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解读
赵宇轲
【摘要】最近,工信部对《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公示,该准入标准大幅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业内人士分别对该准入条件进行了解读。
【期刊名称】《电动自行车》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4页(P4-6,12)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准入条件;解读
【作者】赵宇轲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2.1
2012年3月1日,工信部对《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以下
简称《准入条件》)进行了公示,该准入标准大幅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这意味着2011年以来针对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全国范围内的环保风暴升级到一个新的阶段,未来行业整合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铅酸电池行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依然存在产能不集中、管理不规范的无序发展状态。
截止到2011年9月底,铅酸电池行业累计发放生产许可证的有1864家。
而这近2000家企业的总产能和美国30余家铅酸电池
生产企业的总产能仅仅是持平的。
由于我国铅酸电池行业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并不十分严格,部分企业规模不够,一方面在环保上投入不足,存在隐患;另一方面在品质监控上重视不足,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有鉴于此,2009年,工信部设立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的项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作为准入条件的起草单位专门到浙江、江西等铅酸电池主要生产省份进行调研。
在结合我国铅酸电池行业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吸纳当地政府正确建议的情况下,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意见稿历经3年,7易其稿,终于在2012年3月1日正式出台了《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
此《准入条件》在铅酸电池行业的发展史上堪称最为严苛。
条件一旦通过公示,进入执行阶段,必将带来铅酸电池行业在项目建设、生产规模、工艺设备、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废品回收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风暴。
行业环境会得到净化,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而行业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接受度也会有所提高。
与之相对的是铅酸电池行企业的成本普遍会有所增加,整体价格趋势可能上扬。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准入条件将从源头上对行业进行再次深入规范《准入条件》的出台实际上将掀起铅酸电池行业的又一场整治。
相比于2011年,此次《准入条件》将从源头上对行业进行再次深入规范。
这是对于2011年环保整治成果的巩固,更是除防护距离之外,将新建项目、产能规模、极板流通、生产工艺、节能回收等多项指标列入环保核查。
即使2011年受到环保整治的企业,在2012年的下半年依然需要再次进行准入验收。
《准入条件》将成为行业入门和规范管理的新门槛。
《准入条件》要求相关企业新增产能和现有产能分别需达到50万和20万kVAh
的规模下限,现有商品极板项目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100万kVAh,新增产能的
产值门槛在2.5亿元以上。
产能标准的限定将给行业带来一定的资金和规模壁垒,利于淘汰规模偏小的企业,现有产值规模1亿元以下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对于新建项目,《准入条件》要求极板和电池组装必须配套,不能只生产其一;要求生产极板的企业,应向省级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极板销售记录,不得将极板销售给不符合此《准入条件》的企业。
这将全面遏制像2011年铅酸电池供需严重失衡市场急需产品的时期,大量作坊式甚至是小型企业通过采购极板进行无保障的组装行为。
行业集中度将再度上升,大厂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增强,产品价格将可能维持高位。
《准入条件》特别规定:现有镉含量高于0.002%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线于2013年12月31日前停止生产。
而目前市场上超过九成的电动车电池镉含
量过高,这一规定会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将镉含量降低之后,铅酸电池的动力将会受到影响。
而寻找合适的镉的替代物又将带来铅酸电池价格的上升。
上述落后和高污染产能的淘汰将给龙头企业的合格产品带来一定的替代空间。
对行业内现有企业,要求其在2年内采用全封闭生产环境,并采用全自动技术,
全面淘汰落后工艺;再加上其对落后产能迁移给予限制,预计80%左右的铅酸电
池企业面临淘汰,合计产能比例约为35%。
企业排污量以及设备自动化的要求也
将大幅提高新进企业的投入;同时先进生产工艺以及全自动化设备的强制推行,也将为行业带来技术转型的动力。
第5条中强调组织开展铅蓄电池企业核查时重点核查以下内容:依法执行建设项
目(包括新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环保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排污申报、排污缴费与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等。
这一步将是准入条件执行的关键。
这里所指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是以省为单位。
这意味着,一个省份的铅等重金属的允许排放量是一个既定标准,并且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如果该省想要新建一家铅酸电池企业,必须要关停取缔相应总产量的中小型不规范企业,以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均衡。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准入门槛提高使行业全面提升
为达到《准入条件》的相关要求,一个铅酸电池企业至少要投入500万元的技术
改造资金,部分实力不强的企业只能退出市场。
《准入条件》出台后预计铅酸电池企业数量将从原来的2000多家下降至500家左右,产能可能将减少10%~30%。
但此《准入条件》对浙江省的铅蓄电池行业影响有限。
浙江全省328家铅蓄电池
企业,经过2011年的整治后仅存留60~70家,而这些企业经过“大浪淘沙”般
的检查后,都已合格。
《准入条件》规定:现有铅蓄电池企业(项目)同一厂区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20万kVAh;现有商品极板(指以电池配件形式对外销售的铅
