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调研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生成乙醇属于消去反应
B.乙烷室温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C.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与溴乙烷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2.室温下,向某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中lgc(Ba2+)与
-
3
2-
3
c(HCO)
c(CO)
的变
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H2CO3的K a1、K a2分别为4.2×10-7、5.6×10-11) A.a对应溶液的pH小于b
B.b对应溶液的c(H+)=4.2×10-7mol·L-1
C.a→b对应的溶液中
2-
3
--
3
c(CO)
c(HCO)c(OH)
减小
D.a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2c(Ba2+)+c(Na+)+c(H+)=3c(HCO3-)+c(Cl-)+c(OH-)
3.0.1 mol/L二元弱酸H2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中的H2A、HA-、A2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 =1.9时,c(Na+)<c(HA-)+2c(A2-)
B.当c(Na+)=c(H2A)+c(HA-)+c(A2-)时,溶液pH>7
C.pH=6时,c(Na+)>c(HA-)>c(A2-)>c(H2A)
D.lg[Ka2(H2A)]=-7.2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L0.2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2N A
B.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O2,转移2N A个电子
C.3.6gCO和N2的混合气体含质子数为1.8N A
D.常温常压下,30g乙烷气体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
5.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 与Y同族;W的氢化物为弱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B.W和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C.离子半径Y﹤Z
D.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6.我国成功研制的新型可充电AGDIB电池(铝-石墨双离子电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
电池反应为:C x PF6+Li y Al=C x+LiPE6+Li y-1Al。
放电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负极,放电时铝失电子
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电极反应为:Li y Al-e-=Li++Li y-1Al
C.充电时A电极反应式为C x+PF6-﹣e-=C x PF6
D.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lmol电子,石墨电极上可回收7gLi
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a2O2B.SO3C.NaHCO3D.CH2O
8.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溶于水得溶液,0.010mol/L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可能是硅元素
B .简单离子半径:Z >W >X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W
D .非金属性:Y >Z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食用单晶冰糖的主要成分是单糖 B .硫酸亚铁可用作袋装食品的脱氧剂 C .用水玻璃浸泡过的纺织品可防火 D .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具有胶体性质
10.已知某锂电池的总反应为2
24Li 2SOCl 4LiCl S SO +++↑放电充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
B .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
C .放电时,电子从Li 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正极
D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24Cl S SO 4e 2SOCl --
++-=
11.中国第二化工设计院提出,用间接电化学法对大气污染物 NO 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理示意如图(质子膜允许H +和 H 2O 通过),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极Ⅰ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H 2O+2e - =2OH - +H 2↑
B .电解池中质子从电极Ⅰ向电极Ⅱ作定向移动
C .吸收塔中的反应为 2NO+ 2S 2O 42-+H 2O=N 2+4HSO 3-
D .每处理1molNO 电解池质量减少16g
12.实验测得0.1mo1·L -1Na 2SO 3溶液pH 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将b 点溶液冷却至25℃,加入盐酸酸化的BaC12溶液,能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 2S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 32-+2H 2O H 2SO 3+2OH -
B .温度升高,溶液pH 降低的主要原因是SO 32-水解程度减小
C .a 、b 两点均有c(Na +)=2[c(SO 32-)+c(HSO 3-)+c(H 2SO 3)]
D.将b点溶液直接冷却至25℃后,其pH小于a点溶液
13.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4、CO2、SO2、NO
C.氯化铝溶液:Mg2+、HCO3—、SO42—、Br—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I—、Cl—、NO3—、Na+
14.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一步反应为:Fe3O4(s)+3H2S(g)+H2(g) 3 FeS(s)+4 H2O(g),其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H2S是还原剂
B.脱除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
