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作业:1-3-1离子键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3.下列有关电子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氦、锂原子的电子式分别为H·、·He·、·Li
·
B.氯原子的电子式为,Cl-的电子式为
C.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Na+、Mg2+、Al3+
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NH4Cl”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铵分子中含有一个NH+4和一个Cl-
B.氯化铵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
C.氯化铵晶体由NH+4和Cl-构成
D.氯化铵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5.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并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的熔点较高
B.Z可以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
D.M形成+2价的阳离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④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①②⑤B.④⑤⑥
C.①③④D.②③⑤
7.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 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B.Na2S
C.Na2O D.K2S
8.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8,二者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Z,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一定形成+1价的阳离子
B.B一定形成-2价单核阴离子
C.Z一定能与水反应产生B单质
D.Z一定是A2B型化合物
9.下列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10.X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Y元素的原子和X元素的原子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
在X与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NaF B.MgCl2
C.NaCl D.CaCl2
11.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1∶2的是()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21H中的质子和中子
C.NaHCO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Na2O2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答案
1.D A中,如NH4Cl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但不含金属元素。
B中,离子键必须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氯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
C中,离子化合物处于晶体状态时不能导电,只有在熔融或溶于水才能导电。
D中,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是Na、F,属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键。
2.C阴阳离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A错;0族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难形成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错;离子键仅存在于阴阳离子间,D错。
3.C A中锂原子的电子式应为Li·;B中Cl-的电子式应为
;D中H2O的电子式应为。
4.A氯化铵是由离子构成的,没有分子存在,A错;B、C、D都是正确的。
5.B
6.B 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①错;第ⅠA族的H元素和第ⅦA 族卤素化合时形成共价键,②错;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③错;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分别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因此形成离子键,④正确;⑤正确;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如NH4Cl、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⑥正确。
7.D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第ⅥA族;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8.A原子序数为11和8的元素分别为Na、O,二者化合可生成离子化合物Na2O和Na2O2,它们都能与水反应,但只有Na2O2能
产生O2。
9.D A中氧原子的电子式错误,应写作·O ·;B中正确的表示为:;C中氟原子,氟离子不能合
并,正确的表示为:。
10.D依据题意,结合选项中化合物的化学式,可知X元素原
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是Cl元素。
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Cl-相同,则元素Y是Ca。
11.D Be2+中的质子和电子数分别是4、2,A项错误;21H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1、1,B项错误;NaHCO3中的阴阳离子数之比是1∶1,C项错误;Na2O2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数之比是1∶2。
———————————————————————————
12.全球热播影片《阿凡达》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中出现了一种潘多拉星球的宇宙飞船。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元素。
(选项中的物质都由下表中的元素组成)
由以上信息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员在宇宙飞船活动仓内会产生由d和f组成的气体,吸收这种气体的化合物应该由e和f组成
B .活动仓内还要营造一种适合宇航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即充入a 和f 的常见单质
C .c 和f 以原子个数1∶1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D .若潘多拉星球上存在32b ,地球上此元素主要以42b 形式存在,
32b 比42b 少一个质子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8分)氮化钠(Na 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 3N 的电子式是________,该化合物由________键形成。
(2)Na 3N 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 3N 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比较Na 3N 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 (Na +)________r (N 3-)(填“>”“=”或“<”)。
14.(9分)离子化合物AB 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 mol AB 2中含54 mol 电子,且有下列反应:
①H 2+B 2――→点燃
C
②B 2+X ―→Y +AB 2+H 2O
③Y +C ―→AB 2+Z ,Z 有漂白作用。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2__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 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3分)
请根据教材上的实验“钠与氯气反应”,完成下列问题。
(1)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其表面的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该实验存在哪些缺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至少填2条)
(2)某同学根据以上存在的缺点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a.取绿豆粒大的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氧化层,放入玻璃管中,按图示安装好仪器;
b.慢慢滴加浓盐酸,立即剧烈反应产生氯气;
c.当玻璃管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加热钠,钠熔化并燃烧。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当滴加浓盐酸后试管中产生________色气体;钠剧烈燃烧,火焰呈________色且有________生成,反应结束后,管壁上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
②改进后的实验优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2条)。
③写出Na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并用电子式表示产物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16.(12分)A、B、C、D是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中的4种元素,A能与D组成AD2型化合物,AD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30,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l3+相同;B和C可以形成BC型化合物,BC分子中质子总数是18,BC水溶液是一种强酸,试回答: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D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已知A、C、F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4个,E元素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的差是3,试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B和F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C、F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由表格得,a为H,b为He,c为Na,d为C,e为N,f为O,g为Al。
吸收CO2不能用氮的氧化物,A项错;仓内充入O2和N2,不能充入H2和O2,B项错;Na2O2为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32He比42He少一个中子,D项错。
13.(1)离子
(3)复分解(4)<
解析:Na3N为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符合水解规律,实际上也是复分解反应,Na+与N3-属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钠的核电荷数大于氮的核电荷数,故r(Na+)<r(N3-)。
14.(1)CaCl2Ca(OH)2Ca(ClO)2HClO
(2)
(3)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在离子化合物中A 2+、B -核外电子数均为18个,则元素A 、B 分别是Ca 和Cl 。
再由化学反应“H 2+Cl 2―→C ”推出C 为HCl ;因为反应②:Cl 2+X ―→Y +CaCl 2+H 2O ,可推知X 中含有元素Ca 、H 、O 。
则X 可能是Ca(OH)2,则反应②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最后反应③为:Ca(ClO)2+2HCl===CaCl 2+2HClO 。
15.(1)①Na 预先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氧化物,可能影响Na 在Cl 2中燃烧
②预先收集的Cl 2在进行实验时可能不够或过量
③实验过程中会造成污染
(2)①黄绿 黄 白烟 白色固体
②a.整个实验过程中氯气保持一定浓度和纯度,避免发生副反应 b .安全可靠,污染少 c .可以避免钠在加热时生成Na 2O 2
③2Na +Cl 2=====点燃2NaCl
解析:题述两个实验的不同在于一静一动。
可从操作便利、易控制反应快慢、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16.(1)镁 氢 氯 氟
k12精品
(3)2F2+2H2O===4HF+O2
解析:由组成AD2可判断A、D所在族为ⅡA族、ⅦA族或ⅣA 族、ⅥA族。
由于D-结构与Al3+相同,故D元素为F。
由AD2中核外电子数为30,推知A为Mg。
BC水溶液为强酸,且质子数之和为18,知B为H,C为Cl。
17.(1)Na Al Si P
(2)
(3)NaOH+Al(OH)3===NaAlO2+2H2O
NaOH+HClO4===NaClO4+H2O
Al(OH)3+3HClO4===Al(ClO4)3+3H2O
解析: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说明一定有铝、钠。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故F为Cl,A为Na,C为Al,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4个,说明其次外层电子数为8,故D为Si,E的最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E为P。
K12精品文档学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