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诊断
乳腺结节分级诊断标准

乳腺结节分级诊断标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乳腺结节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对于女性朋友的健康十分重要。
针对乳腺结节,目前有一种分级诊断标准,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步骤解读。
一、分级诊断标准的分类乳腺结节分级诊断标准按照其恶性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Ⅰ级无异常(良性结节),Ⅱ级可疑(需要进一步观察),Ⅲ级可能恶性(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Ⅳ级高度恶性(有较高的危险性),Ⅴ级肯定恶性(癌症)。
二、各级别的诊断特点1.Ⅰ级无异常:在乳腺组织中发现良性的结节,大小一般不超过1厘米,边缘清晰光滑,在B超检查中是圆形或椭圆形,且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症状,调查是偶然发现。
2.Ⅱ级可疑:结节的边缘模糊,大小在1-2厘米之间,内部有点状、团块状影像,但未能确定是否存在坏死灶、囊性变、钙化以及毛刺等特点。
需要进一步的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等。
3.Ⅲ级可能恶性:结节的边缘模糊,大小超过2厘米,内部具有对称性低、分支状、异质性强、钙化、毛刺、组织薄弱、局部密度变化等特点,很可能是恶性肿瘤。
需要进一步的乳腺摄影、穿刺、组织建立和核磁共振等特殊的诊疗。
4.Ⅳ级高度恶性:结节的边缘模糊或不规则,超过2厘米,结节内具有不对称性低、分支状、异质性强、钙化、毛刺、组织薄弱、局部密度变化等症状,且合并看到乳晕皮肤的增厚或皮肤的凹陷等现象,建议直接行乳腺组织切除手术。
5.Ⅴ级肯定恶性:结节的边缘模糊,超过2厘米,结节内有结构紊乱、无规则形、异质性强,且质地较硬,往往附带钙化、毛刺、局部卡压和硬度等现象。
大多是乳腺癌,建议直接行手术治疗。
三、如何预防乳腺结节?1. 保持良好的作息:生活规律,作息正常,以避免身体机能的失调,尤其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合理饮食:饮食均衡,要适量吃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荷尔蒙分泌不均也是导致乳房肿块的原因之一。
3. 运动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稳定荷尔蒙,提高免疫力,预防胸部的肿块形成。
乳腺疾病诊断金标准

乳腺疾病诊断金标准乳腺疾病诊断金标准的研究报告一、乳腺疾病的概述和分类乳腺疾病,一类主要发生在女性乳腺组织的疾病,可大致分为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肿瘤、乳腺增生性疾病等几大类。
乳腺疾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且与乳腺癌等严重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乳腺疾病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活方式等。
例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其患病风险较普通人高。
此外,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水平过低,也是乳腺疾病的重要诱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等,也会增加乳腺疾病的患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每种疾病有其独特的表现。
例如,乳腺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乳腺肿瘤则可能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结节或肿块;乳腺增生性疾病则可能表现为乳房胀痛或刺痛,并可触及片状或结节状肿块。
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影像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影像检查如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等,可以发现乳房内的病变并进行定性诊断。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组织活检等,可以进一步确认病变的性质及恶性程度。
四、金标准概述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被誉为“金标准”,即乳腺肿物的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一种在影像引导下,用细针刺入病变组织进行取样活检的方法。
其优势在于创伤小、准确率高,能够直接获取病变组织的病理信息。
然而,穿刺活检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如病变位置过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等情况,可能增加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五、实例分析以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为例,她在体检中发现乳房内有一无痛性结节,通过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乳腺纤维瘤。
医生根据其病理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此例说明,采用“金标准”进行乳腺疾病的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六、鉴别诊断与处理策略对于那些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理结果不同的乳腺疾病,需要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观察来进行鉴别诊断。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声像图特征: 1.腺体增厚,但边界光滑、完整。 2.内部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 3.单纯导管扩张、导管囊性扩张伴囊肿形 成及增生结节形成等多种改变。 4.CDFI无特殊改变。
