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同学共同进步。

因此,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建立一种机制,为大学生党员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学生党员可以去帮助带动其他同学,把自身高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从而使同学自己共同进步。

3.大学生党员未能充分发挥良好生活习惯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大学生党员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而有良好的自我管控能力,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其他大多数同学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生活习惯比较懒散。

因此,可以让大学生党员协助管理宿舍,让学生党员做宿舍长、楼层层长或楼长。

一方面,大学生党员应该继续以身示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可以协助辅导员管理和监督其他同学,以督促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成长。

然而,独立学院并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三、独立学院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的构建
1.重视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不足不仅是独立学院的问题,也是所有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行为的先进性首先是因为他的思想具有先进性。

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建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入党之后的教育,保持其思想上的先进性。

只有思想上具有先进性的党员才能有党性,才能有高风亮节,才能具有感染力,进而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独立学院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可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组织理论学习或实践学习,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学习心得交流会、形势与政策课、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好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

[1]
2.建立大学生党员导学机制。

大学生党员相对来说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自我管控能力。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成绩好的优势,更为了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独立学院可以建立学生党员导学机制,进行学长导学和朋辈导学。

具体表现为,从高年级的学生党员中精挑细选,选拔出专业特长、表现良好、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新生班级的学生班主任,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

日常管理方面,学生班主任可监督新生的出勤情况,对出现问题的新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

学风方面,学生班主任可发挥专业特长,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给予引导。

学业规划方面,学生班主任可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等,指导制定学业计划,降低学习的盲目性。

生活方面,学生班主任可融新生的日常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学生班主任要帮助新生班委会,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活动。

3.成立大学生党员工作站。

独立学院成立学生党员工作站,让每位学生党员都“进站”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学生管理中,跟进学生公寓、课堂、考场。

首先,跟进学生公寓。

在学生宿舍楼建立党员工作站,使大学生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开展优秀党员示范宿舍评比活动,引导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让“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教育宗旨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跟进课堂。

在班级设立党员先锋岗参与课堂纪律管理。

学生党员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对同学不良行为勇于劝止,起到模范作用和督促作用。

能做到“警、劝、报”,即上课前配合老师做好警示;课上对在自己周围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及时劝止;课后将不听警示和劝止的同学报告给辅导员和班主任。

第三,跟进考试。

让学生党员担任考风建设员。

学生党员个人首先做好诚信考试表率,并主动帮助班级学业困难同学复习迎考和班级同学诚信考试的思想动员工作,积极向党支部汇报同学动态;在各类考试前协助监考老师清查考场。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大学生党员是一笔财富,相信通过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建立大学生党员导学机制、成立大学生党员工作站等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为和谐校园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超.构建大学生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4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学生党建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机制研究”的成果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风貌都是通过礼仪展现出来的。

礼仪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在我国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重视起来。

这样既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凭借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将自身素质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一、礼仪教育同素质教育的重要关系
1.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现在大学生主要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进行素质教育,这对于构造学生
论礼仪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何川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摘要:在我国礼仪教育的历史很悠久。

当今社会正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并在大学课堂上进行礼仪教育,凭借礼仪教育来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让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对为人处世的准则加
以把握,学习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本文从礼仪同素质教育的重要关系入手,提出了通过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素
质的方法。

关键词:礼仪;素质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271-02
【其他综合】. All Rights Reserved.
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境界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文教育是直接作用在学生的思想情感上,同时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和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当前阶段的人文教育通常是渗透在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之中,可是学生们并不可以普遍接受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用到教学中。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往,通常来讲是凭借礼仪来将自己的修养展现出来,其他人并不能够直接感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就需要凭借外在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但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载体的礼仪教育,是可以把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同外在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

正是由于礼仪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礼仪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同时能够切实的落实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

2.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

能够将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加强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道德教育、知识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等,当然也包括对人和对物的语言及行为,这里面都包括关于礼仪的内容。

如我们所知,加强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进行礼仪教育,可是对于当前各高校的礼仪教育,依旧是比较薄弱的。

一直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都很大,对于礼仪方面的学习更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家人的行为影响或者其他环境的影响来学习礼仪相关知识的,可是这些教育并未形成体系,都是零零散散的,并且有些会对学生产生误导。

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加强,让学生可以在短时期内获得基本的礼仪知识,实现自我的完善,将自身的修养提高。

一个大学生能够自觉地使用文明用语,举止得体对学生的个人形象极其重要。

3.礼仪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礼仪教育的审美资源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凭借礼仪教育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培养起来,为了学生的成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让学生的健康个性得以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将完美的形象塑造起来。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现在的大学生中却出现了“审美苍蝇化”的现象,也就是部分学生将“审美”误发展为畸形的“审美”,不管是在外在形象方面,还是在人格精神方面,都在向丑的方向发展。

当然这并非是人自身的问题,而是缺少了正确的无论是外表形象,还是人格精神,都有追捧丑的倾向。

这不是人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美的标准不断流失。

也就是说,礼仪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极其重要的。

4.礼仪在某种程度上为一种形式美,其在礼貌、礼节、仪式等方面都有体现。

礼仪教育中要求人们在仪容、仪表、仪态上同礼仪规范相符合,美的妆容是什么样的,不同的场合应该穿着什么样的服饰,应该在公众场合注意言谈举止的优雅得体,形象美通常都是在这些教育中体现出来的;礼仪教育要求人们应该懂得谦逊、恭敬、彬彬有礼、关爱他人,让人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人性美;礼仪教育还能够对不同民族、国家、宗教的风俗礼仪进行传播,让人可以从中感受到丰富的社会美。

所以说礼仪不仅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还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高尚的审美情操,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礼仪教育将学生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培养起来,引导学生对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加以明确,让学生能够获得美的标准,对追求美、创造美的方向加以明确,度审美情趣低俗化加以避免。

因此,礼仪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的基石。

5.礼仪教育可以维护大学生的形象。

一个人在公共观念里整体的评价和反映就是一个人的形象。

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共同形成了一个人的形象。

内在形象包含素质高低、心灵美丑等,外在形象包含仪容、仪貌、语言行为等。

外在形象是基于内在素质的内在形象的一种体现,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内在修养,这样才可以将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树立起来。

并且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在某些情况下经常被人们等同于大学生的群体形象,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

因此对于大学生个人形象的维护,也是对大学生群体形象的维护,民族形象的维护,国家形象的维护。

所以说大学生礼仪的目的是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二、通过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1.礼仪教育传授人文知识。

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即为人文知识,比如说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艺术知识等。

而礼仪教育中就包含了很多人文知识,在讲述礼仪的发展、礼仪的由来等的时候,都和人文领域的基础知识息息相关。

礼仪教育具有生动可感的特点,学生爱学乐学,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学习到不少有关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礼仪教育遵循人文方法。

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实践方法就是人文方法,视角最为广阔,已经超过从某个阶层或群体利益出发的立场,将人本身的生存发展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

人文方法显示了人文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人文素质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

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的是,人文方法的重点在定性,注重体验,同时和特定的文化密不可分。

礼仪教育对实践和体验也是很重视,运用人文思想中的认识和实践方法做事做人,强调做事先做人,也就是遵循人文方法。

3.礼仪教育蕴含人文精神。

人文思想和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为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人文精神具体体现在民族、时代精神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四个方面的核心所在。

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主体、人是目的、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为了能够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各高校必须将大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加强,凭借教授礼仪知识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大学生们既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又可以让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和活动符合现代礼仪行为规范,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礼仪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
[2]郑瑞新,樊桂林.论礼仪教育中素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其他综合】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