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跳绳》 ︳人音版 (五线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的高低是音乐要素之一。通过画旋律线、“找铃铛”的游戏,把音高概念由抽象变得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用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按照旋律线走向,加入歌词,教师示范,处理歌曲情感。播放伴奏,ppt展示4段旋律线及歌词。(每两个小节为一段,一共四段,标出每个音符的位置。)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这几位小朋友找到了弄丢的铃铛,有了铃铛,他们就开始一边唱歌,一边跳绳了。他们是这样唱的,请听(教师范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快乐而轻巧的演唱和表现歌曲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和掌握“X”和“XX”节奏型。
难点:记忆歌词及相关拓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课
前
活
动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同学们做律动操。
2/4X XX │X XX │
跑一 跑,跳一 跳,
X XX X│X XX │
伸伸 懒腰 做做 操,
初步整体感知音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精神。
2.出示课题,熟悉歌词。
①师:原来铃铛想用绳子串起来和我们一起玩跳绳的游戏,大家想玩吗?那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串起来。(教师一边串一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小绳细,小绳长,小绳两头栓铃铛,……)
②教师示范,播放伴奏。拍节奏完成两段歌词的朗诵。
①跟着老师一起串铃铛,并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课前组织的教学,导入拍手节奏,找铃铛的游戏等都是围绕音乐的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主动探索新知,在律动中感知本课歌曲的节奏,形象地理解音高概念,根据旋律线反复有感情地练唱歌曲,加深学生对旋律和歌词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但本节课在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方面有所欠缺,应正确引导,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8.分组跟随老师一起拍手,唱歌词。轻巧愉悦的进行歌唱表演。
之前学生对节奏的感知、歌词的朗读、都是为学生很好的熟唱歌词做铺垫的,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并记忆。
9. 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一边唱一边按节奏做跳绳动作。
9.跟随伴奏演唱,做跳绳动作。
一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歌曲律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旋律及歌词的记忆。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教学设计(第一册)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具体课题
跳 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理念
本课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感受音乐美来开展音乐教学,本课创设活动情景,在活动中感知,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音乐,并养成善于聆听的好习惯,通过“听、唱、玩”,让他们自信而愉快的进行歌唱表演,提高教学的价值和有效性。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提高学习参与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创设高效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二、
新
歌
教
学
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次聆听,注意听歌曲情绪。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神秘嘉宾一听,就迫不及待的要出来跟大家见面了,(拿出铃铛),它说:“我想跟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你们猜它要跟我们做什么游戏呢?猜猜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听。
1.仔细聆听歌曲,理解歌词,回答老师问题。(欢快、活泼、愉悦……)
认真听老师总结,下课。
总结,巩固新知,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创设德育与音乐审美相结合的高效的音乐课堂。
教学反思
本课强调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各种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展开听唱跳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让他们愉快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在玩中学,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努力创设德育与音乐审美相结合的高效的音乐课堂。
4.仔细聆听,跟着老师随旋律线的走向,有感情的唱歌曲。
通过画旋律线,了解音高的位置,感知旋律音高概念,加入歌词,随旋律线的走向来进行歌曲感情的处理。
5.教师一句一句按照歌词旋律线的走向慢节奏带唱第一段,唱出每一句的情感。师:你们能学我这样唱吗?
5.跟唱,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
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
2.出示节奏,师示范。师:神秘嘉宾刚刚悄悄告诉老师,这节是音乐课,要有节奏地拍手它才会出现。请小朋友们仔细聆听我敲击双响筒的节奏,然后模仿。
①X XX │X XX │
②X XX X│X XX │
分别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拍手。
3.播放伴奏,引导学生跟着节奏一起拍手。
4.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请出“铃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与同伴团结合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唱、动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轻巧的歌声表演这首歌曲,并进行歌词编创活动。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知旋律线,在活动中表现和掌握“X”和“XX”节奏型。
X XX X│X XX │
热爱 运动 身 体 好,
X XX X│X XX │
你 好我 好 大 家 好!
跟着老师一起做运动。
学生好动善于模仿,做律动操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气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完全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
二、
组
织
教
学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让我们伸出双手来欢迎它。
6.用钢琴有感情的弹奏带唱第二段歌词。
6.跟钢琴一句一句有感情的唱第二段歌词。
钢琴带唱有利于校正学生音准。
7.教师示范,有节奏拍手,试着哼唱全曲。提醒同学们在歌唱时要像跳绳一样,声音轻巧具有弹跳性。
7.拍手唱,声音轻巧有弹性演唱。
加强声音的弹性,有助于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8. 分组唱,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1.学生鼓掌,期待神秘嘉宾的出现,但是很失望。
2.模仿。以强弱问答形式进行练习。
3.跟随伴奏拍击节奏。
利用悬念,创设一个神秘的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儿童善于模仿,通过此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加入强弱变化,让学生养成一个善于聆听及分辨的好习惯。问答形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后面歌曲节奏的学习做铺垫。
呼啦圈飞上天你和我来一起玩
大家运动真快乐
小毽子转一转 团结合作记心间
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回答老师问题。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喜好与快乐,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小
结
我们这节课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歌曲旋律线和音高知识,还巩固了“XX(跑跑)”、“(走)”的节奏练习。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运动,老师真开心,希望以后大家团结合作,经常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热爱运动,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下课!
