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及其主要业务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台湾台塑集团
一.台塑集团基本介绍
台塑集团于1954 年创立。

历经五十余年之努力,目前资本额为612亿元。

1957 年由日产四吨的 PVC 粉工厂开始生产,最后决定增加產量,以降低单位成本,同时筹设加工厂消化 PVC 粉,再以加工品拓展外销。

一举将 PVC 粉产量由每日 4 吨增加至 40 吨,并于 1958 年成立南亚公司从事 PVC 管、胶皮、胶布等塑胶二次加工的生产,随后为了消化南亚的二次加工品又成立新东公司生产皮包、皮箱、鞋类、窗帘、雨衣、吹气玩具等三次加工产品。

在此种策略运用下,总算解开了 PVC 粉滞销的困境。

以后经由逐渐扩充及结束新东厂,鼓励员工出去创业发展的结果,不但缔造了举世无匹的三次加工体系,更促成后来石化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对台湾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

台塑企业不断持续多角化经营。

在塑胶原料及加工奠定基础之后,台塑企业持续不断朝向多角化发展,于1965 年设立台化公司,利用山上伐木所砍除的枝梢材及小径木作为原料生产嫘縈棉、纱、布及成衣,正式跨入纺织业。

南亚公司继之于1968 年设厂生产聚酯棉,台塑亦于同年设厂生產亚克力棉,台化又于1974 年设厂生产耐隆纤维及布。

为提高附加价值及提供下游客户更完善的服务,并设立规模庞大的染整厂,不但是台湾唯一能同时生产四种纺织用纤维且提供染整加工的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纤维生产厂商之一。

其后,台湾电子及资讯工业日益蓬勃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公司已成功地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电子原材料上下游一贯生產作业,并进一步投资生產 STN-LCD , DRAM 及硅晶圆等最上游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台湾电子及资讯工业的自给自足,有相当的贡献。

三.公司产品及产量
1.塑料原料制品方面
在塑料原料制品方面,包括PVC粉、PEV粉、VCM、液碱、盐酸、塑料改质剂、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产品,CM、液碱、盐酸、塑胶改质剂、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产品,
2.塑料加工制品方面
在塑料加工制品方面,配合高密度聚乙烯之生产,在新港厂区设加工厂生产市场袋、购物袋、垃圾袋、透气膜等,年产能一万公吨,其加工品配合环保需要,供应焚化炉专用含碳酸钙塑料袋、可分解塑料袋及使用水性油墨印刷等产品,销往日本、澳洲等地区。

在塑胶加工制品方面,配合高密度聚乙烯之生产,在新港厂区设加工厂生产市场袋、购物袋、垃圾袋、透气膜等,年产能一万公吨,其加工品配合环保需要,供应焚化炉专用含碳酸钙塑胶袋、可分解塑胶袋及使用水性油墨印刷等产品,销往日本、澳洲等地区。

3.纤维制品方面
4.日用化学品
四.产品研发与创新
本公司一向非常重视研究开发工作,不断进行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进、管理技术改进、改善制程、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工业安全卫生之研究,以确保操作安全、污染防治、节约能源及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已在提高产品生产力及附加价值上,甚具成效。

11. Braskem公司简介
概况
●美洲最大、全球第八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商。

●该公司的重点是利用本国生物能源优势发展甘蔗乙烯及相续的化工生产,它
在世界上第一个使用100%可再生原料以工业化规模来生产塑料。

●在巴西5个州拥有26家工厂,乙烯产能达380万吨/年;聚烯烃产能达到551
万吨/年,其中聚乙烯303.5万吨/年,聚丙烯196.5万吨/年。

从聚烯烃产能来看,超过了埃克森美孚的530万吨/年、陶氏化学的480万吨/年,一举登上美洲聚烯烃头号生产商的宝座。

●宝洁公司使用Braskem公司甘蔗衍生的PE,作为其某种护发产品的包装。

合并重组
技术
2010年9月底,Braskem公司20万吨/年“绿色”乙烯装臵投入运转,这是世界上基于甘蔗衍生的乙醇生产乙烯的第一套装臵。

产品可用于制取HDPE薄膜、HDPE吹塑、HDPE注塑和LLDPE薄膜。

同时,该公司将采用甘蔗衍生的乙醇建设10万吨/年聚丙烯(PP)装臵,定于2013年投运。

生产“绿色”聚乙烯
12. 印度信诚实业公司简介
二、发展历程及方向
七十年代后期以纺织品工业起步,信诚实业现在正在追求一种反向的多元酯、纤维中间产物、塑料、石油化学制品、石油加工以及油气开发和生产相结合的纵向结合战略,以更好地与材料能源价值链结合。

