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译文】
• 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 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 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 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 的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清景。设 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 上修竹的疏枝翠叶,使竹轩更有幽致,为此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 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 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 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 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 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的形象。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 【参考答案】 •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
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
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 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 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 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 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 烈的爱国热情。
•步骤三: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 和痛苦心情。(明作用)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 正廉洁。(点特点)
人物形象之赏析步骤
• 首先:勾画。 • 直接描写:细节、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语言——身份、性格(做批注) • 侧面描写:他人视角、景物烘托、环境暗示 •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
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含义,理解 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其次:分析 • 其一:具体表现 其二:手法及意义
答题步骤
1.点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身份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 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多 用四字短语)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 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练:1、(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 的形象。(4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例1.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 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概括形象特点;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指出形象的意义。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例2.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 裳后六幺”。中一糸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 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 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 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态、笑容、动作、心理变化等,
可以是一个细节,一句话。通过
简练地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
瑛广 铁
情,其它需要读者不断地填充,
一 中 周
想象。
考点精讲
课文回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
分析。 •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人物的形象。 • 4、通过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例题引路
• (二)真题展示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湖北卷)(8分)
例3.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 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 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 堪 ,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游子形象
娉州娉 路袅 ,袅 卷十上三珠余帘,总豆 不蔻 如梢 。头少二女月形初象。春风十里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战马士上形催象。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闺妇形象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3辽宁)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
如篆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步骤一)通过对“竹 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步骤二)表 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步骤三)“倦卧”“闲吟”等反映 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步骤二)“竹”“雪”“梅”等意象表现 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步骤三)(6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 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 理,也可酌情给分。)
鉴赏方法二:
• 注意环境侧面烘托(时间、地 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 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 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课堂演练】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 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 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低头思故乡。
他人形象
(诗中主人公形象)
长干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考纲解读
人物形象
诗
歌
形 象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例:(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梦江南 温庭筠(yún)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 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步骤一: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 的思妇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二:通过拟人手法、环境烘托刻画了主人公 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 飘零,无人怜惜的形象。(明手法、析例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考情回顾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 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 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福建卷,2011年 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 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年 山东卷都有此类题目。2015没考。
清
诗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游子、英雄、隐士等)
歌 (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诗句)
形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
象 三 要 点
(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 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四)鉴赏方法一
•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 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 感情的词语(情语)。
• 【课后练习】 •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答案】 •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
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
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 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 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 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珍视友情、情趣 高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动作、心理刻画描写了诗人客居他 乡,在吟诗作赋中安闲度日,在杏花春雨时荡舟 寻访“病”“穷”的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 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明手法、 析例句) •步骤三:春景映衬、友人烘托将诗人淡泊、儒雅 的形象跃然纸上。 (明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 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我形象
古 (诗人自己的形象)
典
诗
静夜思 李白
歌 之
床前明月光,
人 物
疑是地上霜。
形 举头望明月, 象
课文回顾:
•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周瑜 • 《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 •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 这些都是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他人) 柳永的《雨霖铃》 苏轼的《定风波》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自我)
象诗
形象鉴赏——人物
歌 鉴
赏
——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一个 形
•步骤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 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 得住透骨寒风。(明手法、析例句)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 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明作用)
(三)、答题模式: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
弄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 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 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 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 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 的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清景。设 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 上修竹的疏枝翠叶,使竹轩更有幽致,为此切不可移走墙角的梅花树。
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 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 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 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 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 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的形象。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 【参考答案】 •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
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
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 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 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 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 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 烈的爱国热情。
•步骤三: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 和痛苦心情。(明作用)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 正廉洁。(点特点)
人物形象之赏析步骤
• 首先:勾画。 • 直接描写:细节、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语言——身份、性格(做批注) • 侧面描写:他人视角、景物烘托、环境暗示 •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
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含义,理解 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其次:分析 • 其一:具体表现 其二:手法及意义
答题步骤
1.点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身份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 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多 用四字短语)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 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练:1、(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 的形象。(4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例1.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 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概括形象特点;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指出形象的意义。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例2.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 裳后六幺”。中一糸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 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 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 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态、笑容、动作、心理变化等,
可以是一个细节,一句话。通过
简练地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
瑛广 铁
情,其它需要读者不断地填充,
一 中 周
想象。
考点精讲
课文回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
分析。 •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人物的形象。 • 4、通过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例题引路
• (二)真题展示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湖北卷)(8分)
例3.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 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的动作。 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因久候朋友不来而焦灼不 堪 ,百无聊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游子形象
娉州娉 路袅 ,袅 卷十上三珠余帘,总豆 不蔻 如梢 。头少二女月形初象。春风十里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战马士上形催象。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闺妇形象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3辽宁)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
如篆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步骤一)通过对“竹 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步骤二)表 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步骤三)“倦卧”“闲吟”等反映 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步骤二)“竹”“雪”“梅”等意象表现 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步骤三)(6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 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 理,也可酌情给分。)
鉴赏方法二:
• 注意环境侧面烘托(时间、地 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 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 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课堂演练】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 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 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低头思故乡。
他人形象
(诗中主人公形象)
长干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考纲解读
人物形象
诗
歌
形 象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例:(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梦江南 温庭筠(yún)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 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步骤一: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 的思妇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二:通过拟人手法、环境烘托刻画了主人公 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 飘零,无人怜惜的形象。(明手法、析例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考情回顾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 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 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福建卷,2011年 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 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年 山东卷都有此类题目。2015没考。
清
诗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游子、英雄、隐士等)
歌 (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诗句)
形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
象 三 要 点
(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 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四)鉴赏方法一
•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 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 感情的词语(情语)。
• 【课后练习】 • 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答案】 •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
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
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 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 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 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珍视友情、情趣 高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动作、心理刻画描写了诗人客居他 乡,在吟诗作赋中安闲度日,在杏花春雨时荡舟 寻访“病”“穷”的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 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明手法、 析例句) •步骤三:春景映衬、友人烘托将诗人淡泊、儒雅 的形象跃然纸上。 (明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 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我形象
古 (诗人自己的形象)
典
诗
静夜思 李白
歌 之
床前明月光,
人 物
疑是地上霜。
形 举头望明月, 象
课文回顾:
•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周瑜 • 《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 •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 这些都是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他人) 柳永的《雨霖铃》 苏轼的《定风波》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自我)
象诗
形象鉴赏——人物
歌 鉴
赏
——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一个 形
•步骤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 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 得住透骨寒风。(明手法、析例句)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 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明作用)
(三)、答题模式: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
弄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