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烟叶收购工作对标管理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烟叶收购工作对标管理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9T07:28:37.27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5期作者:杨秀峰张旭陈泓霖谭新伟王朔[导读] 烟叶收购站是烟叶生产和收购中最具实力的单位,它负责具体实施烟叶生产计划,组织指导烟农,做好收购政策,直接执行烟叶政策,对烟叶管理起基础性作用。

加强收购点的管理是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烟叶收购站是烟叶生产和收购中最具实力的单位,它负责具体实施烟叶生产计划,组织指导烟农,做好收购政策,直接执行烟叶政策,对烟叶管理起基础性作用。

加强收购点的管理是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对烟叶收购站的分类管理进行了探讨,制定分类系统的对标方法,制定分类系统的对标方法,以加强收购工作的对标管理。

关键词:基层烟叶;收购工作;对标管理;分析
在行业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情况下,对标管理是对烟叶收购中各个方面指标的一个分析,它可以与企业对标体系进行分析、比较。

烟叶公司对标管理的研究重点一般是跨地区行业的单位,对烟站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较少。

近几年来,在严格控制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对烟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烟站管理是新时期烟叶工作要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在烟站实施对标管理不仅是烟站管理的重要内容。

1开展烟站对标管理的必要性 1.1开展烟站对标是推进烟站资源整合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烟叶生产规模大幅度缩小,烟站多、员工多、效益低等问题日益突出。

在中国22个烟叶种植省份,共有3587个基层烟站,平均烟量为49500公斤/站,平均烟量一般较小,不同烟区的平均烟消费规模差距较大,烟站整体管理和服务效率较低,因此,中国烟站总体管理和服务效率较低。

1.2开展烟站对标是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的管理
烟叶行业深化治理是烟叶行业深化治理的重要起点,也是烟叶行业弥补劣势、发现差距、推行对标管理、树立旗帜的有效途径,是烟叶行业深化治理的重要起点。

制定完善烟站管理制度,加强烟站管理,是提高烟站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优质烟叶生产的基础。

1.3开展烟站对标是增强烟站自主管理意识的需要
现阶段,烟站在运行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顺应上级完成的任务,其处于被动性。

因此,对于烟站的管理管理人员要不断增加对管理,改变现阶段存在被动管理的现象。

当前烟站对标的生产管理不当,其员工工作水平不高。

烟站作为单位,突出了烟站的独立管理地位。

对标管理允许全面授权、对标管理、绩效考核,提高独立管理意识,改进管理。

2烟站对标指标体系的设计指标设计是对标管理的第一步,在对标指标体系设计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基层烟站管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对标管理体系。

2.1计划管理指标
烟叶计划执行率。

烟叶计划执行率(%)=(烟叶收购量/烟叶收购计划)×100。

基层烟站计划管理指标的设计是烟叶种植整体增加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中,将用计划执行率作为基准,使烟站更加注重加强计划管理,防止过度种植和烟叶收入过多,为烟区、县、市带来效益,控制烟叶总量。

2.2成本管理指标
担均管理费用=烟站管理费用/烟叶收购量。

成本管理指标包括电费、水费、办公费等,但有些收费场所不受烟站自己控制。

采用基准选择烟站自由控制成本因素,有利于调动烟站的积极性,促进烟站贯彻精益管理理念,积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优化流程,减少季节性劳动,降低装运费用及包装材料,开展节水、节电、节纸等活动,降低成本。

2.3效率管理指标
2.3.1人均服务面积
人均服务面积=全站烟叶种植面积/烟站在册人员数量。

基层烟站的建立要根据基站周围自身情况对该指标进行分析,人均服务面积主要是为了促进烟站的发展,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充分满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

2.3.2人均收购量
人均收购量=烟叶收购量/烟站人数
人均收购量也反映了消费者自身对烟叶的消费情况。

通过该指数,烟站员工可以更多地关注烟叶实现量,重视任何环节的进货管理,加强对烟叶的整体管理,主动学习栽培技术,另外,还可以建议上级部门优化整合烟站资源,简化人员编制,减少灾情和疾病的发生。

