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15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压制
独尊
危机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 不可能获得重视。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 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 对儒学的改造
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复兴、重新确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 立正统 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受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 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学问极博,思想深邃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清政府撰修《明史》,“史局大议 必咨之”(《清史稿》480卷)。
皇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君王)屠毒天下之肝 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 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
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 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这 是我产业的利息所得啊!)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 思想家、诗人。他学识渊博,对经史
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 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 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 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 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 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 顾炎武(1613-1682) 京报国寺西侧有其祠堂。
者”(《焚书·答耿司 寇》)。
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 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
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
武则天是好样的!!
当有人说:“妇女见短,不堪学道”的时候, 他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 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 个性发展; (3)高度评价改革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对农民起义给予肯定。
15 、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肯定失败。 1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1 、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用小步而不是迈大步越过一个个障碍,你就会走向成功的巅峰。 12 、面对命运不妥协,面对困难不退缩,这样才能做自己的英雄。 11 、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用小步而不是迈大步越过一个个障碍,你就会走向成功的巅峰。 12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
王夫之求学 岳麓书院
(2)思想主张
阅读并归纳
材料“气者,理之依也”,这 里的“理”是指精神,即精神 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 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
古代朴素的唯物思想
整个宇宙除了“气”, 更无他物。他还指出“气” 只有聚散、往来而没有增 减、生灭,所谓有无、虚 实等,都只有“气”的聚 散、往来、屈伸的运动形 态。
神宗,穆宗第三子。年号“万历”,即位时才10 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 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万历 皇帝28年不上朝堂 。
光宗,神宗长子。年号“泰昌”,是一个贪财好 色的皇帝,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
熹宗,光宗长子。年号“天启”,在位时任用宦 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 。熹宗却不务正业, 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吴宝崖在《旷园杂 志》中写到: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 尺许,玲珑巧妙”。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3、王夫之及其主张
(1)王夫之其人
自幼颖悟过人。7岁就读完十三经,14 岁便考中秀才,16岁从其饱学的叔父学 诗研史,致力于四声音韵之学,不到两 年的时间里,就阅读前人诗词不下10万 首,对历代诗集及二十一史都十分熟悉。 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
王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 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
王夫之 1619-1692)
——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明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 痛,败家之仇,使他们认真反思明亡教训,开始对中国封 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明清王朝更替时的暂时权力真空,使思想自由具备了 适宜的政治环境。思想的发展得到了幸运机会。 3、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 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 4、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手工业、商 业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在 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 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
王夫之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 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 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 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 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 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 证的新学风。
【独坐】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
做官无别物,只此一 庭明水,两袖清风。
文辞惊天动地, 能令聋者聪,瞆 者明,梦者觉, 醒者醒,病者起, 死者活,躁者静, 聒者结,肠冰者 热,心炎者冷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单元总结
1、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 2、继承: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
君轻”思想;荀子……
3、重创: 秦朝,“焚书坑儒”
4、正统: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5、冲击: 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 道教的冲击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融合 7、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
7 、准备种子,就收获果实;准备努力,就收获成功;准备今天,就收获明天。 16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定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这样才能在逆境中奋勇前行。 13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大意,一定要把事情考虑周密以后才能做。 4 、天资只是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12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11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微笑。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 3 、听着一首歌,反反复复,琢磨不透,自己在想什么?难道真的爱她么?可为什么说不出口呢,爱情就是买卖,看透就好。痴情的人不会有真爱、让这一切随风,吹到天涯海角。不要再让我见到 ,对你,既然说不出,那就模模糊糊。或许,这样最好,谁都不会太累。
李贽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
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
恶。”
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 人”。
《 焚书》《藏书》
等多种著作。 《藏书》的命名
则是由于李贽认为
这部书“颠倒千万 世之是非”,只
能“藏之后世”的缘 故。
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 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同
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 继承: 新思想体系。
时代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魏晋南 北
宋明
明清
思想内容 仁、礼、为
政以德 仁政、君轻
民贵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理”“天 理”
地位 不被重视
原因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不被重视
20 、工作是一场赛跑,中作。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3 、思想是人的翅膀,带着人飞向想去的地方。 14 、男人最大的武器是眼神,女人最大的武器是眼泪。 11 、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老认为有些事情你做不到,其实你只要认真去做,勤奋、努力肯定能够做到。 7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很多当年的第一名都已销声匿迹,曾经默默无闻的,却成了领军人。真正的事业拼得都不是快功。成功大多是慢火细熬出来的。你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要最后一个放弃 。
宪宗皇帝开始宠信佛道,任用奸佞,许 多社会无赖,骗子打着XX法师、XX 真人的旗号得以混进宫中,而朝廷的重 要官吏也腐败到了极点,当时百姓就有;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将这 些朝廷的蛀虫贬得一钱不值,这些大臣 不但贪赃枉法,而且为了取悦宪宗经常 以XX术进献,明朝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混乱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武宗,孝宗长子,年号“正德”。好逸乐,贪女 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 1521年,时年31岁。
“嘉靖”,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 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 发农民起义.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嘉靖 迁怒朝臣,讨厌那些礼制,从而性格独特,行事 另类,不穿龙袍,二十多年不上朝堂。
2、宋明理学影响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 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 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 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 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 的。
上)。
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
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
•“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 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
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私,我欲利他”,实际上 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
(《续焚书·三教归儒说》)。道学家
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 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
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1)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 (2)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3)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 产生。
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 “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又说:“衰病老 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
三月十五,呼侍者剃发,夺其剃刀割喉,气不绝 者两日,三月十六日(公历5月7日)子时气绝。 东厂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称李贽“不食而 死”。葬于 (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 地尚在。
1、李贽提出的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
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
理学的什么观点?( B ) A、四书五经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三教合一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
A 因是
()
A、明清之际政治、经济、思想发生剧烈变化
的社会环境
B、宋明理学的盛行
C、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