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54 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专题11第2讲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讲义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专题11第2讲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讲义

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一、明确情境式默写常见设题四角度(一)把握诗句意思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对于原句的大意的呈现,相当于翻译;二是概括原句思想内容。

1.呈现原句意思的:(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概括原句思想内容的:(3)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4)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二)分析思想情感(5)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三)明确表达技巧包括对景物以及景物特点的概括,修辞或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的赏析,对意境的鉴赏品评等。

此种考查方式往往结合对文句内容或思想情感的理解。

(7)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写真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四)判断结构作用包括句子本身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上下文文意或技巧的呼应。

1.本身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10)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上下文文意或技巧的呼应:(11) 《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能禁,接连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则足以拒秦”;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020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口诀

2020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口诀

2020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口诀龙章凤姿高考语文考试150分钟,做题140分钟,余下约10分钟灵活调整。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总原则:根据文体特点阅读;客观忠实于文本。

1.读懂文章看文章出处,明确话题。

核心:论点、论据、论证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2)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信息。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3)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精准到词语,明确错在哪里(5)注意如下词语: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应该、了……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①因果关系:因为、由于、从而、导致、说明、因而②转折关系: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③条件关系:只要……就(充分)、只有……才(必要)、不管……都④假设关系:如果……就、假如、倘若、万一、要是⑤并列关系:不是……而是、也、还、既……又、同样、⑥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更、尚且……何况⑦顺承关系:先、接着、然后、继而、跟着、后来、终于⑧解说(总分)关系:即或冒号⑨让步关系:即使……也(假设兼让步)、哪怕……也就算……也、纵然……也⑩选择关系: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选择兼递进)、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也许⑾目的关系:为了、以便、用以、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以、好F结构性词语: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更、又、再加上G角度性词语:从……方面、在……方面、为什么、怎样、如何、……是……(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A答非所问、B张冠李戴、C无中生有D偷换概念 E以偏概全 F混淆时空 G或必颠倒 H因果倒置、强加因果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J指代有误H观点与论据不搭,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难点57 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57 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57把握句末点号在引号内和引号外的情况引号与句末点号连用,其位置应该如何准确把握,是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重中之重。

考生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可参考以下几点:1.引文本身是照录别人的话,引来后仍做独立的句子使用时,引文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例如: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2.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是问号或叹号,则问号或叹号应保留。

例如:(1)他把“多歧路,今安在?”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2)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一声。

1.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艺术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D.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答案】C【解析】A项,句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引号内的第二个逗引号使用三提醒1.普通词语不能加引号,特殊词语可以加引号。

2.转述话语不用引号。

3.句尾有语气词、感叹词,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

号应移到引号外面;D项,应去掉单引号中的句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岁的人唱《塞上曲》,中年人唱《塞上曲》,老年人唱《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我们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

B.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

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因为次品让人瞧不起。

C.80年代末,我国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

备战2020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字音——高考重难点突破专题(含解析)

备战2020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字音——高考重难点突破专题(含解析)

专题01 字音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熔合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láng)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B.男童撕心裂肺的哭声,夹(jiá)杂着一名打人者猥琐的嘻笑声,让这幅场景,显得极其残酷。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仇恨,才让他们对男童下此狠手?相信每个看了这条视频的人,都会出离愤怒。

C.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一个结(jié)。

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jìn)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的越长久。

D.原本混(hún)沌的真伪是非,在媒体还原和警方调查下,终于渐渐得以廓清,这对公众的真相焦渴症也是种缓解。

应看到,此次事件因医患双方“身份”、事发后医患双方“娘家”(中科院理化所和中国医师协会)的“公文助战”,而被某些人冠以“顶级医闹风波”之名。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人企图篡改甚至抹煞(shā)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而一年一度的公祭,正是为了诅(zǔ)咒杀勠,提醒人们应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B.韩愈、李贺惯用奇字僻句、险韵拗(ǎo)调,使诗的意境嶙峋峭跋,阴森幽邃(suì);而晚唐诸人之作,则在秋花晚香、落日残月中寄寓萧瑟冷落的式微之感,令人唏嘘。

C.近日,一篇题为“一年卖出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称,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某非处(chù)方药不具备治愈(yù)白内障的功用,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D.铁骨铮铮(zhēng)的梁漱溟先生通过书信与师友交流,或建言献策,或奖掖后学。

