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美育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美育建设
袁良荟
(黄麓师范学校㊀㊀安徽合肥㊀㊀238076)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师范专业学校美育现状的分析,立足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美育建设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重要意义.从现象出发分析其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短板的成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寻找可行对策,拓宽美育教育的途径,让美育建设真正能落到实处,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美育㊀㊀职业学校㊀㊀素质教育
㊀㊀一㊁职业学校中美育建设的现状和意义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相似的,老师普遍反映教育起来十分困难,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面对学习的态度不够认真严谨,人生目标自由多元化,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学生们对美的理解也不够成熟,容易将表面的㊁浮夸的视觉元素认知为美并盲目追逐相互影响,化妆㊁攀比时尚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的日常管理重点以抓纪律为主,淡化了对学生美育的建设,使学生很难建立起正确成熟的审美方向,反过来干扰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明确提出,与普教学校一样,职业学校也必须开设艺术教育课程.这充分证明了美育在职业学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美育的培养方向主要体现在应用型学科上.以笔者就职的学前师范学校为例,学生将来要担任学前阶段幼儿的知识启蒙工作,就需要掌握大量音美舞体技能,对于艺术美学方面的要求很高并直接纳入课程目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深对美的表达和理解.从实际来看,相比这些有形的课程,更有效果的往往还是那些无形的来自身边环境的美的熏陶,会对学生产生更加深刻和长久的影响.这也是美育一种更加宏观的体现.
成功的美育,能让学生在自然和生活之中体会到美,对生活有积极向上的认识和追求,对自然怀有善念.启迪心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学会分辨美丑善恶.
当下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美育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只有学生具备了综合素质,在他们的职业学校生涯结束后,不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都能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㊁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美育建设的几点建议
美育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深厚博大.怎样将美育最后落实到具体而实际的校园建设中来还需要依托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实在的教育教学.美术课程,是美育在学校中最直观㊁最直接的体现,我们可以以美术课程的改革为落脚点,改变传统的对美育的认识和做法,尝试新的途径,为美育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关注和动力.
1.美术课堂的利用
蔡元培说: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在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美术课或是美术欣赏课应作为公共课程必修课来设置,课时的多少则可以根据专业而确定.这一点是为了让职校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当的机会接受美的熏陶,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形成良好的个性,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尤其对于一些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美术教育是他们学习的必修课题之一,对自己当下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尤为重要.美术课是一门较为系统地解决学生观察美㊁表现美㊁学习再现创造美的基础性学科,为学生的技能表现提供方法和支持.在美术教学中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兴趣和爱动手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杜绝乏味的理论知识平铺直叙.
5
1
1
2019年7月下㊀第14期㊀(总第30期)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采用游戏㊁故事和话剧的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积极鼓励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适时奖励.不拘泥于书本,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拓宽眼界,在教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善恶美丑的美学观点.同时,依托美术教学,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美术表现的素养后,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建设美丽校园文化,例如校园书画展㊁手工展㊁校园写生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身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㊁自豪感.2.校本教材的研发
目前很多学校的课程改革中都指定校本教材作为美术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校本教材能够更加精准地针对本校学生实际制定计划内容,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任务明确效率高.学生对这样的教材也更容易有心理共鸣感和情感依托.我们可以把学校的文化历史㊁推崇的精神文化结合美育课程编入到校本教材之中.一方面,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大增加,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来自身边的亲切的范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㊁认识美.
校本教材的研发可以分专业㊁分阶段进行.不同专业对于美育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校本教材的制定首先要体现专业性质的差异,学习目标可以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引导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即将面临的职业考核㊁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把握,使之更加贴近本校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职业需求的实时变化.其次,美育校本教材的研发应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美育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相关知识结构的建立,对美的认知和表现能力也是变化的.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美育目标和重点无疑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阶段目标明确,宏观脉络清晰也更加能体现校本教材天然灵活㊁符合实际的优点.
3.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积极性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各种竞赛的种类和次数是比较多的,这一点也符合中职学生重实践㊁重应用的培养特点.通过一场技能大赛往往能反映很多有用的东西,如先进的理念㊁指导教师的硬功㊁培养模式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高级别的比赛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也带有倡导和指向性作用,使师生更加重视对相关领域的培养.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激励和反思自己,学校也通过这样的机会做到自身教育成果的检验和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培养可贵的学习精神和美德.
大多数面向职业学校的技能比赛,出于公平量化评价的考虑,多采用单科㊁专门类形式考核,考核内容以艺术技能表现为主,如绘画㊁书法㊁舞蹈等专业门类.我们在组织相关比赛的时候可以尝试以新的比赛方式倡导学生理解宏观美育的内涵:在艺术表现能力之余倡导学生展示对自然美㊁艺术美㊁社会美的独特看法.例如,就生成的活动计划和报告进行评比,内容从生活中来,学生的自主策划体现积极的价值观文化,系统展现个人审美观点的社会文化活动;取材校园历史文化,学生团队分工收集㊁整理㊁插图㊁编撰校史图册,从文字介绍到图片排版审美进行综合比较.竞赛活动方式的融合化㊁多样化,使得学校美育建设的思路不再单一狭窄,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多元化.
三㊁结论
美育并不只是一种口号,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行动.落到实处的美育才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教育.我们应当从根源出发,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根本需要出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落实到具体的学科,需要开发更加贴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美育校本课程,建设好音体美等美育教育主阵地,从细节和环境中体现美育,让学生能够从校园文化和生活点滴中感受到美,在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中勇于表现美.督促学校在抓紧管理和智育的同时,做好美育工作的落实和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美育,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美育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振城.中小学立美教育论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玮馨.浅谈我在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几点认识[R].杭州技师学院,2005.
[4]赵丹.加强美术教育及美术教学创新[R].陆河县职业技术学校,2008.
责任编辑:丁㊀蔚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