②认真听,仔细看,模仿老师。随节奏朗读歌词。
让学生理解歌词,并在歌曲节奏中熟记歌词,解决本课重难点。
3.音高训练初步感知旋律线。听伴奏,画旋律线,“找铃铛”的游戏。
①师在黑板上出示已经串好的4对铃铛(用贴纸),并由高到低排列,放在每段旋律线的开头位置,接着播放歌曲伴奏,画旋律线。师:有四位小朋友(出示写有“低音5(sol)”、“低音6(la)、“2(re)”、“3(mi)”的四位小朋友的贴纸)弄丢了他们的铃铛,根据音的高低,你们猜一猜,这上面分别是谁的铃铛呢?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铃铛?哪位小朋友的铃铛在最高处?哪位小朋友的铃铛在最低处?请听音乐,拿出手指跟我一起画(旋律线)。
②肯定学生的表现。
③用柯达伊手势指挥学生唱一唱。然后用钢琴带唱。
3. 在教师的指导下跟着伴奏音乐学画旋律线。根据音的高低,为四位小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铃铛。分别由四位同学,对铃铛和小朋友一一配对,“低音5(sol)”这位小朋友的铃铛是最下面的,“3(mi)”这位小朋友的铃铛是最上面的。
将“低音5(sol)”、“低音6(la)、“2(re)”、“3(mi)”这四个音由低到高唱,再由高到低唱。
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0.对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教师敲击碰铃与学生合作表演,对跳得整齐有节奏感的小组进行表扬。
10.与本组同学合作,跟着敲击碰铃的节奏整齐的进行歌唱表演活动,力争第一。
三、创
编
与
拓
展
师:除了跳绳外,你们还喜欢哪些体育项目?(篮球、乒乓球、呼啦圈……)
老师也列出来了很多,你能帮老师连线之后用《跳绳》这首歌的旋律唱出来吗?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跳绳》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快乐的一天”中一首活泼的创作歌曲,2/4拍,歌曲的节奏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活泼、跳跃,歌谣体歌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热爱运动增强体质的决心。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且对音乐的理解还仅限于感知阶段,所以,老师对音乐知识的讲解要渗透到活动中来,本课主要以唱游形式完成。通过前几节课对音高的学习,学生对柯达伊手势有一定了解,对“走”和“跑跑”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再适当运用拍手律动和打击乐器来巩固掌握“X”和“xx”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创设高效的音乐课堂。
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用鼓励和表扬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按照旋律线走向,加入歌词,教师示范,处理歌曲情感。播放伴奏,ppt展示4段旋律线及歌词。(每两个小节为一段,一共四段,标出每个音符的位置。)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这几位小朋友找到了弄丢的铃铛,有了铃铛,他们就开始一边唱歌,一边跳绳了。他们是这样唱的,请听(教师范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快乐而轻巧的演唱和表现歌曲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和掌握“X”和“XX”节奏型。
难点:记忆歌词及相关拓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课
前
活
动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同学们做律动操。
2/4X XX │X XX │
跑一 跑,跳一 跳,
X XX X│X XX │
伸伸 懒腰 做做 操,
初步整体感知音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精神。
2.出示课题,熟悉歌词。
①师:原来铃铛想用绳子串起来和我们一起玩跳绳的游戏,大家想玩吗?那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串起来。(教师一边串一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小绳细,小绳长,小绳两头栓铃铛,……)
②教师示范,播放伴奏。拍节奏完成两段歌词的朗诵。
①跟着老师一起串铃铛,并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课前组织的教学,导入拍手节奏,找铃铛的游戏等都是围绕音乐的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主动探索新知,在律动中感知本课歌曲的节奏,形象地理解音高概念,根据旋律线反复有感情地练唱歌曲,加深学生对旋律和歌词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但本节课在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方面有所欠缺,应正确引导,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8.分组跟随老师一起拍手,唱歌词。轻巧愉悦的进行歌唱表演。
之前学生对节奏的感知、歌词的朗读、都是为学生很好的熟唱歌词做铺垫的,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并记忆。
9. 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一边唱一边按节奏做跳绳动作。
9.跟随伴奏演唱,做跳绳动作。
一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歌曲律动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旋律及歌词的记忆。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教学设计(第一册)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具体课题
跳 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设备、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理念
本课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感受音乐美来开展音乐教学,本课创设活动情景,在活动中感知,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音乐,并养成善于聆听的好习惯,通过“听、唱、玩”,让他们自信而愉快的进行歌唱表演,提高教学的价值和有效性。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提高学习参与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创设高效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二、
新
歌
教
学
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次聆听,注意听歌曲情绪。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神秘嘉宾一听,就迫不及待的要出来跟大家见面了,(拿出铃铛),它说:“我想跟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你们猜它要跟我们做什么游戏呢?猜猜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听。
1.仔细聆听歌曲,理解歌词,回答老师问题。(欢快、活泼、愉悦……)
认真听老师总结,下课。
总结,巩固新知,加深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创设德育与音乐审美相结合的高效的音乐课堂。
教学反思
本课强调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各种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展开听唱跳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让他们愉快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在玩中学,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努力创设德育与音乐审美相结合的高效的音乐课堂。
4.仔细聆听,跟着老师随旋律线的走向,有感情的唱歌曲。
通过画旋律线,了解音高的位置,感知旋律音高概念,加入歌词,随旋律线的走向来进行歌曲感情的处理。
5.教师一句一句按照歌词旋律线的走向慢节奏带唱第一段,唱出每一句的情感。师:你们能学我这样唱吗?
