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分突破试题(2)(教师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D 【解析】唐朝孔颖达为《五经正义》中的《诗经•小雅》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课程”一词
的最早使用。
7、下列选项中,属于元认知策略的实例是(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答案】C
【解析】调节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的策略。例如,当 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放慢速度等。调节 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
8、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 ) A、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B、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C、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D、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17、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分析书面材料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答案】A
【解析】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
18、班级管理的原则有全面管理原则、方向性原则、自主参与原则、( )等。 A、教管结合原则 B、引导管理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如果我是这位英语老师,我会努力变明明的外部动机为内部动机,变附属内驱力为认知内驱力。我会帮助明明确立正确的
学习目标并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理解掌握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而学习。具体做法:课堂上继续关注明明,提高他 上课的积极性;课下与他探讨有关英语知识的趣闻,并推荐一些有趣的英语读物培养他的兴趣,让他在阅读中提高认知内驱 力;最后达到在课堂上逐渐减少对他的关注,也能让他积极学习英语的效果。
【答案】
【解析】(1)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
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 里获得赞许和接纳。由材料可以看出,明明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关注,而不是为了自己英语能力的提高和知 识的增加。因此,明明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25、小宝同学是班主任陈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却经常
紧张、头发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
请分析小宝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作为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答案】
【解析】(1)这位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 (2)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答案】C
【解析】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6、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是在( )之中。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五经正义》
试卷链接:/t/izc0GAV.html
【答案】A
【解析】略。
二、简答题
21、安德森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
【解析】(1)认知阶段;(2)联结阶段;(3)自动化阶段。
2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案】
【解析】(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3、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答案】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分突破试题(2)
(教师版)
试卷题量:27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izc0GAV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 )岁的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为( ) A、4~8个组块 B、5~8个组块 C、4~9个组块 D、5~9个组块
【答案】D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为7。
5、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 A、示范法 B、惩罚法 C、代币奖励法 D、肯定性训练
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三、材料分析题
24、明明是一个小学生,英语老师关注他,他上课就积极举手发言。后来换了一位英语老师,不了解明明的情况,关注他少
了,他上课就不积极了,而且英语成绩一落千丈。
(1)明明属于什么学习动机,属于哪种性质? (2)如果你是这位英语老师,你会怎么办?
①改变错误认知: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比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的期望过高,担心临场发 挥不正常,考上不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或是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
的办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源的影响。不少学生是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如“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命 运”“考不好无法对自己的父母交代”,而增加了对考试的畏惧感。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可以帮助
11、原始社会教育的独特特点是( ) A、原始平等 B、制度落后 C、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 D、教书育人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 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
12、( )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A、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 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试卷链接:/t/izc0GAV.html
2/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13、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 ) A、道尔顿 B、盖•吕萨克 C、波义耳 D、阿佛伽罗
【答案】A
【解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 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 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 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 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 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
儿童。
A、5~11 B、5~12 C、6~12 D、7~13
【答案】C 【解析】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2、教师在讲新知识之前都要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通过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记忆新知识。这种识
记属于( )
A、机械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被动识记
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答案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 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10、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有( ) A、博物馆 B、乡土资源 C、科技馆 D、教学过程
【答案】D
【解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 土资源等。教学过程属于校内课程资源。
【答案】C
【解析】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3、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服务的。 A、教育目的 B、教师和学生 C、特定的教学 D、当前工作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自编测验的内涵。
【答案】D
【解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16、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答案】D
【解析】教育的基本功能即个体功能,是影响人的发展。因此,学校的基本功能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14、教师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答案】C
【解析】课外辅导是对上课的补充,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15、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B、从直观动作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答案】B
【解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 分,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 课程。
9、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的课程,属于( )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四、教学设计题
26、《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请为这篇课文编写一个教学设计方案。
试卷链接:/t/izc0GAV.html
4/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答案】A 【解析】班级管理的原则有:(1)方向性原则;(2)全面管理原则;(3)自主参与原则;(4)教管结合原则;(5)全员激励原则;(6)平
行管理原则。除此之外,班级管理还要坚持民主性原则和高效性原则。
19、一位老师把自己当作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催化剂”,而不是权威者。这符合( )学习理论的观点。 A、信息加工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联结主义
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 ②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避免题海战术给大 脑带来过度疲劳。 ③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如由易到难,切忌死绞难题,合理分配时间等。
④调控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焦虑转移法,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利 用对抗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使神经过敏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模拟训练法(实际模拟考试情 绪,让学生切身体会)等。
【答案】B 【解析】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 士”和“催化剂”。
试卷链接:/t/izc0GAV.html
3/6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2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从事智力劳动 C、从事体力劳动 D、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