据悉,到2011年,“诚信新鲜”计划将其连锁店扩展到印度约780个城市。

诚信工业公司高管认为,目前印度仍缺乏有效的新鲜蔬菜水果运输供应渠道,该公司计划在全国建立采购中心,直接从农民手里购买农副产品,既保证消费者购买到优质产品,也使农民从中获利。

三、附属公司
四、主要业务
该公司主要有三个业务领域:石油化工,石油精炼,以及石油和天然气。

其他业务领域主要有:纺织,零售业务,特别经济区发展和电信/宽带业务。

五、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瑞来斯实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缩写为ril)为印度私营部门中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大的公司之一。

它的经营理念是在各部门中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全球化运营操作。

它的聚丙烯年生产能力为96万吨,聚乙烯年生产能力为32万吨,聚氯乙烯年生产能力为27万吨;苯年生产能力为29.1万吨,邻二甲苯年生产能力为15万吨(工厂设在加姆纳格),甲苯年生产能力为10.9万吨,混合二甲苯(mix-xylene)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另外在加姆纳格还生产重芳烃、对二甲苯。

13. 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简介
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nternational Petroleum Investment Co. )英文简称IPIC,成立于1984年,全部资产归阿布扎比政府所有,主要从事阿布扎比酋长国以外的能源领域的投资业务,持有一些外国公司10%-50%的股份。

公司现任董事长是阿联酋总统事务部部长。

2007年,IPIC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将其投资规模由100亿美元扩大至200亿美元。

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其总资产额已达479亿美元,同比增加15%;而其权益净额(NetEquity)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

据资料表明,阿联酋政府正在扩大对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投资。

而IPIC
公司正在研究对中国、东南亚国家在不同领域的投资项目。

14. 日本信越
1.概况
日本信越公司创立于1926年9月。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拥有员工165000人。

2002财年公司销售额达064.6亿美元,净收入5.71亿美元;资本开支总计6.8亿美元,其中研发投资高达2.35亿美元。

信越股票市值排名第5。

2002财年市场价值达到172.52亿美元,仅次于拜耳公司,位于液化空气公司之前。

信越公司的主要产品有3种;聚氯乙烯(PVC,均占总销售额的26%),硅产品(其中硅片占总销售额的23%),以及合成石英、硅、纤维素衍生物、光导粗纤维、环氧树脂注塑产品、光阻材料和稀土磁体等。

2. 企业产品
信越集团首先朝国际展开的是聚氯乙烯事业。

于1960在葡萄牙设立了“CIRES,S.A.”。

是日本的化学厂商首次在海外设立的聚氯乙烯生产据点。

并于1973年设立了“Shintech Inc.”,进入了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

之后,于1999年着手设立“Shintech Inc.”第二工厂,同时,通过事业买收,在荷兰设立了“Shin-Etsu PVC”。

以此,确立了向3大主要市场推展大型生产据点的三极体制化。

其结果,信越集团的总生产能力达年产350万吨具世界最大规模。

半导体硅是IC基板的材料,世界各国的设计厂家对此都有很大的需求。

要对应这一需求,就必须确立具有高度单晶化技术及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的稳定供应体制。

信越化学于1967年设立了“信越半导体”以来,对确立此技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如今,“信越半导体”在日本、美国、马来西亚、英国及台湾设立了当地法人,并从事高质量的半导体硅的生产。

身为世界最大的供应厂家,信越集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

有机硅是用途广泛、可依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特性设计的产品。

由此,必须建立能及早掌握市场动向、并针对需求来作细致且迅速对应的体制。

信越集团不仅于国内,甚至于美国、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及荷兰等设立了生产?销
售据点3.研究开发信越化学以营业、开发、制造的三位一体独创性研究开发体制来密切配合客户需求、并进行各项开发研究。

即,通过营业活动,将争得的市场需求传达给开发部门,以此来设定研究主题。

开发部门按照所设定的主题进行原料的开发,同时,在与制造部门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利用工厂设备,进行以量产化为目标的实践性开发研究。