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
15.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转换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碳基材料(Na m C n)作负极,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该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Na1-m CoO2+Na m C n NaCoO2+C 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 m C n—me-=mNa++C n
C.充电时,阴极质量减小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CoO2-me-=Na1-m CoO2+mN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以重晶石(BaSO4为主,含有钙等杂质)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碳酸钡:
温度为1173K~1473K时回转窑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O2CO2,C+CO22CO;
BaSO4+4C BaS+4CO↑,BaSO4+2C BaS+2CO2↑。
(1)煤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回转窑中通过量空气,则BaCO3产率________(填“降低”、“升高”、“不变”)。
(3)用90~95℃的热水浸取BaS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时无气体生成,此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回转窑产生的废气,其中________可以在碳化过程得到重新利用;硫化钡黑灰热水浸取,保温后热过滤除去的残渣也可在其他工业生产中再利用,如废渣中的CaSO4可作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5)为了得到纯净的BaCO3,省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反应BaSO 4(s)+CO32-(aq)BaCO3(s)+SO42-(aq),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在实验室模拟BaSO4转化为BaCO3的过程:若每次加入1 L 2 mol/L的Na2CO3溶液,至少需要____次,可以将0.3 mol BaSO4完全转化为BaCO3。
[K sp(BaSO4)=1×10-10,K sp(BaCO3)=5×10-9]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某课题组采取以下路线合成利胆药——柳胺酚。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对于柳胺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有三种官能团
B 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C 分子组成为C13H9NO3
D 1mol柳胺酚最多与3mol NaOH反应
(2)F的命名为_______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
(3)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和F制取柳胺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分子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4-甲氧基乙酰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注明试剂和条件)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世上万物,神奇莫测,常常超乎人们按“常理"的想象。
学习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知识,能使你想象的翅膀变得更加有力。
(1)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__,基态G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
(2)HC≡CNa(乙炔钠)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乙炔钠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
乙炔钠中存在___(填字母)。
A.金属键B.σ键C.π键D.氢键 E.配位键 F.离子键G.范德华力
(3)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
写出和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
体的一种分子的结构式___。
(4)钙和铁都是第四周期元素,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铁的熔沸点远高于钙,其原因是____。
(5)配体中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SCN -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S=C=N]-或[S-C ≡N]-,SCN -与Fe 3+、Au +和Hg 2+等离子能形成配离子,N 、C 、S 的电负性依次为3.0、2.5和2.5。
SCN -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可能是___。
(6)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体中在每个X 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 共有___个。
②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g ·mol -1,晶胞的密度为ρg.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晶体中两个最近的X 间的距离为___cm 。
19.(6分)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基态Ga 原子中有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镓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3)三甲基镓[(CH 3)3Ga]是制备有机镓化合物的中间体。
①在700℃时,(CH 3)3Ga 和AsH 3反应得到GaAs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 3)3Ga 中Ga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AsH 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