高考情景式默写课件ppt

高考情景式默写课件ppt

05
高考情景式默写备考 资料推荐
高考英语词汇手册
总结词
必备工具书
VS
详细描述
高考英语词汇手册包含了高考英语考试要 求的所有词汇和短语,是考生必备的复习 资料。考生可以通过词汇手册熟悉和掌握 词汇的拼写、发音和用法,提高词汇量和 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英语语法大全
总结词
系统学习语法
详细描述
高考英语语法大全详细介绍了英语语法的各 个方面,包括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 语动词等。通过学习语法大全,考生可以系 统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理解和表 达能力。
02
它通常通过创造一个与知识点相 关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 和记忆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默写。
情景式默写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记忆效率
情景式默写通过创造与知 识点相关的场景,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点,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情景式默写模拟真实场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 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 强实际应用能力。
阅读理解题
总结词
考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详细描述
阅读理解题通常提供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要求考生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 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细节和作者意图,并能够根据上下文进 行推理和分析。
03
高考情景式默写备考 策略
积累词汇和短语
总结词:词汇基础
考生在默写时应该注意上下文语境, 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语境推 断所填写的词语或句子,保证默写的 正确性和连贯性。
注意语法和拼写,避免常见错误
总结词

新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答题技巧

新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答题技巧

1. 先读题,明确题意和要求。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
给出的情境和提示,写出符合情境、表达准确的文字。

因此,在答
题前,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意和要求。

2. 把握情境和主题。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情
境和提示,写出符合情境、表达文字。

因此,在答题时,考生需要
把握情境和主题,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字创作。

3. 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
言表达,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语言的通顺、准确、简洁和有逻辑性,同时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文字更
加生动有趣。

4. 关注细节和格式。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注意细节和格式,避
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在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和条
理性,避免出现混乱不清的情况。

5. 多方面思考和准备。

情景式默写要求考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
思考能力,因此,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需要多读书、多思考,积累知
识和经验,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难点52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52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5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分析诗歌的意境等。

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标题。

标题一般蕴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

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标题既点明了事件(送友人),又交代了友人所去之地的偏远(蜀地),还暗示了整首诗所蕴含的惜别之情。

2.看作者。

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时代及作者本身性格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了解作者的背景及写作特点,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李白的诗大多激昂豪迈、想象奇特,表现的是盛唐气象;而杜甫的诗大多沉郁顿挫,表现的是社会疮痍,民生疾苦。

3.看意象。

考生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意义和作用,就能真正地领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4.看诗眼。

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最为精练传神的那个字或词。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个“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5.看注释。

有的诗歌后面会有注释,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其隐含的有效信息。

注释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1)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

(2)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

(4)介绍别人对诗歌的评价,一般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答案】柳树体态轻盈,随风起舞,柳花怒放,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重情惜别的情怀。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专题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 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2020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

2020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

第2讲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一、明确情境式默写常见设题四角度(一)把握诗句意思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对于原句的大意的呈现,相当于翻译;二是概括原句思想内容。

1.呈现原句意思的:(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概括原句思想内容的:(3)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4)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二)分析思想情感(5)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三)明确表达技巧包括对景物以及景物特点的概括,修辞或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的赏析,对意境的鉴赏品评等。

此种考查方式往往结合对文句内容或思想情感的理解。

(7)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写真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四)判断结构作用包括句子本身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上下文文意或技巧的呼应。

1.本身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10)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上下文文意或技巧的呼应:(11) 《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能禁,接连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则足以拒秦”;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020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

2020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突破策略
第1轮 ·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14)《离骚》中可以证明“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他采集 白 芷 而 给 他 加 上 罪 名 ” 的 诗 句 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轮 ·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七)形近字记混造成错误 (21)苏 轼《赤壁赋》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 本 题 的 答 案 是 “ ___寄__蜉__蝣__于__天__地___ , ___渺__沧__海__之__一__粟___” , 但 有 些 考 生 把 “粟”写成“栗”。 [点评]形近字的错误,主要是由大家平时复习时辨析不清造成的,这就要求大 家在复习时注重字形字义。 总之,要想避开以上这些“坑”,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容 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记忆;二是书写时要留心,不要写错别字。
第1轮 ·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判断结构作用 包括句子本身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上下文文意或技巧的呼应。 1.本身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__江__山___如__画___,__一__时__多__少__豪__杰____”两句,收 束了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10)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 开,用“___长__风__破__浪__会__有__时___,__直__挂__云__帆__济__沧__海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 信。

