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Ⅱ第七单元单元学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Ⅱ第七单元单元学习总结
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1917~1927年
(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运用行政和军事手腕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照市场价值规律实行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顺应了战争需求,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稳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度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情势开展被逐渐坚持。
2.斯大林执政时期
(1)主题:树立社会主义,完成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形式〞。
(3)特征:单一私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挤市场的方案经济,以行政手腕管理经济。
(4)结果:国度按方案分配和运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了比拟完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显露越来越多的弊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主题:革新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革新,1964年勃列日涅夫革新,1985年戈尔巴乔夫革新。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革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打破〝斯大林形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形式〞停止了基本性革新,但其革新背叛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开展形式的比拟
所阅历工业化路
途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开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开展
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团体化农庄(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
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
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从完全由市场自发调理
的商品经济开展到将政
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混合经济〞
否认价值规律和市场
机制的作用,限制商
品货币关系,用行政
命令管理经济;具有
僵化性、封锁性
一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
制的作用,应用方案和
市场两种经济手腕;具
有开放性
典例剖析(2021·江苏卷)1957年,苏联停止工业体制革新,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管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中央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基本上打破斯大林形式
B.摒弃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政策
C.过度扩展中央经济自主权
D.削弱私有制经济的主导位置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赫鲁晓夫革新
二抓关键:赫鲁晓夫革新的举措了解
第二步:逐项剖析
选项详细剖析结论A资料中〝1957年,苏联停止工业体制革新〞是赫鲁晓夫革新,但未能从基扫除
答案C
题型解读
概念型选择题是指对历史基本概念停止阐释的选择题。
主要考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了解阐释才干,要求准确了解概念的外延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实质属性停止准确掌握,题干中罕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了解是〞等。
这类题的命题少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杂手法,或移花接木,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等。
这类标题的考察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契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契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需求运用历史概念。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多运用以下方法:
(1)背景剖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依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络所学知识,直接选取适宜的答案。
(2)实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实质等停止属性上的界定,即剖析〝该概念是什
么〞,凡是与标题所考察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扫除。
(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运用范围等停止量度上的界定,即剖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实际剖析法:运用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实际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消费力和消费关系、经济基础和下层修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