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子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10万头肉猪和10万吨李子生产基地
2、项目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概况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在某某州某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某某州某某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某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某某分公司、某某州某某贸易有限公司、某某州某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私营企业集团。
公司主要业务有道路运输服务、机动车驾驶培训、保险代理业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仓储贸易等。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秉承“维护客户的最大利益就是对公司最大利益的维护”的经营理念,以“诚信、务实、高效、便捷”为公司经营宗旨,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公司各项业务不断扩大,经营管理不断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员工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单位实力逐步增强。
截止2008年底,公司在编从事经营和管理的直属员工210人,间接依托公司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人员千余人,落户于公司的货运车辆达6700余辆,公司资产总额104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8378万元,实现利润600万元,资产负债率20.12%,是某某地区最大的民营性质的股份制运输企业和实力较强的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法定代表人:某某,某某省某某县人,1964年7月5日生,大学
文化,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某某中山大学读书;1987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某某省某某县药材公司工作;1992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某某县从事三七药材贸易工作;2001年3月至9月在某某县平远晨光汽车运输责任有限公司工作;2003年9月起自筹资金成立某某州某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从事经营活动至今,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同时兼有某某州政协委员和某某州工商联合会执委等社会职务。
3、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4)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5)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
(6)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就本报告的编写和我院签订的协议书。
4、项目建设的理由
(1)项目提出的背景
某某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某某省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级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
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5亿元,比2007年增长5.43%,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2007年增长20%。
但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发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某某县总体上正处于进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产业支撑,解决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问题,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三农”工作重点,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某某李子是某某果农根据市场需要多年培育出的特色新品种,具有皮薄、肉软、汁多、香脆可口、晚熟等特点,并且由于李子含有抗氧化剂,具有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作用,被誉为新一代的“超级水果”。
上市以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某某、某某和某某等市场上销路看好。
生猪产业则是某某县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始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大力发展李子和优质肉猪生产,建设特色生态生产基地,实现果园内种植饲料喂猪,猪粪经发酵处理后作为李树和饲料作物的有机肥,对促进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较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针对市场发展前景,特提出实施10万头肉猪和10万吨李子生产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项目,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为某某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支撑。
在此背景下,项目单位提出该项目。
并委托“某某省农牧工程设计研究
院”编制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经济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施10万头肉猪和10万吨李子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项目之一,为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拓宽了渠道,提供了产业支持,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某某县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但农民的收入与全省、全国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也随之日趋凸现,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进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国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实施,扶持农户建成10万头肉猪和10万吨李子生产基地,既为项目区的农民持续增收拓宽了增收渠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可使项目区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解决农民工就业10余万人,也为项目区外农民增收作
出示范,是当前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解决就业问题的首选项目,更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治本措施。
③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现代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一个基本矛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性要求。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施10万头肉猪和10万吨李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将生产与流通联合起来,打破和解决了城乡分裂、农工商分割、生产与流通脱节的问题,通过利益机制的调节,使公司拥有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与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城乡资源优势的互补互动,推进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④为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对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某某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施10万头肉猪和10万吨李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企业更好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搭建了服务平台,促进了企业和农村发展的双赢。
(二)项目概况
1、项目拟建设地点
