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桩基施工中对岩石裂隙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桩基施工中对岩石裂隙的处理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施工经验,介绍在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遇到岩石裂隙的情况,并针对岩石裂隙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桥梁钻孔灌注桩;岩石裂隙;处理方法
1简介
由我司施工的某公路桥梁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地处石灰岩岩溶发育区,基岩埋藏较深。

地层大致可分两层结构,上层属亚粘土沉积层,下层为石灰岩地层。

亚粘土层厚13.1~26.7m,主要是由泥质和粉砂质组成,含少量砂岩和泥岩碎块及砾石,土质不均匀,属中~高压塑性土,承载力190kPa。

石灰岩层分为两种:①灰色,揭露厚度3.5~7.6m,微晶结构,岩质较坚硬,有少量裂隙发育及石脉,岩石完整;②灰色,局部灰黑色,揭露厚度15.1~32.7m,微晶结构,较硬,有少量方解石脉、裂隙、溶洞,岩石破碎。

施工场地水文地质:地势相对低洼,较平坦开阔,无地表水,主要为岩溶,裂隙,地下暗流动态水和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丰富。

根据上述地质情况,在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对岩石裂隙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2裂隙的情况
岩石裂隙是地应力释放(比如地震)、构造运动等因素造成。

裂隙在岩中的形态是纵横交错的,把原岩石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形状。

缝隙宽度大小不等,小的0.3~0.5cm,大的50~70cm。

裂隙在钻孔中的形态。

3岩石裂隙与溶洞的对比
钻孔灌注桩是地下隐蔽施工,很多情况只能凭经验进行处理。

当发生钻孔漏浆时,我们根据经验和反映在地表的一些现象来分析和判断。

一般来说,发生裂隙的孔底都是硬底,而溶洞则是软底或空底,可根据钻锤落底的感觉和进尺的快慢来分析,一般落锤有回弹感,进尺慢的为岩石裂隙,反之则为溶洞。

其次可以从漏浆的速度和进程来分析,一般溶洞的漏浆有突发性,且漏量大,而且停止较快。

裂缝的漏浆有时同样有突发性,也有漏浆量巨大的,但裂隙的漏浆过程一般停止较为缓慢。

4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岩石裂隙危害分析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岩石裂隙导致的危害主要有塌孔、掉渣卡锤,其后果是使孔壁超挖,悬挂浮石,断面不规则,加大混凝土浇注量,浇注不密实,易形成空洞漏填,同时造成后续施工困难,工程进度延缓,增加施工费用。

1)漏浆塌孔。

由于裂隙将岩层割裂为大小不等结合不紧密的块状岩石,随
着桩孔施工的不断深入,地压不断加大,加之施工中产生振动冲击,致使部分孔壁岩石脱落,临边岩石失去支撑,造成更为严重的坍塌(坍塌岩石总体积较大即塌孔)。

正常情况下钻孔过程中钻孔内有泥浆并且孔口有钢护筒高出地表,孔内水位高出地表,泥浆压力是往孔壁方向的,不易造成塌孔。

出现漏浆时钻孔中泥浆顺裂隙流走,如果补给量小于流失量,则孔中泥浆水位下降形成空孔。

孔内产生负压,压力易造成塌孔。

2)岩石破碎并掉出,形成石卡锤。

钻锤冲击钻进时在泥浆中产生振动冲击,把岩石碎块的粘结力破坏致孔壁碎块掉落在钻锤上部。

由于钻锤提升力的作用,把岩石碎块卡在钻锤与孔壁之间。

由于原岩掉出形成空洞,易致塌孔,见图1。

3)易造成探石卡锤。

探头石是下钻时岩块往孔壁中挤,提钻时它形成卡钻,原理和掉块相同。

5施工中对裂隙的处理
在钻孔遇到裂隙时,一般都是会发生漏浆,而且漏浆是最主要的危害,如果漏浆能及时处理可以预防发生塌孔。

以我司施工的该工程为例,当钻孔钻到30.1m时发生大量的漏浆,开始以为是遇到溶洞,及时补浆,并且回填粘土和片石,后重新钻冲孔,结果只有效进尺10cm又发生漏浆,我们再回填粘土和片石后重新冲孔,效果同样不好,有效进尺11cm再次发生漏浆。

出现这种情况后,经过仔细分析,并进行试探,按前文介绍,得出结论:我们遇到的是岩石裂隙而不是溶洞。

由于岩石中的裂隙一般宽度较小,回填的岩石进不了裂隙,不能有效地堵住漏浆,特别是在孔底的裂隙,填料有效进入的深度与再次冲孔的有效进度有很大关系,回填片石和粘土,进入裂隙的是在泥浆顺裂隙流走时带进裂隙中的粘土,而回填的片石在孔底的上部,只有在钻头重击碎石形成很小的石屑被挤进裂隙,这样重新冲钻孔时就很快又发生了漏浆。

图1石头卡锤时的钻孔
经过这种分析,找出了可能出现的原因,我们就提出处理办法,为了有效地堵住漏浆,就必须让填料进入裂隙的深部填满裂隙,就地取材,钻渣就是很好的填料,孔渣的粒径小,可以有效地进入裂隙深部。

具体做法是预先准确好孔渣放在孔边备用,一旦发生漏浆,立即倒入约1.2m3的钻渣,再倒入0.6m3的粘土,同时及时补浆,在此过程中仍继续漏浆,按上述数量和比例继续倒入钻渣和粘土,同时补浆,以防塌孔,直至漏浆被堵住,后再倒入粘渣和粘土加固,重新冲孔。

这一次有效进尺 1.2m。

由此可见,钻渣与粘土有效地进入了底部裂隙的深部,原因是钻渣颗粒小,比重大,能快速深入孔底并随漏浆进入裂隙中,从而与粘土一起堵住裂隙。

6裂隙处理的几点体会
当发生钻孔漏浆时,首先我们要做好判断,看看是否属于是岩石裂隙(参考本文前面的描述)。

1)以钻渣结合粘土作为堵塞材料,就地取材,不但节省机械磨损,节省资
金,而且提高施工进度,效果明显。

2)为了在发生漏浆时第一时间能有钻渣进入裂隙,钻孔翻浆捞渣时,必须让泥浆本身剩下一部分钻渣,并且必须控制好泥浆比重。

3)用本法堵住裂隙后,孔底沉渣较多,对以后的钻进有影响,过了裂隙发育带后,可加入一些比重较大的泥浆如澎润土、加重剂、聚丙酰胺凝剂等,并勤捞渣以有效钻进。

灌注水下砼之前必须注意清孔时控制泥浆的含砂量和泥浆的比重,确保桩底沉渣在规范的允许范围。

4)如漏浆特别严重,速度又快,在倒入钻渣同时可入加入水泥,按钻渣与水泥1:0.2比例同时倒入钻孔,这样更加有效地堵住裂隙,由于裂隙大且连通,加入水泥后由于水泥的凝固作用,能有效地堵住裂隙。

5)灌注水下砼时必须注意可能由于裂隙掉石等原因造成的扩孔,增加砼用量,注意拔管速度,防止断桩。

7结语
本工程桩基的施工方法是在石灰岩地区实践总结的,在其它岩石地区,如有类似地质情况可供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1]史栋.桩基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