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8讲 森林与湿地—2021年新高考(人教版)地理复习ppt(107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示说明如下:
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分析
不同地区
森林(绿地)的主要作用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较干旱的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道路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 热带雨林
水循环
2.森林的分布
考点深度研析
考点1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地球之肺”
雨林植被
光―合―作→用
固定CO2, 放出O2
―影―响→
全球碳氧平衡
(2)“绿色水库”
(3)“基因宝库”
3.亚马孙雨林开发及其影响 (1)开发的意义
(2)开发的不利影响 ①破坏和污染热带雨林环境。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 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 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 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属于有利自然条件,故 C 项错误;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炭层会随
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土层深厚不属于改造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故 D 项
错误。
解析 答案
(2)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
A.年均降水量
B.太阳辐射量
C.地表水下渗量
D.气温日较差
解析 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植被覆盖率降低,大
提示: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 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加强,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 能力下降。
2.2018 年 1 月 12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三江源国家 公园总体规划》,试分析其意义。
提示: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适当减缓旱灾和沙漠化现象; 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调节河流径流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珍 稀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旅游观光提供旅游资源。
围海造陆
5.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典型湿地保护措施
三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原因
2.开发计划
四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
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
1.近年来,西双版纳橡胶林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已达亩产 127.36 千克,居世界第一位。橡胶林是双刃剑,一方面给当地人带来极大 的经济利益,也为国家解决了橡胶需求之困,另一方面又给当地的生态环 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指出西双版纳大力种植橡胶林对热带(季)雨林生态 环境的不利影响。
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A 项错误;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
阳辐射量影响不大,B 项错误;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C 项错
误;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D 项
正确。
解析 答案
(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 是( )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解析 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 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 温室气体排放,C 项正确。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 响,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 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故 A、B、D 三项错误。
(1)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
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土壤水分充足
D.泥炭土层深厚
解析 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故 B
项正确;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 A 项错误;资
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
A.保护水土
B.防风固沙
C.保护农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调节气候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故该地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土。
解析 答案
(2)乙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水土
B.防风固沙
C.保护农田
D.调节气候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该地区是我国荒漠化
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 05 __热__带__雨__林____ 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二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1) 有 机 质 分 解 和 养 分 再 循 环 旺 盛 , 长 期 高 温 多 雨 的 淋 洗 , 土 壤 02 __很__贫__瘠___。 (2) 雨 林 生 长 所 需 要 的 养 分 几 乎 全 部 储 存 在 地 上 的 植 物 体 内 , 03 __地__上__植__被____最容易遭到破坏。 (3)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1)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的原因。 (2)分析大熊森林林间湿生苔藓广布的原因。 (3)推测当地政府保护大熊森林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 (1)成因:地处 40°N~60°N 北美洲大陆西海岸,常年受盛行西 风控制,气候温和;(暖湿的)西风受海岸山脉的阻挡,多地形雨,降水多; 开发历史相对较短、地广人稀,(早期)森林几乎没有遭受人为干扰破坏。 (2)降水多,空气湿润(湿度大);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阴雨天多,蒸 发较弱;树木高大茂密,林间光照弱。 (3)建立自然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立法禁止商业性伐木(控制 商业性伐木规模);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
②外来人群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社会治安问题日益凸显 等。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 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 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 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 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 色。
答案
解析 第(1)题,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的原因要从 自然环境和人类影响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要从气候、地形等角度进行分 析;开发历史相对较短、地广人稀,(早期)森林几乎没有遭受人为干扰破坏, 原生态森林保护的好。第(2)题,林间湿生苔藓是阴湿环境下的生物。当地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空气湿润(湿度大);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蒸发较弱;树木高大茂密,林间光照弱。第(3)题,大熊森林目前主要是商 业性砍伐导致破坏严重,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 护相结合、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方面回答。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 森林的
合;减轻林区人口压力,进行生态移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 保护
意识;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等
考点2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1.湿地概况 (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也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2.沼泽湿地成因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 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 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多凌 汛,河水泛滥。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 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 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产生的危害,以 和湿地破坏的原因、产生的危害。 湿地的价值、遭
及有关的治理保 区域认知:森林和湿地的形成、分布 到破坏的原因、
护措施。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森林和湿地减少
地理实践力:探究当地森林及湿地破 的危害、保护措
坏问题,归纳其成因及治理措施。 施。
基础全面梳理
一 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 1.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1)重要作用 ①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 01 __地__球__之__肺____”之称。 ②促进全球 02 __水__循__环___,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4.湿地资源问题出现的原因
原因
主要表现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 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引进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第3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 展——重在综合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第28讲 森林与湿地
考纲展示
核心素养定位
考查方向
人地协调观:森林和湿地对人类的价 以区域地图、景
值,人类对森林和湿地的影响,保护 观图、示意图、
区域存在的环境 森林和湿地的途径。
热点材料为背
与发展问题及其 综合思维:分析湿地产生原因,森林 景,考查森林和
解析 答案
考向 3 森林的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 伦比亚省,自西海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 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 温带雨林。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 生长了大量湿生苔藓。但由于近代人类 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 2006 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 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 下图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
严重的地区之一,故该地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
解析 答案
(3)丙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水土
B.防风固沙
C.保护农田
D.调节气候
解析 读图可知,丙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故该地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田。
解析 答案
考向 2 森林开发及其影响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 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 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 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 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图一和图二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 林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答案
考向 1 森林的分布与价值 2018 年 9 月 20 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介绍:40 年来,我国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 1977 年的 12.9%上升到目前的 34.98%, 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 400 千米。下图为“三北”防护林分布示意图。据此 完成(1)~(3)题。
(1)甲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
解析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破坏的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要,乱砍滥伐、过度开垦,森林火灾,保
原因 护意识淡薄等 气候恶化,加剧全球变暖;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肥力
破坏的 降低,农业减产;河流泥沙增多,洪涝危害加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危害 等
开发 加强林木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开发林区多种资源;加强环境保护; 途径 进行保护性开发;合理采伐等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思维探究]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 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