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于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观察69例患者进行研究,治疗遵循早期、解剖复位、低创伤、术后防旋的原则,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69例患者在手术后随访3到12个月,没有感染、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
合或者是畸形愈合的情况发生。
结论股骨颈骨折之后,股骨头的血供会相应减少,使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
股骨颈骨折在医学上指的是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此病的发
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主要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量下降有关。
作为一种多发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为了对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
行分析,特作此次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观察69例
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男32例,女37例;年龄在15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
龄为(53.2±2.6)岁;从骨折发生的原因来看有62例患者为外伤骨折,7例患者
为劳累骨折;从骨折发生的部位分析,有2例患者为股骨头下骨折,32例患者为经股骨颈骨折,35例患者为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1.2 方法在进行手术前做好完善的准备,患者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用
立柱将其会阴部挡住,两足固定在足托上,双下肢均向各外展30度并伸直,患者
的双臀需紧贴在手术台上,且保持在相对于立柱的两侧对称的位置,牵引患者双
下肢,并且注意在进行牵引的状态下使双下肢慢慢向内侧旋转20度,医护人员
对患者的体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并通过X线观察确定患者对位对线是否良好,轻
叩患肢股骨大粗隆以使骨折嵌插。
针对患者的耐受性较差的情况,选择使用利多
卡因加布比卡因联合的方式局部浸润来进行麻醉,在麻醉完成后,仔细消毒,为
防止感染再操作中注意使用无菌巾单。
在X线机的监视下首先在股骨距位置处打
入导针,确定股骨颈的前倾角以及颈干角处于正常范围。
后导针施行深度进入,
最佳的进入深度为股骨头软骨下1cm。
紧贴导针做小切口,切口的大小以适合螺
钉顺利通过为佳,用加压空心螺钉沿导针深度进入,将前倾角进行固定,之后同
样在X线机的观察范围内进行第2枚导针的打入,方向与第l枚平行,加压空心
螺钉的拧入方法同上。
后祛除导针,协助患者活动患肢,发现有无异常,如有异
常情况存在,要及时进行检查修正,避免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如无异常将小切
口缝合,手术完成。
手术后使用丁字鞋将患肢进行固定。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69例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为骨折后的2小时到3天之内,平均就诊时间为1.3天。
术后第l天患者可以坐起,丁字鞋的固定时间根据患者的恢复
情况而定,一般需要在手术后继续固定约2到3周后取下;术后4周患者可以适
当活动膝踝关节,术后6周患者可以扶双拐下床进行简单的活动,但是注意的是
患肢仍不能负重,术后3月所有患者均可弃拐下床适量活动。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
况及地理位置等原因对患者随访3~12个月不等,均随访成功,没有感染、股骨
头坏死、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的情况发生,治疗效果良好。
3 讨论
3.1 股骨颈骨折一般于中、老年人多发,骨质疏松引起骨质量下降是此病的重要发病因,老年患者因为骨受力下降,轻微的扭转力即可导致股骨颈骨折,但相
对来说致病的首因是走路不慎滑倒,致使身体扭转倒地,作用力间接传递使股骨
颈骨折;青年及少年此病临床少见,且发病者的病因多是较大的作用力导致,且
基本为不稳定性的骨折。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寿命也不断延长,
此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需要选择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
生存质量。
3.2 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的研究征得,若股骨头发生完全缺血达6小时就会对股骨头的成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说,股骨颈骨折最佳的手术时
间为在骨折的6小时内完成。
又因为股骨颈骨折多为老年患者,可能会合并有多
种内科疾病,对于麻醉有较差的耐受性,带来的手术并发症比较多,这就给治疗
增加了又一个难题。
本次的研究中我们选择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进行闭合复
位小切口内固定,不但能够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而且也使麻醉风险
降低,提高治愈率。
3.3 血液供应:股骨头外侧的4/5到2/3的区域是骺外侧动脉是股骨头最
主要的血液来源,而旋股外侧动脉为股骨头内下1/4~1/2区域进行血液循环
提供血液供应。
在股骨颈发生骨折之后,股骨头正常的血液供应受到严重的损害,相关的研究证明,股骨头发生下折后其股骨头的血流要减少83%,颈中骨折则要减少52%。
而且我们知道,股骨颈骨发生骨折之后股骨头会不会坏死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残存的血供以及代偿能力。
因为一般来说在发生骨折之后,供血血管
因为损伤断裂或者是发生扭曲,对血液的正常供应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在
发生骨折后进行早期的复位是很有必要的。
进行早期闭合复位不但对减少股骨颈
基底部血供的损伤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发生扭曲的血管得以改善,提高供
血力,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
3.4 复位要求:影响骨折愈合以及术后康复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有准确的折骨复位。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关节内的骨折,需要进行解剖复位,在进行复
位时不但要注意保证股骨颈前倾角处于12°~15°之间,同时还需要确保颈干角处
于1100~1400之间,因为骨折复位的特殊性,需要减少反复复位的可能性,此
次的研究我们选择在C型X线机监视下进行复位操作,观察复位良好之后牵引下
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股骨颈骨折之后,股骨头的血供会相应减少,以早期、解剖复位、低
创伤、术后防旋为基本的原则,使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可以大大
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8:776—780.
[2]陆裕朴,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36—643.
[3]于雪蜂,王永志.老年骨与关节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