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唐风宋韵总关情)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
行 人 更 在 春 山 外
平 芜 尽 处 是 春 山
楼 高 莫 近 危 阑 倚
盈 盈 粉 泪
寸 寸 柔 肠
迢 迢 不 断 如 春 水
离 愁 渐 远 渐 无 穷
草 熏 风 暖 摇 征 辔来自溪 桥 柳 细候 馆 梅 残
踏 莎 行
欧 阳 修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 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 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 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 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0
明月蕴涵游子的思乡、边人的悲愁、情感的无奈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上一页
13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大雁 落花 夕阳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承担了“信使”的使 命
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 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 事物的逝去。 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 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眷恋旧巢的习性, 燕子 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 托。 14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梧桐 菊花 梅花 莲花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 的孤寂哀愁的意境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 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诗人常常赞颂梅花的冰清玉洁、不愿同 流合污、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 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A雁 B
燕 C 菊 D 梅E 莲
朱东亚课件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16
分析意象的两个注意点
一、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 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 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8
关于月的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春花秋月何时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9
方法一:通过物象的功能特征联想来把握意象 的情感内涵。
明月蕴涵人生意识、宇宙意识,表现时空的永恒, 表现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
无奈
其他典型意象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下一页
11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2
方法二:通过修辞或诗词中相关词句来揣摩意 象的情感内涵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 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 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江天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 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 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 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 “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 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 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缔。
朱东亚课件
17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8
分析意象的两个注意点
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 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 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 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 中就是愁的代名词,以致南宋词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但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却写道:“自古逢 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碧霄。”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还如落 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 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朱东亚课件 15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诗词填空
残星几点 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 争泥 借问 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蘋香已有 开信,两桨佳期近 正似篱边数枝 ,岁残犹复耐冰霜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 雁初飞 草平天一色,风暖 燕双高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 点缀琼枝腻
朱东亚课件
2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3
一、梅、柳、草这三种物象都和离别有关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西洲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 士》)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江淹《别赋》)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4
二、梅、柳、草这三种物象都和女性有关
梅花妆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 子》) 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5
1、当一个物象进入诗文作品之后,它就不是 纯粹的自然物了,因为它已经被作者赋予这 样或那样的感情内涵; 2、由于民族习俗和作家前后互相影响,一个 民族长期以来又往往在同一个物象上反复寄 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 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6
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感 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或文化内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的组合叠加生成意境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7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朱东亚课件
1
行 人 更 在 春 山 外
平 芜 尽 处 是 春 山
楼 高 莫 近 危 阑 倚
盈 盈 粉 泪
寸 寸 柔 肠
迢 迢 不 断 如 春 水
离 愁 渐 远 渐 无 穷
草 熏 风 暖 摇 征 辔来自溪 桥 柳 细候 馆 梅 残
踏 莎 行
欧 阳 修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 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 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 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 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0
明月蕴涵游子的思乡、边人的悲愁、情感的无奈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上一页
13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大雁 落花 夕阳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承担了“信使”的使 命
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 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 事物的逝去。 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 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眷恋旧巢的习性, 燕子 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 托。 14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古典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梧桐 菊花 梅花 莲花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打梧桐更是一个经典 的孤寂哀愁的意境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 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诗人常常赞颂梅花的冰清玉洁、不愿同 流合污、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 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A雁 B
燕 C 菊 D 梅E 莲
朱东亚课件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16
分析意象的两个注意点
一、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 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 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8
关于月的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春花秋月何时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9
方法一:通过物象的功能特征联想来把握意象 的情感内涵。
明月蕴涵人生意识、宇宙意识,表现时空的永恒, 表现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
无奈
其他典型意象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下一页
11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2
方法二:通过修辞或诗词中相关词句来揣摩意 象的情感内涵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 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 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江天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 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 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 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 “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 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 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缔。
朱东亚课件
17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18
分析意象的两个注意点
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 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 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一看见某个意象就马上断定这首诗是表达某种感情的, 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中国古代有悲秋的传统,秋在古诗词 中就是愁的代名词,以致南宋词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但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却写道:“自古逢 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碧霄。”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还如落 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 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朱东亚课件 15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诗词填空
残星几点 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 争泥 借问 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蘋香已有 开信,两桨佳期近 正似篱边数枝 ,岁残犹复耐冰霜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 雁初飞 草平天一色,风暖 燕双高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 点缀琼枝腻
朱东亚课件
2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3
一、梅、柳、草这三种物象都和离别有关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西洲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 士》)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江淹《别赋》)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4
二、梅、柳、草这三种物象都和女性有关
梅花妆 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 子》) 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5
1、当一个物象进入诗文作品之后,它就不是 纯粹的自然物了,因为它已经被作者赋予这 样或那样的感情内涵; 2、由于民族习俗和作家前后互相影响,一个 民族长期以来又往往在同一个物象上反复寄 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 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6
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感 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或文化内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的组合叠加生成意境
2018年8月9日9时59分 朱东亚课件 7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