男性乳腺增生症:
通常认为与睾丸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良 有关,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
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多为导管阻塞导致导管扩张呈囊, 单个或多个。绝经前后腺体组织退化也可 形成囊肿。
Cooper’s韧带
影响声像图的生理性因素
乳腺受内分泌的影响而变化,其在各阶段 的超声图像有所不同,应根据正常的生理 变化加以判断。
影响因素:年龄、月经周期、妊娠和哺乳
青春期乳腺
哺乳期乳腺
绝经期乳腺
隆乳术后
乳腺炎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病人有明显红、肿、 热、痛。
声像图特点:
皮肤:呈一增强的弧形光带,边界光滑整齐
皮下脂肪:呈低回声内有散在弱光点,可见 三角形强光带为Cooper韧带
腺体:呈中等强度光点或光斑,其间导管为 圆形或椭圆形暗区
胸大肌:为层状排列的低回声,低回声间有 增强光带
正常乳房解剖
正常乳腺声像图
1. 皮肤层 2. 脂肪 3. 腺体组织 4. 乳后间隙 5. 胸大肌
超声表现: 1.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可见角状突起。 2.纵径>横径。 3.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簇状钙化,后方回 声衰减。 4.病灶处浅筋膜、深筋膜、Cooper’s韧带受侵改变 5.CDFI:病灶血流丰富,RI≥0.7。
纵径>横径 边界不清
纵径>横径 后方衰减
簇状钙化 角状突起
浅筋膜浅层、深层连续性中断
有 血流信号丰富,RI>0.7
乳腺区域淋巴结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应用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应用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疾病,超声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应用。
一、乳腺超声概述乳腺超声是一种安全、无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可在观察乳腺器官内部组织的同时,实时地获取二维、彩色或三维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发现乳腺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乳腺超声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其实施简便、价格低廉、无辐射、可重复操作等特点是其他诊疗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此外,超声还可以定位乳腺针吸活检、乳腺针刺活检和乳腺内纤维腺瘤的微小手术等。
1、乳腺囊性病变乳腺囊性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超声诊断方便、准确,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囊性病变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缘清晰、光滑,内部见无回声等异常。
超声引导下的囊液抽吸是诊断和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
2、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部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
经超声检查可见纤维瘤呈圆形或半圆形、椭圆形等,边界光整,内部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均质或低回声。
少数病例可见高回声或中低回声,与背景组织无分界点。
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或活组织检查对纤维腺瘤的诊断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3、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声检查是乳腺癌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超声可以描绘乳腺癌的各种形态和特征,如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缘、回声和血流分布等,助于准确判断肿瘤类型和确诊。
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有针穿刺或活组织检查,可以获得肿瘤组织学信息,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三、总结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对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较为精确的优点,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检查手段,近年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和采用。
对于乳腺疑似肿块、异常回声、乳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的诊断

乳腺疾病的诊断乳房疾病的诊断,是通过诊察乳房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加以综合归纳分析,最后作出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为此详细了解乳腺疾病的过去和现在的病史,掌握正确的检查手段和方法,是作出正确诊断、治疗、预后的前提。
一、乳腺疾病史乳腺疾病史可为我们正确诊断乳腺疾病,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所以详细了解和记录乳腺病人的疾病史十分重要。
例如,在青春期前女性乳腺很少发病,更少有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外伤和先天疾病除外)。
