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张家口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财政政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口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财政政策研究
'张家口市促进县域
的
政策研究
一、张家口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市各县(市、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如果对照省内甚至国内同类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张家口市县域经济的规模还是较小、实力也不够雄厚、效益也很低、同时各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够均衡。
从县域经济的规模来看,张家口市下辖的县(市区)没有一个能够挤入河北省县域经济规模排名的前五位,更没有一个能够跻身全国经济规模百强县;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张家口市各县(市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既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达不到河北省的平均水平;从县域经济的发展实力来看,张家口市县域经济的结构水平较低,不少县(市、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在面对产业结构调整时难免受到冲击,影响总体经济竞争实力的提高;从县域经济的效益来看,张家口市各县(市、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很低,人均财力约占全国县(市、区)的平均水平的80%,与经济发达区域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县(市、区)相比,差距很大;从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来看,张家口市所辖的县(市、区)中,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半山区其次,深山区则经济发展水平极低,地处深坝上的康保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张家口市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区位资源的制约
作为处于北方干旱地区的农业大市,张家口市的水资源条件较差,农业生产用水每年需要财政拨付大量资金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二)保留着粗放式经营的发展模式,利润率很低
在张家口市所辖的各县(市区)中,虽然有不少地方发展了农业产业化,但由于实行粗放式经营,大量浪费水资源,并且对
的污染较重,所以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导致产业发展落后。
(三)产业链条不完整,制约其扩大发展
在张家口市各县(市、区)中,无论是农业,还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加工业,基本上都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处于孤立的发展状态,一旦受到外界市场的冲击,马上就会衰落下去。
其实,张家口市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财政体系的混乱。
自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系以来,张家口市上划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收入达到几十万,过多的上划收入使县(市、区)财政自给率严重降低,基层可用资金明显减少。
然而,基层农业财政的支出负担却不仅没有减轻反而不断加重,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
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由于基层长期处于财政困难状态,张家口市县(市、区)的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县(市)还没有健全农民基本养老
制度,大部分县(市)的农民缺乏应有的医疗保险。
三、健全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农业财政政策
(一)健全农业财政的纵向调节体系,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动力
为应对现行财政体制中基层财政上划过多,基层政府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和保护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必须对现行的分税制农业财政体系进行微调,以提高基层财力水平,对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支持和动力。
其一,现行的分税制收入应该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将财
力适当地向县级倾斜,以提高县级财政的总体实力。
其二,遵照财力均等的原则,适当调整现行的转移支付财政资金制度。
这就需要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所占的比重,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必须按照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按照财力均等的原则,重点解决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标准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重新确立资金的转移支付制度。
(二)健全农业财政的投融资机制,加快县域经济纵深化发展的步伐
1.充分肯定并持续保持分税制农业财政体制通过减负增收对农民产生的激励效应,继续坚持不懈地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农民发放财政支农补贴的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针对农业公共财政支出问题,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费用、治理水土流失的费用、解决农民基本生产生活用水的费用等,可以采取农业财政投融资的方式解决。
3.针对县域经济产业链条不完整的问题,采取财政贴息方式加大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县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促进县域经济产业链条的延伸及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4.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解决因资金分散使用而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健全农业财政的扶贫机制,保障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据
,截至2005年,张家口市贫困人口超过一半,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更高。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扶贫帮困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财政投入力度。
在健全农业财政扶贫帮困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健全农业财政的公共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财政的社会性投入应重点集中到支持农村义务的开展、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
以保证农村社会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农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