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与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分离定律”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岀的基本要求。
本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也适于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且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
翹驛聲厂I魏豔豎每法。
器澤齐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师
生共同解 决疑惑的 问题,强化 对概念的 学习。
结合图解,分析总结
1. 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
2. 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
3. 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
概述自交、杂交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辨析相对性状的概念。
结合板图,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过程,总结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 系。
讲述:结合挂图或幻灯片、 课件讲述豌豆的结 构特点:
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 自花传粉(自交),产
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 行人工杂交;即去雄一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
花 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 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 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
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给岀相对性状、自交、杂 交、正交
和反交等概念。
设疑: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揭示分 离定律
的?
讲述:边板图边叙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岀问题。
1. 为什么子一代表现高茎?矮茎性状消失了 没有?
2. 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如果不用数
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 F 2呈现3:1的
数量比吗?
3. 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内含的实质规律 是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
边听讲边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要点,概述显 性遗传因子与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与隐性性状之 间的关系;说明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概述孟德尔 对性状分离的解释要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图解,
引导学生
分
析:孟德尔
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 岀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岀现性状分离,且 分离比为3: 1?
师
生共同解 决问题,为 学生阐明
“一对相 对性状的 遗
传实 验”做
铺 垫。
培养学 生的概括
能力和理 解能力。
F 纯种高茎豌豆X 纯种逓茎豌曼
F] 高茎瑛亘 [自交
内高茎豌豆
罐茎豌壹
787
2T7
3
;
1
给岀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培 养
学生的 问题意识, 给予
学生 发散思维、 启动已有 知识的空 间。
使学生 理解孟德 尔的科学 研究
方法。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P 纯艸冑苇曲豆*纯忡堆芈烧,直
CDD)(dil)
1 1
D d
\ /
Del Dd
/\ /\
h ivr IM dd
爲零冊践附英质盏
- if I ■*
;:1
遗传图解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进一步理解孟德尔
假说的含义。
培
养自学能
力,使学生
在反馈、思
考中进一
步突破难
点。
课下思考与讨论,有可能的话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孟德尔假说与“融合遗传”观点的
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
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
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岀现 3 :1
的结果吗?
将
课堂教学延
伸到课夕
卜,开阔学
生的思维,
体会孟德尔
假说的创新
性。
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
力。
为下一
节课教学做
铺垫。
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述自己的看法。
第2课时
针对上节课提岀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
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
提岀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
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岀现
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
说。
激
发探究心
理,明确模
拟实验的目
的。
理
解遗传因子
分离与配子
随机组合的
意义。
绘制遗传 图解的基 本方法。
遗传图解2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 豆(Dd 与矮茎豌豆(dd )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
介绍假说一演绎法。
归纳本节的相关概念,绘制杂合子、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概念图。
梳理、建构
力
结合教材中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进 行育种的实验设计。
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巡视 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 学生岀现
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对
绘制遗传图解,进一步掌握绘制遗传图解的方 法,理
解测交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结果。
自查、纠正错误。
配子
雋交后代
思考讨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符合。
从 而验证
了孟德尔的假说。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假说, 而且用
可见的测交实验的结果,来体现了生物在形成 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变化规律。
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
1 : 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 相同,这
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 巧妙之处是什么?
体
验孟德尔 实验方法 的创
新之 处。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归纳分离定律。
引导学生
归纳分离定律。
练习绘制概念图。
进行技能训练中的实验设计。
性状自交 分离— 杂合子 隐性遗控制,隐性
传因于―性狀[ 显性遗控制显性f 伎因子—
性状J
表现
图解3概鑫图
相关知识 网络,培养
5
应用相关 原
理概念 解决
问题 /及设计 实验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