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人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个长方体,用下面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将其切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

切后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分别比原来增加了60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和48平方厘米。

求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列式正确的是( )。

A .60+40+48
B .(60+40+48)÷2
C .(60+40+48)×2
D .以上都不正确
2.下面的长方体中,与a 相等的棱(不包括a )有( )条。

A .3
B .4
C .6
D .2 3.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

A .214 B .114
C .212
D .112
4.如果a =b -1(a 、b 为不是0的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
( )。

A .1,ab
B .a ,b
C .b ,a
5.在37、912、78、916、31
93中,最简分数有( )个。

A .2
B .3
C .4
D .5
6.小丁看一本9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2
5
,如果继续往下看,应从第( )页看
起。

A .36 B .37
C .54
7.有23位男士到宾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 )种
不同的安排。

A .3
B .4
C .5
8.一个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是160cm 2,它可以分割成两个同样的正方体,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都是( )cm 2。

A .80
B .96
C .100
D .120
二、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5分=(________)时 396cm =(________)3dm 265dm =(________)2m 372cm =(________)mL 3.2L =(________)mL 30.9m =(________)3dm
10.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11.三位数41□填上数字(______)时,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12.20的因数共有(________)个,20与30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一筐苹果,2个2个拿,3个3个拿,5个5个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有(______)个。

14.在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下的括号里画“√”。

( ) ( ) ( )
15.如图,把一个长方体木料沿虚线正好锯成3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_____平方分米.
16.有18盒外观完全一样的巧克力豆,其中17盒质量完全相同,有一盒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次可以保证找出轻一些的这一盒巧克力豆。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372020
+= 51
63-= 1145-= 41415555+-+=
43510
-= 523-= 11
612+= 1192131113-+=
18.计算下面各题。

522935+- 117399-- 5213
6565
+++ 19.解方程。

2437x -= 35
46x += 318
x -= 20.明明上半身长45cm ,身高是105cm ,明明的上半身长是下半身长的几分之几? 21.端午节那天,红红和妈妈一起包了30多个粽子。

如果按照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
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

红红和妈妈一共包了多少个粽子?
22.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7
8
米,做裤子用去
1
4
米,还剩
1
12
米,这块布料共有多少米?
23.一个铁皮油箱的长和宽都是8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若每升汽油重0.82千克,这个油箱最多可装汽油多少千克?(铁皮厚度忽略不计)24.工人师傅要将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锭,铸造成一个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体钢锭。

铸成的钢锭有多高?
25.按要求画一画。

(1)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4格。

(2)将梯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

26.如图,这个立体图形由10个棱长为5cm的小正方体搭成,所有表面(包括这个立体图形的底部)都涂成了绿色。

(1)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3
cm。

(2)只有2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个;只有4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个。

(3)这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图1”(数字表示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如“图2”。

现在,玲玲将10个小正方体的组合方式进行了调整,搭出了一个新的立体图形。

这个新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图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画在“图4”区域。

(4)如果将这10个小正方体重新摆成一横排,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
c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三种切法增加的面积分别是2个上面的面积,2个左面的面积,2个前面的面积,所以把增加的面积加起来就是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60+40+48。

故答案为:A
【点睛】
考查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三种切法增加的面积。

2.A
解析:A
【分析】
在长方体中,有3组棱,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每组棱中有4条,它们平行且相等,所以与a相等的棱(不包括a)还有3条。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与a相等的棱(不包括a)有3条。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特征,属于基础类的题目。

3.A
解析:A
【分析】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合数是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214。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整数的写法,解答此题关键是各位上的数字,要想知道各位上的数字,关键又是质数、合数的意义。

4.A
解析:A
【分析】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是互质数,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

【详解】
如果a=b-1(a、b为不是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A
【点睛】
关键是确定a、b两个数的关系,特殊情况还有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
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5.B
解析:B
【分析】
最简分数定义: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

【详解】
在3
7

9
12

7
8

9
16

31
93
,最简分数有
3
7

7
8

9
16
共3个。

故答案选:B
【点睛】
关键是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明确互质数。

6.B
解析:B
【分析】
将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总页数×已看页数对应分率+1即可。