(4)GaF 3的熔点为1000℃,GaC13的熔点为77.9℃,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砷化镓是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与Ga 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As 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②原子坐标参数是晶胞的基本要素之一,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
图中a(0,0,0)、b(1,11
,22
),则c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_。
③砷化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Ga 的原子半径为p nm ,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g·cm -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
【解析】
【详解】
A.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是加成反应,故A不选;
B.乙烷不能和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烷烃能和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B不选;
C.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均为C2H4O2,两者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选;
D.乙酸中的羧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溴乙烷没有不饱和键,也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
a点横坐标为0,即lg
-
3
2-
3
c(HCO)
c(CO)
=0,所以
-
3
2-
3
c(HCO)
c(CO)
=1,b点lg
-
3
2-
3
c(HCO)
c(CO)
=2,
-
3
2-
3
c(HCO)
c(CO)
=100;另一
方面根据HCO3-H++CO32-可得:K a2=
2-+
3
-
3
c(CO)c(H)
c(HCO)
⨯
,据此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详解】
A.由分析可知,K a2=
2-+
3
-
3
c(CO)c(H)
c(HCO)
⨯
,而a点
-
3
2-
3
c(HCO)
c(CO)
=1,所以a点有:c(H+)= K a2=5.6×10-11,同
理因为b点
-
3
2-
3
c(HCO)
c(CO)
=100,结合K a2表达式可得5.6×10-11=
+
1(H)
100
c
⨯
,c(H+)=5.6×10-9,可见a点c(H+)
小于b点c(H+),所以a点pH大于b点,A错误;B.由A可知,b点c(H+)=5.6×10-9,B错误;
C.由K a2=
2-+
3
-
3
c(CO)c(H)
c(HCO)
⨯
和K W的表达式得:K a2=
2-
3W
--
3
c(CO)K
c(HCO)c(OH)
⨯
⨯
,温度不变,K a2、Kw均不
变,所以
2-
3
--
3
c(CO)
c(HCO)c(OH)
⋅
不变,C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有:2c(Ba2+)+c(Na+)+c(H+)=c(HCO3-)+c(Cl-)+c(OH-)+2 c(CO32-),a点c(HCO3-)=c(CO32-)代入
上面式子得:2c(Ba2+)+c(Na+)+c(H+)=3c(HCO3-)+c(Cl-)+c(OH-),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电解质溶液结合图像判断的选择题有两点关键:一是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怎么使用横纵坐标所给信息;
二是切入点,因为图像上有
-
3
2-
3
c(HCO)
c(CO)
,所以切入点一定是与
-
3
2-
3
c(HCO)
c(CO)
有关系的某个式子,由此可以判
断用Ka2的表达式来解答,本题就容易多了。
3.B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像,pH =1.9时,溶液显酸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c(H+)=c(HA-)+2c(A2-)+ c(OH-),因此c(Na+)<c(HA-)+2c(A2-),故A正确;
B.根据图像,当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溶液显酸性,pH<7,此时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c(Na+)=c(H2A)+c(HA-)+c(A2-),故B错误;
C.根据图像,pH=6时,c(HA-)>c(A2-),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和Na2A,c(Na+)>c(HA-)>c(A2一)>c(H2A),故C正确;
D.Ka2(H2A)=
()()
2
-
c A c H
c()
HA
-+
,根据图像,当pH=7.2时,c(HA-)=c(A2一),则Ka2(H2A)=
()()
2
-
c A c H
c()
HA
-+
=
c(H+)=10-7.2,因此lg[Ka2(H2A)]=-7.2,故D正确;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A. HCO3−在溶液中既能部分电离为CO32-,又部分能水解为H2CO3,故溶液中的HCO3−、CO32-、H2CO3的个数之和为0.1N A,故A错误;
B. 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故生成32g氧气,即1mol氧气时,转移2N A 个电子,故B正确;
C. 氮气和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故3.6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3.6g9
28g/mol70
mol
=,又因1个CO
和N2分子中两者均含14个质子,故9
70
mol混合物中含1.8N A个质子,故C正确;
D. 常温常压下,30g乙烷的物质的量是1mol,一个乙烷分子有7个共价键,即30g乙烷气体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故D正确;
故选:A。
5.D
【解析】
【分析】
W与Y同族;W的氢化物为弱酸,则W为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由此可推出W为氟(F),Y为Cl;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Z可能为K或Ca,则X可能为Al或Mg。
【详解】
A.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不管是CaCl2还是NaCl,其水溶液都呈中性,A错误;
B.F没有正价,Cl的最高化合价为+7,B错误;
C.离子半径Cl->K+>Ca2+,则离子半径Y>Z,C错误;
D.CaH2、KH都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电池反应为C x PF6+Li y Al=C x+LiPE6+Li y-1Al ,根据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是正极, B是负极,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
【详解】
