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等级考试试题含答案一至九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等级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___ 、____ 、_____ 、是我国独有的文书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16页)
2.依据笔毫的材料来分,毛笔可分为 ____ 笔、____ 笔和____ 笔。

(16页)
3.依据笔锋长度,毛笔可分为 _____ 笔、____ 笔和____ 笔。

(17页)
4.墨的种类分为固体墨(墨锭)和液体墨(墨汁)两类,其中固体墨有 ____ 墨、____ 墨、 ____ 墨和 ____ 墨。

(17页)
5.宣纸依据制作的材料可分为 ____ 、_____ 、______ 三类,依据渗化水的程度可分为_____ 、 _____ 、_____ 三类。

(18-19页)
6.书法作品的幅式中,直式包括 ____ 、_____ 、 _____ 等形式,横式包括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等形式。

(35-36页)
7.殷商时期的文字通称大篆,主要有 _____ 和 _____ 两种。

(86页)
8. _____ 、_____ 、《虢季子白盘》、《大盂鼎》曾被前人成为“四大国宝”。

(87页)
9. _____ 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这种书体以刻石的形状
得名。

(89页)
10.简牍是有纸以前的墨书真迹,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墨迹则被称为_____ ,为当时的上层阶级所使用。

(91页)
11.汉碑中,有方圆并用、曲直共存的作品,如_____ 、 _____ 等,有取方笔曲势的,如_____ ,取方笔直势的,如 _____ 等(92页)
12. _____ 被后人奉为“楷书之祖”。

(94页)
13. _____ 被后人誉为“书圣”。

(98页)
14.王献之(344-386),官至中书令,人称 _____ 。

其书与父齐名,并称 _____ 。

(100页)
15.王珣 _____ 、王羲之 _____ 、王献之 _____ ,在清乾隆时被共列为“三希”的珍贵作品。

(101页)
16.智永系王羲之七世孙,人称“ _____ ”。

其书法兼善诸体,尤擅草书,传世书作_____ 书法一波三折,颇具神韵,对后世影响广泛。

(102页)
17.魏碑主要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四类。

(103页)
18.初唐四家是 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 (105页)
19. _____ 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舞剑并称“三绝”,是“盛
唐文化”的最高体现。

(108页)
20.柳公权,世称柳少师,与颜真卿并称“ _____ ”,有“ _____ ”之称。

柳体字以 _____ 、 _____ 为代表。

(110页)
21.宋四家通常是指 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 。

(111页)
22.王羲之的_____ 、颜真卿的 _____ 、苏轼的 _____ 被后人尊为“三大行书”。

(参见99页、109页、112页)23.楷书四大家是指 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 (115页)
24.明朝中期的代表人物吴门三家是指 _____ 、 _____ 、_____ (117页)
25. _____ 被誉为“集篆之大成”的碑学派第一人。

(123页)
1.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当文
2.“瘦金体”的创造者是()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钟繇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生活的时代是()
A 殷商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
4.传世小楷名作《黄庭经》的作者是()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苏轼
5.“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还有一位
是()
A 智永
B 欧阳询
C 颜真卿
D 李邕
6.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C 颜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
7.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在书法史上被称为()
A 宋四家
B 吴门四家
C 楷书四大家
D 元四家
8.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是()
A 浑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苍茫
9.下面有一个碑不属于汉隶()
A 《张迁碑》
B 《乙瑛碑》
C 《峄山碑》
D 《礼器碑》
10.下面有一个帖不属于乾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
A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B 王羲之《兰亭序》
C 王献之《中秋帖》
D 王珣《伯远帖》
级别
考试时间
用纸规格
内容与要求
考核标准
初级
9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自选一段楷书,准确对临。

字数不少于四个字(必须成句)。

能较好模仿书法中的一段书写技能,(自带临摹字贴,须落款)。

二级
9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自选一段正书。

(楷、隶、篆)准确对临。

字数不少于12个字(必须成句)。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
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

(自带临摹字贴,须落款)。

三级
12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自选一段正书。

(楷、隶、篆)准确对临。

字数不少于18个字(必须成句)。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
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

3.作品的全局意识。

(自带临摹字贴,须落款)。

中级
12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自选一段古代经典楷书或隶书,准确对临。

字数不少于24个字。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
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

