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前列腺癌主要发病于65岁以上的男性,并且在患病早期症状比较轻,在人
们未察觉到不适的同时癌细胞慢慢生长与扩散,在人们察觉的严重不适的时候,
肿瘤已经长得比较大了。

近年来,在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世界范围内前
列腺癌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前列腺癌逐渐成为人们患有癌症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对于前列腺癌及其他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往往是人们提高预后的最佳方法,甚
至能够实现治愈,定期的体检是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对于前列腺的
主要筛查与诊断方法有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直肠B超检查、计算
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前列腺活检等,在进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时主要应
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指检、经直肠超声,但是它们的诊断价值不高。

伴着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前列腺癌能够有更加直观的表现,像是新型超声、计算
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多参数核磁共振成像,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
让前列腺癌的诊断更加精确,对于癌症发展的各个分期能够有精准的判定,对于
判断预后情况也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患有前
列腺癌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影像学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1.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

对于前列腺癌,年龄是一个高危因素。

该病经常在65岁以上的男性
中发生,并且伴着男性年龄逐渐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也随之增高,在白人男
性中,50岁以后患有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在黑人男性中,40岁以后患有
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患者的年龄越大,前列腺癌通常表现出侵袭性越小,
尤其是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

所以,到一定年龄之后,男性需要注意定期进行
前列腺检查,至少每年一检,尽可能及早的发现,并且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干预,
为了获得良好的预后。

遗传。

前列腺癌还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当家族中出现过前列腺癌患者时,
本家族的所有男性都应该提高注意,当自己的父亲或者兄弟患有该疾病时,自己
患该病的风险相较于其他人高一倍以上,并且兄弟患病比父亲患病更能增加男性
的患该病的风险。

家族成员中如果出现多个前列腺癌的患者,本族中的男性应该
尽早就开始前列腺癌的筛查,将前列腺癌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一旦出现该病,及时积极治疗。

还有如果家族中存在乳腺癌患者,可能也会增加男性患该病的风险,总之,在家族中出现各种肿瘤病都要警惕,在每年的体检筛查中注重相关筛查,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防范及尽早发现疾病。

种族与地域。

非裔美国男性相对于美国白人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并
且在发现患有该病之后,肿瘤经常发展到晚期。

相比较于前者,生活在本土非洲
的男性患病的风险较低,当他们长期生活在美国之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

对于这些人群也要提前做好筛查工作,避免癌症发展的晚期,避免预后情况
不好,定期筛查及自觉不适就进行筛查是防治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其他诱因。

饮食习惯方面,前列腺癌在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的地区比以面食、大米及蔬菜的地区更加常见,所以高脂肪饮食可能也是患前列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均衡膳食,合理的搭配七大营养素,全方位的补充
营养,避免脂肪的过度摄入。

肥胖也是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重要风险之一,BMI超
过30甚至更高的男性,患该病的风险增加,所以,要注重维持体重,将体重维
持在正常的范围内,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
水平是18.5到23.9kg/m2,我们要定期计算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市面上有的智
能体重秤可以直接算出BMI,便于检测体重的变化,避免过度肥胖。

2.患有前列腺癌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该病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肿瘤的起病比较隐匿,并且生长速度比
较慢。

但是随着肿瘤的体积逐渐增大,当肿瘤导致前列腺肿胀,又或者是肿瘤进
一步扩散,发展到前列腺以外的地方,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可能会出现
排尿困难、尿频,站立时无法正常排尿,排尿费力、在大笑或剧烈咳嗽、打喷嚏
时漏尿,在排尿或者排精时出现疼痛,精液出现量少、带血,或者出现血尿,阴
茎勃起功能障碍,直肠出现压痛感。

有时还会出现下肢肿胀,下肢无力,并且常
有便秘,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骨盆、下背部、肋骨
出现麻木及疼痛。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提高警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3.影像学技术在前列腺癌癌诊断中的应用
经直肠超声,在超声下,前列腺癌经常呈现为外周带的低回声病变,经直肠
超声能够帮助医生找到可疑的病灶,并且初步判断肿瘤的大小,主要是引导性系
统的穿刺活检,便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核磁共振,它对于前列腺癌的检查相比于
其它影像学检查更加优越,它能够更加完整的显现前列腺的包膜,能够观察肿瘤
有无入侵前列腺周围的其它组织,也可以显现盆腔淋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和骨转移
的病灶,这对于判断肿瘤分期有重要作用。

CT,它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
性相对于核磁共振更低一些,进行CT检查主要是帮助医生对肿瘤进行临床分期
划分,了解肿瘤有无侵犯其他的组织,也可以了解盆腔内有无重大的淋巴结。


是CT无法进一步评估肿瘤的生理代谢情况,PET/CT能够是更加准确地定位肿瘤
位置,诊断价值也更具参考性。

ECT,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就是骨骼,ECT相比于常规X线片检查,能够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ECT敏感性较高,
但是特异性较差,需要医生进一步确认,但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这对于
肿瘤的控制及转移灶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早期发现转移灶,对其尽早
开展相关资料,减轻病人的痛苦,利于疾病的防治。

总之,前列腺癌要定期体检,筛查自己是否有患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一旦
出现相关的症状,及时赶往医院做相关检查,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及担忧之处,
让医生安排相关的检查,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扼杀在摇篮中,尽可能预防前列腺癌,当确诊该病时,积极地配合医生,将病情控制在轻症范围,避免病情的进一
步加重,让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更加优质,努力实现正常人的生活功能。

避免有
病耻感,有些男性可能感觉这关系着自己的颜面,出现相应的症状之后,不好意
思跟家人说,更不好意思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从而耽误疾病的诊治,导致最后肿
瘤发展的非常严重,严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之后才前往医院,但这可能耽误了
该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最终的预后情况也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