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史艳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品种数量变化情况
表2 中成药品种数量变化情况
注:表中比例为各类别较2009版目录品种数量增加百分比例(%),占比为新版 目录各类别新增品种占新版目录较2009版目录新增品种总数的比率(%)。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调整的品种和数量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我国疾病谱变化;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 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较成人低 30%-40% ,影响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
婴幼儿用药特点: 神经发育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
可适当加用镇静药,年龄小耐受好。
儿童用药
哌替啶易引起呼吸抑制,不宜应用;氨茶碱有兴奋神经 系统作用,慎用。
儿童期用药特点: 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药物排泄快 对水及电解质代谢功能较差,易造成电解质平衡紊乱 避免使用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影响骨骼发育药物。
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 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正式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目标 2009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
现零差率销售; 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特点
神经系统
脑、脊髓细胞数减少;突触数量减少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深部腱反射减弱 触觉、温觉和振动觉阈值升高 脑血流量减少、脑能量储备降低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特点
心血管系统
心输出量减少;心室收缩速度减慢 室上性早搏增多;心脏顺应性减退 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 血流速度减慢;脏器血流减少 收缩压升高;反射性调解节能降低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 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第十二条)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 一定使用比例(第十三条)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 方(《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第18条)
反应性高低。 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也较高,使用时针对性
较强,不良作用较小。 选择性是相对的,例如:治疗量的洋地黄对心脏有较高
的选择性,中毒量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30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两重性
治疗作用
u 对因治疗 u 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
u 定义 u 类型
31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WHO对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 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 和意料以外的反应(除外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 反应和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2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药物 品种的迅猛增加,滥用药物造成的严重损害屡
有报道。
合理用药基本概念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安全 有效
经济疗的效果-风险比 要求药物治疗获得最大治疗效果,而承受最小风险
合理用药基本概念
有效
指药物产生预期的效果
合理用药基本概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内容 概述:简单介绍流行病学、病因、重要发病机制等。 诊断要点:主要介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药物治疗:指南的主要部分,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方法、
疗程作了详细介绍。 注意事项:介绍一些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非基本药物、
非药物治疗手段、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转诊指征等。
主要不良反应类型: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 发反应、后遗效应、药物依赖性、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分类 目前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推荐的标准。
分类
频率
十分常见 ≥10%
常见
≥1%<10%
偶见
≥0.1%<1%
罕见
≥0.01%<0.1%
十分罕见 <0.01%
33
儿童用药
新生儿特点: 体液量大,水溶性药物峰浓度降低,最大效应减弱,作 用时间延长; 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游离浓度高,血脑屏障发育不 完全,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血浆蛋白结合力低,胆红素和游离脂肪酸的存在,使弱 酸性药物的结合力更低,导致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新生儿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生头4周应慎用或减少使 用经肝代谢的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文件和规定?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第十二条?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第十三条?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第18条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v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编写 v 合理用药的指导性文件 v 建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技术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介绍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 生的用药行为。
列举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
医生结合病人具体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和指南制订个体 化药物治疗方案
6.大脑对低血糖的耐受性降低。
老年人用药
老年状态下药效学的改变
多种药物合并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 合并用药的耐受性比单独用药时更低 具镇静作用的药物可引起中枢抑制 抗胆碱药物可引起记忆力损害 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精神失常 对易引起缺氧、肝、肾损害的药物应慎用
合理用药的主要内容
1.根据药效学知识选药 2.根据药动学个体化给药 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4.特殊人群的用药
特殊人群的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人用药 妇女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 全。 阶段: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 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
的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合理用药的主要内容
1.根据药效学知识选药 2.根据药动学个体化给药 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4.特殊人群的用药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依从性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应用的服从 程度。
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保证。 不好的药物依从性会导致疾病的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增加
经济
指尽可能用低的医药费用支出,取得 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强调临床治疗 的疗效与费用的相对关系
国家基本药物
WHO的定义:基本药物是指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 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 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
我国定义: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剂型 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 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医疗监护费用。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
患者因素: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 药物因素:药物的口味、复杂的治疗方案、药物的疗效 和不良反应等 医护因素: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服务态度等 改善方法:加强依从性教育;改进用药计划;改善医患 之间的沟通;调动患者对于依从的自觉性
41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共317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为6类,共203个 品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用文字表述。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不纳入目录遴选范围
1. 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2. 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3. 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4. 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 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5. 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6.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药。
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相关文件和规定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生理功能特点
消化系统
➢唾液分泌减少;胃粘膜萎缩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 ➢胃排空速度减慢;胃肠血流量减少
泌尿系统
➢肾单位减少;滤过率降低 ➢肾血流减少;排泄功能降低 ➢膀胱容量减少;前列腺增生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的改变
1.脑内胆碱受体减少,对中枢抑制药敏感: 巴比妥类、抗胆碱药、利血平、氯丙嗪等易引起精神症状。
前言
药品对人类而言是 一把双刃剑,可以
防治疾病,同时也
可因为不良反应危 害人类。
前言
v各国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5% 因用药不当死亡。在美国,因用药不当死亡人数居 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排名第四! v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1~26%。我国每 年有5000多万人次住院,其中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 的有250多万,因此死亡者近20万!
目录中的药品: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 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基层部分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于2013.05.01正
式颁布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目录有多少种药物? 目录药品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
3部分。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为25类,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为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 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
维护人民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 务;
转变“以药补医”机制,推动卫生事业发展; 国家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重点工作之一。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 、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 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根据药理学知识选药——影响药效的
因素
机体方面的因素 药物方面的影响
ü 年龄与性别 ü 个体差异 ü 遗传异常 ü 病理情况 ü 种属差异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根据药理学知识选药——影响药效的
因素
机体方面的因素 药物方面的影响
ü 剂量、剂型、制 剂与给药途径
ü 给药时间与次数 ü 联合用药及药物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合理用药的主要内容
1.根据药效学知识选药 2.根据药动学个体化给药 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4.特殊人群的用药
34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根据药理学知识选药——药动学 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是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
模型,定量、动态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 泄过程随时间变化规律,即药物的体内过程。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
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 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 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第十六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 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2.耳蜗毛细胞数量减少,对具耳毒性的药物敏感: 氨基苷类、高效利尿药等易导致听力损害。
3.对胰岛素和葡萄糖耐量均降低。 4.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降低。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的改变
5.心血管顺应性下降、受体数量减少,对缺氧、儿茶酚 胺的刺激反应性下降: 血管扩张药、抗高血压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利尿药等 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对受体激动药和受体阻断药的反应性均降低。
儿童用药
给药途径
新生儿
婴幼儿
儿童
口服
胃酸缺乏,酸不稳定药 以糖浆剂为宜
物生物利用度增加
吸收接近成人, 但首关效应强
体表面积大、角化层薄, 皮肤、黏膜
局部用药易吸收
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 皮下注射
有限,不适合
肌肉血流量不恒定,影 肌肉血流量不恒
肌肉注射
响吸收
定,影响吸收
静脉
速度快、药效可靠,注 常用
意输注速度
u 药效学 u 药动学 u 影响药效的因素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根据药理学知识选药——药效学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
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药物作用的方式:局部作用、全身作用 药物作用的性质:兴奋、抑制。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大小和组织细胞对药物的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药物排列顺序编写。 内容包括:前言、使用说明、总论、各论、附录和索引。
1 合理使用基药的概念理论 2 合理用药的基本理论 3 不合理用药案例及分析
合理用药基本理论 合理用药的主要内容
1.根据药效学知识选药 2.根据药动学个体化给药 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4.特殊人群的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