评价肺结节内部组织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密度评 价包括平扫密度和增强后密度变化
TDC:增强前、增强后早期(30~40s)、延迟(约4~5min) 密度测定的技术要求:①图象重建采用标准算法;②使用区域
值(ROI),区域象素不少于最小值(一般为14个pixel),或者尽 可能包括整个结节但避免边缘有部分容积效应的部分;③分区 测定,对于不均匀的结节,应对不同密度区域分别测定和评价, 避免互相影响,并应避开钙化、坏死及空洞等
变性、坏死、局部酸碱度改变、钙质沉积;肿瘤包裹以前就
有的钙化,如发生于先前存在的肉芽肿钙化;原发性肿瘤钙
•52 化,主要见于粘液腺癌
•医学-肺癌的ct诊断
多中心肺癌伴钙化
•53
•医学-肺癌的ct诊断
•54
•医学-肺癌的ct诊断
血管集中征
指肿瘤结节与肺内血管之间的密切关系,CT上将一支或几
支血管达到瘤体内或穿过瘤体、肺血管被牵拉向肿瘤移位、
肺癌的影像学分类
大体病理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球型、巨块型和弥
漫型
组织学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和
未分化癌(包括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
依肿瘤发生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及弥漫型
影像学诊断常采用按部位分类法
支气管肺癌俗称肺癌,按发病部位原发性肺癌可分为2

肺癌影像诊断讲课ppt精选课件

肺癌影像诊断讲课ppt精选课件
1、瘤体征象 分叶、边缘模糊、毛刺、血管聚集、小泡征、空洞
2、继发征象 局限性阻塞性表现(彗星尾征)、胸膜牵拉
完整编辑ppt
21
周围型肺癌-彗星尾征
完整编辑ppt
22
周围型肺癌-胸膜牵拉
完整编辑ppt
23
周围型肺癌-胸膜牵拉
完整编辑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4
结核钙化
完整编辑ppt
25
其它征象
1、血管受侵 2、淋巴结肿大 3、胸腔积液 4、骨质破坏
完整编辑ppt
26
血管受侵
左肺癌左肺动脉受完侵整编辑ppt
27
淋巴结
完整编辑ppt
28
淋巴结
完整编辑ppt
29
胸腔积液
完整编辑ppt
30
弥漫型肺癌
正常胸片
完整编辑ppt
31
弥漫型肺癌
完整编辑ppt
32
转移瘤
完整编辑ppt
33
转移瘤
完整编辑ppt
34
结核
完整编辑ppt
35
读片
胸片
肺野(注意不典型部位) 纵隔、肺门 肋膈角 骨质
周围型肺癌-分叶
完整编辑ppt
13
周围型肺癌
完整编辑ppt
14
周围型肺癌-边缘模糊
完整编辑ppt
15
周围型肺癌-毛刺
完整编辑ppt
16
毛刺
TB,长毛刺+钙化
完整编辑ppt
17
周围型肺癌
完整编辑ppt
18
周围型肺癌-小泡征
完整编辑ppt
19
周围型肺癌-空洞
完整编辑ppt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块内可出现空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 表现为小圆形及管状低密度影,边缘 多有分叶、放射状毛刺,并可见胸膜
凹陷征。
外围型肺癌:
• 较大3~6cm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
毛刺,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呈密度均匀 的中等增强,CT值可增加 20HU以上。较 大的肿块可发生坏死,形成壁内缘凹凸不
平的偏心性厚壁空洞,多见于鳞癌 。
• 正常支气管壁厚度均匀,约为1~3mm,
但肿瘤浸润时,在周围充气的肺组织衬托
下,可清晰显示壁的增厚,多不规则。
2)支气管腔狭窄:
• X线体层摄影时所见的各种支气管狭窄的表
现,CT断面图像上能更清晰的显示。特别 对于上叶前、后段,右中叶及两下叶背支 气管的显示较X线体层摄影优越。应用仿真 内镜技术,能显示支气管腔狭窄及突向腔 内肿块。
肺内肿块的细节
• 增强扫描可通过肿块CT值的变化提供诊断信息
MRI检查:
• MRI检查无放射线损伤,可以多平面成像,
无需增强即可清晰显示纵隔内血管,易于
发现肺尖部小肿块
• 但是目前检查肺部病变仍应首选CT
肺部其他恶性肿瘤
肌源性肉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Kaposi肉瘤
(二)肺转移性肿瘤
临床表现:
• 中心型肺癌常引起阻塞型肺炎而有发热、
咳脓痰等症状。
• 发生纵隔转移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
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为颈胸部静脉怒张 和气短。
• 也可引起喉返神经及隔神经麻痹。 • 肿瘤侵及胸膜可发生胸痛及血性胸腔积液。
• 细支气管肺泡癌常有咳大量泡沫痰的症状。
临床表现

发生于肺尖部的癌称肺上沟癌
短细毛刺。毛刺的形成与肿瘤沿血管及间
质浸润有关。
• 肿瘤的成纤维反应可使邻近胸膜皱缩向肿
瘤凹陷,形成胸膜凹陷征。
外围型肺癌:
