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妩媚(wǔ mèi)憔悴(qiáo cuì)贮蓄(zhù xù)
B. 翩翩(piān piān)拐杖(guǎi zhàng)精湛(jīng zhàn)
C. 潜伏(qián fú)瞬息(shùn xī)悠然(yōu rán)
D. 漫步(màn bù)妩媚(wǔ mèi)潮涌(cháo yǒ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他的演讲,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引人入胜。

C.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推迟到下周举行。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A. 畏首畏尾
B. 鸡毛蒜皮
C. 前赴后继
D. 指点江山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真聪明!”老师笑着说,“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B. “这个苹果很大,很甜。

”他边说边把苹果递给我。

C. “你去哪儿?”我问,“我去看电影。


D. “这个房间很干净,很整洁。

”他满意地说。

5. 下列词语中,与“博览群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知识渊博
B. 博览群山
C. 博览古今
D. 博学多才
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清脆。

D. 这条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

7. 下列词语中,与“冰天雪地”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A. 春暖花开
B. 风和日丽
C. 阳光明媚
D. 阳春三月
8.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错误的一项是()
A. 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跑步,锻炼身体。

9. 下列句子中,使用词语不当的一项是()
A. 他认真负责,工作态度端正。

B.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这本书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

10.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B. 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让她非常高兴。

C. 这篇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值得我们学习。

D. 他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出塞》一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关”指的是__________。

12. 《苏州园林》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来形容苏州园林的布局。

13. 《背影》一文中,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14. 《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法语老师充满了__________。

15.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叔叔的外貌描写是__________。

16. 《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点。

17. 《社戏》一文中,阿发给我们准备的是__________。

18.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最后与奶奶在一起时,她感到__________。

19.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用“__________”来形容月光。

20. 《背影》一文中,父亲给我买橘子时,我感到____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背影》
我那时候快十三岁了,父亲那时必须去南京谋事,我由他携带去。

他先到江边,预备雇船去。

我那时还小,不懂得许多事情。

我由上海到汉口,又换船到南京,都说不难,我只记得我那时很怕,因为我那不是去就回来的。

到了南京的码头,已有我的父亲在等候了,他领我进车站去买票。

他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回来的;我也没有告诉他;他不知我已在船上,看见我,又提起我到这里的事。

我便要他陪我同去。

他皱着眉头,迟疑了,终于答应了。

我高兴极了。

我们一同到船舫上去,使他穿长衣,我穿短衣。

他怕我热,说:“我们走罢。

”他一面说,一面把我的小包裹拿过来,乘我不留意的时候,把我的衣服卷起来塞在我的小包裹里,又将那包裹全放在车上。

于是我们一同到车上去了。

他给我买橘子,我在下面站着看。

他穿着很旧的粗布大马褂,戴着大黑帽,戴着黑布小眼镜,颜色是黄黄的,我见了那颜色,觉得他更瘦了,更老更瘦了。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认为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说不可的时候,便背诵一通,详析一文,使他难以下台,或者乘他不在面前,自己拿起书来,是他讲。

我暗笑他的疏忽,后来他定期回来,我故意不告诉他的,所以他很惊讶。

这个原因,后来大概他也明白了。

但我的举动有时似乎太突兀,也使他感到不快了。

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父亲送“我”去南京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父亲
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这段文字中,父亲的形象是瘦弱、衰老的,这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付出。

(3)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比父亲的形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作者夜晚游承天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2)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描绘月光、竹柏等景物,表现了承天寺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3)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比自己和张怀民的身份和地位,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