2.4质量管理指标
由于不同类型的烟丝具有不同的产量和质量特征以及购买价格,因此也可以根据当地条件对不同类型的烟丝的质量管理对标进行比较。

2.4.1上等烟比例
上等烟比例(%)=(上等烟收购量/烟叶收购总量)×100
上等烟比例充分的显示了基层烟站自身的管理和种植水平,彰显了烟农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的体系结构,因此,要认真做好烟叶收购工作,增加适当地区烟品比例。

2.4.2担均收购价
担均收购价=烟叶收购总金额/烟叶收购量。

这一指标反映了烟叶的经济价值和烟叶质量价值的下降。

其直接关系到烟叶农民的利益实现和商业利益。

与此同时,烟站要做好供烟量方面的工作,并注重提高烟叶质量,提高烟叶效益。

2.5服务管理指标
烟叶种植是为烟农服务的窗口,维护烟农利益,稳定烟农队伍,是保证烟叶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2.5.1烟叶亩产值
烟叶亩产值=该站烟叶收购总金额/烟叶种植面积。

该指标主要是烟叶在种植后,其种植的产值和收购金额,烟农种植烟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实现效益,因此,该指标增加烟叶生产者的收入,保护烟叶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增加烟站收购经济效益,在根本上稳定烟叶生产者队伍,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烟叶整体亩产值,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

2.5.2烟农满意度
根据烟叶公司或外部调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烟农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该指标反映了烟农对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收购管理员和烟站的日常服务有助于烟农发现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或不足,管理烟站以改善服务范围,增加烟农满意度为工作目的,全面强化烟农服务,促进基层烟站管理在整体上的满意程度。

3推进烟站对标管理的建议
3.1对标指标宜从少到多逐步完善
推进对标管理是烟站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烟站管理中的对标指标是衡量企业发展管理的重要指标。

烟站管理过程中要有合适的流程来推进烟站对标管理。

对标指标宜在管理过程中要从少到多逐步完善,首先要认清标尺的重要性,并营造良好的对标工作氛围,如果在一开始对标管理过程中,指标设定过多,就会影响指标工作推进进程。

3.2聚焦对标指标的结果运用
基层烟站中的聚焦对标指标是对标管管理的核心,因此,要加强企指标的管理应用,避免"空对标"的出现,因此,充分利用对标管理的成果,定期通报,营造"对标、赶标、超标"的良好氛围,并通过改进措施和改进烟站的管理工作,取得相应的效果,还应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评价挂钩,强化员工对标工作应用的有效性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员工工作效率。

3.3建立烟站对标指标评估办法
指标业绩评估应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并由专门的绩效评估小组对指标进行专业、标准化的评估.目前,对烟站校准管理的整体效益评价研究尚缺乏。

因此,要对烟站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客观的方式对其评估,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烟站指标,以建立科学、实用的烟站指标体系。

结论
综上所述,烟叶是烟草工业的基础,烟叶收购站(烟站)是烟叶加工中应用最广的单位,烟叶站的对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也就是"神经末梢",因此,工作重点将随烟叶生产的变化而变化,烟站对标管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查、改进,建立起基准考虑,确立可持续改进的考虑因素,充分利用基准工具,持续改进管理,因此,要重视并加强烟站的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振纲,谢小丹,黄光辉. 基层烟叶收购工作对标管理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2020(5):57-61.
[2] 周寅晴,欧阳资春. 烟叶收购信息系统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新通信,2017,19(21):115-116.
[3] 付军,潘丽琼. 基层烟叶站财务信息化管理探索与应用[J]. 商业经济,2013(22):43-44.
[4] 李俊举,何佶弦,张启莉,等. 提高广元市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的措施研究[J]. 农家致富顾问,2020(10):187-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