• 生长快而较大的肿块,边缘可较光滑,肿
块中心可以发生坏死形成癌性空洞。
• 表现为偏于肿块一侧的透光区,壁内缘不
规则或呈结节状 。
周 围 性 肺 癌
周 围 性 肺 癌
右肺厚壁空洞(肺癌)
肺腺癌
腺癌(左)磷癌(右)
周 围 性 肺 癌
鳞癌钙化
(3)细支气管肺泡癌:
• 肺内孤立结节,多在3cm以下,结节或肿块内
多有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边缘毛刺及胸
膜凹陷征;
• 两肺弥漫分布的结节,多在1cm以下,边缘模
糊,常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 大片肺炎样实变影,可按肺叶或肺段分布。
5)纵隔淋巴结转移:
• 采用薄层增强扫描可明确显示肺门、纵隔
淋巴结增大的部位。大小及数量。
• CT判断淋巴结转移主要根据淋巴结横径的
大小。纵隔淋巴结横径大于15mm或肺门
淋巴结大于10mm通常提示为转移
• 但可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 。
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并纵隔、肺门 淋巴结转移
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含粘液的扩张支气管
(2)外围型肺癌(peripheral bronchogenic carcinoma ):
• CT扫描,特别是高分辨力CT扫描能提供较
X线胸片更清晰的图像,有利于分析结节或 肿块的边缘、形态、瘤周表现、内部结构
特点及密度变化等。
外围型肺癌
• 早期肺癌直径在3cm以下,在结节或
• 肺转移瘤可引起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 肿瘤细胞可经静脉回流至右心通过肺动脉转
移至肺部
• 也可自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瘤逆行播散
至肺内淋巴管
• 纵隔、胸壁的恶性肿瘤可直接蔓延侵及肺部
肺转移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1.血行转移
• 影像学表现
血行转移多表现为两肺多发棉球样病 变,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以
(1)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
早期局限于粘膜内,可无异常表现。 随病变发展,支气管腔逐渐狭窄,可首 先引起病变远侧的阻塞性肺过度充气。
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
• 由于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可发生阻塞
性肺炎,表现为相应部位反复发作、吸 收缓慢的炎性实变。 • 继而支气管可完全阻塞而导致肺不张, 不张的范围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如肿瘤 同时向腔外生长和(或)伴有肺门淋巴 结转移则可在肺门部形成肿块。肿块可 坏死形成空洞。
• 结核球边缘清楚,无毛刺,偶有分叶,其
中可有结节状钙化或小透光区,病变周围 常有卫星灶。
• 肺良性肿瘤边缘常光滑锐利,无毛刺,增
强扫描仪有轻度强化。
目前CT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是最佳 的检查手段:
• CT是横断面检查,完全消除了前后结构的重
叠,可发现体层及胸片不能看到的病变
• 通过薄层高分辨力及局部放大扫描可清晰显示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3.MRI表现 :
MRI显示肿瘤已侵犯了主动脉(箭)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心型肺癌诊断要点是发现支气管腔内结
节或肿块,支气管壁增厚、狭窄或完全闭
塞以及肺门肿块和并发的阻塞性肺炎及肺
不张。
• 增强扫描时,肿块CT值可升高20HU以上。
纵隔结构受侵及淋巴结转移是诊断的重要 依据。
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
• 如肿瘤同时向腔外生长和(或)伴有肺门
淋巴结转移则可在肺门部形成肿块。发生
在右上叶支气管的肺癌,其肺门部肿块与
右上叶不张连在一起可形成反“S”状的下 缘。
右肺上叶不张
体层摄影(tomography)可显示肿瘤 侵及支气管的几种改变:
• ①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 • ②支气管壁呈不规则增厚,管腔呈环形或
细支气管肺泡癌:
• 晚期可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在一侧或两侧
肺内出现多处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结节 状或斑片状影,进一步发展可融合成较大
的片状癌性实变(consolidation)。
2.CT表现