且为追求效率,信越化学将所有R&D据点设臵于厂地内,并与各事业、制造部门紧密结合。

15. 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
1.概况
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是一家活跃于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性能材料、聚合物和工业化工品等制造领域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荷兰东部城市海尔伦。

帝斯曼拥有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专长,并运用两者的独特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繁荣、环境改善和社会进步,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帝斯曼服务于食品和保健品、个人护理、饲料、药品、医疗设备、汽车、涂料与油漆、电子电气、生命防护,替代能源以及生物基材料等终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促进营养、增强和保证产品功效、提高产品性能。

2.业务群组
帝斯曼公司有五大业务群:
(1)营养
(2)制药
(3) 高性能材料
高性能材料业务群包括帝斯曼迪尼玛公司、帝斯曼工程塑料公司、帝斯曼树脂公司,这些企业专注于制造技术先进、高品质并能满足客户性能标准的产品。

帝斯曼是公认的创立和推行可持续创新解决方案的领跑者,其高性能材料的终端市场有: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电气和电子工业、海洋产业、体育和休闲行业、油漆涂料行业和建筑行业。

(4)聚合物中间体
聚合物中间体业务群包括帝斯曼纤维中间产品公司,它生产合成纤维和塑料用原料己内酰胺和丙烯腈。

己内酰胺是帝斯曼工程塑料聚酰胺生产的一种主要原料。

在全球范围内,帝斯曼是世界上最大的己内酰胺供应商和第三大丙烯腈供应商。

此外,还生产硫酸铵,氰化钠,环己酮和二氨基丁烷。

(5)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帝斯曼表面改良技术公司、帝斯曼生物基产品及服务公司以及帝斯曼生物医学公司始终处于帝斯曼发展的最前端。

3.帝斯曼的成功转型
从最初的煤矿开采公司,到1960年代转型石油化工企业,再到21世纪初与大宗化工彻底说再见, 2000年,帝斯曼决心大举进军精细化工领域,并为自己找到未来的两大增长点——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

为此,帝斯曼2003年以19.5亿欧元收购罗氏公司的维生素和精细化工业务,并将其整合成帝斯曼营养产品部,进而成就其“世界维生素大王”的行业地位。

帝斯曼的维生素业务在过去10年里有超过10倍的有机增长,包括维生素在内的整个生命科学业务收入在帝斯曼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也已经从2000年的14%增长到现在的40%。

中国市场是帝斯曼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战场。

通过与中国制药企业的战略合作,帝斯曼将自身的先进技术与中国的巨大产能和市场相结合,不断强化其在全球抗生素领域的领先地位。

材料科学领域,帝斯曼也在通过同样的方式扩大其在工程塑料和合成树脂产品领域的优势,诸如与金陵石化联营,收购国内领先的涂料树脂生产商先达树脂,以及在江阴建立新厂和不断
建立新生产线等等。

帝斯曼尤其看好工程材料未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2010年4月宣布了在上海建立材料研究与汽车应用开发中心的计划,这是帝斯曼在荷兰境外设立的最大的工程塑料研究中心。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帝斯曼在2007年决定加速向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专业公司转型。

在营养、制药、性能材料、聚合物中间体四大核心业务领域,帝斯曼更加积极地寻求收购目标,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业务则开始加速剥离。

2010年3月,帝斯曼与埃及OCI公司达成协议,以3.1亿欧元价格向对方出售其农业(尿素、化肥等)和三聚氰胺业务。

这两项业务在2009年底销售收入分别为3.38亿欧元和1.51亿欧元,同时“转让”的还有原属于帝斯曼的世界最大三聚氰胺生产商位臵。

除了已经宣布售出的特殊材料和热塑弹性体,正在剥离过程中的还有三元己丙橡胶、柠檬酸和马来酸酐。

帝斯曼的业务结构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超过50%的帝斯曼原有业务(主要是石化业务和一些基础化学业务)在这个过程中被剥离出去,更多的新业务通过并购等方式壮大起来。

帝斯曼从一个拥有广泛业务结构的化学公司,转变成一个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专业公司,由此有了一个非常清晰和专注的业务组成,收益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战略目标
成功转型之后,帝斯曼下一步的重心会转移到增长,通过创新不断强化其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追求更快的增长、更高的利润率以及更佳的收益质量。

同时,帝斯曼还提出了四大增长引擎,即高增长经济体、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并购与合作,来共同推动帝斯曼旗下业务在全球各个区域市场的增长。