可是在成年后由于内分泌活跃,乳腺受到内分泌激素的强烈刺激,乳腺腺体高度增生,间质生长活跃。
如果这种内分泌刺激过强时,就会发生乳腺肿瘤,在45岁以后,由于内分泌改变,使乳腺易发生结构不良,以及各种类型的乳腺癌。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生理时期的更迭,乳腺组织也相应地出现不同的改变。
如发育、婚姻、生育、哺乳、泌乳等情况和她所处在哪一个生理时期和疾病发生的时间、特点和变化情况,以及家族中有无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发生史等。
1、乳腺病患者所处的生理时期:乳腺的发育状况,组织结构等均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所以当病人处在不同生理时期,则乳腺的发育状态,组织结构等均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如:青春期(11-15岁)乳腺是处于静息状态中,不仅体积小而且内部构造也很不完善,不但没有腺泡而且乳腺导管也非常稀疏。
而哺乳期乳腺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它的体积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组织结构发育也是最完善、最丰富、最活跃的阶段,不仅小叶形成,而且体积也增大到顶点,乳腺小叶和腺泡都处于高度生理性增生和腺上皮分泌最旺盛阶段,好发病也由于所处的生理时期不同而各有所异。
如乳腺纤维腺瘤发病多在青春期后18-35岁之间;而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却在35-55岁之间,在青春期前,乳腺几乎不发生任何疾病。
2、乳腺疾病与乳腺发育状况的关系:乳腺的发育状况,对乳腺疾病的发生是有密切关系的。
如付乳腺,它是先天性乳腺发育异常。
在腋下的付乳腺没有乳晕和乳头,哺乳期时付乳腺也受到内分泌激素的刺激,使其发育,并可有乳汁分泌,这些分泌出的乳汁因为没有出口,便长期贮留在乳内,因而易发生付乳腺乳汁潴留囊肿或恶性变,或为付乳腺癌。
乳腺癌鉴别诊断

乳腺癌鉴别诊断1、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妇女(20~30岁左右),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圆形或扁圆形,一般在3cm以内。
单发或多发,质坚韧,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分界清楚,无粘连,触之有滑动感。
肿块无痛,生长缓慢,但在妊娠时增大较快。
2、乳腺增生病是由于内分泌的功能性紊乱引起,其本质既非炎症,又非肿瘤,而是正常结构的错乱。
一般有典型体征和症状,容易区别。
而硬化性腺病常在乳腺内有界限不清的硬结,体积较小,临床上常难以与乳癌相区别,应通过多种物理检查来鉴别。
3、乳腺结核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炎症性病变,可形成肿块,但见时大时小的变化,患者不一定有肺结核,也常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有35%的患者难以与癌相区别。
4、乳房囊肿可分为积乳和积血。
积乳多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根据病史和体征不难诊断。
积血多见于外伤,因积血堵塞乳管,未被吸收而形成炎性肿块。
5、浆细胞性乳腺炎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管内脂性物质溢出,进入管周组织而造成无菌性炎症。
急性期突然乳痛、红肿、乳头内陷、腋淋巴结可肿大,易被误诊为炎症乳腺癌。
当病变局限急性炎症消退,乳内有肿块,且可与皮粘连,也易误诊为乳腺癌。
6、乳腺恶性淋巴瘤较罕见,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2%。
好发年龄为50~60岁,女性多见,常为单发。
临床表现常为迅速增大的肿块,有时可占据整个乳房,肿块呈巨块或结节状、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坚,有弹性,与皮肤及乳房等无粘连。
肿块巨大时表面皮肤菲薄,血管扩张,并引起破溃。
腋淋巴结亦可同时受累。
临床诊断常较困难。
X线片常与其他恶性肿瘤不易区分,需经病理切片才能明确。
乳腺结节病诊断标准

乳腺结节病诊断标准
乳腺结节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 乳房触诊发现结节,质地硬实或囊性。
2. 乳腺超声检查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等特征。
3.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显示结节密度增高、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等特征。
4. 细针穿刺活检或开放性乳腺活检证实为恶性病变。
5. 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且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
6.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治疗,结节没有缩小或消失,反而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
7. 患者同时伴有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症状。
8. 患者同时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诊断标准并非绝对,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乳腺中医诊断知识点总结

乳腺中医诊断知识点总结一、望诊1. 乳房大小形态:观察乳房大小是否对称,是否有肿物、结节突出,皮肤颜色是否有红肿等异常。
2. 乳头是否凹陷:观察乳头是否凹陷,乳头表面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3. 皮肤变化:观察乳房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溃烂、皮疹等。
4. 乳房的乳晕和乳头:观察乳房的乳晕颜色、大小和形态是否异常,乳头是否有乳头溢液、皲裂、红肿等情况。
二、闻诊1. 询问患者乳房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2. 询问患者乳房周围是否有疼痛、胀痛等不适感。
