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缺看“完美”_高一话题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残缺看“完美”
本文是关于高一话题作文的从残缺看“完美”,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题记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维纳斯的双臂或是贝多芬的双耳时,总会为他们的残缺感到惋惜,也会为他们的成功感到敬佩。
从更远看,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残缺?残缺给人敬佩。
没有人会希望残缺,在来临之前,没人想过也没人喜欢。
也就像史铁生说的“关于怎么活,也就是要想一生的事情了”。
但在残缺之后,海伦·凯勒在漆黑的世界里为我们点亮了文学之烛与信仰之光;贝多芬在无声的国度里为我们带来了绝美的音乐;霍金用他残缺的肢体为我们敲开了宇宙之门……他们都用自己不完整的生命弹奏出了完美的乐谱。
后人也常感叹他们的不屈服与伟大,也曾想过在面对如此的打击时他们得用多大的勇气去改变克服。
于是我们总怀着这种敬佩去阅读这样的残缺。
残缺给人警醒。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圆明园,在被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后,剩下的是断壁残垣,千疮百孔。
于是有人提出要修复它,以弘扬我中华文化之博大。
多么大胆的想法,满腔爱国之情啊然而却遭到拒绝,不是因为浪费太多,而是正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牢记过去的耻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于是我们怀着震撼去品尝这份残缺。
残缺能反衬现有的“美”,更多的,是折射“美”的不足。
对于他人的残缺,一般有两种人。
一种是冷嘲热讽,另一种是去感受并且同情或敬佩,而我希望第三种。
是会有那么一丝庆幸,至少自己是个健全的人,也就少了很多羁绊;是会有那么一点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有残缺的人优秀;但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因为自己更幸运,让自己活得更好?这种人,懂的欣赏别人的不足,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所以我宁愿是第三种。
那么前两种,自以为的“健全”与“完美”,也还真的存在吗?所以,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永远残缺。
花开虽艳却迟早会败,燕舞虽美却春来春去。
完美是稍纵即逝的,他让生命失去了光泽,失去了社会的真实,失去了意气风发的自我。
反之,会克服残缺,会利用完美的人,才是赢家。
如果错过了太阳,何不借着月光,去追赶明日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