孟山都的发展史
这家农业公司是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更占据了全球9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中国每年有80%的大豆依赖进口,但所有进口的大豆中,90%以上都是采用孟山都的技术种植出的转基因大豆。

开始生产和销售一直由德国人垄断的糖精。

发展
很快,孟山都公司生产的糖精全部找到了大买家--可口可乐公司。

一战过后,孟山都成为全美最大的阿斯匹林生产商,这一地位一直保持了六十多年。

扩张
转型
1972年,曾担任"宝洁"公司执行副总裁的约翰〃汉利(John W. Hanley)被任命为孟山都总裁,成为孟山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总裁的外来者。

在这种环境下,汉利总裁开始重新审视孟山都的长期策略,决定进行战略转型,把重点转移到生物技术领域,主要侧重高价值专利化工产品的生产与新产品研发。

二、孟山都的核心竞争力
孟山都的创业者很早就提出了公司的四个美德--决心、创新、领先和远见。

农业:孟山都是全球农业的领导者,其农业化学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最著名的就是畅销全球的"农达"除草剂。

生物技术:孟山都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并在商业上成功推广,代表产品有抗玉米螟虫的"保丰"(Yieldgard)牌玉米,抗棉铃虫的"保铃棉 "(BollgardR),抗虫的NewLeaf R土豆,抗"农达"的大豆和棉花。

制药:在分拆之前,孟山都生产医药制品的公司--西尔公司在开发和销售治疗关节炎、高血压、失眠、溃疡、消炎、妇女保健等药品方面一直占有世界领先地位。

17. 比利时苏威集团公司
一、公司概况
苏威集团公司是比利时著名的化工医药集团,成立于1863年,公司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市,注册资本为12.44亿欧元。

公司分四个部门:化工部、医药部、塑料部和塑料产品加工部。

2003年集团营业额为76亿欧元,研发费用占到每年营业额的5%;其医药产品发展较快,集团加强在医药部门研发费用的投入,用于医药部门的费用将占全部研发费用的60%以上。

苏威集团重视环境保护,其生产方式、生产程序以及设备等方面均考虑了环保要求。

近年来,苏威集团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苏威集团在中国不仅设有销售点,而且还有7家制碱合作生产厂。

苏威集团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在香港、江苏常州、四川成都、上海等地均有生产厂,几年来,营业额成倍增长。

公司的业务范围广泛,主要产品为基础化工原料(纯碱、碳酸盐)、医药产
品(治疗荷尔蒙、胃肠疾病、心脏疾病、精神病)、塑料原料(PVC、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以及塑料加工(汽车零配件、塑料管、各种薄膜)等。

二、主要业务
苏威集团拥有3大核心业务:
苏威化学品是纯碱、过氧化氢和碳酸氢钠等基础化学品全球最大的生产商。

同时,又是氟化学品和高纯度特种化学品的全球领导者。

2010年苏威化学的年销售额为30亿欧元。

苏威塑料是全球领先的特种聚合物和乙烯的生产商,提供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应用选择。

2010年苏威塑料的年销售额为38亿欧元。

苏威罗地亚着力于世界领先的特种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应用于各个市场,包括:汽车、电子、香精香料、健康、个人及家庭护理、消费品和工业附加值产品和高性能的解决方案。

2010年销售额为52亿欧元。

18. 南非萨索尔公司
南非萨索尔成立于1950年,是一家总部在南非的全球领先的煤制油(CTL)和天然气合成油(GTL)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利润23亿美元。

它现在业务重点是将天然气转化为高质量的低硫柴油。

在生产煤制油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了大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如蜡、氨、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

萨索尔公司从煤提炼汽油的技术叫做“费-托工艺”(Fischer-Tropsch)。

低温费托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3种——柴油、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高温费托技术的产品却有五、六十种,可以生产汽油,但分离起来也有难度,适合比较复杂的精炼厂。

萨索尔使用间接转化技术,先将煤气化,然后合成燃料油和化工产品。

目前
生产汽油、柴油、蜡、乙烯、丙烯、聚合物、氨、醇、醛、酮等113种化工产品。

化学品事业部主要产品:
丙烯酸酯
共聚用单体
α-烯烃系列
∙1- 己烯–
∙1- 辛烯–
∙1- 戊烯 --
∙Safol 23® / ™醇 --
酯和酸
C3/C4醇系列
乙醇
乙二醇醚
酮类:
丙酮
丁酮
甲基异丁基酮
技术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Willem Louw指出:“沙索并不是在煤制油各环节技术中都是最先进的,但却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各种技术成功组合在一起的公司,如将壳牌的煤气化技术和沙索的费托合成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萨索尔与众不同的发展策略
正当大多数跨国石化公司在中国竞相建设裂解装臵或其他下游装臵时,萨索尔决定选择退出竞争,转而投资天然气制液体燃料(GTL)项目。