三、问诊1. 询问患者乳房肿块的情况:包括肿块的大小、位置、触痛情况等。
2. 询问患者乳房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3. 询问患者乳房周围是否有疼痛、胀痛等不适感。
4. 询问患者月经情况:包括经量、经期、经色等,是否有月经不调、闭经等情况。
5. 询问患者乳腺疾病的病史:是否有乳腺炎、乳腺增生等前期疾病病史。
6. 询问患者其他伴随症状:如乳房红肿、发热、乳头溢液、乳腺疼痛等。
四、切诊1. 乳房肿块的触诊:触诊乳房肿块的性状、大小、质地、活动度等。
2. 腋窝淋巴结触诊:触诊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触痛等。
五、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来辨别疾病情况。
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舌诊也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脏腑功能、病程和预后等信息,为进一步诊断和辨证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乳腺疾病在中医诊断中,需要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并结合脏腑辨证和舌诊等方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全面细致的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并通过中医辨证方法对乳腺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辨证。
只有通过全面综合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乳腺疾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乳腺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一、乳腺炎性疾病(一)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期乳腺,特别是初产妇产后3~5周内。
病原菌常为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感染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从乳头皲裂处逆导管侵入。
急性乳腺炎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乳腺蜂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红、肿、热、痛与硬节。
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乳腺内界限模糊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较乱,有过多淋巴管与血管阴影,并出现条索状结缔组织模糊影。
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
USG:乳腺失去正常结构声像图,炎症局部呈不均质点状或块状混合回声,其周围增厚,边缘不清。
皮肤也增厚。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产妇哺乳病史及局部、全身典型炎症表现,一般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在于了解有无脓肿并发与观察病变吸收情况。
乳腺炎易与炎性乳癌混淆,后者多在哺乳期外发生,边界不规则,第1 页常有浸润。
急性乳腺炎影像诊断首选超声。
B超不仅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范围,而且操作非常便利,病情需要时可在床边检查。
(二)乳腺脓肿(abscess of breast)多数乳腺脓肿是继发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所致,少数乳腺脓肿源于囊肿感染。
脓肿可位于乳腺不同部位,常单发,也可多发。
脓肿局部波动感明显。
脓肿可向外破溃,亦可穿入乳管,自乳头排除脓液。
有时脓肿可破入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疏松组织中,形成乳腺后脓肿。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锐利、密度增高类圆形或不规则阴影,中心部分无结构,周围水肿区密度淡。
在浅表形成脓肿时,临近皮肤增厚。
USG:乳腺内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低声或无回声区,壁较厚,且不整齐。
病变后方回声增强。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急性乳腺炎现史与典型局部体征,结合影像学发现脓肿存在,即可确定诊断。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

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和 大汗腺样变五种病变。
一、乳腺增生症
年龄 <30岁,致密型乳腺 30~40岁结合临床症状 >40岁腺体较多,为乳腺增生
48
岁
腺 体 增 生
48
岁
腺 体 增 生
40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病变强化区域呈上升型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X线表现
主要征象:
小于临床的肿块(mass) 局限致密浸润(focal density) 毛刺(spiculated) 恶性钙化(malignancy calcification)
乳腺癌X线表现
次要征象:
小线虫状、泥沙或针尖状、线样或分支 状钙化
诊断恶性钙化的依据
病变区内及其附近同时发现钙化,或仅 在病变区边缘发现钙化
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等
仅少数粘液腺癌可表现为以粗大钙化为 主而酷似良性钙化
肿
块
增、
厚毛
凹刺 陷、 、泥
乳 腺
边沙 缘样
癌
浸钙
润化
、
皮
肤
左 乳 癌
分 叶 肿 块
毛 刺
浸润性导管癌,毛刺肿块
内陷
浸润性小叶癌,多中心病变
浸润性导管癌
DWI呈高信号
ADC图信号低,ADC值 为0.889 (x103mm2/s)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流出型
导管原位癌