蓄电池用极板)生产企业(项目)同一厂区年极板生产能力不应低于100万kVAh。
在这些方面,浙江省所有现存企业全部合格。
其次,对新建扩建项目的规范,《准入条件》约束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上马铅蓄电池项目的现象,而像浙江、江苏、山东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特别是从2011年5月开始,浙江省已明令禁止新建任何铅蓄电池项目。
对于行业关注的防护距离,其实无论是否经过调整,企业关键还是要科学管理、环保生产。
如果企业各方面环保要求都达标了,实际距离就是低于400m,也不存在环保问题。
如果单纯只是距离达标了,而不能做到科学管理和环保生产,也是徒劳无益。
《准入条件》关于产能规模的要求是经过专家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后得出的结论。
一旦开始执行,将会使资源集中在有实力的企业手中,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
行业的均衡发展要求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匹配生产,单纯的组装是在产品销售旺季时个别企业采取的“杀鸡取卵”行为,企业在环保、职防等方面没有保证,扰乱行业秩序,破坏市场竞争公平性。
《准入条件》要求的采用内化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向全自动化过渡等,这是企业
和行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的必然趋势。
短期内企业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产品生产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产品综合生产成本会有所降低。
《准入条件》所做的规范在前期可能对产品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没有影响,规模生产同样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铅酸电池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企业布局、清洁生产、环保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等方面要求将全面提升,有利于提高铅酸蓄电池行业集中度,促使行业洗牌,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推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最关键的还是要严格按照该条件执行,企业严格自律,政府严格监管。
昌盛销售总经理周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凭借单纯的市场竞争进行行业洗牌已经远远不够,此次通过政府行为推手,让准入条件这把利剑发挥行业调控能力,从源头严控,培养行业的有序竞争,净化生产环境,有利于行业生产的规范化,以此促进行业技术进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国的铅酸蓄电池产业大踏步发展。
《准入条件》出台势必会在行业再次刮起一阵环保风暴,对于昌盛来说,我们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2011年环保整治也给昌盛带来了市场损失和一些内耗,但是在短期阵痛之后,昌盛已经完全做好迎接环保核查的准备。
对防护距离、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要求管控,昌盛已经先于《准入条件》彻底完成了生产模式的改变。
进入2012年之后,铅价一直较为平稳,市场也并未达到行业预期热度,这有可能在铅酸电池行业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战。
这场价格战配合准入条件的执行将会给对企业的资金链和产业链的上下衔接提出更高要求,留给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减小,行业环境将进一步得到净化。
超威董事长杨新新:用7个“一流”支持环保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超威非常赞成从环保的角度给行业以规范。
在这个规范过程中,
超威要乘势而上,以吴山新基地而言,我们要做到7个“一流”,即一流的设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工艺、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工作环境、一流的污染物处理设备,这是我们的总体定位。
我们将以实际行动来回答对于环保的决心。
超杰总裁吴文斌:《准入条件》为大型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这次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是规模性生产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政策推手。
作为规范的大企业,超杰在2011年之后不仅从防护距离、生产设备、环保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充足的准备,更在生产工艺上加大了研发力度和投入。
2012年,超杰的纳米胶体电池和铅碳超级电池都将陆续投入市场。
特别是《准入条件》中重点标明的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建设项目,不受生产能力限制。
这表明超杰在工艺技术的发展上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大型企业能否扩大产能,实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本身是否环保达标,是否实现了清洁生产,是否进行了科学管理,准入条件之类的政策外因对大型企业的限制十分有限。
浦能营销总监乔小平:行业将进入稳定发展新时代
2011年的环保整治存在着部分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在防护距离的划定上,并没有执行统一标准,这给企业,特别是各方面都符合环保要求但防护距离稍有欠缺的大型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经历了2011的整顿之后,规模型企业普遍根据自身不足进行了工艺、设备、防护等各方面的完善,逐步进入到资金周转通畅、信誉度累积升高、企业运作健康的发展新时代。
《准入条件》的各项条款实际上是巩固去年的环保成果,将行业整顿的利剑直接对准了规模过小、产销不规范的小企业。
作为浙江长兴的骨干铅酸电池生产企业,浦能在工艺、环保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准入条件》的前面。
尽管完善改进这些工作体系增加了部分生产成本,但严格健康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降低了退货率,实际上均衡了运营成本,企业加快了发展步伐。
新需能董事长沈少屏:审视现状,精准定位,加快自身建设
《准入条件》的出台可以解决2011年环保整治之后遗留下来的部分后遗症,将行业中不规范的竞争行为彻底取缔,恢复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
同时将有效促进我国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特别是能够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有序竞争、保护环境的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