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5-08-12T13:16:19.9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作者:唐春媚
[导读] 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唐春媚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医院浙江平湖 314201)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间在参加我院组织的社区护理干预的8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未接受干预9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42,P<0.01);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无明显变化(χ2=1.64,P=0.17)。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P<0.01);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无明显变化(χ2=1.64,P =0.17)。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56-02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达18.8%,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1.6亿以上[1]。

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人群病情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仅为24.7%,控制率仅为6.1%,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

笔者对社区护理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3]所列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且自愿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不愿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表1所示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健康教育:每月组织专职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的病因诱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法、并发症防治方法以及血压监测记录方法等;(2)血压监测指导:每名患者每月接受至少一次由专业护士进行的血压测量,同时检查患者本月的血压监测记录情况,并观察患者有无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征象;(3)家庭护理指导:每名患者每月接受至少一次由专业护士进行的针对性护理,同时家属接受相应的护理指导,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4)用药指导:护士应检查和督促患者用药情况,并将患者血压记录情况反馈给临床医师,以便医师调整药物用量。

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社区护理,仅于研究开始时和结束后进行随访以确定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

定量指标采用表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表2所示为两组换追血压控制率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42,P<0.01);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无明显变化(χ2=1.64,P=0.17)。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表3所示为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的慢性疾病。

由于其病程较长,患者多在家自行服药治疗,仅在病情加重后才会前往医院住院治疗;患者在家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检查服药,更难以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量,导致了血压控制率总体偏低[4]。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护理服务的一种新型模式,可以使患者在社区内即可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中观察到,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患者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52.
[2] Chen CM, Zhao W,Yang Z,et al.The role of dietary factors in chronic disease control in China[J].Obes Rev.2008, 9(Suppl i):100-
103.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 穆荣红,李荣,张会敏,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48-6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