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工折纸教案:青蛙呱呱(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手工折纸教案:青蛙呱呱
◆活动目标
1.学习边对边折纸的方法。
2.能细致、协调的折出青蛙。
3.能主动、愉快地参与折纸的过程。
◆活动准备
◎折好的范例青蛙一只。
◎教师示范用的手工纸一份。
◎活动前,取出《青蛙呱呱》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剪下相应材料备用,胶棒若干。
◎创设"美丽的池塘"幼儿作品展示板。
◆活动与指导
☆导入出示折好的小青蛙,引导幼儿观察,导入活动。
教师:仔细看一看,小青蛙是什么样的?它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摆的?四条腿又是什么样的?
☆示范
1.示范折叠青蛙身体的方法,指导幼儿用《青蛙呱呱》操作单折出青蛙的身体。
教师:我们先将正方形纸边对边折成长方形,再边对边折成小正方形,青蛙的身体就折好了。
折的时候边和边要对整齐,要让小青蛙的脸朝上。
2.示范折叠青蛙四肢的方法,指导幼儿用《青蛙呱呱》操作单,折出青蛙的四肢并粘贴到青蛙的身上。
教师:先将长纸条对折,再把印有青蛙脚蹼的一端朝中线折,帮小青蛙折出四条腿后,再粘到它的身上吧。
☆展示引导幼儿将折好的青蛙粘贴到"美丽的池塘"展示板中,相互欣赏,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建议
该活动综合运用了对边折与粘贴两种技能,帮助幼儿完成小青蛙的制作,使幼儿在活动中体会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示范的环节,把握好范例的大小、位置,建议采用立面示范法,以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清楚地看到示范的全过程。
教师要以生动、直观的指导语讲解折纸的方法,如:两条长边对整齐,两条长边一样高等,帮助幼儿在学会对边折的基础上,能努力
地将边与边重叠,折整齐。
为了降低幼儿折纸的难度,可应采用分步折纸的方法,将折青蛙的身体和四肢两部分分开进行。
活动中,教师还需提示幼儿,将手工纸有颜色、有图案的一面应始终朝上。
在为青蛙粘贴四肢时,应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了解青蛙的身体是正方形的,是斜着摆的,角朝上方;青蛙有四条腿,长在身体两侧,两条朝前,两条朝后。
幼儿园手工折纸教案:青蛙呱呱(二)教学目标:
1.能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青蛙的形象;
2.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能让幼儿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图纸或彩纸;
2.颜料或彩色笔;
3.剪刀;
4.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教师把幼儿园的故事书《青蛙呱呱》放在桌上,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做的手工就是与这本书里的青蛙有关,让幼儿们猜猜看我们要做什么。
第二步:导入
教师打开故事书的内容页,向幼儿展示青蛙的图片,让幼儿们看一看,了解青蛙的形象。
然后可以给幼儿们讲一下青蛙的特点,比如身体有绿色、四肢有弹性、喜欢在水中生活等等。
第三步:示范
教师把之前准备好的图纸或彩纸拿出来,向幼儿们展示一下自己折的青蛙,并解释一下折纸的步骤。
然后,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幼儿折纸,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动作一起来折。
第四步:实践
幼儿开始自己动手折纸,教师可以在一旁辅助指导。
如果有幼儿遇到困难,可以帮助他们完成。
第五步:装饰
幼儿完成折纸后,可以用颜料或彩色笔为青蛙进行装饰,比如画上眼睛、嘴巴等。
第六步:分享
幼儿完成后,可以给他们一些时间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让他们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怎么折纸的过程和想法。
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借助教具或幻灯片展示一些其他形象的折纸,如兔子、小鸟等,让幼儿学习更多的折纸技巧。
2.幼儿园可以组织一场手工制作展览,让幼儿们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展示出来,增加幼儿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3.利用折纸教具和游戏,让幼儿们进一步探索折纸的方法和技巧,在玩中学,增加幼儿们对折纸的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幼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一只青蛙的折纸作品,并且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通过动手实践,幼儿们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还提升了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为幼儿们提供了一个愉快学习的环境和机会。
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