A、根据装置图可知放电时锂离子定向移动到A极,则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放电时Al失电子,选项A错误;
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为阴极,电极反应为:Li++Li y-1Al+e-= Li y Al, 选项B错误;
C、充电时A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C x+PF6-﹣e-=C x PF6, 选项C正确;
D、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1mol电子,消耗1molLi ,即7gLi失电子,铝电极减少7g , 选项D 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7.B
【解析】
【详解】
A.Na2O2是过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选项A错误;
B.SO3+2NaOH=Na2SO4+H2O,SO3是酸性氧化物,选项B正确;
C.NaHCO3不属于氧化物,是酸式盐,选项C错误;
D. CH2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为有机物甲醛,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酸性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凡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注意首先必须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8.B
【解析】
【分析】
第三周期元素中,X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的pH为12,氢氧根浓度为0.01mol/L,故为一元强碱,则X为Na,Y、W、Z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溶液pH均小于7,均为酸,W最高价含氧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故为一元强酸,则W为Cl元素;等浓度的最高价含氧酸中,Z电离出氢离子浓度比W的大、Y对应的酸性最弱,而原子半径Y>Z>Cl,故Z为S元素,Y为P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a、Y为P、Z为S,W为Cl,
A.Y不可能是Si元素,因为SiO2不溶于水,由分析可知Y是P元素,故A错误;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S2-、Cl-和Na+的离子半径为S2->Cl->Na+,故B正确;
C.Cl的非金属性比P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PH3,故C错误;
D.S和P是同周期的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即S的非金属性大于P,故D错误;故答案为B。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属于二糖,A错误;
B.硫酸亚铁里的铁元素为+2价具有还原性,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用于袋装食品的脱氧剂,B正确;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不易燃烧,用水玻璃浸泡过的纺织品可防火,C正确;
D.气溶胶是胶粒分散到气态分散剂里所得到的分散系,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胶体性质,D正确;
答案选A。
10.C
【解析】
【详解】
A. 由于金属锂的密度和相对原子质量都很小,所以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A正确;
B. 金属Li 非常活泼,很容易和氧气以及水反应,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B 正确;
C. 放电时,电子从Li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C 错误;
D.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24Cl S SO 4e 2SOCl --++-=,D 正确;
故答案选C 。
11.C
【解析】
【分析】
在电极Ⅰ,HSO 3-转化为S 2O 42-,S 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3价发生还原反应,则该电极作电解池的阴极,
电极Ⅱ为电解池的阳极,在电极Ⅱ上H 2O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 2和H +。
【详解】
A .电极Ⅰ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SO 3-+2e -+2H + = S 2O 42-+2H 2O ,A 不正确;
B .由于阴极需消耗H +,而阳极生成H +,电解池中质子从电极Ⅱ向电极Ⅰ作定向移动,B 不正确;
C .从箭头的指向,可确定吸收塔中S 2O 42-与NO 反应,生成HSO 3-和N 2,发生反应为 2NO+
2S 2O 32-+H 2O=N 2+4HSO 3-,C 正确;
D .每处理1molNO ,阴极2HSO 3-→ S 2O 42-,质量增加34g ,阳极H 2O→
12O 2,质量减轻16g ,电解池质量增加34g-16g=18g ,D 不正确;
故选C 。
12.D
【解析】
【分析】
2-3SO 是一个弱酸酸根,因此在水中会水解显碱性,而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理论上应该增强,但是实际上碱性却在减弱,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后续能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因此推测部分2-3SO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2-4SO ,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
【详解】
A.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不能直接得到23H SO ,A 项错误;
B.水解一定是吸热的,因此越热越水解,B 项错误;
C.温度升高溶液中部分2-3SO 被氧化,因此写物料守恒时还需要考虑2-4SO ,C 项错误;
D.当b 点溶液直接冷却至25℃后,因部分2-3SO 被氧化为2-4SO ,相当于2-
3SO 的浓度降低,其碱性亦会减弱,D 项正确;
答案选D 。
13.A
【解析】
【详解】
A. 在银氨溶液中,题中所给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
B. 空气中有氧气,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 氯化铝溶液中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I-和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A。
