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剑桥国际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桥国际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
高一地理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 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 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要认真读图呵)
1.与图中③角的数值相等的纬度地点是( )
A .极点
B .赤道
C .南回归回线
D .极圈
2.若图中 为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缩小
B .淮安全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热量将减少
C .淮安夏至这一天白昼将变得更长
D .寒带的范围将缩小
3. 涟水城地处33°45〞N ,四季分明。
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 .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 .丙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D .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1为小明在连云港市某著名高中校园拍摄的照片。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4~6题。
图1
4.当天 (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B.南极圈出现极昼
C.北半球昼短夜长
D.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5.照片中影子朝向
A.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6.当天夜间气温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 )
黄赤交角的存在 甲 丙
乙
四季更替
A.太阳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弱
C.大气逆辐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
右图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7-8题。
7.四地中地方时6:00日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B.丁地位于北极圈
C.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9~10题。
9.①②③④四地中,当天日出最早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10.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读下面的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B.a是地转偏向力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D.该风形成于高空12.下图中,正确表示冷锋过境前后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①处的风向不可能为 ( )
A.偏南风 B.偏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4.关于图中①②两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处的风速比①处大
B.①处有雨雪天气,②处有晴暖天气
C.①处的气压值高于②处
D.①处受冷气团控制,②处受暖气团控制
下图为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某地岩层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
D.板岩
16.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A.岩浆侵入
B.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
D.岩浆喷出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17~18题。
17.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图包括海上内循环
B.该图缺少了两个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C.该循环使陆地水得到不断的更新
D.A环节是水汽输送,B环节是地表径流
18.下列事物参与此类型水循环的是 ( )
A.注入太平洋的长江水
B.塔里木河水
C.天山冰雪融水
D.未登陆的台风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读图回答19~21题。
19.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量却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______因素数值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
因主要与图中的______因素数值大有关 (注意图中有两个③) (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这和______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下左图),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能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
据此回答22-23题。
22.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高,空气稀薄B.气温高,太阳辐射强C.处于臭氧层低值区 D.大气逆辐射强
23.上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α)变化图。
图中反映6月22日夹角的点是 ( )
A.① B.②C.③
D.④
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线表示气压带,口表示风带。
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5.图中字母b所表示风带的风向是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下图为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以上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7.形成我国南方沿海台风天气的系统是 ( )
A.①
B. ②
C.③
D.④
28.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图中所示气压带、风带正确的是 (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下图,回答29~30题。
30.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
的方框内填涂 (本部分共l0题,每题l分,共l0分)
31.在南北极地球的自转方向有明显的差异,北极自西向东,南极自东向西。
32.因黄赤交角的存在,晨昏线和地轴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33.同一日,某纬线上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昼夜长短相同。
34.南、北半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向高纬方向移,冬季向低纬方向移
35.高处不胜寒,是因为离地面越高获得太阳辐射越少。
36.城市的“热岛效应”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37.白天,山区盛行谷风,海边盛行海风
38. 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9.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40.同纬度同一大洋副热带海区大洋东岸较西岸水温高。
第II卷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3大题,共30分)
41.下图是“某时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1所示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北极上空俯视)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地点(填数字序号)。
图2中当地球位于②④两处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此时北京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当地球从①处运行到③处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2)就气压状况看甲为中心,此时被甲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3)就气流状况看乙天气系统名称为,其四周的气流方向如图3中的图所示。
(4)图1所示季节,上海市的盛行风向为气候特点是。
而孟买的盛行风向为;此时,孟买的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
(具体说明孟买盛行风向形成原因)
(5)图1中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处,理由 . 4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
(2分)(2)丁处地貌是,形成原因是。
(2分)(3)丙处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
(2分)(4)在甲、乙、丙、丁四处修建隧道哪一处合适?试说明原因。
(2分)
43.读“太平洋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8分)
(1)图中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有
(填代表字母)。
(2分)
(2)图中主要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有(填
代表字母)。
(2分)
(3)在B、E洋流汇合处形成的渔场名称
是,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有重要作用的洋流的名称是。
(2分)
(4)秘鲁渔场形成主要是秘鲁洋流为补偿流。
(1分)
(5)D洋流从性质来分类,其属于。
(1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CBCB 6——10:DCDAB 11——15:BADAA
16——20:DBAAD 21——25:DABBC 26——30:DCCAB
二、判断题 31——40:B B B A B A A A B B
三.综合题
41、(1)①、赤道、12、先变慢后变快
(2)低压中心、副热带高气压带
(3)反气旋 B
(4)东南风、高温多雨、西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砖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形成。
(5)①、①处等压线较②处密集气压梯度大。
42、(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2)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
(3)冲积扇流水沉积(堆积)
(4)丁、背斜岩层上拱,起良好的支撑作用,工程安全;且背斜不易积水,隧道内干燥
43、(1)A
(2) C 、 H
(3)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暖流
(4)上升或垂直
(5)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