该决定与南非燃料与化学公司的政策保持一致。

萨索尔加快可再生能源投资
19. 美国亨兹曼公司
一、公司简介:
美国亨兹曼公司(HUNTSMAN)Tioxide集团公司(Tioxide Group PLG)建于1930年,先前叫英国钛制品公司,即著名的BTP公司。

它是由美国国家铅业公司的钛公司、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公司)和Goodlass Wall&Lead Industries公司合资创办的,1934年在英格兰比灵赫姆开始生产钛白粉,当年的产量仅有965吨。

亨兹曼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生产制造商和市场供应商,主要进行各种大量生产型化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其营业公司负责为全球各产业制造基本的化学产品。

这些产业部门包括化学、整形外科、汽车、航空、鞋类、颜料及衣料、建筑、科技、农业、卫生服务、纺织、清洁制剂、个人护理、家具、器具以及包装等行业。

事实上,亨兹曼公司最初是以其在包装产业上的创新制造而著名,随后,逐渐发展到石化产品的生产。

二、主要产品—钛白粉:
公司目前在世界七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马来西亚、南非)有八座钛白工厂,总生产能力达5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该公司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发展钛白粉生产。

它开发的氯化法工艺是利用电弧等离子加热的。

三、绿色化学:
20. 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
一旭化成集团
1.简介
1922年5月建立的旭绢织株式会社,1923年10月建立了氨肥生产厂。

1931年4月,日本铜氨丝株式会社开始使用氨生产铜氨丝纤维。

1931年5月21日正式成立了旭化成。

第一个发展的十年是通过扩大工业化学品和衍生品如苛性钠、氯、化肥、硝化纤维、工业炸药、铜氨丝、以及粘胶长丝的生产来实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旭化成开始扩展到更广阔的新领域,并发展成为日本化工业最前端的企业。

二旭化成化学简介
旭化成化学创建于1923年,它是旭化成集团所有与化学相关业务的核心运营公司。

公司从1923年进行日本首次的商业合成氨生产开始,工艺和产品更新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和扩大,是一家从事石油化学品和塑料、住宅和建筑材料、纤维和织物、专用品生产。

1.主营业务
有机和无机工业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混和化肥,薄膜材料,乳胶,医
药和食品添加剂,炸药,光敏聚合物和制版系统,分离和离子交换膜的系统和设备。

它的石化产品覆盖很广,包括聚乙烯、工程塑料和其他树脂产品,以及丙烯腈、苯乙烯和其他基本单体产品。

在丙烯腈、己二酸、环己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离子膜交换法氯碱等生产技术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它也是日本第二大的聚甲醛生产家。

日本旭化成公司的聚甲醛制造技术为:①用甲醛缩二甲醇生产高浓度甲醛;②均聚甲醛的先进工艺;③共聚甲醛的工业化;④高润滑性能的嵌段共聚甲醛的制造。

3. 核心技术
6. 发展战略
旭化成公司认为,公司的前途在于通过经营结构的变化和管理系统的改革,来提高公司在全球的竞争力。

公司的竞争力来源于与众不同的专有技术平台或强有力的市场平台,这些将使公司在未来得到继续发展,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公司在世界和日本的排名。

21. 瑞士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
1. 概况
瑞士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是总部位于瑞士穆顿的跨国化工集团,在特种化学品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

科莱恩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特种化工产品的生产企业。

科莱恩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高达近2亿瑞士法郎(约13.2亿元),目前拥有15000多项专利,其研发中心是研究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

科莱恩的全球运营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从2005年至2010年间,科莱恩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超过40%,能耗量降低了35%,而耗水量则降低了30%。

在进行产品研发过程中,科莱恩的要求可谓苛刻,由此诞生的产品,在盈利与环保上都有“双重保险”。

2. 业务单元
科莱恩公司按产品与服务将其业务分为以下11个业务单元。

2.1 添加剂
2.2催化剂和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