3.作品的全局意识。

(自带临摹字贴,须落款加盖印章)
五级
12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自选一段古代经典楷书或隶书,准确对临。

字数不少于20个字。

自选一段古代经典楷书或隶书的背临。

字数不少于20个字。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
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

3.作品的全局意识。

(须落款加盖印章)
六级
15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自选一种古代经典法帖中一段的背临。

(楷、隶二体,任选其一)不少于20个字。

楷书命题创作(五言绝句),20个字。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
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

3.作品的全局意识。

4.命题创作中笔法、结构、章法的表现能力。

(须落款加盖印章)
高级
七级
15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用两种古代经典法帖中的风格形态对命题进行模仿创作(楷、隶体二)。

内容五言绝句。

模仿作品与所选法帖笔法、结构、章法的特点接近,整体布局协调合理。

1.模仿原帖笔法,结构的准确度;
2.用笔的提按,顿挫及线条的力度表现。

3.作品的全局意识。

4.命题创作中笔法、结构、章法的表现能力。

八级
18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正书类和行草类各一种风格的命题创作(七言绝句)。

作品章法完善,点画有力,风格是出于对传统的理解而不是简章的模仿,提倡创造性。

1.创作中体现出的传统功力的深浅;
2.创作中体现出个人风格。

3.作品的整体效果。

九级
180分钟
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
正书类(楷、隶、篆三体中任选二体)两种和行书的命题创作(七言绝句)。

作品章法完整,点画有力,具有个人风格。

1.创作中体现出的传统功力的深浅;
2.创作中体现出个人风格。

3.作品线条与风神意韵的表现;
4.作品的抒情性。

书法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更新时间:2013-11-21 17:32:21
1、我们经常说到“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请问者”四宝”的代表产地?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2、《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的作者是谁?(颜真卿)
3.、书法史上的“宋四家”是指哪四位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4、书法史的“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唐/张旭)
5、“蚕头雁尾”是哪一种书体的用笔特征?
隶书
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同时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一件行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请问这件作品是什么?(《黄州寒食帖》)
7、举世闻名的“瘦金体”是由宋朝哪位皇帝所创,请说出其庙号及姓名?
(宋徽宗/赵佶)
8、清朝书法是古代书法史的一座高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其中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一说,请问“浓墨宰相”是指哪位书法家?
(刘墉)
9、说出三种以上代表中国书法的字体: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
10、柳公权最擅长写楷书还是隶书:
楷书
11、《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作者是谁?
黄自元
12、甲骨文发现于哪个朝代?
(清代)
13、最初发现于那个地方?
(河南安阳)
14、书法理论名著《书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哪个书法家?(唐代/孙过庭)
15、一支好的毛笔应该具有哪四个特点:
尖:是指笔头合拢后,锋尖锐,不秃且肌肤有弹性;
齐:指笔头捏扁后,顶端的锋整齐;
圆:指笔头周围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书写时线条浑厚;
健:指笔毛有弹性,笔毛展开后易于收拢回复原状
16、书法由三个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组成即:
章法、结构、线条(笔画)
17、造字的方法,我国古代所谓“六书”理论,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18被后代奉为“楷书之祖”是谁?
钟繇
19、书法中何为一波三折?
指捺画在书写时从起笔、行笔、收笔的表现形状似水波一样,起伏波澜。

也是我们在练习基本笔画所要求的那样表现一、二、三的节奏感。

20何为“曲中见直”:
指在书写竖画时不是一味地笔直,而是涩进中求挺直。

好象人体的背一样虽然有弯弓但感觉是挺直的,这样能表现出一定的力度,否则,虽直尤斜。

如:中、市、不、生、来等字。

答案:1笔墨纸砚 2胎毛笔、狼毛笔、兔肩紫毫笔、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鼠毛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等 3中锋,长锋,短锋 4松烟墨、漆烟墨、油松墨、朱砂墨 5棉料、净皮、特净生宣,熟宣、半熟宣 6对联,条幅,中堂横幅,斗方,手卷 7甲骨文,金文 8毛公鼎,
散氏盘 9石鼓文 10?,?,帖 12钟繇 13王羲之 14王大令二王 15《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16永禅师《真草千字文》17“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 18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9张旭 20颜筋柳骨《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2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2《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 2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 24祝允明、文征明、王宠 25邓石如
1.书法的大概含义:
运用毛笔写汉字,以点线的书写构筑意境,从而表达作者感情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