【详解】
90×2
5
+1
=36+1
=37(页)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

7.B
解析:B
【分析】
假设安排1间3人间的,则需要10间2人间的;安排3间3人间的,则需要7间2人间的;安排5间3人间的,则需要4间2人间的;安排7间3人间的,则需要1间2人间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可以安排1间3人间的,则需要10间2人间的;
安排3间3人间的,则需要7间2人间的;
安排5间3人间的,则需要4间2人间的;
安排7间3人间的,则需要1间2人间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采用了列举的方法,按顺序列举,做的不重复、不遗漏,也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解答。

8.B
解析:B
【分析】
一个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可以分割成两个同样的正方体,说明前后上下四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是横截面的2倍,则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一个横截面面积的10倍,则每个横截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一个小正方体有6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160÷10×6
=16×6
=9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二、填空题
9.75 0.096 0.65 72 3200 900
【分析】
1小时=60分,1dm3=1000cm3,1m2=100dm2,1cm3=1mL,1L=1000mL,1m3=
1000dm3,根据这几个进率,直接填空即可。

【详解】
45分=0.75时;96cm3=0.096dm3;65dm2=0.65m2;
72cm3=72mL;3.2L=3200mL;0.9m3=900dm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明确常见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10.见详解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把1平均分成6格,其中的1小格表示1
6
,填假分数时,从0开始,第几
个小格,就表示六分之几;填带分数,看左面最近的整数是几,整数部分就是几,分子就是从这个整数往后数的格数,分母是6,据此填空。

【详解】
填空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了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明确一小格表示多少是解题关键。

11.4
【分析】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详解】
填上数字4,41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点睛】
本题考查2、3的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2、3的倍数特征。

12.10 60
【分析】
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列举即可得知20的因数有几个;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
20的因数有1、2、4、5、10、20;共6个;
20=2×2×5
30=2×3×5
最大公因数是:2×5=10
最小公倍数:2×2×3×5=60
【点睛】
解答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注意找因数时要成对成对的找,防止遗漏;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13.30
【分析】
一筐苹果,2个2个拿,3个3个拿,5个5个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说明苹果数量是2、3、5的公倍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苹果的最少数量。

【详解】
2×3×5=30(个)
【点睛】
两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三个数两两互质,最小公倍数是这三个数的乘积。

14.()(√ )()
【分析】
都正面看,这三个立体图形都是,都符合;从上面看,第一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是,第三个图形是,据此解
答。

【详解】
【点睛】
考查了三视图,三视图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大小、方位等所有特征信息。

15.168
【详解】
48÷4×6×3﹣48=12×6×3﹣48=216﹣48=168(平方分米)
答: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68.
解析:168
【详解】
48÷4×6×3﹣48=12×6×3﹣48=216﹣48=168(平方分米)
答: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68.
16.3
【分析】
把18盒巧克力豆,平均分成3组:6,6,6,第一次称前两组,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平衡,则次品在第三组,再把第三组6盒平均分成3组:2,2,2,第二次称前两组,平衡则在轻的那一组,第三次
解析:3
【分析】
把18盒巧克力豆,平均分成3组:6,6,6,第一次称前两组,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平衡,则次品在第三组,再把第三组6盒平均分成3组:2,2,2,第二次称前两组,平衡则在轻的那一组,第三次称即可找到次品,若不平衡,次品在轻的那一组,第三次称即可找到次品;二是不平衡,次品在轻的那一组,再把6盒平均分成3组:2,2,2,第二次称前两组,平衡则在轻的那一组,第三次称即可找到次品,若不平衡,次品在轻的那一组,第三次称即可找到次品,综上,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3次可以保证找出轻一些的这一盒巧克力豆。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3次可以保证找出轻一些的这一盒巧克力豆。

【点睛】
本题考查找次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找次品的规律。

三、解答题
17.1;;;
;;;【详解】略
解析:1;1
2;
1
20

2
5
1 2;
1
3

1
4

2
11
【详解】

18.;1;2
【分析】
先通分,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根据减法的性质,先算后两项的和,再用3减去这个和;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再算异分母分数加法。

【详解】


解析:37
45
;1;2
【分析】
先通分,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根据减法的性质,先算后两项的和,再用3减去这个和;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再算异分母分数加法。