1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H2S为反应物,FeS为生成物,反应前后S的化合价均为-2,故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由图可以得出,温度越高,K值越小,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不利于脱硫,即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小,故C错误;D.此反应特点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硫化氢的转化率不会提高,D错误;
故选B。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A不选;
B.放电时,负极是金属钠失去电子,故电极反应式为Na m C n—me-=mNa++C n,故B不选;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a++C n+me-= Na m C n,电极质量增加,故C选;
D.充电时,阳极是NaCoO2中的Co失去电子转化为Na1-m CoO2,电极反应式为NaCoO2-me-=Na1-m CoO2+mNa+,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
碳基材料Na m C n中,Na和C都为0价,Na是嵌在碳基里的。
在NaCoO2中,Co的化合价比Na1-m CoO2中的Co的化合价低,所以充电时,阳极是NaCoO2-me-=Na1-m CoO2+mN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燃烧供热和作还原剂降低2BaS+2H2O Ba(HS)2+Ba(OH)2CO2建筑材料、制石膏
过滤、洗涤、干燥8
【解析】
【分析】
在回转窑中C与O2反应产生CO2、C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C与BaSO4反应产生BaS,然后将BaS、C的混合物用热水浸取,发生反应2BaS+2H2O Ba(HS)2+Ba(OH)2,过滤除去C单质,向可溶性混合物的水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反应产生BaCO3沉淀,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纯净的BaCO3。
【详解】
(1)在回转窑中加入煤粉和重晶石,在温度为1173K~1473K时回转窑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O2CO2,C+CO22CO;BaSO4+4C BaS+4CO↑,BaSO4+2C BaS+2CO2↑;煤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C 与BaSO4反应生成BaS的反应中C为还原剂,可见煤粉的主要作用是燃烧供热和作还原剂;
(2)若回转窑中通过量空气,S元素会部分被氧化,导致BaS的量减少,则由BaS制取得到的BaCO3就会减少,因此最终使BaCO3产率降低;
(3)用90~95℃的热水浸取BaS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时,此时无气体生成,此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aS+2H2O Ba(HS)2+Ba(OH)2;
(4)在回转窑产生的废气中含有CO、CO2,其中CO2在碳化过程与Ba(HS)2、Ba(OH)2发生反应:
Ba2++2HS-+CO2+H2O=BaCO3↓+2H2S↑、CO2+Ba(OH)2=BaCO3↓+H2O,得到重新利用,可用于制取BaCO3;硫化钡黑灰热水浸取,保温后热过滤除去的残渣中含有未反应的C单质及CaSO4,也可在其他工业生产中再利用,如废渣中的CaSO4可作建筑材料,也可以用于制取石膏;
(5)从反应后的溶液中过滤可得到BaCO3,为了得到纯净的BaCO3,要除去固体表面的杂质离子,所以省略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
(6)已知反应BaSO4(s)+CO32-(aq)BaCO3(s)+SO42-(aq),假设每次能处理BaSO4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SO42-物质的量为x,反应消耗CO32-后剩余离子物质的量为(2-x)mol,
K=
()
()
2
4
2
3
c SO x
2x
c CO
-
-
=
-
=
()()
()()
()
()
2210
4sp4
9
22
sp3
3
c Ba c SO K BaSO110
K BaCO510
c Ba c CO
+--
-
+-
⨯
===
⨯
0.02,解得x=0.039 mol,所以需
要处理的次数为:
0.3mol
0.039mol
=7.69,故至少要处理8次。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以重晶石为原料制取BaCO3的工艺流程,明确各步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注意反应过程中物质的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基础。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BD 邻羟基苯甲酸或2-羟基苯甲酸硝基
+H2O 、、,
【解析】
【分析】
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为;F中不饱和度=7
2
2+2-6
=5,根据柳胺酚结构简式知,F
中含有苯环和碳氧双键,所以F为,E为;D和铁、HCl反应生成E,结合题给信息知,D结构简式为;A反应生成B,B和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根据D结构简式知,A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C为,据此解答。
【详解】
(1)A.柳胺酚有酰胺基、酚羟基2种官能团,A错误;
B.柳胺酚有酚羟基,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B正确;
C.柳胺酚的分子式为:C13H11NO3,C错误;
D.酰胺基水解消耗1molNaOH,酚羟基共消耗2molNaOH,1mol柳胺酚最多与3mol NaOH反应,D正确;综上所述,BD正确,故答案为:BD;
(2)F的结构简式为:,命名为:邻羟基苯甲酸或2-羟基苯甲酸,B的结构简式为:,含氯原子、硝基2种官能团,硝基为含氧官能团,故答案为:邻羟基苯甲酸或2-羟基苯甲酸;硝基;
(3)由分析可知,D为:,故答案为:;
(4)E和F脱水缩合生成柳胺酚,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O,故答案为:
+H2O;
(5)F为,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分子中含1个-CHO和2个-OH,或者含1个HCOO-和1个-OH,含1个-CHO和2个-OH共有6种,含1个HCOO-和1个-OH共有邻间对3种,共9种,其中分子有四种不
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有3种,分别为:、、,故答案为:
、、;
(6)逆合成分析:含酰胺基,可由和CH 3COOH 脱水缩合而来,可由还原硝基而来,可由硝化而来,整个流程为:
,故答案为:。
【点睛】
常见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有:-CHO 、HCOO-、HCONH-、HCOOH 等。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3d 104s 24p 1 哑铃形 sp BCF 直线形 钙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
数少,金属键较弱 S 12 3A
242M N ρ⨯ 【解析】
【详解】
