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梁劲松;吴艳;宋文林
【摘要】@@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合并高凝状态,它的发生主要与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的变化相关,同时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滞度增加,使用利尿剂及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则加重这一倾向.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并可引起肾脏肾小球内凝血,加重肾脏损害.临床上常应用双密达莫可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并发症的风险,我院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防治血栓、栓塞并发症,减轻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11(035)005
【总页数】2页(P441-442)
【作者】梁劲松;吴艳;宋文林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肾内科,都匀558000;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肾内科,都匀558000;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肾内科,都匀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6.9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合并高凝状态,它的发生主要与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的变化相关,同时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滞度增加,使用利尿剂及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则加重这一倾向。

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并可引起肾脏
肾小球内凝血,加重肾脏损害。

临床上常应用双密达莫可以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
低血栓并发症的风险,我院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防治血栓、栓塞并发症,减轻蛋白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尿蛋白>3.5 g/d;(2)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3)水肿;(4)血脂升高,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1],并具备以下条件:(1)年龄14~50岁。

(2)排除继发性因素。

(3)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4)无明
显出血倾向。

(5)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

(6)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2±17.2)岁。

将40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肾功
能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在入院后即给予足量强的松[1 mg/(kg◦d)]和常规的肾病
综合征治疗。

治疗组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湖南衡阳恒生制药有限公司)20 mg/d,
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双密达莫25 mg,po,Ti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14 d观察凝血、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
性(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均升高(P<0.05),治疗组胆固醇(Ch)和甘
油三酯(TG)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脂、血浆白蛋白比较注:与用药前比较,△P<0.05;与
对照组比较,▲P<0.05组别 n TG(mmol/L) Ch(mmol/L) ALB(g/L) 尿蛋白(g/24
h)治疗组 20 治疗前3.55±1.30 7.56±3.20 25.64±4.334.18±0.68治疗后
2.18±1.50△▲ 5.88±
3.50△▲ 29.73±3.80△ 0.92±0.33△对照组 20 治疗前
3.76±1.60 8.16±3.30 2
4.39±3.56 4.28±0.59治疗后3.12±1.40 7.79±3.40 28.87±4.12△ 1.15±0.36△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观察到灯盏花素注射液明显的副作用,两组患者均未见全身
及皮下出血、肝功能损害和出凝血时间延长。

3 讨论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肾病综合征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

已公认肾病综合征时存在高凝状态[1],这与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的变化相关,加之低蛋白、高脂血症所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明显。

强力利尿时加重血
液浓缩可加重高凝状态,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可通过刺激前凝血活性加重
这一倾向[2],使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有所增加。

灯盏花素为菊科短葶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灯盏花乙素,含有黄
酮类成分,具有改善组织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血小板凝集等
活血化瘀之功效[3]。

本文观察到灯盏花素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可促进尿蛋白的降低和血浆
白蛋白的升高。

另有资料[4-6]报道灯盏花素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器官血流供应和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调节脂质过氧反应的作用,因
而应用灯盏花素能改善肾脏局部微循环,促进肾脏病变的恢复。

本组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高凝状态,防治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明显降低蛋白尿。

同时通过对不良反应、凝血
时间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王淑娟,袁家颖,吴振茹,等.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凝因素变化[J].中华内科杂
志,1990,29:398-401.
[2] Cameron JS.Coagulation and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in the nephritic syndrome[J].Adv Nephrol Necker Hosp,1984,13:75-114.
[3] 韦宁.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进展与不良反应[J].中国药师,2001,4(2):144-146.
[4] 肖淑珍.云南灯盏花注射液对脂质过氧化物影响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
药,1994,22(8):142.
[5] 任爱华,历朝喜.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改善老年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5):656.
[6] 李学信,徐庆有.云南灯盏花注射液降血脂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
萃,1994,9(21):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