李子种植基地和肉猪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某某县的某某五个乡镇中。
其中二元杂母猪示范场、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厂均布局在某某县某某乡,某某
至某某飞机场的公路旁,李子保鲜库布局在某某镇中心学校附近。
2、项目预期目标
年出栏D(杜洛克)L(长白猪)Y(大约克)三元杂优质肉猪10万头;年生产某某李子10万吨;年生产以浓缩饲料为主的猪饲料和优质有机肥各1万吨。
3、建设条件
(1)政策条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央连续六年下发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加大惠农、扶农政策力度。
省、州、县政府从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方面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
项目区的某某县委、政府专门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大力鼓励扶持各种经济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有良好政策支持。
(2)资源条件项目区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稻谷、包谷、小麦等为主,经济作物以三七、甘蔗、烤烟、油料、蔬菜为主,经济林果主要以花红李、甜柿、水密桃、大粒石榴、板栗、核桃为主,畜牧业以猪、牛为主。
2008年,项目区有农户数564347户,总人口214624万人,分别占全县总数的52%和47.6%。
人均有耕地11.53万亩,除县城所在地开化镇外,户均有地5.1亩,实现农业总产值4.97亿元,占全县总数的36.8%,其中畜牧业产值2亿元,占全县总数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2346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130元。
项目区内建有万吨级饲料厂2座、种猪场一座;某某李子种苗经多年的培育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资源条件较好。
(3)市场条件某某邻近某某、某某、某某等地区和国家,是某某省
通往华南沿海及港澳经济发达地区、走向某某及整个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某某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培育市场,促流通等措施,大力鼓励各种经济组织以各种形式参与农产品流通,促进产品源源不断销往某某、某某、某某等市场。
项目的实施,有某某、某某及沿海等经济较发展地区的市场作支撑,也可开发某某等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4)科技条件某某县的县、乡、村科技网络健全,科技队伍力量较雄厚。
且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
与省、州、县各级农业和畜牧科技部门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该项目有公司自身的技术人员作保证,还有省、州、县科技部门的技术力量作支撑。
(5)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某某州地处某某省参与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前沿地带和结合部,是某某省通往华南沿海及港澳经济发达地区、走向某某及整个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
近年来先后建成了连接某某和广西的高速公路、飞机场,富宁港、铁路正在筹建,“通边达海”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某某县为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运输条件较好,不仅与州内主要交通干线相连接,而且全县实现了通乡(镇)公路硬化率为100%,村民委通等级公路率为53%,自然村通车率达91.5%。
便利的交通条件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数量/指标单位备注
1 生产规模
1.1 年产DLY商品仔猪 2 万头
1.2 年产商品育肥猪8 万吨
1.3 年产有机肥 1 万吨
1.4 年产浓缩饲料和全价料 1 万吨
1.5 年产李子(鲜果) 40000 万吨
1.6 年产李子(冷藏果) 20000 万吨
2 项目总投资7427.00 万元
3 年均营业收入30837.69 万元
4 年均总成本27174.10 万元
5 营业税金及附加398.48 万元
6 年均营业利润3265.11 万元
7 投资利润率43.96 %
8 投资利税率49.33 %
9 投资回收期 5.6 年税后,含建设期
10 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8.34 %
11 税后财务净现值(ic=10%) 11042.46 万元
(三)问题与建议
1、该项目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养殖业和种植业,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是一个有效期较长的项目,事关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使项目充分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建议项目单位和县级农业、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将项目的规划目标分别列入县级相应发展规划或年度生产计划,使项目的正常运营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关注和支持。
2、项目的突击实施,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范围较广,知识程度较深,而项目单位又相对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为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营,建议项目单位从大中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研究生中招聘技术人才,组建企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如猪选育、饲养、水果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等方面)队伍。
3、无论是商品育肥猪生产,还是李子生产,项目的最终落脚点是农户,显然产品质量的相对一致及规格化问题无疑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而产品质量和规格化的相对一致,又是稳定持续占有市场的关键,故建议企业充分依托县级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农业局、畜牧局),制定项目区的产品质量标准,
以期能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开拓和持续占有市场。
4、饲料是支撑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由于项目单位的示范场所需的饲料的绝大部分要向附近农户收购,故质量的参差不一在所难免。
为此建议项目单位以合同形式加上一定形式的利益机制,规范项目的饲料生产供应行为,以确保养猪业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
二、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市场供应预测
1、生猪
(1)市场供应现状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各国都优先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国际市场的猪肉出口和贸易有所减少,但市场总体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状态。
目前,世界活猪年贸易量每年约 1800 万头,猪肉贸易量约 600 万吨。
猪肉净出口大国主要为欧盟和北美。
国内自2004年以来,由于农户分散式的养猪基本上无利可图,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加之生物能源的发展,玉米等一些饲料的价格上涨较快,在疫病威胁、饲料成本增大的作用下,养猪的农户大大减少。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生猪养殖,增加市场供应,生猪供应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规模养猪和无公害猪肉生产成为今后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
(2)市场供应预测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主要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9713万吨,同比增长1.5%;欧盟产量为2250万吨,同比下降0.4%,
美国为1068万吨,增长7.2%;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为311万吨和203万吨,各增长4%和6.3%。
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2004年到2006年,猪肉生产处于平稳增长阶段。
2006年,我国猪肉总产量达到5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1%;但由于受到市场的影响,2007年下半年,猪肉生产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出现猪肉供应趋紧的态势。
国家于是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发展生猪养殖,取得了明显成效,生猪供应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猪肉产量4615万吨,增长7.6%,居世界第一,基本达到猪肉供需平衡。
