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教师版)
D
1
21软件概述
2.1 软件范围定义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

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希望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

通过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某位读者、某种图书的借阅情况,还可以对当前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一些统计,给出统计表格,以便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

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并使其能更有效的管理书库中的图书,实现了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本产品适应于中小规模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及各院校图书馆。

2.2 系统特性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教育管理软件存在较多设计不规范、兼容性差的问题,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

管理员可以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

图书馆管理系统能更加高效的对图书、读者进行管理,为图书管理搭建了一个整体自动化管理模式,有效的改善校图书馆的管理。

系统特性描述如下:
1)检索途径多,速度快。

系统应能提供两种查询检索模式,即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

组合查询提供所有可检索字段的任意组合检索途,能保证一定的查准、查全率;模糊查询提供高频可检索字段的模糊条件检索,可满足图书馆无主题目录的检索,操作方便、灵活、直观。

2)数据录入直观方便。

在实际业务当中数据的录入量相当大,系统的界面要求简洁、直观、友好,符合图书情报人员习惯;屏幕设计风格统一,用户易于掌握。

系统自动实现各个环节的数量的控制,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简单快捷方式,并能够利用图书馆的业务流数据和可
重复使用的数据,提高录入人员的效率,使繁琐而枯燥的数据录入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3)数据安全可靠。

系统需要对数据库的加密和用户权限的设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加密后的数据库只能通过当前系统才能对其进行维护,任何直接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将无效,从而保证了数据库入口的唯一性,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破坏;本系统操作人员进入系统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身份识别和安全审核,每个操作人员只能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维护,可操作的用户和具体的每个操作员的使用对象系统的管理员可以灵活设置,从而避免来自内部的破坏。

2.3 产品中的角色
中小型图书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包括图书管理员、图书馆管理者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员。

在该系统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角色如表1所示。

表1 产品中的角色
2.4 系统运行环境
1.4.1 设备及分布
1)主机类型
应用服务器:SUN E220,单CPU,1G RAM
数据库服务器:SUN E220,单CPU,1G RAM
工作站:LEGEND PC,256M RAM
2)网络类型
以太网
3)存贮器容量
应用服务器:20G以上
数据库服务器:100G以上
4)其他特殊设备
打印机:HP 6L
5)设备分布图
图1 网络拓扑图
1.4.2 支撑软件
1)操作系统
应用服务器:Windows NT Server 2003以上版本
工作站:windowsXP以上
2)数据库管理系统
BEA Oracle Enterprise 9i
3)其他支撑软件

1.4.3 开发软件
软件环境:Windows XP 以上操作系统/ Visual C++ 6 集成环境。

编程语言:C语言。

3功能性需求
在图书馆管理的业务工作流程中包括信息输入工作(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信息输出工作(读者服务工作)两部分。

文献资源建设主要是对图书相关信息的录入和维护工作,同时,可以对图书在流通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保证图书馆图书流通环节的顺利进行。

读者服务工作主要是书刊的流通借阅、联机书目查询。

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图书管理系统在支持原有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之外,还增加了系统维护部分,保证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促进图书馆工作原有业务的顺利推进。

图书管理系统的顶层图和关联图请参阅图2、图3。

成功标识
罚款单
图2 图书管理系统顶层图
图3 图书管理系统关联图
3.1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主要针对向读者提供的借阅、归还、查询、账户管理等服务。

具体的数据交互请参见图4读者服务细化数据流图二层图。

借书证
图4读者服务细化数据流图二层图(1)账户管理
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读者账户,并给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书证(借书证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已借图书数量、系别、读者类别、学号等个人信息),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

也可以为丢失借书证的读者办理借书证或做挂失处理。

办理新证:读者向图书管理员提交办理借书证申请表及有效证件(员工证或学生证),提供读者姓名、系别、身份、学号等个人信息,系统验证读者身份的有效性,查看是否已存在该账户。