T1WI
T2WI压脂
DWI
增强后期
MRS
增强曲mastitis) 慢性乳腺炎(chronic mastitis)和乳腺脓肿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导管内乳状瘤
是起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乳腺导管的 任何部位,最常见在乳晕附近的大导管内,可单发或 多发。常伴有导管扩张,管腔内可含血性液体。
临床多见于20岁以上妇女,40~49岁为发病高峰。乳头 溢液是本病的特征,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及血性浆 液的混合性三种。临床检查一般不易发现肿块,有时 可扪及黄豆大小的结节状肿块,质柔软与皮肤无粘连。
乳腺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乳腺的基本解剖
乳房由皮肤,乳腺及脂肪组织构成。纤维组织向深面 发出许多小分隔,将乳腺分成15-20个乳腺小叶,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每叶有一乳管。每个小乳 管及其附近的若干腺泡构成乳腺的小叶,它是乳腺解 剖上的结构单元。一个乳房所含乳腺叶数是固定不变 的,而腺小叶数目和大小却可有很大差异。
在乳腺内有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连接于皮肤 与胸筋膜之间,称乳房悬韧带,对乳腺起支持作用。 当乳腺癌侵及乳房悬韧带时,结缔组织纤维纤维缩短, 牵引皮肤向内凹陷,致使皮肤表面出现多粒小凹类似 桔皮,临床上称为橘皮样变,此为乳腺癌的一种特殊 体征。
乳腺的X线类型
正常乳腺的X线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随着人体不同生理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乳腺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比例,不同年龄, 个体差异很大。国内乳腺分型大致分七种: (1)致密型 腺体致密,以青春期多见, (2)分叶型 各密实的大叶间分界清楚 (3)团块型 大小不一的团块阴影 (4)束带型 含脂肪结缔组织较多,腺体较少, 形成条索状阴影 (5)串珠型 腺体大部分退化,迂曲并增厚的导 管与脂肪形成对比,呈串珠状或小结节状影像 (6)萎缩型 腺体萎缩退化,被脂肪组织替代,显示若干条 索状结构及导管影 (7)消瘦型 乳腺组织过薄,未能显示内部结构。
乳腺囊肿
好发于30-50岁,患者常偶然发现。少数病例 因肿块部位表浅,皮肤可外凸。触诊为质地较 韧,肿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变化较明显,月经来 潮前肿块增多增大,多发者常为双侧,绝经后 可自行缩小甚至消失。
乳腺疾病诊疗方案

乳腺疾病诊疗方案乳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和乳腺癌等。
乳腺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早期的诊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常用的治疗方案。
一、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1. 体检和症状分析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体检和对患者症状的分析。
医生通过触诊乳腺组织,查找异常结节、增厚、硬化等情况,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乳腺疾病的风险。
2. 影像学检查当医生怀疑患者患有乳腺疾病时,常常会建议进行乳腺超声波检查、乳腺钼靶摄影等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乳腺内部结构并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乳腺钼靶摄影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块位置和形态信息。
3. 细胞学检查对于存在可疑病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或乳腺活检。
这些检查可以通过采集患者乳腺组织细胞样本,并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帮助确定乳腺病变的性质。
二、乳腺疾病的治疗方案1.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案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等症状。
对于轻度增生,一般可通过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调整、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来缓解症状。
对于中度和重度增生,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如使用黄体酮制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2. 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案乳腺囊肿是乳腺内的液体积聚形成的球形肿块,常常会引起乳房胀痛和囊肿腺管阻塞等不适。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常可通过定期检查和观察来处理。
如果囊肿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抽液或囊肿剥除手术等治疗手段。
3.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常见的方法,可以通过乳房保留手术或乳房切除术来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
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

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乳腺疾病的检查技巧1.乳腺肿块的形态浸润性边界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征,在彩超上常显示为蟹足状、毛刺征等。
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乳腺肿块大多为良性。
