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六三制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2.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3.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难点、重点】1.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
1、溶液的配制步骤有、、、。

2、溶液在稀释前后的量保持不变。

4.在实验室如用食盐晶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0g,则简要步骤为:计算、、、。

这些过程中所需的仪器主要有。

5.实验室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稀释后的稀硫酸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

6.在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gl0%的稀硫酸,则简要步骤为:。

所需的实验仪器有:。

二:课堂助学:导入新课: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

学生活动一: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例 1.配制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例2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和100g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选用这两种溶液混
合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应该如何配制?
学生活动二: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例3、(江西省)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

要把50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20%的硫酸。

(1)稀释后硫酸溶液溶质的体积为毫升,(已知20%的硫酸的密度为1.14g/mL)
(2)稀释时所需水的体积为毫升。

探究活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目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计算: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2.称量: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用液体的体积。

3.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和量好的水的体积,倒入中用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4.装瓶保存:
小结:固体和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为、、
、。

2.浓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为、、
、。

3.如果用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4.如果用浓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5.小结总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因素?
三、反思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构建知识网络
四、强化训练:1、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的
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4、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图2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的NaCl
B.称取3gNaCl
C.量取47mL水
D.溶解
5、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2.5g
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一半
C、加入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蒸发掉50g水
E、加入5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
6、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②。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①②③
7、汽车、电机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

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现用 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

问:
⑴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⑵将 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28%的稀硫酸,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L,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 kg。

8、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 g;蒸馏水 g
配制时应选用 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9、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

请选用上述不同的物质配制10%的硝
10.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不变”、“偏小”)。

11.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

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导学案
C:12 O:16 H:1 S:32 Na:23 Cl:35.5 Ca:40 N:14 Fe:56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氢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大小,学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然后进行练习。

2、通过分析如何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学会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然后针对练习。

3、通过给出物质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格式,仿照练习,学会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习重点: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温故:1、化学式的意义:H2O
2、比较钠原子和铁原子的质量大小
学习过程:
一、比较氢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大小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CO2
2、Ca(OH)2
3、H2SO4
二、根据水的化学式,你能否找到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呢?
【思考】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10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100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CO2
2、H2SO4
3、Ca(OH)2
三、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硝酸铵(NH4N 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练习】1、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化学式是CO(NH2)2请回答:
(1)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30克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
(4)多少克尿素中含有7g氮元素?
2、硫酸亚铁(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计算;
⑴硫酸亚铁中铁、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⑵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某贫血患者需补充7克铁,至少需要多少克硫酸亚铁。

【课堂检测】
很多消毒剂对禽流感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酚类消毒剂中的煤酚皂就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煤酚皂的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化学式C7H8O),请根据甲基苯酚化学式计算:
1、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甲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4、多少克甲基苯酚中含6g氢元素?
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

1、学会测量胸围长度,并会计算胸围差。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知道外界氧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

教材分析重难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设想教法三主互位导学法学法合作交流
教具人体结构模型
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
1、学会测量胸围长度,并会计算胸围差。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3、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4、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5、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知道外界氧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

二、预习检测
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人体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的过程是怎样的?原理是什么?
气体进入肺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质疑探究
1、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胸腔底部是隔膜,隔膜主要是肌肉组织。

3、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增大时,肺内气压减小,于是人体就吸气。

4、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5、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二氧化碳的含量大
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肺由数目极多的肺泡组成,外面包
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吸气时,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所以,肺是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呼吸器官。

四、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结构图,交流肺的位置。

2.课前在家长的配合下测量胸围差,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的变化。

3.播放视频了解膈肌的收缩舒张与吸气、呼气的过程。

4.学生观看互相交流,小组代表描述。

学习目标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学生演示47页资料分析的实验。

小组完成3道讨论题。

明确呼出气体含
有较多二氧化碳。

2.动画演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五、当堂检测
1、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D )
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B、肺与组织细胞之间
C、肺与肺静脉之间 D、肺泡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之间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氧气
D、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3、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
4、在田径运动会上,进行100米赛跑后,运动员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 1 2 3及配套练习题

书设计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