如果没有重复,则按照借书证代码生成规则生成借书证号。

系统将读者信息保存在读者账户中,图书管理员打印出借书证发放给读者。

挂失处理:读者向图书管理员提交挂失申请表和学生证等有效证件,申请表中提供读者的姓名、系别、学号等个人信息用以确认挂失者的身份,管理员确认挂失者身份之后,将挂失者的账户从系统中清楚。

丢失后重新办理借书证的过程与办理新证的过程相同。


5 办理借书证的业务流程图
(2)借阅管理
读者在借阅图书时,需要先提供读者的借书证,系统验证借书证的有效性,无效则提示其原因,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借书证号、姓名、部门、读者类别、在借书数量等)供图书管理员进行人工核对。

图书管理员检查该读者所借图书是否超过指定数量,若已达到指定数量,拒借,未达指定数量,办理借书。

图书管理员输入要借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并显示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

最后提交借阅请求,若当前图书可借,则存储借阅记录,并修改当前图书拷贝的状态。

图书管理员也可以为需要续借的读者办理续借手续。

续借的期限是在当前时间基础上向后延续30天。

图7 借阅业务流程
图8读者服务数据流图三层图
(3)归还管理
归还图书时,输入读者借书证号和图书号(或丢失标记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记录
以及是否超期借阅,无则提示,有则显示读者和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

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丢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图书丢失处理。

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记录,登记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

图9 归还图书业务流程图
图10 归还图书三层数据流图
(4)查询统计
图书管理员或读者可以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

根据借阅人编码,获得该人员的全
部借阅信息。

可以获得所有已到期但尚未归还的催还书目信息。

用户可以模糊查询,也可以精确查询。

可以根据读者、图书、时间、库存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

图11 查询统计三层数据流图
3.2 文献建设
(1)图书管理
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注销等图书信息管理。

图书管理员先将新入库的图书信息登录到系统中,包括图书的编号、书名、作者、译者、国籍、出版社、数量、图书简介等信息,同时需要对每一本实体图书进行编号,并记录到图书拷贝表中,以方便跟踪管理。

图书管理员为每本图书安排好上架位置后,即可修改图书状态对外提供借阅服务。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图书进行借阅,图书管理员需要跟踪记录每本图书的借还信息。

当图书被损毁或是丢失,则需要图书管理员对该册图书进行注销操作,修改对应图书的状态为注销,不能够再对外进行借阅服务。

如果此种图书实体拷贝全部处于注销状态,则可以将该图书信息从图书新信息表中删除。

有一些图书较为珍贵或数量稀少,图书管理员可以将图书设为典藏图书,当前图书不能被读者借阅,当取消典藏设置后,图书状态恢复为
可借状态。

图9 图书管理二层数据流图
(2)图书类别管理
图书管理员根据新入库的图书特征,给图书实行分类管理。

图书管理员根据不同的图书内容给不同种类的图书定为不同的类型,并修改图书拷贝表和图书新信息表,从而达到图书的分类管理。

因此,读者可以根据图书类别的不同对相应类别的图书进行索引,查到相应的类别的图书信息,方便读者借阅。

图10图书类别管理三层数据流图
3.3 系统维护
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通用功能。

(1)权限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创建和删除图书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

但无权修改图书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非系统管理员只可以修改自己的口令。

(2)系别维护
当读者中有人属于某一系别(部门),系统就不允许管理员删除该系别(部门)。

目前只有计算机系。

(3)数据备份
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要对数据库中放入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库由于系统运行异常而导致数据库中的数据丢失。

(4)期限设定
默认还书期限是以天计,修改并确认后,系统将按照设置填写借阅图书操作中的预计还书日期。

对于普通教师借阅期限为90天,对于系里中层以上领导则准许借阅120天。

4非功能性需求
4.1 产品质量属性要求
表1 产品质量属性描述
4.2 用户界面
(1)用户界面简洁,重点体现的是数据,数据以列表的形式体现,表头要突出显示。

(2)需要根据终端用户操作特点设置相应的快捷键
(3)错误信息显示以黄色形式进行突出显示。

图12 界面风格参考
5数据模型
5.1 数据关系图(E-R图)
图13 图书管理系统E-R图
5.2 数据字典
4.2.1业务规则
(1)催还提醒期限的制定
系统记录每一本借出去书的的应还日期,在此日期之前的一个星期,系统会自动向用户发送一封提醒邮件,或发送一封短信到借书者的手机。

