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钵体旱育水稻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钵体旱育水稻栽培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1期
张春桂
一、育秧棚的建造
建育秧大棚:建造南北走向,高2.2-2.5米、宽6-8米、长度根据所需秧田面积确定的育
秧大棚。

本田育秧要建高出地面50厘米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确保旱育,本田地距离近,可在庭院建棚育秧。

二、大棚育秧
l、选种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中上等的偏穗重型品种二超早育苗的地区选用当地中晚熟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3天,用比重为1.1-1.3的盐水或黄泥水选种,捞出秕谷,清洗后再用施宝克浸种消毒(水温15-16C,浸种5-7天);浸种后30-32。

C条件下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

当芽长到l-2mm时温度降到15-20C晒芽、待播。

3、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或用旱田土、腐熟草炭和猪粪按4:4:2比例混合堆制,播种前用6-8目孑L目筛,然后加入壮秧剂充分混拌
后使用。

每平方米用床土20Kg.均匀拌人床土耕层3cm;钵盘育苗:如561孔钵盘,每公顷稻田
约用400盘(因成秧率和插秧密度有差别),每个秧盘约用2Kg营养土。

4、播种播种前床土要浇透底水,钵盘底要与床面紧密接触,不能留有空隙,每穴播芽种
2-3粒,用抽屉式播种器播种,也可人工撒播。

人T撒播是先把营养土装入钵体盘孔穴三分之二,刮去多余的营养土,用细眼喷壶轻浇水,待营养土沉实后,人工撒播,把未进入的种子扫
人钵穴,并调整均匀,覆土0.5cm,最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三、秧田管理。

一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育成弱苗,二足防止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三是防
止温度剧烈变化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一秧龄一般为35-40天,育成4.5叶平均带一个分蘖的大秧。

秧苗不同生育阶段要求的适宜温度不同,播种到出苗温度较低,大棚以密封保温为主,出
苗时遇有“顶盖”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并轻浇水后再用土覆盖。

苗出齐后撤下地膜。

秧苗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50C左右,株高在4.5-5.5cm;两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

C,株高7.5-8.5cm;三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0C,苗高12.5 -13.5。

rn。

水分管理应缺水补水,特别是2.5叶以后的水分管理,由于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注意浇水。

当早晨秧苗叶尖露
珠减少或中午叶片打卷时要在早晨或傍晚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要往复缓慢喷浇,不能大水漫灌: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炼苗,促下控上。

一般晴天9-10时开始通风,14 -15时闭膜保温,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应依据温度的高低而定,温度低时,应减少通风时间和通风量。

注意通风口先选在背风的一侧,每次通风时,要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

育秧后期
温度高时,再从两侧同时通风,插秧前3-5天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防病应以防青、立枯
病为主,在秧苗1.5-2.5叶期喷移栽灵、恶枯灵或病枯净预防青、立枯病,或结合浇水,喷1-
3次PH值为4的酸化水防治立枯病,喷后用清水冲洗。

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
发黄缺肥时,每100平方米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2-3Kg,对水100倍液叶面喷洒,喷肥
后要浇清水防止烧苗。

(作者单位:158214黑龙江省鸡东县永安镇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