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标准示范卷二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标准示范卷(二)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2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各题2分;第26~30题有两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选错不得分。

)
1.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答案]D
2.(2019·广东学考模拟二)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皇权的加强
C.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D.相权遭到削弱
[答案]B
3.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动和权利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雅典公民( )
A.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国家的所有官职
B.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
C.担任公职,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可以领取“津贴”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扩大到妇女和老人
[答案]C
4.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其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D
5.(2019·广东学考模拟一)《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
A.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剥削中国劳动人民
C.掠夺中国矿产资源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答案]A
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其含义是( )
A.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B.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C.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
[答案]D
7.张艺谋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有关于农村小学的场景,在“现实”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是国旗,在“回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应该是( ) A.马克思像B.五星红旗
C.毛泽东像D.孔子像
[答案]C
8.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答案]D
9.(2019·广宁学考模拟)“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这首歌所描述的是( )
A.丝绸B.瓷器
C.刺绣D.绘画
[答案]B
10.(2019·广宁学考模拟)广东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

这种机构的设置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经济政策是( )
A.闭关锁国B.重商主义
C.“朝贡”贸易D.海外殖民
[答案]A
11.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 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答案]D
12.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外资企业出现B.洋务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高涨D.实业救国热潮
[答案]D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计划经济
B.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C.扩大政府开支
D.政府直接采购
[答案]A
14.下面的宣传画中,有“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等文字。

读图判断,该宣传画可能创作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B
15.下列有关经济特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等同于“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
B.特区是“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C.我国20世纪建立的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是海南岛
D.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答案]A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于( )
A.马歇尔计划B.《北大西洋公约》
C.舒曼计划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C
17.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的因素不包括( )
A.新航路的开辟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出现
D.两极格局的结束
[答案]A
18.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

其中主张“以法为教,今必胜昔”的学派是( )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答案]B
19.(2018·江苏学业水平考试)“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

”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
A.指南针B.造纸术
C.火药D.印刷术
[答案]D
20.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字体端正规范。

下列四个“書”(书)字中,属于楷书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C
21.(2019·广宁学考模拟)强调“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的德意志哲学家是( )
A.康德B.卢梭
C.伏尔泰D.孟德斯鸠
[答案]A
22.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
A.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发表
B.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撰写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答案]C
23.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B.爱因斯坦
C.达尔文D.赫胥黎
[答案]C
24.下列人物与代表作对应错误的是( )
A.莫奈——《日出·印象》
B.毕加索——《向日葵》
C.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D.米勒——《播种者》
[答案]B
25.“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

”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 )
A.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A
2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A.秦汉郡县制
B.《十二铜表法》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1787年宪法
AD[秦朝实行郡县制,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美国的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
27.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AC[国共两党在国民革命时期和全民族抗战时期合作,而在土地革命时期又处于对峙,解放战争时期处于对抗阶段。

]
28.下列的经济政策中,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BD[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

] 29.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B.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想制度的基本设想
C.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进行到底
D.它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影响
AB[启蒙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它提倡理性,倡导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C、D两项表述不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

]
3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江泽民B.胡锦涛
C.毛泽东D.邓小平
CD[前者是毛泽东的贡献,后者是邓小平的成就。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封面
材料二
日本向中国方面递交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两次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导致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其所述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意义。

(4分)
[答案](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2分)
根本原因:失败: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胜利:中华民族团结抗战。

(4分)
(2)危害:从政治角度作答,如破坏中国主权、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等。

(2分)
从经济方面作答,如加重了人民负担、加深了清政府财政危机、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等。

(2分)
(3)从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历史地位的角度作答。

示例:意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分)
32.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
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 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5分)
[答案](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影响:土地私有制确立;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3分)
(2)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创制与应用;新的通讯工具应用等。

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或大企业)出现。

(5分)
(3)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意义: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西方部分思想对比
(2)材料中“西方部分思想”反映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4分)
(3)根据材料概括中西方思想的共同点。

(2分)
[答案](1)基本内涵:诚信正直、奋发图强、国家至上、修身养德、为国为民。

(3分)
(2)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人文精神的起源;彼特拉克——文艺复兴;
康德——启蒙运动。

(4分)
(3)共同点:重视人、有追求,有思想,有时代和阶级局限。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