(1)中心型肺癌 (central bronchogenic carcinoma):
1)支气管壁增厚:
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教学目的
1.了解肺肿瘤的分类 2.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和病理 3.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其他肺肿瘤的影像特征 5.掌握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影 像 学表现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影像学特征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肺肿瘤
两肺中、下野外带较多,也可局限于一侧
肺野。少数可为单发球形灶。
肺转移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 血供丰富的原发瘤可以发生粟粒状转移,
表现为中、下肺野较多的粟粒状病变,也 可表现为多数小片状浸润。某些转移瘤中
可发生空洞。骨肉瘤的转移中可以出现钙
化或骨化。
不规则形狭窄;
• ③支气管腔呈鼠尾状狭窄; • ④支气管腔呈截断现象,断端平直或呈杯
口状。
(2)外围型肺癌:
• 早期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下。• 表现密度较高、轮廓模糊的结节状或球
形病变。肿瘤逐渐发展,病变渐增大 。
外围型肺癌:
• 由于生长不均衡或邻近血管及支气管的限
制可形成分叶状肿块,边缘毛糙有放射状
按照肺癌的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三型:
• ①中心型,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上支气管的
肺癌;
• ②外围型,系指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
肺癌;
• ③细支气管肺泡癌,系指发生于细支气管
或肺泡上皮的肺癌。
不同部位的肺癌可有以下几种生 长方式:
• ①管内型:癌瘤向管腔内生长,形成息肉
样或菜花样肿块。逐渐引起支气管阻塞; • ②管壁型:癌瘤沿支气管壁浸润生长,可 使管壁增厚,造成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 ③管外型:癌瘤穿透支气管壁向外生长, 在肺内形成肿块; • ①~③型多为中心型肺癌的生长方式。
以下者多有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分叶 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
• 直径较大者可有分叶征,边缘可不伴有毛
刺,肿块内可发现癌性空洞。
• CT增强扫描时肿块密度可升高20HU以上。
(2)外围型肺癌诊断要点是:
• 外围型肺癌应与炎性假瘤、结核球及肺良
性肿瘤鉴别。炎性假瘤一般边缘光滑无毛 刺,无或有分叶,多伴有胸膜增厚。
• ④肺段以下较小支气管的肺癌,很易侵入
肺内形成肿块;
• ⑤细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的肺癌,初期可沿
肺泡壁生长,形成孤立结节状肿块,晚期 可经支气管及淋巴管播散,形成弥散性斑
片状或粟粒状癌灶。
临床表现
• 肺癌早期可无临床症状,有时在查体中偶
然发现。
• 随病变发展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咳
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心型肺癌应与支气管腺瘤及支气管结核
等鉴别。
• 支气管腺瘤病变表面光滑,邻近支气管壁
无浸润及增厚。
• 支气管结核常表现支气管壁内缘不规则而
外缘光滑,一般不形成管壁肿块,管壁增 厚较轻。应行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
(2)外围型肺癌诊断要点是 :
• 外围肺组织内发现结节或肿块,直径3cm
• 人体许多部位的恶性肿瘤可以经血行、
淋巴或直接蔓延等途径转移至肺部。
• 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胸部影
像学检查被列为常规。
肺转移瘤的临床表现:
• 肺转移瘤的临床表现不一,多数患者以原
发瘤的症状为主,常伴有恶病质。
• 某些患者可毫无呼吸道症状而在查体时发
现,也有时原发瘤尚未被发现而已有肺部 转移,有对原发瘤切除后数年又发生肺转 移。
4)侵犯纵隔结构:
• 中心型肺癌穿破支气管壁常直接侵犯纵隔结构,表
现为瘤体与纵隔结构之间的脂肪界面消失,瘤体直 接与纵隔结构相连,浸润纵隔结构。采用增强薄层 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
• 受侵犯的血管可表现受压移位、管腔变窄或闭塞、
管壁不规则,与肿块间的脂肪间隙消失,密度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