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教师用书岳麓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
●新课导入
1980年9月22日凌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
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局部战争——两伊战争爆发。
两伊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其战争过程怎样?留下哪些教训?本节课我们学习“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
●教法案例
1.“印巴战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印度独立法案”与印巴分治;
(2)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3)三次印巴战争;(4)印巴战争的影响。
本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讲述时可将印巴战争放在“冷战”格局背景下结合地图分析印巴战争的原因。
2.“两伊战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1)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2)两伊战争的三个阶段;(3)两伊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
本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结合教材地图,略讲两伊战争的过程,重点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认识两伊战争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只有以和平方式解决矛盾与争端才是唯一的出路。
1.原因
(1)历史根源:二战后,英国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印巴分治,分别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2)重要原因:印度教派与伊斯兰教派的冲突与斗争。
(3)直接原因: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2.概况
(1)两国常年保持庞大军备,并研制出核武器。
(2)南亚次大陆局势持续紧张。
1.(1)领土争端: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
(主要原因)
(2)民族矛盾:两伊的主要民族分别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两大民族积怨颇深。
(3)宗教问题:两国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所属教派不同。
(4)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2.过程
(1)爆发: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2)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②第二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③第三阶段: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3)陆战是拉锯战状态下,袭击对方的石油基地,进行“袭船战”“袭城战”,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4)结束: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要求两国停火的决议;1988年,战争结束。
3.影响
人员伤亡惨重,国力削弱,经济发展迟滞。
4.特点
二战后持续时间较长(8年)、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