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原卷版)

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原卷版)

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的特殊的语法现象。

最常 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省略句和 文言固定结构。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为新的句式所取代,因此考生要对古 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式细致区分。

解答这类题,快速、准确地识别特殊句式是前提,须要注 意两个问题:1.学会审题。

(1)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

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 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做标志;被动句多以“为”“为…… 所……”“见”“于”“见……于……”等做标志。

(2)容易被忽略的几种特殊句式要格外注 意。

如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无标志的被动句、无标志的判断句、省略句和表反问的固定 句式。

2.学会答题。

要掌握各种特殊句式的固定翻译格式。

(1)判断句。

必须加上“是”“就 是”等词语。

(2)被动句。

必须加上“被”字。

(3)倒装句。

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语序调 正常。

(4)省略句。

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5)固定句式。

一 般有固定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蚊对 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 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 肉,扑股噆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 嗅 之 , 赤 血 腥 然也 。

大 愕, 不 知 所 为 。

蹴童 子 , 呼曰 :“ 吾 为 物 所方孝孺,宁海人,字希 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 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 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 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 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耶?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

【精品提分练习】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6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含解析)

【精品提分练习】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6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含解析)

审定部编版试题难点 26 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1.细读题干,把握题意。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在题干部分提供一种情境,要求考生从某一文章中找 出与之意思贴近的语句,因此细读题干,准确地把握题干的意思,就成了解答情境式默写题的诀窍之一。

2.扣住提示,筛选语句。

题干中所设的情境既明确了语句的出处,又缩小了筛选的范围。

因此考生 在答这类题时,不仅要“瞻前”,还应“顾后”,善于捕捉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这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答 题。

3.检查书写,确保无误。

考生答题结束之后,必须再检查一番,以确保答案正确。

考生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着手:(1)查连贯,看所选语句与上下文是否贯通。

(2)查文字,主要检验是否错写、漏写、多 写。

(3)查书写,看有没有因书写习惯而造成笔误。

一、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过秦论》中的“ ① ,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的“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评判公允;《滕王阁序》中的“潦水尽而寒潭清,名句名篇③ ”,意境澄净;《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 ④ ”,情景交融。

考查立足“常【答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 ④别时茫茫江浸月 见”二字。

无论是教材内的名句名篇,还是教材之外的名句名篇,都二、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是比较常见从曹植的“,”,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的。

同时,也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 都能体现“名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句”二字,所【答案】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考查的大多是欢迎您下载!审定部编版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题干中没有出现篇目名字, 富有哲理性、只出现了作者的名字,难度较大。

考生答题时,先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生 教育性和审美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据此可以判断出所填内容应为有关生死的 性的语句。

2023届高考古诗文默写考试的突破方向

2023届高考古诗文默写考试的突破方向

【高考研究】高考古诗文默写考试的突破方向高考古诗文默写经历了“上下句提示性填空”、“情景默写”(理解性默写)两个阶段,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再次突破、优化和提升的阶段。

根据古诗文自身的特点,高考古诗文默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其实这四个方面的突破已经悄然进行,只是还未形成主流。

一、高考古诗文默写突破方向1.开放式默写:打破必背篇目的限制,选择古诗词里的某一意象,要求填写运用了该意象的诗词名句。

如例1、例2。

2.对比式默写:打破单一篇目的限制,把两篇古诗词的内容、主旨、抒情、结构、写法、用语等进行对比,用一篇作参照物,在另一篇里找到彼此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内容。

如例3、例4。

3.关联式默写:打破篇目的限制,把要默写的内容串联成一段文字,考查不同名篇之间的关联性,比如人物、内容、情感、主题、地域、时代等关联性。

如例5、例6、例7、例8。

4.运用式默写:在设定的某种生活情景中,用古诗词的名句进行描绘或表达。

如例9、例10。

这也属于情景默写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情景属于“生活情景”,而非诗文自身的“内容情景”。