提醒借书者请在一周后归还所借的图书。

催还提醒期限=年+月+日
年=“0000” (9999)
月=“00” (99)
日=“00” (99)
(2)借书证丢失补办的规定
当用户提出要补办借书证时,相关人员应获取补办者的相关信息。

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检索及查询,来查询用户之前是否办理过借书证,丢失情况是否属实,并查询丢失的借书证号,并对此号进行查询是否有不良还书记录。

若有不良记录,则需归还相应书籍,并缴纳罚款后,方可对此借书号的借书证进行补办。

借书证=借书证号+补办时间
借书证号=“0000000000” (9999999999)
补办时间=年+月+日
年=“0000” (9999)
月=“00” (99)
日=“00” (99)
(3)罚款额度的规定
若用户没有按时归还所借图书,按超出每天补交书价的0.5%进行处罚。

若用户所借的图书由于个人保管不当,损坏,则按照损坏程度不同进行赔偿。

若丢失,则按原价赔偿。

罚款额度=超期天数*0.5%书价
罚款额度=“0000.00”····“9999.99”
超期天数=“0000” (9999)
书价=“00000.00”····“99999.99”
(4)丢失重办借书证的规定
当用户提出要重办借书证时,相关人员应获取补办者的相关信息。

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检索及查询,来查询用户之前是否办理过借书证,丢失情况是否属实,并查询丢失的借书证号,并对此号予以注销处理。

之后重新录入用户信息,进行补办处理。

借书证=借书证号+重办日期+备注
借书证号=“0000000000” (9999999999)
重办日期=年+月+日
年=“0000” (9999)
月=“00” (99)
日=“00”···“99”注:备注中记录补办理由。

4.2.2 数据描述
表2 读者账户表
表3 图书信息表
表4 图书拷贝表
表5 借阅信息表
表6 借阅规则表
6行为模型
6.1 借书证的状态变迁
在图书流通过程中,读者使用借书证是合法借书的唯一手段,如果在借阅过程中借书证出现异常则读者不能借阅图书。

借书证的状态变迁过程请参看图14借书证状态变迁图。

(1)首次办理借书证的读者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系统将创建该读者的借阅账户,并发放借阅证。

此时的借书证处在正常状态;
(2)当读者不小心将借书证丢失,可以到图书证挂失办理处对借书证进行挂失处理。

此时的借书证处于挂失状态,读者不能够使用该借书证进行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操
作;
(3)当借书证处于正常状态,读者进行借阅、归还或续借操作时,借书证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4)当读者办理逾期归还图书或是丢失图书处理后,该读者的借书证处在冻结状态,需要等到系统设定的冻结时间过后,方可转入正常状态;
(5)当读者离开学校时,系统将注销该读者的借书证信息,该借书证处在销户状态。

图14 借书证的状态变迁图
6.2 图书状态的变迁
图书在图书馆中的流转过程中,会随着业务要求的不同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参见图15图书状态变迁图。

(1)图书在运抵图书馆之后进行入库操作,此时的图书需要进行信息的录入,处于正在编辑状态;
(2)当处在正在编辑状态的图书的信息录入工作完毕之后,图书状态将转换为在书库中状态。

此时的图书可以进行借阅处理;
(3)当图书处于在书库中状态下,读者可以对此图书进行借阅,借阅后的图书状态变为借出状态,此时,其他读者将不能够对此书再进行借阅操作了;
(4)借出的图书被归还之后,该图书状态变为在书库中状态;
(5)当一些在库存中的图书被设为典藏图书时,则图书的状态为典藏状态,当前图书不能被读者借阅,当取消典藏设置后,图书状态恢复为在书库中状态。

(6)当图书丢失或者旧书淘汰时,则需要从书库中将当前图书的信息清除掉,该书的状态处于注销状态。

图15 图书状态变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