2、李子
(1)市场供应现状欧盟、印度、巴西是世界上3个水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美国是世界第5大水果生产国和第1大新鲜水果出口国。
近年,国外的李子生产从总体上看是稳步发展,产量逐年提高,但总量较少,尤其是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除日本、韩国及西亚部分国家外,基本都不适宜李子一类小果品的生产。
日本的李子近年呈下降趋势,韩国的小果品面积较少,果品价格高,西亚国家的发展又较为落后。
李子在我国栽培历史至少3000年以上,且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种植。
但长期以来李子生产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栽培管理粗放,没有形成规模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入和选育了一批李子品种,促进了李子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水果面积1.57亿亩,产量1亿吨,其中李子规模化栽培面积600万亩左右,年产量250万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李子产量最多的省有某某、广西、福建、四川、某某、湖南、湖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
等省(区)。
(2)市场供应预测近年来,由于苹果、梨等大宗水果价格波动较大,而桃、杏、李子、桑果、枣、樱桃等小杂果的市场却看好。
在市场的拉动下,李子生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一定的发展。
截止2007年,我国规模化李子栽培面600万亩左右,年产量250万吨以上。
随着我国水果生产调整布局,更新品种,集中发展区域性名、特、优、新水果生产措施的落实,李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将会逐年有所增加。
但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全国果园总面积稳定在1.5亿亩左右规模的前提下,主要是淘汰和改良老品种,发展优质品种,预计种植面积年递增率2%左右,优质李子生产供给不足的情况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生猪
(1)市场需求现状目前,世界生猪产业呈现出良好稳定的发展态势。
统计显示,世界猪肉产量从1996年的7930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500万吨,10年间增长了32.4%,目前已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40%左右。
2007年全球猪肉贸易量约600万吨,比上年略微增长0.7%。
猪肉进口方面,作为主要进口国之一的日本,2007年进口量与2006年相比变动不大;朝鲜国内猪肉产品需求旺盛,进口量有所增加。
国内人均年占有猪肉量从1990年的20kg上升到目前的35kg。
此期间,猪肉市场成交量从619.4万吨上升到2501.5万吨。
城镇居民每年人均购买猪肉(不含户外消费量和肉制品)为 20.15 公斤,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约 13.6 公斤,但肉类消费量仍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
猪肉消费量复合增长率4.6%左右,其中0.6%的增长来自国内人口总量的增长,4%来自人均消费量的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 2007年中国每天消费猪肉14万吨。
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市场开发潜力大。
(2)市场需求预测世界肉类组织专家普遍认为,近10年间,世界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显著增加。
世界肉类组织主席、爱尔兰食品局首席执行官说:“世界各国猪肉产量和需求量都在上升,其次,能源价格、饲料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上升尤其快”。
从2005年到2015年,世界人口增长率达到12‰,猪肉消耗和消费总量显著增加。
据报道,净进口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年进口量约 300 万吨。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国内猪肉市场近年来出现新的趋势:一是生猪产销区对接更加紧密。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养猪业向内地主产区转移,全国产区、销区更趋明显,销区生猪调入量逐年增加。
二是国内消费量呈刚性增长。
虽然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猪肉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绝对消费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农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农民收入将有较快增长。
三是市场对猪肉及产品品质要求更高。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猪肉及其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猪肉已显示出很好的市场前景。
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保持4.5%左右的增长速度。
2、李子
(1)市场需求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果多样化的需要,产量小、
季节性销售较强的桃、杏、李子、桑果、枣、樱桃等小水果,在大宗水果生产和销售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小水果成为水果市场受欢迎的新成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占水果市场销售总量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7%左右增加到了目前的15%左右。
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的趋势较明显。
我国李子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360万亩到2008年600万亩,产量从1996年的150万吨到2008年的250万吨。
人均年有李子约2千克,而近年来我国人均鲜苹果年消费量达13.2公斤,人均柑橘类鲜果消费12.7公斤,两者相比差距较大。
我国周边的俄罗斯、日本、韩国、某某等国家由于种植面积少、产量低等因素影响,是主要进口国,都存在有市场需求、但没有产品供给的状况。
南非是李子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但出口到亚洲运距较远,成本较高。
(2)市场需求预测随着国家对水果生产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等目标的落实,以及人们对李子具有促进消化、清肝利水、降压、导泻、镇咳和美容养颜等功能的认识,李子品质的提高,市场对优质李子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据有关部门预测,在未来10年内,国内市场对李子的年需求增长率为2%以上。
国际市场,尤其是我国周边国家市场年需求增长率为4%以上。
近年来我国李子出口量年均增幅6%左右,预计今后仍将保持波动性上升趋势,市场前景看好。
(三)目标市场分析
1、生猪省内市场、某某和某某市场仍为主要目标市场,其它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后备市场
2006年某某省生猪存栏数达2618.2万头,名列全国第8位,存栏肉猪2902.51万头,猪肉产量260.59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80.92%、名列全国
第六位,出口400多万吨。
自2007年以来某某省每年向省外供应生猪400多万头,由销售区变为了生产区,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正逐渐由追求数量的温饱型向追求质量安全的小康型转变,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猪肉已显示出很好的市场前景,省内的猪肉市场依然乐观,优质猪肉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
2、李子以省内、某某和某某市场为目标市场,国内其它市场和国际市场为后备市场
2007年,某某省水果总产量202.37万吨,其中李子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1%左右。
某某州水果总产量37.3万吨,其中李子产量约占水果总产量的1.5%;广西水果总产量697万吨,其中李子产量占2%左右;某某水果总产量350万吨,其中李子产量占1.5%左右。
近年来国内外人均年消费水果持续上升,省内、国内和国外的需求市场大,近年来总体上优质水果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消费量也将增加。
综合当前省内李子的生产量、消费量,以及国内外市场的预测,可明显看到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生猪
根据农业部资料分析,2008年,我国生猪的平均价格为11元/kg以上,其中,年初的第一季度最高,生猪平均价格17元/kg,最低为9至10月,平均价格11.3元/kg左右;某某省生猪平均价格13.8元/kg,最高价16.22元/kg,最低价11.01元/kg。
2009年1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3.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