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六三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六三制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2.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3.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难点、重点】1.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
1、溶液的配制步骤有、、、。
2、溶液在稀释前后的量保持不变。
4.在实验室如用食盐晶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0g,则简要步骤为:计算、、、。
这些过程中所需的仪器主要有。
5.实验室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稀释后的稀硫酸溶液质量= 质量+ 质量。
6.在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gl0%的稀硫酸,则简要步骤为:。
所需的实验仪器有:。
二:课堂助学:导入新课: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
学生活动一: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例 1.配制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例2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和100g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选用这两种溶液混
合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应该如何配制?
学生活动二: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例3、(江西省)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到较稀的硫酸。
要把50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20%的硫酸。
(1)稀释后硫酸溶液溶质的体积为毫升,(已知20%的硫酸的密度为1.14g/mL)
(2)稀释时所需水的体积为毫升。
探究活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目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计算: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2.称量: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用液体的体积。
3.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和量好的水的体积,倒入中用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4.装瓶保存:
小结:固体和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为、、
、。
2.浓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为、、
、。
3.如果用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4.如果用浓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5.小结总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因素?
三、反思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构建知识网络
四、强化训练:1、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实验中用到的
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4、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图2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的NaCl
B.称取3gNaCl
C.量取47mL水
D.溶解
5、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2.5g
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一半
C、加入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蒸发掉50g水
E、加入5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
6、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①;②。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①②③
7、汽车、电机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
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现用 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
问:
⑴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⑵将 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28%的稀硫酸,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L,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 kg。
8、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 g;蒸馏水 g
配制时应选用 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9、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
请选用上述不同的物质配制10%的硝
10.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不变”、“偏小”)。
11.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
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导学案
C:12 O:16 H:1 S:32 Na:23 Cl:35.5 Ca:40 N:14 Fe:56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氢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大小,学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然后进行练习。
2、通过分析如何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学会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然后针对练习。
3、通过给出物质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格式,仿照练习,学会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习重点: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温故:1、化学式的意义:H2O
2、比较钠原子和铁原子的质量大小
学习过程:
一、比较氢分子和水分子的质量大小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CO2
2、Ca(OH)2
3、H2SO4
二、根据水的化学式,你能否找到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呢?
【思考】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10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100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CO2
2、H2SO4
3、Ca(OH)2
三、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硝酸铵(NH4N 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练习】1、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化学式是CO(NH2)2请回答:
(1)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30克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
(4)多少克尿素中含有7g氮元素?
2、硫酸亚铁(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计算;
⑴硫酸亚铁中铁、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⑵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某贫血患者需补充7克铁,至少需要多少克硫酸亚铁。
【课堂检测】
很多消毒剂对禽流感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酚类消毒剂中的煤酚皂就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煤酚皂的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化学式C7H8O),请根据甲基苯酚化学式计算:
1、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甲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4、多少克甲基苯酚中含6g氢元素?
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
能
1、学会测量胸围长度,并会计算胸围差。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知道外界氧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
教材分析重难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设想教法三主互位导学法学法合作交流
教具人体结构模型
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
1、学会测量胸围长度,并会计算胸围差。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3、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4、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5、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知道外界氧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
二、预习检测
练习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人体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的过程是怎样的?原理是什么?
气体进入肺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质疑探究
1、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胸腔底部是隔膜,隔膜主要是肌肉组织。
3、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增大时,肺内气压减小,于是人体就吸气。
4、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5、我们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二氧化碳的含量大
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肺由数目极多的肺泡组成,外面包
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吸气时,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所以,肺是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呼吸器官。
四、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结构图,交流肺的位置。
2.课前在家长的配合下测量胸围差,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的变化。
3.播放视频了解膈肌的收缩舒张与吸气、呼气的过程。
4.学生观看互相交流,小组代表描述。
学习目标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学生演示47页资料分析的实验。
小组完成3道讨论题。
明确呼出气体含
有较多二氧化碳。
2.动画演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五、当堂检测
1、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D )
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B、肺与组织细胞之间
C、肺与肺静脉之间 D、肺泡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之间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氧气
D、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3、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
4、在田径运动会上,进行100米赛跑后,运动员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 1 2 3及配套练习题
板
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