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开辟新航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8讲《开辟新航路》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一下·长沙期末) 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的航海家们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下图所示新航路,属于迪亚士开辟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2分) (2017高三·辽宁月考)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
A .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B . 非洲物产极其丰富
C . 探求新知的主动性
D . 殖民扩张的掠夺性
3. (2分)(2019·宁波模拟)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写到:“船队在离开孔塞湾(注:即今天的鲸湾,位于纳米比亚)之后不久,遭遇了风暴,船队被风暴向南推去并远离海岸线。
待风暴结束,船队继续航行,却无法再找到原本南北走向的海岸线,于是转向北航行,数日之后,海岸线再次出现,这无疑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我们到达了前人未涉足的新地方!”据此推测,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麦哲伦
4. (2分)(2017·浙江模拟)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
……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下列事件的发生与材料中的这些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 新航路开辟
B . 三角贸易
C . 工业革命
D . 圈地运动
5. (2分)(2017·湖南模拟)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
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
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 . 西班牙
B . 葡萄牙
C . 荷兰
D . 英国
6. (2分) 2009年10月,中国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遭遇索马里海盗袭击有人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也曾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7. (2分) (2018高一下·铜陵期末) 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8. (2分) (2020高一下·苏州月考) 如表是英国15、16世纪某指数变化情况。
这一经济指标最有可能是()
A . 粮食产量
B . 物价变化
C . 人口数量
D . 工业产量
9. (2分)直到l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1500年左右,它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 . 意大利
B . 葡萄牙
C . 英国
D . 西班牙
10. (2分)(2020·宁波月考) 15世纪后期,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
A . 治愈疾病
B . 商品输出
C . 追求财富
D . 资本输出
11. (2分)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这表明()
A . 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B . 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C . 地圆学说正确
D .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12. (2分) (2019高一下·沭阳期中)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A . 英国、西班牙
B . 荷兰、葡萄牙
C . 英国、荷兰
D . 荷兰、英国
13. (2分)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
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A . 强调这二次航行都有美中不足
B . 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C .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
D . 同时指出了两次航次的弊端
14. (2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A . 开辟新航路
B . 开展工业革命
C . 改进交通工具
D . 殖民扩张与掠夺
15. (2分) (2016高一下·娄底期末) 西班牙巴塞罗那哥伦布广场中央矗立着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雕像。
哥伦布赢得世人尊重和纪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 他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B . 他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C . 他开辟了通往非洲的新航路
D . 他实现了环球航行
16. (2分) (2019高一下·扬州期中)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交换”。
对“哥伦布交换”的评述,错误的是()
A . 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饮食
B . 扩大了物种交换传播的范围
C . 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
D . 同心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17. (2分)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 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 . 欧洲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
C .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 . 人类社会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18. (2分)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麦哲伦④达·伽马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①②④
19. (2分)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有学者认为,威权主义往往不自觉地“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
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③《航海条例》的颁布
④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③④
20. (2分) (2017高一下·湄潭期中)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 . 荷兰、意大利
B . 葡萄牙、英国
C . 西班牙、意大利
D . 意大利、法国
21. (2分) (2016高一下·沈阳期末)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
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 .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B . 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22. (2分)读右面某时期世界贸易图,从中可以看出()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 中国等亚洲国家牢牢掌控着世界贸易主动权
C . 世界贸易集中地正逐渐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D . 贸易交往的主要内容为原材料
23. (2分) (2019高二上·荆州期中) 新航路的开辟增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新的活动场所”是指()
A . 世界市场
B . 资本
C . 劳动力
D . 原料
24. (2分) (2019高二上·惠阳月考) 14世纪末,欧洲市场的利息率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
上述历史现象()
A . 促使了欧洲物价的急剧下降
B . 加快了西欧社会性质的转变
C . 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D . 提高了封建地主的社会地位
25. (2分) (2016高一下·江西期中) 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 . 哥伦布曾经到达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 . 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C . 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 . 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26. (2分) (2019高一下·潍坊月考) 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世纪内,西欧的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西欧各国的物价平均上涨2倍左右,西班牙则高达4.5倍。
这一现象()
A . 推动了西欧的社会分化
B . 不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导致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 . 促成了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
27. (2分) (2017高一下·兰州期中) 在新航路的开辟中,①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③西班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其中()
A . ①②③正确
B .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C .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D .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28. (2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29.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月考)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 .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 .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0. (2分)“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咖啡、柠檬、胡椒等食品;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状做生意。
”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 . 14—15世纪
B . 15—16世纪
C . 17—18世纪
D . 18世纪中期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40分)
31. (5分)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
发展和横向发展。
其中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
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为整体的过程。
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材料二图中的四幅图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图中白色部分是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材料三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沦为殖民地……其它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
应。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因。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四幅图,说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各地所作出的反应及影响。
32. (5分) (2017高一下·青岛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了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
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
材料三: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各种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这些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对材料三中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33. (5分) (2017高二上·新津开学考) 近代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地位。
(2) 2001年,中国正式加人世贸组织,各国纷纷加人世贸组织部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什么趋势?对于这一趋势,有的国家表示欢迎,有的国家表示反对。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列举出至少两条理由。
34. (15分) (2019高一下·应县期中) 近代以来,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
也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支柱的、真正具有实际影响力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应运而生。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
……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主要来源于外围国)。
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摘编自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出现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变动的主要经济背景。
这一政策的推行对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依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5.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并从文明史观和近代化两种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答案:30-1、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40分)答案:31-1、
答案:31-2、
答案:31-3、
考点:
解析:
答案:32-1、
答案:32-2、
答案:32-3、
考点:
解析:
答案:33-1、
答案:33-2、
考点:
解析:
答案:34-1、答案:34-2、答案:34-3、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