当然,它也属于关联默写,只是这种关联不是诗文之间的关联,而是诗文名句与生活运用、表达的关联。

二、高考古诗文默写突破举例(一)开放式默写例1:“雪”是古诗的意象,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用来绘景或抒情。

请列举古诗里以雪状物,描绘大自然,为后文抒情言志张本的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萧子显《燕歌行》)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崔道融《梅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咏雪联句》)例2:在古典诗词里,请列举用夸张的方式写雪、极言大自然的壮美、抒发作者内心豪情的诗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屈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名篇名句情境默写的设题角度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一本通(全国通用)

名篇名句情境默写的设题角度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一本通(全国通用)
• 如:【2022·全国新1卷】第17题(3)自然界鸟类的啼 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 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要求有两点,一是“鸟类的啼鸣”引发“悲思愁绪”, 二是“出自同一首唐宋诗词,且必须连贯”。如“又闻 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 哀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 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 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强调秦朝灭亡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六国论》论述六国 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未灭,何以家为”后,唐宋诗词中就有大量


”这样的名句,它激励我们要不
怕牺牲,为国奋斗。
• 答案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看
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愿得此身长报国,何 须生入玉门关”等。
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自然永恒而人世沧桑,这常常会引发人们感
叹,书写出很多表达该主题的诗句,如唐人诗
句:


• (2)思乡怀人诗古诗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很多诗 人都在自己的诗歌中流露出“思乡”之情,如杜甫
在漂泊中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式情境专练
• 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 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 清。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22情境式默写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22情境式默写含解析

高频考点解密22 情境式默写【调研1】(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调研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笔画要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第(1)句的“澹”“竦”不能写错;第(2)句的“复”共9画,不能多写一横。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调研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人们的心声的名句是“,”。

(2)《琵琶行并序》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

(3)《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调研4】(2015年高考天津卷)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

它是王勃眼里“①,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③”的浩渺烟波。

高考语文默写技巧

高考语文默写技巧

高考语文默写技巧推荐文章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及默写专题化归类热度: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及答案热度: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热度: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集锦热度: 2017年新课标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热度:为提高高考语文默写的正确率,考生们在复习时必须掌握默写识记技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默写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默写技巧1.突破生僻难写字。

很多考生能背出名句名篇,却因为不会写其中的生僻字而丢分。

因此,考生们复习时一定要勤于动笔。

可以采用反复抄写以及同学之间相互默写的方法,加强记忆,力求准确无误。

例如:“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13年湖南卷)这句话中的“瀛”字比较少见和少用,容易误写。

又如:“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班固《苏武传》)(2013年重庆卷)这句话中的“缴”“於”“靬”字比较少见和少用,容易误写。

再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2013年湖南卷)这句话中的“葚”字比较少见和少用,也容易误写。

2.注重同音异义词。

名句名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往往是命题人预设的易错点。

考生们复习时要做到既知其音又知其意,方能确保书写无误。

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2013年浙江卷)这句话中的“作客”指寄居在别处,而写成“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则是错误的。

3.关注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相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极有迷惑性和误导性,是答题的盲点之一,考生们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例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这句话中的“缪”往往会写成“缭”。

又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备考突破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备考突破

高考语文情境默写备考突破广东省自2016年开始使用全国卷,对于语文卷而言,变动的幅度之大自不待言。

就默写题来说,则由以前广东卷的填空式默写改为情境默写(理解式默写),直接加大难度。

而在2017年高考中,分值由原来的6分下调为5分。

在高考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压千人的激烈竞争中,分分必争成了每个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追求。

但严峻的事实是:情境默写题的得分率并不高,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一测”中,全市均分仅为2.53分,难度系数0.51。

不理想的得分自然源于能力的要求:不仅考察学生记忆力,而且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包括理解名句的能力和理解题目的能力。

此次广州市一测中,笔者所任教的高三(1)班共有24人参加考试3.79分,且出现了零分同学,使得在下阶段的备考中必须重视情境默写训练,有的放矢的狠抓落实。

接下来以本班同学在市“一测”中的情境默写作答来作细致诊断和分析,并力求寻找对策,对症下药。

试题回温:16.补写出下列句字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 ,”。

(2)在《马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并指出这些千里马最后只能落得“ ”的结局。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人生如同“ ,”,接着抒发了人生短暂,长江无穷的慨叹。