(1)Ga 原子位于第4周期IIIA 族,为31号,则基态G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 24p 1,核外电子占据最高的能级为4p 能级,p 能级的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
(2)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三键,空间构型为直线型,杂化方式为sp 杂化;碳碳三键中有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Na +与C 2H -之间为离子键,所以选BCF ;
(3)NaN 3的阴离子为N 3-,中心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12+1
=22⨯,无孤电子对,所以杂化方式
为sp 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N 3-的价电子数为5×3+1=16,所以与N 3-互为等电子的分子可以是CO 2或N 2O ,其结构式为:; (4)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与金属键强弱有关,钙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少,金属键较弱,所以铁的熔沸
点远高于钙; (5)C 没有孤对电子,S 、N 原子均有孤对电子,N 的电负性大对孤对电子吸引越强,不易给出电子形成配位键,所以提供孤电子对的是S 原子;
(6)①以顶点上的X 为例,与它距离最近的X 分布在与之相连的面心上,这样的原子有12个;
②根据均摊法可知因为晶体的晶胞中含有4个X 和8个Y ,根据晶胞密度A
4=M N m V V ρ= 可得晶胞的体积为A 4M N ρ,进而可以求得晶胞的边长为3A
4M N ρ,因为两个距离最近的X 的核间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的一半,所以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 的核间距离为
3A 24M N ρ⨯。
【点睛】
N 原子做配位原子提供价电子个数:N 上面如果没有连其他原子,算-1个;
N 上面如果以单键形式连了一个原子(比如H ),算0个;
N 上面如果以单键形式连了两个原子(比如H ),算1个;
例如,氰化氢HCN 中,N 算-1个,这样C 上总电子数为4,算2对;异氰酸H-N=C=O 中,N 已经连了1个H ,算C 上总电子数时就不算它,C 上总电子数为4,2对;甲胺CH 3NH 2中,N 已经连了2个H ,则提供1个电子,C 上总电子数为8,4对。
19.8 4s 24p 1 K 、Br (CH 3)3Ga+AsH 3GaAs+3CH 4 sp 2 三角锥形 GaF 3是离子晶体,GaCl 3是分子晶体 正四面体 (
34,34,34) 2132108A M N ρ
⨯ 【解析】
【分析】 (1)基态Ga 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1,不同的原子轨道能量不同;
(2)基态G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1,未成对电子数是1,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也是1的,其电子排布式应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1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3)①在700℃时,(CH 3)3Ga 和AsH 3反应得到GaAs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应有CH 4,结合原子守恒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杂化方式;
(4)GaF 3的熔点为1000℃,GaC13的熔点为77.9℃,两者熔点差异较大,是由于其中一种为离子晶体,一种为分子晶体;
(5)①在GaAs 晶体中,距离每个Ga 原子最近的As 原子有4个;
②晶胞中距离a 球最远的黑球c 与a 球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根据几何原理二者距离等于体对角线
长度的34,该黑色球c 距离各坐标平面距离均为晶胞棱长的34
; ③晶胞中含Ga 原子数为81
8⨯+162⨯
=4,As 原子数目为4,则晶胞中含有GaAs 的数目为4,晶胞的质量为A
4M N g ;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的面对角线长度应为两个砷原子直径的长度之和,即砷原子半径为晶胞面对角线的14,则晶胞边长a=2×10-7cm ,晶胞的体积为a 3=32
×10-21cm 3,由此计算晶胞的密度。
【详解】
(1)G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IIIA 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1,其中不同的原子轨道能量不同,电子排布在不同原子轨道上,电子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共有8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4s 24p 1;
(2)基态G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1,未成对电子数是1,第四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也是1的,其电子排布式应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1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5,其中核电荷数19为钾元素,元素符号为K ;核电荷数35为溴元素,元素符号为Br ;
(3)①在700℃时,(CH 3)3Ga 和AsH 3反应得到GaAs 和CH 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3Ga+AsH 3GaAs+3CH 4;
②,(CH 3)3Ga 中Ga 形成3个δ键,
没有孤电子对,为sp 2杂化;AsH 3中心原子As 电子对数=3+5132
-⨯=4,为sp 3杂化,有一对孤电子对,故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4)GaF 3属于离子晶体,GaCl 3属于分子晶体,两者熔点相差较大; (5)①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砷化镓的晶胞与金刚石的晶胞相似,两种原子的配位数均为4,即Ga 原子周围与之距离最近且距离相等的As 原子有4个,形成正四面体结构,Ga 处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②晶胞中距离a 球最远的黑球c 与a 球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上,根据几何原理二者距离等于体对角线长度的34,该黑色球c 距离各坐标平面距离均为晶胞棱长的34
,由坐标参数可知晶胞棱长为1,故该黑色球c 到各坐标平面的距离均为34,故该黑色球的坐标参数为 (34,34,34
); ③晶胞中含Ga 原子数为81
8
⨯+162⨯=4,As 原子数目为4,则晶胞中含有GaAs 的数目为4,晶胞的质量为A
4M N g ;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的面对角线长度应为两个砷原子直径的长度之和,即砷原子半径为晶胞面对角线的14,则晶胞边长2×10-7cm ,晶胞的体积为a 332
-21cm 3,故晶胞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