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三片姜,补阳不上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上三片姜,补阳不上火
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不过我们提醒现代人不能教条理解。
因为现代人普遍都是严重阳虚的体质,故即使在秋天,少量吃姜也是有益的。
生姜辛温无毒,归五脏,益脾胃。
现代医学认为,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还有抗菌作用;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生姜的好处多,吃起来也有不少讲究,季节和时间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生姜属辛辣之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
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再加上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危害。
所以秋天以少吃姜为宜。
所谓“夜不食姜”,则主要是因为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
不过,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对待,当有病需要用姜时应照常用,如秋季治风寒咳嗽经常用姜。
患寒性疾病的人,在夜间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此时虽是半夜也应该急服热的生姜汤,可以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
另外,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一次吃太多。
吃姜为何能保养心脏呢?
很多人说:吃了40多年的醋泡姜,那脾胃应该保养的不错吧,那仅此而已吗?路老说:他吃了40几年的姜,确实在脾胃方面受益很大,但吃醋泡姜是不是只养脾胃呢?根据路老的临床研究,吃醋泡姜让脾胃功能正常,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心脏病跟胃特别有关系,胆固醇从哪儿来的?就从肠胃来的,痛风从哪儿来,同样从肠胃来的,脾胃跟高血压都有关系,因此,我们把肠胃、脾胃搞好了,那就都解决问题了。
不仅如此,醋泡姜作用还大着呢:
早上三片姜,补阳不上火!
万病皆损于阳气。
要想健康长寿,先要把人的阳气补足,醋泡姜养生不失为明智之选。
具有养胃、减肥、防脱发,预防慢性病,提升人体阳气的功效。
不过要注意,醋泡生姜平时最好放冰箱里,这样不容易坏,早餐的时候喝粥,吃点醋泡生姜,不仅清爽可口,还能补气升阳,功效远远胜过补药。
夏季常吃醋泡姜,祛除体内湿寒效果惊人
夏天人体的湿气很大,祛湿驱寒吃什么好?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祛寒气。
在所有能温暖身体、祛除湿寒的食物中,生姜是可以长期食用并无特别食用禁忌的。
用醋泡过的生姜,借助醋的收敛作用,把生姜的发散和温暖作用发挥到极致,提高人体体温的同时让体内湿寒消失。
养护脾胃,早上吃几片醋泡生姜
常听很多肠胃功能不佳的人抱怨,胃酸、胃胀、胃痛发作频繁了。
饮食习惯的改变(如贪凉饮冷、饮食不规律)和心理压力的增加让不少人饱受消化不良的困扰。
专家提醒大家,每天吃片醋泡姜便可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
姜有止胃寒、解腻、助消化的功效;而醋有开胃活血的作用,用醋泡姜能更好地发挥调理脾胃的作用。
适合脾胃虚寒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每天三片姜,防治关节炎
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环,每天使用2到3片醋泡姜,或服用醋二十毫升左右,能辅助治疗关节炎。
降血脂,吃醋泡生姜
醋泡生姜,使生姜里的一些成分,融入到醋中,能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有降血脂的功效,建议高血脂,高血压患者适量食用。
醋泡生姜自制法
原料:生姜一块(最好选用鲜姜)、米醋或陈醋一瓶。
做法: 1.生姜切片。
2.把切好的姜片放到一个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3.醋倒满,没过生姜。
4.取一小块保鲜膜,折叠成一小块。
5.把叠好的保鲜膜包裹在罐子口上。
6.最后,盖上盖子,密封结实。
放到冰箱里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路老就和孔子一样,养成了每天“不撤姜食”的习惯。
他的好脾胃,好心脏与吃姜是密不可分的。
食用注意
☑1.不可空腹吃,会伤胃。
☑2.一天吃3片就够了,吃太多则会导致胃热。
☑3.一定要在早饭时吃,所谓早吃姜,补药汤,这是因为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
而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吃姜,到底要不要去皮?
其实,姜皮绝非可有可无之物。
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
去皮吃还是带皮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的。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这么说来,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对阴阳。
理解了这个原理,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去皮吃,什么时候应该带皮吃了。
生姜去皮的情况
脾胃虚寒者,生姜最好去皮;
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凉食品,最好去皮吃生姜,可以平衡蟹的寒性;
患风寒感冒时,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此时的生姜最好去皮;
用生姜防治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应去掉。
生姜不去皮的情况
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带皮吃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防止上火;
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
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
吃姜的5个讲究
1、生姜早晨中午吃最好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
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对身体有害。
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2、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夏季天热,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等热症。
生姜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
3、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凡属阴虚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以及夏季好发的疖疮、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4、暑热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宜用生姜
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宜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更不能用来治疗中暑。
服用鲜姜汁可对付受寒引起的呕吐,其它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5、腐烂的生姜千万别吃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并会诱发癌症。
所以,有人认为烂姜可以吃,“烂姜不烂味”,其实是错误的。