答案:(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骈死于槽枥之间(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失分原因诊断诊断:虽会背诵,但对内容不理解。

如:(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 ,”。

第1小题本班有5个同学将答案写成“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粗粗一看,该句的确也表达了女子的愤怒,因为她行为没有任何差错,男子却情感变化转移了。

但在《氓》中,“无”即由“罔”翻译而来,“准则”则由“极”翻译而来,“二三其德”即表示情感变化。

如果真正理解了文本,积累消化了相关重点词语,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54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1.细读题干,把握题意。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在题干部分提供一种情境,要求考生从某一文章中找出与之意思贴近的语句,因此细读题干,准确地把握题干的意思,就成了解答情境式默写题的诀窍之一。

2.扣住提示,筛选语句。

题干中所设的情境既明确了语句的出处,又缩小了筛选的范围。

因此考生在答这类题时,不仅要“瞻前”,还应“顾后”,善于捕捉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这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答题。

3.检查书写,确保无误。

考生答题结束之后,必须再检查一番,以确保答案正确。

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查连贯,看所选语句与上下文是否贯通。

(2)查文字,主要检验是否错写、漏写、多写。

(3)查书写,看有没有因书写习惯而造成笔误。

一、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过秦论》中的“①,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的“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评判公允;《滕王阁序》中的“潦水尽而寒潭清,③”,意境澄净;《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④”,情景交融。

【答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举类迩而见义远③烟光凝而暮山紫④别时茫茫江浸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属于情境式默写。

考生答题时要注意题干中设置的情境,如“气势恢宏”“评判公允”“意境澄净”“情景交融”,然后根据上句或下句写出答案。

二、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从曹植的“,”,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名句名篇考查立足“常见”二字。

无论是教材内的名句名篇,还是教材之外的名句名篇,都是比较常见的。

同时,也都能体现“名句”二字,所考查的大多是富有哲理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的语句。

注意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初中、高中,课内、课外都有所涉及;诗、文也都能兼顾。

有时考查的名句还暗合时代的思想潮流。

”,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答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题干中没有出现篇目名字,只出现了作者的名字,难度较大。

考生答题时,先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据此可以判断出所填内容应为有关生死的句子,再调动平常积累的知识即可。

三、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三句表现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奢侈浪费无度。

(2)《己亥杂诗》中龚自珍用“,”两句表达他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

【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对古代名篇不仅能熟练背诵,还要理解诗文含意,这样才能做到根据语境正确填空,同时书写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在本题涉及的句子中,“铛”“砾”“逦迤”“涯”均是容易写混、写错的字,在背诵复习过程中应多加注意。

考生在解答名句名篇默写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命题形式,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

2.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

3.答完题,一定要反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语序不当和书写错误等问题。

4.对于二选一、六选五等类型的试题,答题时就应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够规定数量就行了。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一、(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四)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屈原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2)李白《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期待施展抱负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结尾写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表现了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豪气。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女衬英雄;再用“”,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论语》中“,”两句借物候现象,阐述了艰苦的环境能考验人的品质的道理。

三、(2018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

(3)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最终能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君子“”。

四、(2018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运用比喻论证,从反面论述了学习应当专一的道理。

(2)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描写了行人的动作和神态,侧面突出蜀道的高峻险要。

五、(2018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表明曹操放低姿态,希望人才屈驾来访的句子是“,”。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可借以纵展眼力,开畅心怀,极尽视听的乐趣的事情是“,”。

(3)《赤壁赋》中客人的箫声哀婉幽怨,细微悠长,甚至能产生“,”的动人效果。

真题实战一(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仞”“翱翔”“蓬蒿”“栈”“勒”的书写。

二(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昳、覆、袅、缕。

创新闯关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芰、枕藉、既。

二(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表现了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豪气”“以美女衬英雄”“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借物候现象,阐述了艰苦的环境能考验人的品质的道理”。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戈”“初”“柏”“凋”。

三(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善假于物也【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这里应注意“转”“舫”“唯”“假”等字要写准确。

四(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要注意题干所提供的语境,进而准确理解诗句内容。

书写尽量工整,不出现错别字,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这里应注意“螯”“鳝”“躁”“扪”“胁”“膺”等字要写准确。

五(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的书写,比如要注意“阡”“俯”“壑”“嫠”等字要写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