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水稻产量性状考察和分析28页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水稻产量性状考察和分 析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实验 水稻产量性状考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水稻四个产量因素及其形成过程,掌握水
稻产量性状室内考察,计算方法。 2. 为了第二年的生产或科学研究目的。
水稻生长得更好
分析、总结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栽培措施 是否合理,并提出应调节的因素及相应技 术措施,为水稻再创高产打基础。
的数据分析提出越富品种水稻在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改良的主 要栽培措施。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花粉充实完成期
0-出穗
(3)
1. 饱满籽粒:比重1.06以上的饱满籽粒。
2. 空粒和秕粒: 空粒:由未受粉的花形成的,其外形,大小近于饱粒, 但是空壳。 秕粒:花受粉后种子发育中途停止而形成的,其比重 在1.06以下,脱壳时易被破碎而混入稻壳中。
3. 分别数取空、秕粒,然后脱取穗上的饱满粒,并 称重量,即经济产量(g∕穴,计算 kg∕亩)。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各样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穴。 每个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0穴进行室 内考察。为了保险可选12穴。
3. 确定行距 行距= (11行距离 / 10),各取样点取平均值。
4. 确定穴距
穴距= (11穴距离 / 10),各取样点取平均值。
每亩穴数 =
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穴距(m)
行、穴?
无效分蘖、动摇分蘖、有效分蘖
四、考察方法
(1) 单位面积穗数
单位面积穗数
主茎穗数 播种密度 每穴苗数 行距 穴距
分蘖穗数
品种分蘖能力
肥水管理
1、考察时期: 插秧——分蘖——拔节——抽穗——收获前
2. 确定取样点——取样点力求具有代表性和均匀分布
每个样点连续取10--20穴,共50—100穴。
结实率 =
饱满粒数 现存颖花数
×100%
颖花分化期 减数分裂期
灌浆充实期影响最大
(4)
遗传特性
千粒重
颖壳大小
发育充实程度
环壤和营养
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
灌浆充实期影响最大
经济产量:饱满粒生产量(kg∕亩,g∕穴)。 理论产量
=亩穗数×每穗现存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 ∕ 生物学产量,说明光合产物总量向饱满粒转化状况。
穗号 项目
1 2 3 合计 平均
一次枝梗(个) 二次枝梗(个) 现存数 退化数 现存数 退化数
现存数
颖 花(个) 退化数 空粒 秕粒
每穗颖花数及其调控
每穗颖花数 = 分化颖花数—退化颖花数
开始于穗轴分化期, 以二次枝梗分化期的促控力最强
开始于雌雄蕊分化期, 以减数分裂期的促控力最强
促花肥、水: 第一苞分化——二次枝梗分化
(5)计算:
亩穗数
=
666.7(m2) 平均行距(m)×平均穴距(m)
× 每穴穗数
结实率 =
饱满粒数 现存颖花数
×100%
千粒重(g)=
饱满粒重 饱满粒数
×1000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 理论产量(kg/亩)=每亩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106
(6)分析: 根据水稻部性状考察表的数据, 水稻四个产量因素水平
5. 每亩穗数: 数取每穴有效穗数(含有饱满颖花的穗数); 数取每穴无效穗数(只有空粒、秕粒的穗数)。
6. 生物学产量: 剪去冠根,用电子天秤称出生物学产量:
有效穗+无效穗+茎叶,g ∕ 穴,计算kg∕亩
(2)
品种特性
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粒数
每穗分化颖花数
退化颖花数
肥水管理 结实率
比重1.06以上的饱满 籽粒的百分率
株高 (cm)
>120
100-120
<100
行距 (cm) 28-30
24-25
21-23
穴距 (cm) 10-13
10-13
10-13
常规水稻:“中稻1号”,每亩有效穗20.7万,株高104.4厘米,每穗 总粒数151,结实率84.2%,千粒重26.1克。 行距23.3 厘米,穴距13.3厘米,每穴3~5苗,亩栽2.2万穴左右。
二、试验中对同学们的要求: 1. 3-4个人分为一组。 2. 稻子要求的技术性非常高,每个同学做3个左 右穗子,为以后的生产或科研工作积累经验。
三、实验内容
单位面积穗数

每穗粒数
各产量因素是在不同的生育时期

形成,
产 量
结实率或成粒率 相互联系、制约。
千粒重
水稻各项栽培措施的最终结果,均在其四个产量因素中表现出 来。通过对产量性状的考察、分析,改进措施,提高产量。
一般其顶部直接着生6个颖花
二次枝梗:着生于一次枝梗基部,一般直接 着生3个颖花, 二次枝梗的退化一般发生在稻穗基部一次枝 梗的基部,
每退化一个一次枝梗一般损失12个颖花, 每退化一个二次枝梗一般损失3个颖花, 颖花也有单独退化。
三项之和即为颖花退化数
现存颖花数(每穗颖花数) = 每穗分化颖花数—退化颖花数
穗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8 合计 平均
一次枝梗(个) 二次枝梗(个) 现存数 退化数 现存数 退化数
现存数
颖 花(个) 退化数 空粒
秕粒
观察稻穗结构 —— 识别穗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颖花、穗 轴节及穗生长点的退化痕迹。
穗轴上有节而无枝梗即为退化的一 次枝梗。
一次枝梗的退化一般发生在穗 基部,一次枝梗分化后其发育过程 中途停止,并留有退化痕迹;
保花肥、水: 雌雄蕊分化期
穗分化过程及剩余叶龄鉴别:
苞分化期
3.5-3.1(3.5)
一次枝梗分化期
3.0-2.6(3.0)
二次枝梗分化期
2.5-2.1(2.5)
颖花分化期
2.0-1.6(2.0)
雌雄蕊形成期
1.5-0.8(1.5)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0.8-0.4(0.5)
减数分裂期
0.4-0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