【详解】
522
935
+-
=253018 454545 +-
=5518 4545
-
=37
45 117
3
99 --

117 3
99
⎛⎫
-+

⎝⎭
=32
-
=1
5213 6565 +++
=51236655⎛⎫+++ ⎪⎝⎭
=11+ =2
19.;;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据此进行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
解析:212
x =;112x =;318
x =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据此进行解方程即可。

【详解】
2437
x -= 解:2437
x =- 21
2x =
3546
x += 解:5364
x =- 1
12
x = 318x -= 解:3
18
x =+
318
x =
20.【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下半身的长,用身高减去上半身长,再用上半身的长除以下
半身的长,约分即可解答。

【详解】
45÷(105-45)
=45÷60

答:明明上半身长是下半身长的。

【点睛】
解析:3 4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下半身的长,用身高减去上半身长,再用上半身的长除以下半身的长,约分即可解答。

【详解】
45÷(105-45)
=45÷60
=3 4
答:明明上半身长是下半身长的3
4。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1.36个
【分析】
由如果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是30多个粽子,所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中大于30小于40的数。

因此先
解析:36个
【分析】
由如果每4个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每6个装一袋,也正好装完,可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因为是30多个粽子,所以这些粽子的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中大于30小于40的数。

因此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乘自然数1、2、3、…,从中找出在30~40的4和6的公倍数即可。

【详解】
4=2×2,6=2×3,
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3=36(个)
答:红红和妈妈一共包了36个粽子。

【点睛】
掌握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米
【分析】
布料的总米数=做上衣用去的米数+做裤子用去的米数+还剩的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
++

=(米)
答:这块布料共有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应用,计算
解析:29 24

【分析】
布料的总米数=做上衣用去的米数+做裤子用去的米数+还剩的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
7 8+
1
4

1
12
=2162 242424 ++
=29
24
(米)
答:这块布料共有29
24
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应用,计算时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计算即可。

23.288平方分米;262.4千克
【分析】
用长×高×4+长×宽×2,求出铁皮面积;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容积,用容积×没升汽油质量即可。

【详解】
8×5×4+8×8×2
=160+128
解析:288平方分米;262.4千克
【分析】
用长×高×4+长×宽×2,求出铁皮面积;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容积,用容积×没
升汽油质量即可。

【详解】
8×5×4+8×8×2
=160+128
=288(平方分米)
8×8×5×0.82
=320×0.82
=262.4(千克)
答: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288平方分米,这个油箱最多可装汽油262.4千克。

【点睛】
关键是掌握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4个侧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24.9分米
【解析】
【详解】
6×6×6÷8÷3=9(分米)
答:高是9分米
解析:9分米
【解析】
【详解】
6×6×6÷8÷3=9(分米)
答:高是9分米
2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的4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格,依次连接即可;
(2)把梯形的5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4个格,再把梯形的4个顶点向左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的4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格,依次连接即可;(2)把梯形的5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4个格,再把梯形的4个顶点向左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形变换的方法,关键是找准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注意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6.(1)1250;(2)2,6;
(3)
(4)1050
【分析】
(1)立体图形的体积=一个正方体体积×个数,即可求得;
(2)观察立体图形,明确整体结构,观察小正方体哪些面是暴露在外面,哪些面是被
解析:(1)1250;(2)2,6;
(3)
(4)1050
【分析】
(1)立体图形的体积=一个正方体体积×个数,即可求得;
(2)观察立体图形,明确整体结构,观察小正方体哪些面是暴露在外面,哪些面是被遮挡的,即可得出答案;
(3)图1是立体图形的俯视,图2是立体图形左视图,对照可以得出图1、图2的构成规律,可以画出图4的正视图。

(4)如果将这10个小正方体重新摆成一横排,拼成的大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50cm、5cm、5cm,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计算可得。

【详解】
(1)一个正方体体积:
5×5×5
=25×5
=125(立方厘米)
10个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体积
10×125=1250(立方厘米)
(2)只有2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是下层第2排最左边的正方体和中间的正方体,共有2个,
只有4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是上层的2个和下层第一排左、右边上2个,二排、三排右边各一个,共有6个
(3)观察图3可知:
前后有3排,上下有3层,后齐。

第一排4个,遮挡第二排3个,第三排纵列3个,只有一层被遮挡,其余两层可见。

所以正视图为下图:
(4)重新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
(50×5+50×5+5×5)×2
=(250+250+25)×2
=525×2
=1050(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染色问题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并灵活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