5.跟唱,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
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
2.出示节奏,师示范。师:神秘嘉宾刚刚悄悄告诉老师,这节是音乐课,要有节奏地拍手它才会出现。请小朋友们仔细聆听我敲击双响筒的节奏,然后模仿。
①X XX │X XX │
②X XX X│X XX │
分别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拍手。
3.播放伴奏,引导学生跟着节奏一起拍手。
4.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请出“铃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与同伴团结合作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唱、动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轻巧的歌声表演这首歌曲,并进行歌词编创活动。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知旋律线,在活动中表现和掌握“X”和“XX”节奏型。
X XX X│X XX │
热爱 运动 身 体 好,
X XX X│X XX │
你 好我 好 大 家 好!
跟着老师一起做运动。
学生好动善于模仿,做律动操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气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完全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
二、
组
织
教
学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让我们伸出双手来欢迎它。
6.用钢琴有感情的弹奏带唱第二段歌词。
6.跟钢琴一句一句有感情的唱第二段歌词。
钢琴带唱有利于校正学生音准。
7.教师示范,有节奏拍手,试着哼唱全曲。提醒同学们在歌唱时要像跳绳一样,声音轻巧具有弹跳性。
7.拍手唱,声音轻巧有弹性演唱。
加强声音的弹性,有助于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8. 分组唱,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1.学生鼓掌,期待神秘嘉宾的出现,但是很失望。
2.模仿。以强弱问答形式进行练习。
3.跟随伴奏拍击节奏。
利用悬念,创设一个神秘的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儿童善于模仿,通过此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加入强弱变化,让学生养成一个善于聆听及分辨的好习惯。问答形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后面歌曲节奏的学习做铺垫。
呼啦圈飞上天你和我来一起玩
大家运动真快乐
小毽子转一转 团结合作记心间
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回答老师问题。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喜好与快乐,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小
结
我们这节课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了解了歌曲旋律线和音高知识,还巩固了“XX(跑跑)”、“(走)”的节奏练习。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运动,老师真开心,希望以后大家团结合作,经常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热爱运动,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下课!
②认真听,仔细看,模仿老师。随节奏朗读歌词。
让学生理解歌词,并在歌曲节奏中熟记歌词,解决本课重难点。
3.音高训练初步感知旋律线。听伴奏,画旋律线,“找铃铛”的游戏。
①师在黑板上出示已经串好的4对铃铛(用贴纸),并由高到低排列,放在每段旋律线的开头位置,接着播放歌曲伴奏,画旋律线。师:有四位小朋友(出示写有“低音5(sol)”、“低音6(la)、“2(re)”、“3(mi)”的四位小朋友的贴纸)弄丢了他们的铃铛,根据音的高低,你们猜一猜,这上面分别是谁的铃铛呢?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铃铛?哪位小朋友的铃铛在最高处?哪位小朋友的铃铛在最低处?请听音乐,拿出手指跟我一起画(旋律线)。
②肯定学生的表现。
③用柯达伊手势指挥学生唱一唱。然后用钢琴带唱。
3. 在教师的指导下跟着伴奏音乐学画旋律线。根据音的高低,为四位小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铃铛。分别由四位同学,对铃铛和小朋友一一配对,“低音5(sol)”这位小朋友的铃铛是最下面的,“3(mi)”这位小朋友的铃铛是最上面的。
将“低音5(sol)”、“低音6(la)、“2(re)”、“3(mi)”这四个音由低到高唱,再由高到低唱。
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10.对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教师敲击碰铃与学生合作表演,对跳得整齐有节奏感的小组进行表扬。
10.与本组同学合作,跟着敲击碰铃的节奏整齐的进行歌唱表演活动,力争第一。
三、创
编
与
拓
展
师:除了跳绳外,你们还喜欢哪些体育项目?(篮球、乒乓球、呼啦圈……)
老师也列出来了很多,你能帮老师连线之后用《跳绳》这首歌的旋律唱出来吗?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跳绳》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快乐的一天”中一首活泼的创作歌曲,2/4拍,歌曲的节奏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活泼、跳跃,歌谣体歌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热爱运动增强体质的决心。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且对音乐的理解还仅限于感知阶段,所以,老师对音乐知识的讲解要渗透到活动中来,本课主要以唱游形式完成。通过前几节课对音高的学习,学生对柯达伊手势有一定了解,对“走”和“跑跑”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再适当运用拍手律动和打击乐器来巩固掌握“X”和“xx”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创设高效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