2.已知最早的汉文字是:
篆书(通常称其为古文字)。

3.篆书有哪几种?
甲骨文、金文、小篆。

4.晚期金文的代表作品三件:
《虢(guó)季子白盘》《散氏盘》《毛公鼎》
5.什么是八分,八分书在哪个朝代普及?
由古隶增加了波磔俯仰,字形由长趋扁,体势展向左右两边;东汉
6.汉碑名作六件:
《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庙碑》《曹全碑》《张迁碑》《石门碑》
7.章草和今草有什么不同?
今草删去章草所带隶书的波磔(zhé),上下笔势连贯不断。

8.魏碑的概念和特点:
北朝书法以雄强恣肆、古拙朴茂为主,存有墓志、碑刻、摩崖、造像等多种形制,以楷书为代表,世称“魏碑”;
点画峻利肯定、迅起急收,结体纵横(奇欠)斜、错落有致,多存篆隶遗意,古厚纯朴,与唐楷规矩方正迥异。

9.狂草在什么时候产生?
它的代表人物是谁?唐代;张旭、怀素。

10.王羲之为何时人?
他的哪件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晋魏时期;《兰亭序》
11.王献之小楷哪件最著名?
《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12. “初唐四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lǐ)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薛稷《信行禅师碑》
13.颜真卿的三件楷书作品:
《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
14.柳公权楷书、行书代表作各一件:
《玄秘塔碑》;《蒙诏帖》
15. “宋四家”指?擅长草书的为哪家?
苏东坡、黄庭坚、米芾(fú)、蔡襄;黄庭坚
16. “天下第三行书”指哪位书家的哪件作品?
苏轼《黄州寒食诗》
17.书法史上被称作四大楷书家的是谁?分别列举其楷书代表作。

赵孟頫《仇锷墓碑铭》《三门记》《胆巴碑》、
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
欧阳询《九成宫醴(lǐ)泉铭》《化度寺碑》《房彦谦卑》
18. 明末清初著名书家:
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望铎、傅山、朱耷(dā)
19. “六分半书”、“漆书”分别是“扬州八怪”中哪两位书家创造的?
郑燮(xiè)(郑板桥);金农
20. 为碑学中兴推波助澜的三本理论著作及其作者:
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
包世臣《艺舟双楫》、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21. 清代擅长写《石鼓文》的是?
吴昌硕
22. 四位清代篆书家:
邓石如、吴熙载、吴昌硕、杨沂(yí)孙23. 真(楷):《洛神赋十三行》《多宝塔碑》《玄秘塔碑》《孔子庙堂碑》《九成宫醴(lǐ)泉铭》
草:《十七帖》《远宦帖》《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古诗四帖》
隶:《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庙碑》《曹全碑》
篆:《虢(guó)季子白盘》《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泰山刻石》
24. 古隶与今隶的区别:
保留篆书意味尚多;波磔、蚕头雁尾、方圆藏露、横势扁方
25. 两汉时期书体演变的两种主要趋向:
篆书向隶书转变;隶书的草化,并逐渐发展为章草
26. 五体书的完备在哪个时代?
唐(篆、隶、真、行、草是为五体)
27. “永字八法”具体指:以永字点画的写法为例,说明正楷点画用笔和组织的方法。

八法分别是“侧、勒、努、趋、策、掠、啄、磔”,代表楷书的不同笔画
28. “五字执笔法”是制哪五个字?
“厌、押、钩、格、抵”
29. “蚕头雁尾”:
隶书横画起笔,横波收笔的形象说法。

隶书长画起笔,回锋饱满,形如蚕头;横波收笔,顿笔斜提出锋,壮如雁尾。

30. “一波三折”:
指写捺画时,起笔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捺脚处要铺毫饱满,拓得开,如此一笔之中有三个转折笔势;
后泛指在书写点画时,行笔中笔势欺负,含委婉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