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改 前 沿
都市家教 132错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 浙江 金华 郑姗姗
【摘 要】追求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课堂,让我们只能仰视,感受更多的是无奈。

而真实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一些差错是难免的。

在课改的今天,我们教师怎能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巴,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之心来重新审视课堂,把它视作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让错误也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错误;小学数学;利用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错误。

作为教师绝对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

要允许学生出错,不但要将学生的错误看成是课堂中的正常现象,还要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错误资源一般分为两类: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和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

那么,作为一线的广大教师该如何具体的对待这两类错误资源呢?
一、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的利用
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错误的环节,错误情况,错误的种类及原因的预计,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判断,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展示。

这种教学不仅仅组织学生单向学习正确知识,更能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一)预计错误,防患未然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师事先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

在学生学习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知错和改错,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知识表象。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列入以后的教学要点。

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可根据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错误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尽量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引诱错误,激发探究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学习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

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教师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 “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当他们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辩析,让他们从错误中猛醒过来,记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
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自然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

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
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
(三)故意出错,引起质疑
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
断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主动呈现错误,
让学生的心理泛起了涟波,引起了学生的好
奇心,课堂上老师有意“出错”能有效地调
节教学气氛,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
惑力。

通过故意暴露错误,并留给学生足够
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甚至发生争论,使他
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从错误中吸取教
训,从失败中找出原因。

例如:在巩固练习倒数的游戏中,学生
和老师分别轮流说出各个数的倒数,当出现
0时,教师故意大声说0的倒数是0,并把其
板书在黑板上。

这时,有一部分学生高高的
举起了双手表示抗议,教师让其说明理由,
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终推翻了老师的
错误结论。

这样的故意出错,把学生引入矛
盾的困惑境地,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相
互启发,明白0没有倒数。

二、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的利用
非预设生成性错误资源是在课堂和师生
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
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获得的错误结果或结论;
或在教师预想的错误之外而又有意义或典型
的错误,从而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

这是一
种动态的、随机的教学资源的生成,是不可
预测的。

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
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
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宽容错误,增强自信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由于小学
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
错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开“绿灯”
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
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
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

这盏“绿灯”会使学
生的自尊心得到切实的保护,信心得到充分
地增强。

例如: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先让
学生直接感受苹果,再尝试着画,很多学生
往往三四次才能画得像苹果。

但如此宽容错
误,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的过程,最后画出
的是能体现个性的“生活中的苹果”。

而中
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总喜欢范画、仿画。

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画出“老师的苹果”。

可是,这种难容错误、追求速成的教法,教
出的只是离开了“墙上的圣诞”而画不出“圣
诞树”的“仿画”能手。

数学教学也是如此,
宽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尝试和探究,多
给学生一些尊重、理解,增强其自信心,这
将会在他们的人生岁月中慢慢显示出独特的
滋补作用。

(二) 将错就错,启迪智慧
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认为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
复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
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外
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给
学生一个自我否定的时间和空间,从“错误”
的思路中挖掘合理成分。

在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问
到“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连接起来构成的
吗?”学生很快就答出“是”。

教师没有及
时反驳,因为学生的回答有他的合理性。


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拿出三根长度分别为 
3cm 、 4cm 、 8cm 的小棒让学生来
摆一个三角形。

同学们通过亲自操作才明白
“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是有条件限制的,”很自然地就引到了“三
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一新知的探究。

由此可见,“将错就错”的方法是非常智取
的方法。

利用学生的错误,让同学们进行深
层次的思考,推理出矛盾,从而对已形成的
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法进行再思
考,以求得新的认识。

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三)课后反思,积累经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
寻找存在的问题,发现留下的遗憾,是教师
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从而追求教学
水平的提升、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
学风格。

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二者是对立
统一的。

有时教学中甚至应该感谢学生的错
误,假如学生不犯错误,教师就不能及时发
现学生的思维差错、知识缺漏,进而引导学
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去解决问题。

因为
有了错误,课堂才显得生机勃勃,布满活力;
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能张扬个性,布满
灵性。

总之,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
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

纠正
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
习的能力,增进了情感的体验。

教师在教学
中要善于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学会正确对
待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获得知识,让错误
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绪菊.《启迪智慧——问题探究教
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3]赵震,黄利华.《例谈生成性资源的
利用策略》,小学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