2.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情况正常情况下,这两个部位的淋巴结是不肿大的,且质地较软。
有乳腺肿块者若同时发现这两个部位有淋巴结肿大,且找不出造成淋巴结肿大的其他原因,则高度怀疑乳腺肿块是恶性的。
3.肿块内钙化声像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乳腺癌的钙化特征为针尖样或泥沙样微小钙化,彩超的高分辨率很容易发现肿块内的钙化情况。
4.肿块内和周围的血流情况乳腺癌可刺激机体生成一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会刺激血管生成,并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
彩超常表现为肿块内部或周围有较丰富的血流,有时可以发现肿块内的穿支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
此外,有经验的彩超医生还可以结合临床上的肿瘤特征,如有无乳头异常溢液、肿瘤表面皮肤有否橘皮样改变,以及触及肿块的硬度、活动程度等,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乳腺纤维瘤具体检查步骤1、询问病史。
询问发病年龄,该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
一般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生长常较缓慢。
2、体检。
可发现乳房肿块呈卵圆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为1-3cm,大的瘤径可超过10厘米(如瘤径≥7厘米即称为巨纤维腺瘤);质坚如硬橡皮,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触之容易滑动。
3、实验室检查: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涂片中可见成堆导管上皮细胞,散在或成群的成纤维细胞,背景见黏液,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
4、其他辅助检查:热象图检查:利用红外热象仪诊断乳房疾病,是一种无损伤性检查方法。
B超检查同样为无创伤性检查,对各期乳腺癌正确诊断率高于热象图。
钼靶X线摄片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无症状病人的筛选检查或体检发现异常情况通过它予以确诊。
乳腺导管X造影乳头溢液病例通过本法可清楚地显示扩张的乳管、病变性质、范围、有较大诊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乳房内各层软组织结构,超声诊断乳腺疾病主要用于 (1) 确诊乳腺内肿块并正确分辨囊性肿块及实质肿块;
(2) 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及肿瘤定位;(3) 无创确诊乳腺导管扩张;
(4) 确诊腋窝及胸廓旁淋巴结肿大并提供肿大淋巴结的性质。
第一节正常乳腺声像图
正常乳腺有乳腺腺叶及乳腺导管,脉叶呈中等强度的光斑,导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暗区,排列不整,但大小相似。
乳腺的表层为低回声脂肪组织,在该层中,时可见三角形强光带回声,为Cooper韧带。
乳腺深部为胸大肌,为层状排列的低回声,低回声间有增强光带。
正常乳腺
第二节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乳腺纤维腺瘤
(一) 声像图特征乳腺组织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包膜完整光滑,内部呈低回声,有时可有钙化强光团,后方伴声影。
肿块周边及内部均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
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内有钙化
乳腺纤维瘤内血流信号
乳腺纤维瘤内血流信号及动脉频谱
(二) 临床意义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对位于乳腺组织深部的纤维腺瘤。
同时超声检查对肿瘤术前定位、切口位置选择提供了正确信息。
(三) 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主要与乳腺癌鉴别,后者乳腺肿块呈蟹足样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整齐,形态不规则。
二.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囊性病、乳腺结构不良)
(一) 声像图特征乳腺小叶增生是一种乳腺弥漫性疾病,在声像图上表现为两侧乳腺回声增粗、增强,排列稍紊乱。
如有囊性扩张,则在乳腺组织内出现无回声区,壁薄,后方回声增强,如有纤维结节形成,乳腺内可见低回声区,形态一般呈圆形,无包膜,内无血流信号。
(二) 临床意义 10MHz探头的广泛音乐,超声对乳腺小叶增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为提高。
特别是乳腺囊性增生病,但对于乳腺局限性纤维增生病有时难以与乳腺癌鉴别,然而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是术前病理诊断的最佳方法。
三.乳腺癌
(一) 声像图特征患侧乳腺组织内出现异常回声肿块,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呈蟹足样,内部多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内部可有强回声钙化斑块。
肿块后方衰减大。
多普勒探测,肿块周边及内部有较丰富血流,多呈高阻动脉血流,部分患者在同侧内乳动脉旁及同侧腋窝扫查到均匀低回声、圆形的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呈片状,边界欠清
乳腺癌,呈“蟹足状”生长
乳腺癌,后方声衰减明显,压迫乳腺导管
乳腺导管内肿瘤,导致远端腺管扩张
乳腺导管扩张
乳腺癌内血流信号
乳腺癌内血流信号及动脉频谱
乳腺癌,同侧淋巴结肿大
(二) 临床意义超声诊断乳腺癌是目前简单而敏感的方法之一,对于难以定性的乳腺肿块,可通过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得到术前病理诊断。
另外,超声可探测胸骨旁及腋窝淋巴结,并根据其声像图来鉴别其鉴别良恶性,帮助乳腺癌临床分期。
(三) 鉴别诊断乳腺癌应与乳腺纤维腺癌、乳腺小叶增生症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